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野戰軍曾組建外線、內線兵團,下轄哪些縱隊,成就如何?

2021-01-13 歷史隨筆雜談

1947年8月,遵照中央關於將戰爭引向蔣管區的戰略方針,華東野戰軍前委決定成立外線兵團和內線兵團。

先來說外線兵團。

外線兵團以華東野戰軍第1、第3、第4、第6、第8、第10縱隊及特種兵縱隊組成外線兵團,由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和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率領,執行外線進攻作戰任務。

外線兵團下轄縱隊負責人分別是:

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葉飛。

第3縱隊司令員何以祥、政委丁秋生。

第4縱隊司令員陶勇、政委王集成。

第6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

第8縱隊司令員王建安、政委向明。

第10縱隊司令員宋時輪、政委景曉村。

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政委張潘。

外線兵團的作戰成就:1947年下半年,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主力,分五路於江蘇徐州和河南開封間橫越隴海路,南下豫皖蘇區,連續舉行了進軍豫皖蘇、破擊隴海路和平漢破擊戰等戰役,共殲敵7萬餘人,配合劉鄧大軍和陳謝大軍恢復並擴大了中原解放區,粉碎了敵人在中原戰場上的防禦體系。同時,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吸住國民黨軍約90個旅,減輕了其他戰場的壓力,完成了中央賦予的將戰爭引向蔣管區的戰略任務。

再來說內線兵團。

內線兵團以第2、第7、第9、第13縱隊組成內線兵團,由第9縱隊司令員許世友和華東野戰軍副政委譚震林率領,擔負山東內線作戰任務。

內線兵團下轄縱隊負責人分別是:

第2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韋國清。

第7縱隊司令員成鈞、政委趙啟民。

第9縱隊司令員許世友、政委林浩。

第13縱隊司令員周志堅、政委廖海光。

內線兵團的作戰成就:1947年9月,蔣介石集中20個旅的兵力向我膠東解放區進攻。華東野戰軍內線兵團為吸引敵人,策應外線兵團作戰,集中4個縱隊的兵力,在地方軍區武裝的配合下連續作戰5個月,殲敵有生力量6.3萬餘人,迫使來犯敵軍撤出膠東腹地,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相關焦點

  • 山東兵團改編為第七兵團,為何王建安擔任司令員,而不是許世友?
    在以上軍事部署中,劉鄧大軍指的是晉冀魯豫野戰軍大部隊;陳謝大軍指的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等部隊,也被稱為陳謝兵團;而陳粟大軍則指的是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
  • 山東兵團最多時有五個縱隊,司令員都是誰,後都為何軍銜?
    1947年1月,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1947年8月華東野戰軍編組為外線兵團、內線兵團兩個兵團,其中內線兵團又稱東兵團、東線兵團,由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七縱隊、第九縱隊及新組建第十三縱隊編制而成,由許世友任司令員
  • 打援王牌—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
    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是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的精銳力量和打援兵團主力。司令員宋時輪,政委景曉村。該縱隊以善守著稱,在解放戰爭中大量阻擊和殲滅了國民黨軍。那麼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都打過哪些響亮的阻擊戰?第四次豫東戰役阻擊戰,根據朱德總司令「釣大魚」的指示,華東野戰軍決心殲滅邱清泉,第五軍。為在運動戰中尋找機會,粟裕指揮部隊攻打開封,又命令第十縱隊阻擊國民黨軍胡璉兵團、張軫兵團北援。在打下開封後,邱清泉部和區壽年部逼近,華東野戰軍又將區壽年兵團圍住。第十縱隊在祁縣以西阻擊邱清泉第五軍東援。
  • 華東野戰軍非常特殊的2個縱隊,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是我軍建制規模最龐大的一支野戰軍部隊,其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15個縱隊,其中14個縱隊是步兵縱隊,1個縱隊是特種兵縱隊。在華東野戰軍15個縱隊之中,有2個縱隊非常特殊,因為這2個縱隊沒有數字序列作戰番號,而是以地方名稱而命名的。這2個縱隊分別就是魯中南縱隊和渤海縱隊。
  • 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司令員,分別由誰擔任兵團司令員?他們都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各大野戰軍都是以縱隊為建制,縱隊的多少是按照當時的兵力來劃分,並不一定都有統一的規劃,比如東北野戰軍就下轄12縱隊,而中原野戰軍卻只有7個縱隊。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司令員後來都參與了授銜,其中最高的便是大將軍銜,到了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被改編為第二野戰軍,此時的建制也由縱隊編成了兵團,那麼第二野戰軍下轄三個兵團分別由誰擔任兵團司令員?我們接著往下看。
  • 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司令員,他的名氣最小,後來最高壽
    中原野戰軍,那真是人才濟濟,名將輩出。它總共下轄七個縱隊,縱隊司令員中,有一位大將,三位開國上將,三位開國中將,而且他們後來成就很大,有大軍區司令員,有志願軍司令員,有國防部長,等等。要說誰的成就最大,這個恐怕是見仁見智,各有千秋。
  • 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為何下轄四個師?師長是誰?後授予什麼軍銜
    華東野戰軍作為四大野戰軍之一的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可謂是威名遠揚,而作為華東野戰軍下轄的第一縱隊更是被冠宇「跑得、餓得、打得」的名氣,他們馳騁豫皖,縱橫蘇魯,戰皆硬仗,屢建奇功。尤其在萊蕪戰役中打出了赫赫威名。
  • 我軍中只有東野部隊設置了第五縱隊,其他野戰軍為何都跳過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戰爭年代通過血與火的考驗,建立起來的一支敢打必勝的精銳部隊,尤其是後來還經歷了建國初期的對外反擊作戰,如今我人民解放軍在現代化強軍的建設下,早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我軍在建設初期,有四大野戰軍,其中有西北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後來分別改稱為第一、
  • 縱隊以下,為何華野和東野是師,其他野戰軍是旅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根據所處地域不同,我軍在1947年將散居於各地的野戰部隊整編為五大野戰軍,分別是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野戰軍下轄縱隊,偶爾根據作戰需要臨時編組為兵團,比如陳謝兵團、陳唐兵團、山東兵團、蘇北兵團、楊羅耿兵團等。
  • 華東鐵流 —— 解放軍第七兵團傳奇
    山東兵團7兵團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再往前是1947年8月組建的東線兵團(又稱內線兵團),該兵團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成立時間最早的兵團之一。當時華野主力分成外線、內線兩大部分,外線部分由陳毅、粟裕率領,共6個縱隊和1個特種兵縱隊,編為西線兵團。
  • 三野一個兵團四個軍,四野一個兵團三個軍,為什麼總兵力差不多?
    當時集中整編的情況是,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並組建了兩個兵團;中原野戰軍改編為第二野戰軍,並組建了三個兵團;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並組建了四個兵團;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並組建了四個兵團。除此之外,華北軍區野戰軍部隊組建了三個兵團。從兵團數量上講,此時我軍一共有十六個兵團。
  • 解放戰爭時期一個縱隊有多少人,縱隊司令屬於什麼級別?
    解放戰爭時期,為了應對國民黨挑起的內戰,解放軍開始組建正規化的野戰部隊,因為當時各地部隊編制相對混亂, 正規的」師團營連」編制與非正規的「XX支隊,縣大隊,區小隊「編制並存 ,所以為了組建更大規模戰略單位,解放軍部隊開始使用縱隊一級的編制。
  • 1948年,我各野戰軍有幾個第2縱隊,縱隊司令員各是誰?
    中原野戰軍第2縱隊,後來改名為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第10軍。 三、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司令員先後為韋國清和滕海清。 3支隊政委、新四軍第4師副師長等職,抗戰勝利後任山東野戰軍第2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第4兵團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9年6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
  • 遼瀋戰役時,東野兩個兵團部分別下轄哪幾個縱隊?司令員是誰?
    在遼瀋戰役的時候,東北野戰軍有12個步兵縱隊和一個炮兵縱隊。但是,東北野戰軍在縱隊建制之上,還有兩個兵團部。那麼,當時這兩個兵團部是如何形成的?下轄哪些縱隊?縱隊司令員分別是誰?1947年8月,東北野戰軍的前身東北民主聯軍,為了適應戰略反攻的需要,將12個獨立師(旅)改編成了第七縱隊、第八縱隊、第九縱隊和第十縱隊等四個縱隊,同時成立了南滿前方指揮所、冀熱遼前方指揮所等兩個指揮所。不久,南滿前方指揮所改稱東北野戰軍第一前方指揮所,冀熱遼前方指揮所改稱東北野戰軍第二前方指揮所。
  • 東北野戰軍,取得戰績最佳的王牌縱隊,都是誰任司令員
    如果,從這12個縱隊中,評選出戰績最佳的王牌縱隊,分別都有哪些縱隊,有實力,有資格入選,以及它們的司令員都是誰擔任?(排名不分先後) 同時,也為東北野戰軍殲滅廖耀湘兵團贏得時間,也為遼瀋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而司令員梁興初也是一位猛將,從東北戰場打到中國最西邊境線。歷經大小戰鬥無數,打了許多硬仗、惡仗、勝仗,多次受到嘉獎,羅帥曾讚譽他為「虎將」。
  • 1949年7月,陳賡兵團為何被劃歸第四野戰軍指揮?看看局勢就知道
    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在渡江南作戰,根據戰場形勢發展的需要,在這三個階段都有明確的作戰任務。第三野戰軍繼續在華東地區乘勝追擊,解放了整個華東地區;第二野戰軍轉西南,向大西南進軍;第四野戰軍從湖北南下,進入華南地區。在明確了作戰任務後,為了成功殲滅白崇禧率領的正在向華南撤退的國民黨桂系部隊,第四野戰軍制定了兵分三路,大迂迴大包抄的戰略戰術。
  • 陳賡從朝鮮回國,擔任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的是誰?是什麼軍銜?
    在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第3兵團是志願軍六大兵團之一,它主體上是由原第二野戰軍所屬部隊組成。當時,志願軍第3兵團下轄有三個軍,分別是王近山率領的第12軍、秦基偉率領的第15軍,以及韋傑率領第60軍,全兵團總兵力約十萬人左右。
  • 華野80萬人,16個縱隊,縱橫江淮,一個縱隊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東北野戰軍的故事。在解放軍部隊的4大野戰軍中,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最多。截至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02萬人。今天,我們聊聊華東野戰軍。在淮海戰役結束以後,華東野戰軍的總兵力,突破了80萬人,下轄了16個縱隊。
  • 48年淮海戰役中,國軍7個兵團的司令官都有何結局?4人逃脫
    1948年11月,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於指揮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總共23個縱隊60餘萬人和40萬民兵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發起了對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性進攻。國民黨軍隊在徐州剿匪總司令劉峙的指揮下集結了集結了第2、第13、第7、第16,4個兵團和第3、第4(第8兵團)、第1、第9(後改編為第6兵團),4個綏靖區共計25個軍共約60萬人的部隊進行防禦。
  • 中原野戰軍一共有幾個縱隊!各縱隊司令員,政委都是誰!
    中原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以劉鄧為首長,所以也稱劉鄧大軍。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原野戰軍一共有幾個縱隊!各縱隊司令員,政委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