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學史可以明智。」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現代社會,女人開車已經屢見不鮮,絲毫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在五六十年代,女人開拖拉機那簡直是不可思議,天方夜譚。當時拖拉機這種中型機械一般情況下都認為只有男人才能駕馭,女人的力量太小根本難以控制。40多年前,印在1元紙幣上的那個女孩,30多年後,她才知道人民幣上的人是自己!
可是,在當時,就有一位名叫梁軍的女中豪傑,她在一堆男拖拉機手中脫穎而出,不僅拖拉機開的很好,而且對機械方面的專業知識也很了解,算是半個專家。當地報紙還特地為她寫了一篇報導,讚揚這位勇敢刻苦的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
通過這篇報導,北大荒人人都知道了在拖拉機隊裡面有一位女豪傑梁軍,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別人,女人也能開拖拉機,並且開得絲毫不比男人差,足以稱得上是巾幗不讓鬚眉,而這之後,梁軍也因為一張機緣巧合的照片,從北大荒走向全中國,被全中國人熟知。
1959年,我國的第一批拖拉機運到了黑龍江。此時的梁軍開蘇式拖拉機已經近兩年,她早就想開屬於中國自己的拖拉機了。她望著嶄新的機械,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坐上了一臺拖拉機開心的出去兜了個風,熱情的與每個人打招呼。她那充滿青春活力的開拖拉機模樣被一個記者抓拍了下來,這一張照片,機緣巧合的被選進了第三套人民幣的設計圖中去,梁軍那充滿生機笑容燦爛的樣子就這樣印在了一元紙幣上,並且於1969年在全國發行。
然而這一切,梁軍自己並不知情。有時候梁軍自己拿著一元紙幣,也很好奇這上面的姑娘怎麼跟自己那麼像?直到30多年後,梁軍才知道那是自己。2003年,央視的一檔節目《小崔說事》有一期特別策劃,講的就是人民幣背後的故事。節目組特地打電話給梁軍,說她就是一元紙幣上的女拖拉機手的原型,並且希望她能夠來參加節目。節目一經播放,全國人民終於知道了那位笑容燦爛的女拖拉機手的真實身份,不僅了解到梁軍是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是開拖拉機的能手,而且她在北大荒對於我國的農業發展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梁軍在哈爾濱農業局工作多年,現在已經退休。前幾年,梁軍因為急性心衰被送進醫院,住院期間,醫生護士都認出了梁軍就是一元紙上的拖拉機手,沒事就過來陪老人家聊天,聽梁軍講北大荒的故事,講她第一次開拖拉機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講新中國農業的發展等等,梁軍還將自己的個人傳記送給大家以做紀念。
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後,梁軍就回家養病調理身體,身體情況好轉時,她也會走家串門,跟當年拖拉機隊裡面的老同事們聊聊天,問一問徒弟相關技術的進展。梁軍有時也會出去活動活動,與同齡人一起參加老年活動,做有益於社會的事情,既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能夠回報社會。
可見,正因為梁軍用實際行動說明了女人也能開拖拉機,成為了男拖拉機手中的女中豪傑,便成為了1元紙幣中的那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