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有這三個特徵,小時候長得再矮,青春期後也能超同齡人一大截

2021-01-18 騰訊網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身高是一個人形象氣質的重要標誌,胖可以減肥,唯獨矮是硬傷,尤其是男孩子可以不帥,但不能個子矮。

個子矮的男生有逆襲成長腿歐巴的可能嗎?小學初中階段的男孩子不要急!

初中矮人一截,高中畢業驚喜逆襲

小宇出生後的身高,看起來和同齡人差不多,但是上了小學後,便慢慢與同齡人拉開差距,上初中時身高只有一米五二,甚至比一些女生還矮,屬於班上男生身高裡墊底的,「小不點」逐漸代替他的名字成為同學們的稱呼,這讓他感覺到十分自卑。

小宇的父母也很著急,畢竟按照遺傳的話,小宇的身高至少在1米75以上,為什麼現在卻落後同齡人這麼大,隨後帶小宇到醫院做X光檢查,醫生通過X光片從小宇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橈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發育程度來看,骨齡符合他的年齡,長高的空間還很大,不用過多擔心。

醫生建議加強營養、多運動以及保證充足的睡眠,小宇完全是高個子的潛力股。聽了醫生的解釋後,小宇信心倍增,暗下決心要長高,果不其然高中畢業時,他的身高已經臨近1米8。

三年後的同學聚會上,大家再次見到小宇後都驚訝不已,當年的「小不點」一下子變成「大高個」,整個人帥氣又有精神。

為什麼男生長得矮有逆襲的可能?

通常人的一生有兩個長個高峰期,一個是出生後的3年之內,一個是青春期。

孩子出生時身高平均50釐米,生後前3個月每月增長4釐米;

後3個月生長每月增長2釐米,後6個月每月增長1釐米,1歲時身長約為74釐米;

第2年約增長11~12釐米左右,即2歲時身長約為85釐米;

第3年身高增長5~7釐米左右,即3歲時身高約為91釐米。

3歲至青春期這段時間,屬於勻速增長期,身高每年增長3~7釐米不等,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逐漸顯現出來,不少學生可能面臨個矮的煩惱,但是不要氣餒,進入青春期後就能追趕上。

因為青春期的發育存在性別差異,女孩平均13歲後進入青春期,此時第二性徵慢慢出現,身體發育較為迅速,骨骼長得快,身高也會突然增加許多,甚至可能超出男孩,到了16~18歲發育趨於尾聲,身高基本穩定。

而男孩通常發育晚女生兩年,平均15歲才開始青春期,結束時間也相對較晚,通常到20歲,有的甚至23歲下肢骨骼才逐漸停止。

通常初中生的年齡在12~15歲,個別男孩可能發育較晚,出現比女生矮的情況實屬正常,而當他們到了發育期,就能立馬趕超同齡人,長高周期也會延後。

有這3個特徵的男孩是高個子潛力股

1、骨骺線尚未閉合

人的身高主要取決於長骨的長度,長骨的最終長度決定成年後的身高,而長骨繼續生長就必須保證骨骺線未閉合。

骨骺與幹骺端之間的軟骨,在x光片上表現為一條較寬的透光帶,這條透光帶就是骨骺線,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短,當骨骺與幹骺端的軟骨完全骨化後就形成一條緊密的縫,此時骨骺線完全閉合。

青春期發育之後,骨骺線就會逐漸閉合,骨幹和骨骺徹底融合後,長骨伸長結束,四肢不再變長,通常女性骨齡17歲、男性骨齡18歲時,骨骺線會逐漸閉合,長個幾乎終止。

2、嗜睡

青春期男生嗜睡是正常的現象,當人體處於深睡狀態下,腦垂體才會大量分泌生長激素,通常生長激素在晚上11點到凌晨2點、早晨6~7點分泌最旺盛。

生長激素能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它是增高的關鍵激素,人體一旦缺乏生長激素就會停滯長高。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去醫院注射生長激素,這是不可取的。

臨床數據顯示,不是人人打生長激素都有效果,如果在生長發育期,生長速度較慢,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生長激素是有效果的,如果已經過了青春期、骨骺已完全閉合,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導致肢端肥大症和性早熟。

3、愛運動

愛運動的孩子普遍長得比價高,尤其是喜歡打籃球的男生,跳躍性運動能夠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骨骼組織的供血量,運動過後的拉伸尤為重要,能使身體得到充分的舒展,促進脊柱骨的生長,壓腿能充分拉伸關節。

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長發育有著顯著的季節性,春季(3~5月)是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此時讓孩子每天保持一小時的戶外運動,比如跳繩、籃球、伸展操等,能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對脊柱和四肢骨骼發育增長很有幫助。不要讓孩子做肌肉訓練,比如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無氧運動。(MZ)

相關焦點

  • 兒子比同齡娃矮一大截,老公卻推算能長出大長腿,兩個部位已洩密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表姐家的孩子已經上二年級了,眼看著還比同班孩子矮一大截,別提心裡多著急了。通常,身高高的孩子,從小小腿就比較長,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特徵會愈發明顯。如果父母發現自家孩子小腿長度要比正常孩子長點,且膝蓋位置也相對較高,那麼孩子即便現在身體不突出,等長大後也大概率會長高,擁有一雙大長腿不再是夢。
  • 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晚發育的男孩有這4大特徵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個寒假未見,很多小夥伴再次相見的時候卻發現,同學比自己長高了一大截,而且喉結也突出了,嗓音也變了。不少孩子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感到很失望,這時候家長都會勸孩子說,「有早長晚長的,別著急」。
  • 姚明10歲女兒身高開掛,比同齡人高出一大截,父母基因超強大
    通常來說孩子的發育"猛漲期"分為三個階段,即嬰兒期、幼兒期、青春期,大部分人都會在18歲左右出現骨線閉合的情況,身高也就基本形成了。所以家長們要把握孩子的生長規律,給予孩子足夠、均衡的營養,保證孩子規律的作息、充分的睡眠,還要結合適量、適度的運動。
  • 姚明10歲女兒身高開掛,比同齡人高出一大截,父母基因超強大
    通常來說孩子的發育"猛漲期"分為三個階段,即嬰兒期、幼兒期、青春期,大部分人都會在18歲左右出現骨線閉合的情況,身高也就基本形成了。 所以家長們要把握孩子的生長規律,給予孩子足夠、均衡的營養,保證孩子規律的作息、充分的睡眠,還要結合適量、適度的運動。
  • 孩子有這3個特徵暗示「身高矮」,再等幾年也長不高,別期待了!
    不知道各位媽媽是不是像我一樣,看見生活中或者電視上個子高的人不免心生羨慕,那個大長腿啊,要是我家孩子以後能長這麼長的腿就好了。哎,寶媽們還真別光說羨慕,其實自己家孩子的身高信號早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了,家長一定不要錯過這個信號,否則,孩子再等幾年也長不高!
  • 杭州14歲男孩急哭!身高難超155釐米!別再以為孩子只是「晚長個」…
    看看身邊蹦蹦跳跳的「神獸」,不少父母有了憂慮:「晚長」的孩子,將來身高能竄上來嗎?骨骺線基本閉合,還有可能長高嗎? 青春期的男孩已很在意自己未來的身高。得知結果後,小張同學看著緊張不已的媽媽,漲得滿臉通紅。 「我認識幾個醫生朋友,早就建議過來檢查了。
  • 杭州14歲男孩急哭,身高恐難超155釐米!別再以為孩子只是「晚長」
    14歲男孩目前身高153釐米未來可能超不過155釐米今年14周歲的小張同學(化名)身高153.1釐米,因身高原因一直穩坐教室前三排。前兩天,媽媽帶他來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徐芳的門診。「醫生,我兒子去年長得還挺快,今年怎麼突然怎麼就不長個了!」看著焦慮的媽媽,徐芳為小張同學測算了遺傳身高。
  • 「矮個子」男孩有這4種表現,說明是「晚長」,父母不必著急
    如今的孩子營養跟得上,爸媽都很注重身高管理,明明剛上小學,早已超過了國家規定的「身高免票」標準,享受這一福利已經不可能實現了,這樣「甜蜜的負擔」其實是件好事。不過每個孩子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家長能免票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孩子長得太慢了,跟不上同齡人的速度,不少爸媽為此相當發愁。
  • 女孩發育規律和男孩一樣嗎?初潮後做好這些事,起碼再長10公分
    如果孩子有個好身高,對以後的生活很有幫助。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們就已經開始想辦法「拉扯」孩子,希望他們未來能長成大高個兒。大多數女孩的初潮發生在12-16歲之間,很多家長擔心女兒初潮以後就不長個了,因為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確實會長得很慢。
  • 男娃家長必看:男孩青春期前—青春期身高突增高峰期,不能錯過!
    男娃在青春前—青春期,身高增長最為顯著,而男娃進入青春期的特徵並不明顯。需要爸爸媽媽格外的關注和重視,千萬不能耽擱,以免就錯過了孩子的身高突增高峰期。男娃的青春期會有什麼變化呢?錯過青春期前—青春期,對男娃身高有多大的影響?由於男娃青春期開始發育的標誌比較隱蔽,如果孩子不說,家長一般難以察覺到。等到孩子出現變聲、長鬍鬚或者喉結等外在特徵比較明顯的情況時,孩子往往已經進入了青春期的中後期。
  • 值得看:家有男孩,避開四個坑,孩子身高能躥到一米七或一米八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圖文均無關不少女生表示「寧可要長得醜的高個,不要長得矮的帥哥」、「為了下一代,不能妥協的就是身高,胖是一時的,矮是一世的」、「只要比我高一釐米我都能接受,但是不能比我矮一釐米」……由此可見,現在身高對於男孩而言還是十分重要的。
  • 男孩青春期發育,父母經常有這幾種行為,可能會讓娃少長10釐米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孩子的身高是每位父母都會關心的問題,尤其是男孩,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兒子將來能長成一個大高個,然而身高也會受多種因素的限制,如果一環沒有處理到位,可能就會影響最終身高。男孩多少歲會停止長高?
  • 孩子將來是不是大高個,看身上這些部位的「長短」,就能知道了
    因而身高過矮的人在求職道路上也是困難重重。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家長都希望他們長得高一些。身高太矮有很多缺點,看著不好看還不止,長大了也還是像個孩子一樣。許多父母心急,想知道自家孩子以後是不是大高個,卻不知道怎麼預測。而實際上要看孩子未來能不能成為大高個,是有辦法的。
  • 爸爸1米8媽媽1米7,17歲兒子才1米6,醫生:已停止發育長不高了
    而這個男孩也深信不疑,但是這樣信任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身高的踏步不前而慢慢的消失了。從14歲到17歲只看身邊的朋友和同學一個個猛的長高,自己的身高卻是一直是160釐米,動都不動一下。身邊的同學紛紛比他高了一大截,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等17歲時他去醫院看。
  • 孩子青春期個子矮別急,抓住3個長高「法寶」,再竄一截沒問題
    一般來說,青春期是孩子身高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個子矮家長不必太過恐慌,只要孩子骨齡還沒有閉合,身高就會繼續發育的。男孩上初中前還是"矮冬瓜",為什麼青春期個子會猛竄?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天宇在上初中之前身高才150cm左右,是同學口中的"矮冬瓜"。因為其父母的身高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最多就只能長到160cm左右。但實際上天宇在初三畢業的時候,身高就已經達到了170cm,這個變化讓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 睡前有這兩個壞習慣,青春期可能長不高,小孩虧了10釐米
    兒童成長發育是父母最關心的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高大的身材,特別是男孩,畢竟男孩如果身高不高,對生活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兒童身高受先天基因和後天發育的影響,所以父母的遺傳因素和後天教育都十分重要,特別是後天教育,可以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 若孩子有這4個特質,說明他們是「晚發育」而非長不高,爸媽放心
    尤其是那些進入青春期,身高增加不明顯的孩子,眼看著別家孩子身高蹭蹭蹭的往上直冒,父母著急得不得了,為什麼自家孩子不長個?是飲食營養不夠充足,還是身體發育有問題?會不會就這麼定格在「矮個子隊伍」裡了?事實上,有些孩子個子矮,並不是長不高,而是發育晚!
  • 家長矮孩子就一定矮嗎?抓住三個「猛漲期」,想有個大高個不是夢
    大部分家長最關心的兩件事,一個是孩子的健康問題,還有就是孩子能不能長成大高個。據研究表明,在可能會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裡遺傳佔了主要部分,而其他的則是由睡眠、運動以及飲食習慣所影響。有些家長覺得自己高孩子就一定不會矮,即使他現階段比較矮後面也會長高的,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本身就不高,孩子長的矮也正常。其實這都是家長思想的一個誤區,在發現孩子的身高不理想時一定要帶他進行相應的檢查,確定到底是天生矮小還是發育緩慢,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 孩子比同齡人矮是發育不良,營養跟上就能長高?家長別存在誤區
    然而,還是有些父母會擔心孩子長不高。有個寶媽就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同齡人矮了一截,心裡十分焦慮,還帶著孩子去醫院做體檢、看醫生,結果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是寶媽自己想嚴重了。那麼,孩子比同齡人矮一截是不是發育不良的表現呢?營養跟上就能長高嗎?家長對此別存在誤區。一、孩子長不高,就一定是發育不好?父母每天都與孩子在一起生活,對孩子的身高自然十分關注。
  • 父母平均身高1米7,孩子卻是「小矮人」 知道真相後父親崩潰了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發現過了一個暑假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個頭躥了一大截?而自己家孩子還是不見長高心裡別提有多急女兒小時候個子偏矮,張女士以為只是發育慢,並沒有引起重視。不料孩子早早來了月經,身高卻定格在了150cm,比起同齡人足足矮一截。更令人擔憂的是,8歲的兒子也遇到了同樣問題,身高只有120cm。趁著孩子們放暑假,張女士忙帶他們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內分泌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