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423人對抗2000日軍,殲敵兩百餘人

2020-12-11 史筆如鋼

最近,相信大家都有被一部電影刷屏這就是管虎指導的影片《八佰》,電影中大小明星雲集 無數人在首次觀影后也被劇中的真實情節打動落淚。

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就是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而電影我們都知道會有誇張的成分在,所以扣除誇張成分讓我們今天來好好聊聊這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淞滬會戰的起因

在1937年8月9日,也就是盧溝橋事變發生後的第33天,日本一位名為大山勇夫的中尉無視規定帶領手下駕車強闖上海虹橋機場, 結果被駐守機場的保安隊擊斃。此事一經發酵 ,就引起了軒然大波,日本以此為藉口公然派遣艦隊到長江口岸想討要說法,還不斷增兵在交界線。但我們也知道 ,日本人就是蓄意滋事,一直都想找理由冠冕堂皇的入侵中國,所以這場鬧劇,很可能也是日本人自導自演的,甚至在日軍中,還有軍官喊出假如不給說法就要3個月滅亡中國。

在多次談話無果後,當時的國民政府也在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並調遣盡數精銳前往上海準備與日本人決一死戰 , 大戰就此一觸即發歷史上也稱這次戰爭為淞滬會戰 ,是中國抗戰史上規模最大、最為慘烈的戰爭之一。

四行倉庫保衛戰來龍去脈

淞滬會戰整整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中日雙方不斷向主戰場上海增兵,據資料記載這場戰爭中,雙方投入的總人數高達百萬,國軍80萬人日軍20萬人,雖然在人數上,國軍4倍於日軍但日軍的飛機大炮以及精良的軍事素養把國軍打得節節敗退 , 敗像已經顯現就此蔣介石決定戰略性後退,放棄上海退守南方,淞滬會戰就此以國軍大敗,日本將佔領上海準備告終但同時,為了接下來一周後的九國公約會議,蔣介石想從國際舞臺上爭取英美等強國的同情與支持。

.所以 ,又命令一群人留下來堅守最後的陣地,剛開始是決定留下一個團的人把守,但蔣介石卻認為, 反正這群人是留在這裡做戲給外國人看而已 何必讓這麼多人白白送死,於是只留下了一個營的人 ,這就是顧祝同率領的八十八師, 五二四團第一營營長是少校楊瑞符,為了加強管理另外還派遣了五二四團的副團長謝晉元作為最高長官指揮作戰。

抗戰進行時

當時楊瑞符接到命令後,沒有一絲的悲傷甚至還有點開心。因為他認為,大敵當前 , 男兒自應該以死報國但同時他也知道 ,不能讓兄弟們有無謂的犧牲,能夠阻攔敵人前進 , 為會談爭取時間贏得國際援助才是他留在這裡的最大目的 , 於是他和謝晉元商議退守四行倉庫作為最後的防線, 才有拖延日本人前進的可能 於是他們全體藏身於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是當時上海最大的四所銀行與交通銀行共同建設的聯合倉庫,因為需要存放的東西多, 又有大量高價值的物品,所以四行倉庫也是建得又大又堅固,普通的炮彈不能傷它分毫,是個很好的作戰場所。同時日本人還不敢動用重炮,畢竟四行倉庫就位於蘇州河北岸 ,而蘇州河南岸是當時的美英租界。

為了保護本國人在租界的利益 , 在淞滬會戰前美國就派遣上將亨利.歐文率領了以奧古斯塔巡洋艦為首的40多艘軍艦進入黃浦江而英國,也派出了海軍陸戰隊, 並且從香港調來了機槍營以此來震懾日本 , 日本高層也很識趣立馬就命令部隊 ,不準有一顆炮彈打到蘇州河南岸同時禁止使用威力巨大的重武器, 而高度服從的日本軍人,自然也不會違抗但也因此 ,四行倉庫保衛戰才有可能繼續進行。

在1937年10月27日, 四行倉庫保衛戰徹底打響了,日軍派遣了號稱王牌之師的第三師團,而領頭的長官就是後來縱容部下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當他知道 ,國軍就藏在四行倉庫後,他派遣先頭部隊進入四行倉庫打探情報 , 但先頭部隊還沒到大門就遭遇伏擊只能留下十幾具屍體慌忙撤退 ,當然日軍也不會因此放棄進攻 ,到了下午他們又以坦克開路 , 想要從左右兩側夾擊但因為不敢開炮 ,只能面對面廝殺佔據四行倉庫的國軍佔了地利, 所以居高臨下又一次打得日本人節節敗退留下了20多具日本人的屍體自此一戰 , 原本因得知淞滬會戰失敗而沮喪的國人眼中又重新有了光 , 在英法租界生活的國人也開始齊聚蘇州河南岸 , 為留守四行倉庫的國軍加油打氣得知國軍缺少補給,租界內自發了組成救助會,買來食品藥品開始向四行倉庫裡投擲,送來的各類東西 ,國軍花了整整五個小時才收完可見國人對於抗戰的熱情這也大大加強了國軍抗戰的決心 。

而在接下來的三天裡, 日本人也不眠不休地向四行倉庫進攻有從下水道潛伏進入、也有投擲毒氣彈甚至以人肉炸彈的方式,試圖摧毀四行倉庫但都被謝晉元和楊瑞符率領了400多人擋了下來。在這之中,還發生了一件影響重大的事那就是女童子軍楊惠敏拼死送國旗由於當時作戰過於緊張,楊瑞符的部隊並沒有攜帶國旗和軍旗,但謝晉元又很希望有一面國旗能掛在四行倉庫的頂部用來告訴全國人 , 國軍還沒輸上海還沒淪陷外界得知這個消息後 ,上海商會立馬準備的一面大國旗由一名叫楊惠敏的女童子軍從蘇州河南岸送到北岸。

在當天夜晚 ,她就趁著夜色遊下了蘇州河,躲過日本人的槍林彈雨和層層關卡才將國旗安全送到謝晉元手上,當楊惠敏從身上解下旗幟後開始詢問謝晉元接下來的打算,他只回答了八個字:誓死保衛四行倉庫 , 當楊惠敏繼續問道 你們還有多少人時?謝晉元想要威懾日本人,於是回答有800人,自此大家也都統一口徑外人也都相信了 ,四行倉庫裡還有800國軍而這也是八百壯士守四行的由來,但實際上 當時加上重傷和死去的士兵, 四行倉庫裡也就一共才423人而已。

轉眼到了10月30日一面嶄新的國旗就飄揚在四行倉庫頂樓 ,而日本人知道後勃然大怒認為是公開挑釁, 於是不顧命令 ,派遣戰機想要擊落旗幟而數個護旗手以命相護不讓旗幟倒下, 在幾輪掃射過後日本戰機也被英美喝退為了不讓慘劇繼續英美與日軍協商停戰, 讓中國守軍撤入租界而松井石根原以為 , 在四行倉庫裡至少有與日軍同等兵力的國軍為了減少傷亡於是同意他們撤入租界, 同時英美也聯繫了蔣介石以人道主義的說法要求停戰 , 蔣介石認為自身目的已經達到, 同時大部隊也成功撤離,所以讓上海警備司令楊虎,通知謝晉元率領部隊撤離四行倉庫進入租界,同時派人與英法協商撤離詳情謝晉元起初剛聽到這個消息時 根本不肯接受 他認為自己早就準備好把命留在這 , 完全沒有想過要撤離, 最後經過張柏亭的一再勸說 , 以及明確這是蔣介石的命令謝晉元才勉強同意撤退, 所以在31號晚上謝晉元率領剩下的國軍也成功撤入租界內 , 自此淞滬會戰基本結束。

據了解, 在這個423人對2000人的戰爭中謝晉元率領的八十八師五二四團第一營, 一共殲滅了日本第三師團200多人自身傷亡僅20餘人 , 是屬於罕見的勝利同時與國人證明 , 日本人是可以戰勝的大大增加全國的抗戰熱情。

相關焦點

  • 《八佰》與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四行倉庫保衛戰不僅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也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這一壯舉大振國威軍威,寫下了淞滬會戰中最為激動人心的一頁!但是這部電影中涉及的史實等問題也引起了很大爭議。作者通過對相關史料的研究和赴實地考察所見,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歷史加以考證與辨別,以還原歷史真相,糾正不實之說。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9.14 星期一 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留下來有可能死亡    日本人在1937年8月13日發動了「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由此拉開序幕。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電影《八佰》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原標題: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
  • 一條蘇州河相隔,一邊天堂一邊地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有多慘烈
    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中國軍隊一共犧牲9名士兵抱著炸藥包跳入日軍鋼板陣的只有陳樹生一個人,絕非電影中的5、6人日軍根本沒有出動戰鬥機攻擊四行倉庫,因為怕誤傷租界,所以一直沒有使用重武器。據相關資料顯示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均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德械師)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累計傷亡近30萬人。
  • 四行倉庫保衛戰:一場震驚全世界的戰爭直播
    為了迷惑敵人,同時壯大四行守軍聲勢,四行守軍統一口徑,對外稱四行倉庫內有八百人,外界故敬之為「八百壯士」。27日清晨,日軍發現四行倉庫內仍有中國守軍,發動進攻,受到「八百壯士」的猛烈阻擊。10月28日晚,謝晉元向與日軍激戰兩天的戰士們傳達了「死守四行倉庫,與最後陣地共存亡」的命令。
  • ...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四行倉庫保衛戰
    1937年8月13日,侵華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淞滬會戰全面爆發。從8月到10月間,中國軍隊殲敵4萬餘人,但傷亡也高達30萬餘人。10月26日,日軍已經突破國軍防線,蔣介石決定,撤出該區所有軍隊,並在在閘北留下一個部隊堅守。
  • 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電影《八佰》背後的...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阻擊日軍,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上海,謝晉元,日軍,保衛戰,張景嶽,倉庫,租界,日本,抗日救亡運動...
    東方網記者唐一泓8月7日報導:四行倉庫著名的「八百壯士」其實只有423人,而保衛戰中率軍死守的謝晉元之所以巧妙地把據點選在四行,正是因為看中了這裡臨近英美租界的地理位置和堅固結構。今天上午,上海圖書館三樓報告廳舉辦了暑期特別講座之《四行倉庫保衛戰揭秘》,上海音像資料館研究員張景嶽向現場的小觀眾介紹了這場保衛戰前後的故事,而當年的戰爭影像資料也引起孩子們驚呼連連。  據上海音像資料館研究員張景嶽介紹,位於上海閘北區蘇州河西岸的四行倉庫是當時四大銀行——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共同出資建設的倉庫,因而被稱為「四行」。
  • 感懷「四行倉庫保衛戰」文章《卒的沉思》
    但四行倉庫映入我的眼帘時,還是讓我感到了強烈的壓抑和震撼:特別是西側牆體外,密密麻麻的彈孔和日軍平射炮轟擊過的牆洞記錄著當年的鏖戰,鐵灰色的斷壁殘垣默默而獰厲的聳立著,牆壁上「四行信託部上海分部倉庫」11個大字只剩下了7個完整的字,其餘的不是殘缺就是完全被炸掉。
  • 比《八佰》更真實!這是四行倉庫保衛戰歷史畫面
    《亞太戰爭審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戰後各同盟國對日本BC(乙丙)級戰犯審判的大型紀錄片,展現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犯下的暴行以及戰後國際社會以法理精神懲治戰爭罪行的歷史,填補了該領域內的影視空白。四行倉庫保衛戰,是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傳奇。蘇州河的南岸以及四行倉庫的東面,都是當時的公共租界,屬英美勢力範圍。
  • 《八佰》: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1937年10月,將整整75萬國軍精銳打得七零八落的日軍把一座倉庫——四行倉庫團團包圍,混凝土牆內是當時的散兵、逃兵、新兵以及文官,一個臨時空降的國軍副團長和一支四百餘人的雜牌軍固守此地,為壯聲勢,副團長謝晉元謊稱有八百人據守倉庫,與日軍做最後的殊死頑抗,後人結合史記五百壯士的故事,送外號「八佰壯士」。
  • 真實的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上海最後一塊陣地
    紀念館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基本陳列,按照「尊重歷史,真實反映」的理念,再現了以謝晉元為代表的「八百壯士」英雄群體形象。陳列內容分為「血鏊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四個部分,陳列設計上除了版面、實物等常規形式,還輔以戰鬥場景、沙盤模型、微縮景箱、油畫雕塑、互動遊戲和影視片等展示手段。
  • 四行倉庫保衛戰,兩位指揮官謝晉元與楊瑞符,後來結局都怎麼樣了!
    800壯士守四行倉庫的抗戰英勇故事,相信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後來這段英勇保衛戰還被拍成電影。當時歷史背景,是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侵略者把目光投向了,當時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的上海,認為佔領上海,就可以摧毀中國軍人抵抗信心。
  • 讓人潸然淚下的電影《八佰》背後真正的歷史是什麼樣的?
    2020年8月21日,一部史詩級戰爭片上映,這部引無數人在影院潸然淚下的歷史戰爭片就是當下引爆國人愛國神經的《八佰》。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戰——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影片的主題是「八百壯士血戰四行倉庫」。
  • 歷史上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遺址被列為20世紀建築遺產
    這部影片的歷史背景是在二戰時期,是一段真實的歷史的寫照。淞滬會戰爆發,上海淪陷,在上海淪陷後,十萬國軍被撤出了上海,整個上海除了租界以外的地方,全被日軍佔領。當時,號稱有70萬人的國軍,在三個月內,連連戰敗,所有國人抗日的情懷一度降到了冰點,最後,國軍只留下八十八師的一個團在四行倉庫守著,好用來封住國際上輿論。說是一個團,其實只有420人,但因為團長謝晉元為了壯大聲勢,所以對外宣稱有800人。因此,才有了之後人們所說的「八百壯士」。
  • 鉤沉|父親謝晉元與四行倉庫保衛戰
    日軍依仗海陸空軍優勢火力,叫囂:「三天佔領上海,三個月滅亡中國。」敵人的暴行,激起我軍同仇敵愾,英勇戰鬥。14日,我軍全線反攻,攻克敵盤踞的虹口、江灣、楊樹浦等多處據點。遭此打擊,日軍從本土調精銳師團和軍艦增援,在滬日艦達30餘艘,飛機400餘架,總兵力達20萬。日軍利用其海空軍優勢,從吳淞口等處登陸,避開我軍主力,從外圍包抄上海。我軍將士英勇頑強,與敵拼搏,消滅日軍數萬人。
  • 家住四行倉庫附近,我帶你去看真實的現場和大量...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 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後來都去了哪裡?
    它就是四行倉庫。1937年10月26日,為了掩護國民黨八十八師和其它部隊向西撤退,謝晉元帶領400多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奉命據守四行倉庫。謝晉元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他們浴血奮戰4晝夜,打退敵人10餘次進攻,斃敵200多人,極大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也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 互動教育劇《四行倉庫保衛戰》在上海市彭浦中學上演
    互動教育劇《四行倉庫保衛戰》在上海市彭浦中學上演 2020-09-23 1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