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文章字數:約1700
閱讀時長:約6分鐘
對於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茁壯成長,並且長得高高的,這樣孩子在今後的生活與工作中就會更具備優勢。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大約70%左右會受遺傳影響,其餘的30%則由後天決定。
如今,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更多的家長也開始學習科學養娃,孩子的營養各方面都不錯,所以孩子的身高肉眼可見地一代高過一代了。
然而,還是有些父母會擔心孩子長不高。有個寶媽就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同齡人矮了一截,心裡十分焦慮,還帶著孩子去醫院做體檢、看醫生,結果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是寶媽自己想嚴重了。
那麼,孩子比同齡人矮一截是不是發育不良的表現呢?營養跟上就能長高嗎?家長對此別存在誤區。
一、孩子長不高,就一定是發育不好?
父母每天都與孩子在一起生活,對孩子的身高自然十分關注。但大多數時候,父母覺得自家孩子比別的孩子矮、發育慢,都是自己想太多了。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成長發育的趨勢也有差異,孩子只要在相應的年齡段達到一定的合理身高範圍就沒什麼問題,不一定非要跟別的孩子一樣高。
一般情況下3歲以內的孩子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長7cm左右,從3歲到青春期初期(11~12歲)的身高每年會增長大約4~5cm,處於青春期時每年在5.5~6cm上下。
如果孩子的身高數值與標準有一定出入,也有可能存在發育方面的問題,家長應提高警惕。
實際上,有三種情況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高,家長不要不以為意。
二、這三個情況下會導致孩子發育不好
1.孩子睡不夠、睡不好
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有熬夜的壞習慣,有時家裡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導致睡眠不足。要知道,人體的生長激素在晚間11點到凌晨4點分泌最盛,假設孩子在這個時間段沒有進入深度睡眠,就會影響生產激素的分泌。
此外,有的孩子因為不敢獨自睡覺,家長就給孩子開一晚上燈。但孩子對光線十分敏感,過強的光線可能會讓孩子睡不好,從而不利於分泌生長激素。
2.孩子經常吃垃圾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忙於打拼事業,可能會對孩子的飲食照顧不周,經常讓孩子吃快餐或者垃圾食品,這樣一來孩子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可能就不充足。
而且這類食品中往往脂肪含量高,甚至還含有激素和防腐劑,倘若還時常飲用,不僅會影響孩子正常發育,還可能會導致性早熟。
3.孩子不經常外出運動
有些家長因為太忙或者覺得外面太危險,就經常讓孩子待在家裡。但如果這樣就會曬不到太陽,不利於鈣的吸收,而且有平時不運動的孩子還會比有運動習慣的孩子低差不多2~3釐米。
三、家長怎麼幫助孩子「後天」長高?
1.保證孩子充足優質的睡眠
充足優質的睡眠對孩子身體的成長發育來說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 8~13歲的孩子,推薦每晚睡9~11個小時。14~17歲的孩子,每日睡眠時間應基本穩定在8~10個小時。
家長還要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至少保證「安靜」和「昏暗」兩個基本條件。
2.保證孩子的飲食營養均衡
保證孩子的飲食營養均衡、豐富,也是促使身體健康生長的重要前提。
家長即使工作再忙也抽空為孩子準備餐食,不同的食物要有機結合、合理搭配,孩子每天的飲食中至少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纖維素類等食物。
3.保證孩子有適當的運動量
吃好睡好之後,保證適當的運動量也很重要。適量的運動能刺激孩子生長激素分泌、加速軟骨細胞生長、改善骨骼質量,促使孩子長高個。
當然,家長要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運動,還要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為。比較建議的運動種類有籃球、羽毛球、跑步、跳繩、騎自行車、遊泳等等。
4.保證孩子積極向上的情緒
最後,孩子的情緒也會對其身體發育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試想,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家庭不睦的環境中,精神上受到壓力或情緒經常處於低落狀態,孩子就很有可能患上「社會心理性矮小症」,影響到身體的正常成長發育。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儘量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
總結:
每個孩子生長環境、基因都不同,所以同齡的孩子發育情況也不完全一樣。如果家長已經做好了以上4點,但還是覺得孩子的身高不理想,那就不如放平心態,把剩下的交給時間。
今日話題互動:您有過對孩子身高的焦慮嗎?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呵護寶寶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