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童話」小川未明:三個創作向度發現美麗世界

2021-01-09 記者倪好

人們常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詩人總能從國讎家恨中汲取創作靈感,這種將痛苦轉化為傑作的特性,在文學領域中還有一個典型,就是童話創作。世界上所有的童話,雖說是寫給孩子看的簡單文字,但無不包含淡淡地孤獨和抹不開的憂愁。

小川未明

日本童話作家小川未明,就是一個「憂傷童話」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常說:「若是能藉此(童話)讓少年們高興,我們應該會對自己的藝術感到光榮吧!」然而,小川未明的童話總是苦大於樂,孩子們看了後眼淚多過笑容,這種憂鬱文風不僅來自他孤獨的童年,也源於他創作童話的三個向度:反思戰爭、關注社會弱勢群體,以及呼籲讀者變得更加理性。

孤獨的孩子,熾熱的內心

小川未明,新潟人,本名小川健作,從小被家人送給別人收養,作為養子,他的童年孤獨而寂寞,內心的煎熬使他無心向學,學習成績並不理想,落榜三次,最終進入了初創不久的早稻田大學學習英文。學校的自由風氣,打開了小川未明自小閉塞的內心,他將一腔鬱結之氣化作文字,寫成小說發表了出來。

小川未明出生地

本校的教授,同時也是日本文壇巨匠的坪內逍遙注意到了小川未明,給予後者諸多鼓勵,並將他的名字由小川健作改為小川未明,以「未明」來勉勵他要像刺破黎明黑暗的陽光一樣堅強。小川未明沒有辜負前輩的提攜,很快打出了自己浪漫主義文風的招牌,他擅長短篇故事,浪漫的文風中帶有極強的現實性和濃烈的人道關懷。

坪內逍遙

小川未明喜歡使用一些雷同的意象,比如船、蠟燭、月光、冰雪等,利用這些意象,深刻地描繪出人類不安、憂慮、掙扎與恐懼的諸多情感,他的作品雖說是童話,卻從不避諱描寫人類的自私自利以及齟齬的社會矛盾,所以他的童話與其說專門寫給小孩閱讀,不如說是一面社會的「儀容鏡」,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世間百態。小川未明童話的深刻之處,體現在他創作時的三個向度。

創作的三個向度

第一個向度:反思戰爭。

小川未明生於19世紀末,親身觀察了日本近現代的眾多戰爭,他始終秉持一種反對戰爭的立場。這從他的代表作《野薔薇》就能看出端倪。故事講述看守兩國邊境的兩個士兵,大國士兵年長,小國士兵年輕,因為國界上只有他們兩人,天天相處,二人成了好朋友,突然有一天,大國和小國開戰,知心好朋友成了兵戎相見的敵人。

《野薔薇》的木偶戲

國家和個人,老年士兵和青年士兵該如何選擇?故事沒有寫出明白的結局,只是以國境線上一朵乾枯的野薔薇為結尾,象徵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為什麼要打仗?為什麼要破壞美好的東西?《野薔薇》因帶有強烈的反戰意味而受到高度關注,小川未明想通過打碎「美好之物」——友誼,把人們至於兩難境地(國家還是友誼)來反思戰爭的意義。他的另一篇作品《月亮與海豹》則從戰爭創傷的角度,反思了戰爭的醜陋和無意義。

《月亮與海豹》描寫了一頭傷心的海豹媽媽,因找不到自己的小海豹而天天哭泣,她懇求北風與月亮幫助尋找孩子。北風被感動了,於是幫忙尋找,而月亮對於海豹媽媽的請求則無動於衷,因為它認為這個土地上有太多的海豹媽媽失去了小海豹,而且不只是海豹,很多人類母親也失去了自己的小孩,對於看盡世間悲劇的月亮來說,海豹媽媽的悲傷並不算什麼。

海豹母子

這篇童話讀下來有一種如墜冰窟的感覺,人們會為海豹媽媽的尋子心切而焦急,同時也為月亮的冷酷而忿忿不平。然而仔細一想,月亮並沒有什麼錯,我們的世界正如月亮所說,到處是母失子,子離母的悲劇,月亮無法讓戰爭消失,為一個海豹媽媽找到孩子也並不解決任何問題。月亮的冷酷,正是戰爭的可怖,人類對戰爭的無能為力,正反映了人類發動戰爭的可悲。小川未明沒有滿足海豹媽媽的尋子願望,不代表心腸如鐵,相反,他是一個極度關心弱勢群體的人,這也是他創作的第二個向度。

第二個向度: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小川未明始終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比如他的代表作《紅蠟燭和美人魚》,故事描寫北海的一條人魚,認為人類是世上最溫柔的生物,因此將自己的孩子送給人類收養。小人魚最終被蠟燭店的老夫婦養大,小人魚為了報答老夫婦,不停地幫助養父母製作蠟燭,她心靈手巧,能在蠟燭上畫上貝殼與海草。不久之後,買蠟燭的漁民發現,只要將這種帶花紋的蠟燭拿到神社去點燈,出海捕魚時總會安全返航。聽到這個傳言的另一個蠟燭匠人起了歹心,出重金要求從老夫婦手上買走小人魚,剛開始老夫婦拒絶,最終敗在了金錢的誘惑之下。

《紅蠟燭和美人魚》

這篇作品,一是關注了無法撫養子女的單親母親,也就是人魚母親的無奈,即使必須與女兒生離死別,但為了孩子能夠過上好的生活,也忍痛將她送往人類世界;二是關注了被收養孩子的憂愁,內向害羞的小人魚雖然孤獨與悲傷,卻總想博得養父母的喜愛。單身母親與被收養的孩子,這都是被社會所「遺棄」的邊緣人物,小川未明通過童話,為他們贏得了一次全社會的注目。

當然,一些資料也認為《紅蠟燭與人魚》的創作背景與小川未明的童年經歷有關。他一出生被送給別人當養子,而他的養父母就是以製作蠟燭為生,故事中波浪翻騰的北海令人聯想到小川未明的出生地新潟。即便《紅蠟燭與人魚》是小川未明的顧影自憐之作,這也無可厚非,因為他孤獨的童年,確實值得同情,難能可貴的一點是,他作為一個童年不幸的人,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積極勇敢地走出了陰霾,大膽地為弱小者發聲,這種為「無法為自己發聲」的人吶喊的行為,體現在他的另一篇童話《牛女》上。

《牛女》

《牛女》描寫身體異於常人,長相像一頭牛的女人的故事。這個女人身材健壯,但無法說話,她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母子二人平平靜靜地生活。突然有一天,擅長幹體力活的牛女死了,但因為思念兒子,牛女總會在冬天時變成雪人來見兒子,然而有一天,兒子卻不辭而別,搬去了不下雪的地方。《牛女》是一篇滿篇隱喻的童話,不會說話的牛女代表了在舊時日本社會沒有話語權的女人,她們勤勤懇懇地工作,卻總得不到應有的幸福。另外,牛女兒子的不辭而別,也象徵著日本社會日益淡化的親情,即便母親付出了一切,孩子仍舊冷酷無情,所有這一切都讓小川未明憂心忡忡。

小川未明童話插圖

日本社會「減弱」的人情味,到底源於什麼原因?小川未明相信這是「思維退化」的結果,人們都僅憑直覺而活著,早忘了反思生活的不合理之處,所以總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於是乎,讓日本人回歸理性思考,就成了他創作的第三個向度。

第三個向度:呼籲讀者理性思考。

柏拉圖認為:知識就是美德。小川未明贊同這個觀點,他認為思考會帶來好的結果,於是他寫了很多富於哲理的童話。比如《國王殿下的茶盞》,這篇童話的主角是一位技藝精湛的陶瓷匠人,他擅長製作薄如蟬翼的高級茶盞。他為國王精心燒制了一套高級茶具。後來陶瓷匠人被國王召見,他原本以為將得到獎賞,沒想到卻得到國王一頓數落。

日本茶盞

原來有一天國王外出時,到一戶農民家做客,農民拿出一個又黑又厚的粗茶盞請國王喝茶。國王發現這個茶盞雖然粗糙,卻不會燙傷他的手。陶瓷匠人的茶盞堪稱藝術品,但因為太過精巧,缺少了實用性,作為盛熱水的器皿,它並不合格。故事提醒人們,術業有專攻,任何東西失去了本身的使用價值,即便外表再好看,也只是一個「燙傷手的無用器皿」。小川未明的另一篇作品《山路頂端的茶屋》,從「窮則思變」的角度寫了理性思考的作用。

小川未明童話插圖

這個童話的主角是一位經營茶屋的老爺爺,他的茶店在山頂,所有想越過山的人都會在他的茶店歇歇腳,他的生意因此還不錯。有一天傳來消息,以後會有公交車通過這個山頂,這樣一來路人們就會搭乘公交過山,不需要在這個山頂茶屋休息了。眼看著生意可能做不下去了,老爺爺煩惱不已。某天雪夜,老爺爺正在苦惱,突然有人敲門,門外站了一對疲憊的母子。作者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以供讀者思考老爺爺的處境,以及如何擺脫經營的困境。

從童話的結構設計來看,小川未明企圖推廣「窮則思變」的思考方法,這篇文章發表時正值二戰結束,日本社會亟待重建,人們面對著一片瓦礫,茫然不知所措,小川未明想通過老爺爺的遭遇,提醒人們危機也是機遇,重建社會剛好可以扔掉很多墨守成規的舊俗,用嶄新的姿態迎接日新月異的世界。鼓勵人們掌握積極正確的思考方法,只要腦子想通了,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小川未明和「沉重童話」

小川未明被譽為「日本的安徒生」,相較於安徒生童話的輕鬆愜意,他的文字異常悽苦,這種「沉重童話」有一種超越年齡的現實感。小川未明的童話充滿了親情的背叛、理想的幻滅,以及愛人的生離死別,每一個童話仿佛都發生在寒風徹骨、陰鬱冰冷的北海冰山雪地裡,不過他的高明之處在於,所有悽風苦雨過後,總有一點希望出現,哪怕希望就像風中搖曳的燭光,也能夠讓人們燃起生活的勇氣。

出生於北海的小川未明曾說:「小時候,我總是幻想只要我攀越過這座山,山的另一頭應是個明朗無雪的世界在等我。」這正是小川未明童話的魅力所在,即便世界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溫柔,悲傷和孤獨四處叫囂,然而只要我們堅定心神,克服困難,總有溫暖無雪的地方在等著我們。

小川未明透過「沉重童話」的形式,以自己的獨特悲傷筆觸,構建了一個潛藏著的美麗世界,只要你帶著耐心,只要你回歸童心,最終就能看穿黑暗的蒙蔽物,發現無與倫比的美好。

參考資料:

《小川未明童話悅讀選集(日漢對照)》小川未明

《戰後日本文學史》李德純

《日本近現代文學史》劉曉芳、木村陽子

《世界童話史》韋葦

相關焦點

  • 《紅蠟燭和美人魚》:日本安徒生的童話裡的正義感和抒情色彩
    從1926年開始,小川未明就專注於童話創作,被譽為日本童話創作的先驅者。在他30多年的創作生涯裡,為世人留下了1000多篇童話佳作,是一個多產的童話作家。由於小川未明很小的時候就被家人送給別人收養,作為養子的他,一直伴隨著孤獨和寂寞長大。
  • 《日本的童話》:在童話的世界裡,尋找遺失的童真歲月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再也不相信童話,反而相信了那一句「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一個個懷揣著對未來美好幻想的少年,長大後逐漸喪失了最純真的自我,被生活中的種種經歷薰染成了俗氣的成年人,心已成殤。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一些純真的事物來洗滌心靈,重新對生活燃起希望,而美好的童話故事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 楊紅櫻科學童話:足不出戶也能盡情探索美麗神奇的大自然
    一次偶然的契機下,《科幻世界》雜誌的主編楊瀟老師發現楊紅櫻很會編故事,於是鼓勵她走向寫作的道路,漸漸地,她寫下了上百篇科學童話的短篇,最早的一篇是《穿救生衣的種子》。楊紅櫻說,這些短篇故事錘鍊了她的語言能力和構建故事的能力。科學童話不同於一般的童話,科學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 ​民院附小教師陳迎榮獲全國童話創作大賽一等獎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唐忠明 通訊員王珅)2021年1月8日,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童話故事創作大賽優秀作品分享展示活動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職工文體中心大劇場舉行。湖南民院附小教師陳迎創作的童話《老鼠阿里吃了一個秘密》榮獲一等獎。
  • 【小川未明童話】野薔薇
    大國派來的是個老人,小國派來的是個青年。 二人ふたりは、石碑せきひの建たっている右みぎと左ひだりに番ばんをしていました。いたってさびしい山やまでありました。そして、まれにしかその辺へんを旅たびする人影ひとかげは見みられなかったのです。
  • 楊紅櫻「科學童話」系列上市:讓孩子足不出戶也能盡情探索美麗神奇...
    一次偶然的契機下,《科幻世界》雜誌的主編楊瀟老師發現楊紅櫻很會編故事,於是鼓勵她走向寫作的道路,漸漸地,她寫下了上百篇科學童話的短篇,最早的一篇是《穿救生衣的種子》。   科學童話不同於一般的童話,科學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為了保證科學性,楊紅櫻在創作科學童話的過程中查閱了非常多的科普資料,向小讀者們傳達了百科全書般嚴謹可靠的科學知識。
  • 魔球星系:關於愛和「馴養」的美麗童話
    魔球星系:關於愛和「馴養」的美麗童話 2020年10月24日,由中信出版集團、中信書店共同主辦的「楊洋的童話」藝術展暨「魔球星系」新書發布會在京城十大最美書店之一中信書店·啟皓大廈店順利舉行。
  • 古代童話文學創作:為何中國被西方「吊打」,幾乎沒有世界名著?
    當我們提到童話故事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等著名作品,這些都是我們從小看的童話故事,這些都是國外著名的童話著作,這就讓我們產生疑問,為什麼中國就沒有類似的享譽世界的童話著作呢?如果深入研究這個問題,那就需要追根溯源,從年代久遠的古時社會一點點挖掘。
  • 小川未明《月夜和眼鏡》閱讀練習及答案
    月夜和眼鏡(日)小川未明村鎮、田野、到處都掩映著樹木的綠葉。這是一個寂靜的、月光如洗的夜晚,在靜悄悄的街的盡頭,住著一位老奶奶,此刻正獨自坐在窗下做著針線活。窗外的世界,被淡青色的月光照得像白晝一樣亮。窗子下面站著一個不高的男人,戴著黑色的眼鏡,留著鬍鬚,正抬頭看著窗戶裡面的老奶奶。「可是我不認識你啊,你是誰呢?」老奶奶看著這個陌生的男人說著,疑心他找錯了門。「哦,我是眼鏡推銷商。我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眼鏡。
  • 【小川未明童話】赤い蝋燭と人魚(3)
    三 娘むすめは、大おおきくなりましたけれど、姿すがたが変かわっているので恥かしがって顔かおを外へ出だしませんでした
  • 那裡有丹麥的藝術,有著美麗的童話,那就是哥本哈根!
    記得小時候每天只要有時間就會拿起那本安徒生童話,每天晚上聽著媽媽講的故事才能安心入睡,安徒生好像成為了我們童年記憶的美好象徵。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這座寫滿了童話故事的城市,並且有許許多多藝術家誕生的美麗城市,讓我們一起走近哥本哈根,去丹麥看一看吧!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原版《格林童話》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童話故事都是在小時候聽的,卻能讓我們記一輩子?有人說,童話故事是為小孩而設的,故事中蘊藏著他們對這個世界該有的認知,故事的教訓也是他們一輩子也受用的道理。然而,童話故事的美麗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也是成人們用來包裝真實世界的糖衣。
  • 美麗「童話小鎮」—因特拉肯,仿佛走進了歐洲童話世界
    這個童話小鎮,每個角落都是「景點」,怎麼拍也拍不夠。近了看是綠油油的草坪還有超級乖巧的小屋子,美的讓人不敢眨眼!許多網紅打卡照都是在這裡,在這拍照完全不用濾鏡,自然色彩簡直美極了。近了看是綠油油的草坪還有超級乖巧的小屋子,遠了看是雪山藍天白雲,美的讓人不敢眨眼!這場夢幻之旅有沒有打開你的新視野?
  • 未被毀滅,只有新生!九寨溝現罕見藍冰奇觀,變身童話世界
    由於地震的影響,四川九寨溝的旅遊景點沒有正式對外開放,但是九寨溝的美景還沒有受到影響,冬天的雪朦朧而來,使九寨更顯童話世界的靜謐,奇特的冰瀑、青冰等景觀也逐漸顯現。最近,九寨溝的氣溫一直維持在零下5度左右,獨特的青冰景觀也漸漸顯現出來,藍冰是九寨風景六絕之一,最神秘、最奇特,冰中有小氣泡,藍光的波長很短,所以被散射,冰變成藍色,氣溫低的話冰就很難融化,稍微高一點的話就融化殆盡了,那種絕妙感就不夠了,每年的1月末和2月初,有十幾天的最佳觀賞期,樹枝上有很多晶瑩的樹冰,就像一個個閃閃發光的水晶,散發著耀眼的光芒,猶如一把倒掛的劍
  • 這家書店變身科幻童話世界,「楊洋的童話藝術展」迷倒觀眾
    日前,中信書店·啟皓大廈店環繞270°的玻璃牆面上,張貼上了藝術家楊洋繪作中的代表形象、精彩場景,書店變成了一個溫暖的科幻童話世界。由中信出版集團、中信書店共同主辦的「楊洋的童話」藝術展暨「魔球星系」新書發布會以純淨風格,迷倒了大小觀眾。
  • 《當怪物來敲門》以孩子的視角,講述了三個黑暗的童話
    觀看的時候有種熟悉感,發現和潘神的迷宮帶給我的感覺很像。孩子的視角,黑暗的童話,殘忍的成長和介乎奇幻與現實之間的猜測與不可捉摸。儘管這樣的故事套路老套我卻每次都很沉浸,類似的還還有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純真的視角續寫殘酷在我的觀點裡是非常厲害的敘事方式了。
  • 阿爾卑斯山腳的童話王國,畫家保羅·克勒為它創作《阿德帕那松》
    阿爾卑斯山腳的童話王國,畫家保羅·克勒為它創作《阿德帕那松》施皮茲是童話故事裡的古堡小鎮。施皮茲小鎮位於瑞士,其仿佛是童話故事裡的古堡小鎮,有著深藍湖泊,不遠處就是阿爾卑斯山的絕美佳景。靜靜佇立在湖畔的施皮茲古堡和古堡教堂,在湖水掩映下顯得寧靜又安詳。爬上古堡和教堂的高臺,俯瞰大半個小鎮,湖畔半坡的民居和葡萄園相依相偎,阿爾卑斯群峰的絕佳景色也盡收眼底 。
  • 童話大王安徒生十句經典名言,隱藏在童話裡的智慧和人生真諦
    在1835年到1872年之間,安徒生又創作了名為《安徒生童話》的童話集,這篇童話集一共包括166篇故事,它被譯為150多種語言出版發行,享譽世界,《安徒生童話》被全世界兒童和孩子所喜愛,幾乎是人手一本的床頭入睡書。
  • 電影《沉睡魔咒2》童話是那麼的美麗
    但是童話是那麼的美麗,它能創造出那麼多傻乎乎的人物,只要你堅持,只要你努力,就會有結果。然而,你真的忽略了,即使你在努力工作,你的心情也是沉重的。然而,愛是可以培養的。我越來越明白,男人曾經對我說的愛不是婚姻的主要因素。只要你在正確的地方,你的家人同意你不討厭它,你就會毫無顧忌地享受每一刻,慢慢地長出另一種情緒。
  • 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一個美麗的童話王國,5個景點值得打卡!
    說起丹麥,大家一定會想到安徒生,因為他的童話故事,他生活的地方也變成了美麗的童話王國。很多人都渴望看到這個充滿童話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當地還有許多名勝古蹟。今天就為大家盤點幾個值得去丹麥及其首都哥本哈根打卡旅行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