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近幾年,「身高」成為了父母議論的一大熱點,環境汙染、垃圾食品等危害了孩子的身高發育。
家長們也在給孩子增高的路上奔波,補鈣、吊單槓甚至有人想到了給孩子打「生長激素」。
激素類藥物向來副作用明顯,很多家長也是望而卻步,可是看到別人孩子健健康康,又遲疑要不要抓緊時間給孩子打一針,可是打了就能長高嗎?能長高多少呢?
打「生長激素」孩子能長几釐米?關於孩子「身高」的奧秘解析
我國醫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青春期給予生長激素可提高矮小兒童身高」。
實驗對象是121例年齡8歲以上的青春期兒童,他們的初始身高低於140釐米,屬於同齡人中矮小者。
實驗結果是無論男孩女孩,適量的生長激素都能有效刺激身高發育,且副作用極其微弱。
打生長激素,孩子就能長高嗎?孩子比同齡人矮一截,家長擔憂想要打一針,但是又擔心長不高還有副作用。
對此同濟大學醫生喬曉紅說,生長激素不是所有身材矮小的孩子都適用,只有骨垢線未閉合、身體缺乏生長激素的孩子打了才有效。
打「生長激素」孩子能長几釐米?「生長激素」的價格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而且不是一次性注射,為了孩子身體安全著想需要分多次注射,術後的檢查程序也很繁瑣。
至於到底能增高几釐米,受孩子年齡、骨骼發育程度、身體素質、藥劑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醫生會進行詳細的檢查,給出孩子最佳的治療方案。
孩子幾歲打「生長激素」合適?看看復旦教授解釋,別害了孩子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瀋水仙教授說,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身高發育速度也不同,共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身高增長區間。
快速增長期:新生兒到2歲新生兒前3個月身體發育速度最顯著,1歲前能增高20釐米,第2年能增高10釐米左右。
穩定生長期:2歲到青春期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高發育較穩定,每年能長4-6釐米。
持續增長期:青春期的4-5年青春期是孩子身高迅速發育的第二次機會,很多男生明顯身高超過女生,黃金躥高年齡為男生13歲左右、女生11歲左右,男生7-9釐米、女生5-7釐米。
年齡3歲以上、身高增長速度不符上述條件的孩子,才可能是發育問題。如果家長也不確定,瀋水仙教授建議青春期前每年增長低於5釐米,青春期每年增長低於6釐米,家長可以帶孩子到權威機構「測骨齡」。影響孩子身高增長的多是兩種因素,一個是生長激素缺乏,可以嘗試打針劑;另一個是非生長激素缺乏,需要從孩子自身生活習慣找原因。
日常生活中除了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外,決定一個人身高的因素還有很多:
1)遺傳基因,家族遺傳性身高矮小造成。
2)飲食營養,孩子發育期營養不良、飲食不健康、三餐不規律等。
3)疾病情況,孩子有遺傳性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造成的發育遲緩。
4)生活環境,經常熬夜、手機輻射、缺乏鍛鍊、周圍環境汙染也會影響身高發育。
「生長激素」只是一種治療孩子矮小的方式,不可盲目使用害了孩子,最好到正規醫院檢測,聽取專業醫生建議。除此之外,關注孩子的飲食、鍛鍊、心理情緒變化,從生活的一點一滴關注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幫助孩子長高。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