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不斷縮小的世界裡,我是一位漂泊者。」野口勇(Isamu Noguchi)有著日本和美國的血脈,曾與李香蘭同床共枕。師從朗庫西,拜見過齊白石,一生遊歷過世界多國。是 20 世紀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
野口勇1904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母親是美國女作家Leonie Gilmour,父親則是日本著名的詩人野口米次郎。野口勇2歲時才與父親相見,但父親在他的成長中是缺席的,這段父子關係沒有得到承認。他由母親帶大,並在母親的鼓勵支持下學習藝術。
野口勇14歲時獨自返回美國上學,18歲獲得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通知書。在紐約野口勇接觸到現代藝術,雕塑裝置,內心熱血沸騰想要創作,於是即便正在學醫,還是沒有放棄藝術夢。他報名了藝術學校的夜校,而僅學了三個月,就舉辦了自己第一個展覽。
1972年野口勇獲得古根海姆獎學金,幾經推薦後,來到雕塑大師布朗庫西的巴黎工作室拜師學藝,並在米開朗基羅用過的採石場做石匠助理。布朗庫西非常注重材料性,在他的門下,野口勇不僅練就了雕刻石頭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對石材體量及質地的迷戀在他往後一生的雕塑作品中都得到了延續。
30年代是野口勇人生中重要的階段,也是他藝術生涯的一個轉折點。26歲的野口勇來到中國,在北京生活了半年。結識了齊白石,並學習中國畫。
勝泉外吉(左)與齊白石(右)北京合影,1930年。勝泉外吉當時是野口勇北京之行的接待者。
與東方藝術文化的接觸使他的藝術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開始涉足景觀設計和園林設計,他說,「我喜歡想像把園林當作空間的雕塑。」他是最早嘗試將雕塑和景觀設計結合的藝術家。
1951年野口勇與電影明星李香蘭(山口淑子)結婚。二人週遊世界多國,度過了一段美滿的時光。
李香蘭,土門拳攝
野口勇與李香蘭
可惜藝術家的較真和大明星的洋氣產生了分歧,野口勇一心追求回歸傳統東方,而妻子卻喜歡西方的東西。5年後,兩人最終分道揚鑣,野口勇終生也未再娶。
當同時期的藝術家已經在通過塑性和焊接鋼來創作,野口勇還一直堅定地依附於同一種媒介——石頭。1949年,他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室實踐,訪問世界各地,尋找公共雕塑的起源。從巨石陣到卡納克,從遍布峇里島,蘇門答臘島和爪哇的水平巨石到日本花園的石燈籠。他發現石頭的功能性,表現力是跨越空間,且能經歷時歷練驗的。
他的許多作品都是由高度拋光的石頭製成的優雅抽象的圓形形式。
Bird C(MU)(1952-58)
除了在石材在單獨雕塑作品中的運用,在他將公共空間打造成一個個充滿活力和動態的環境時,石材也是最點睛的材料。
在沃思堡國家城市銀行廣場上,有三個巨大雕刻,由八種石材構成。是野口經過精細的切割和整形後的巨石作品。
國家城市銀行廣場的雕塑,德克薩斯州沃思堡,1960–61年
紐約的下沉式花園可以說是野口的標誌性的一個項目。他從日本找來受河流侵蝕過的稀缺古老石頭,平衡了國際風格的摩天大廈。下沉花園平日是乾涸的,只有在夏季才會變成噴泉。人們可以在廣場上觀賞下方的凹陷空間,也可以從內部落地窗內水平觀看花園。
紐約大通曼哈頓銀行廣場,下沉式花園,1961-64年
下沉式花園,草圖
下沉式花園,模型
在1975年搭建的「時間景觀」中,野口勇結合自然環境,用最少雕刻度的巨石,創造出了一個「單獨存在」的景觀。這個項目僅用了5塊花崗巖石,最妙的地方在於巖石的視覺效果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5塊花崗巖佇立在幾棵小樹間,當樹葉婆娑的影子在巖石粗糲原始的紋路上晃動時,讓人感到光陰流逝,日月循環。故此名為「時間景觀」。
時間景觀,西雅圖,1975年
他對時間的表達還貫穿在「季節的流逝」中。該設計裡,他在前庭放置了8英尺高的垂直玄武巖,並通過將平緩的斜坡後面的樹籬用作自然的平臺,將兩個水平取向的石頭與斜坡相呼應。野口說,這件作品讓人聯想到東方,他與自然的這種留白關係在中國畫中常常見到。
季節的流逝,俄亥俄州克利夫蘭,1980–81年
季節的流逝,模型
季節的流逝,模型
野口勇的藝術創作不僅限於雕塑,景觀設計。他作為工業設計師,也為人所熟知。其中1944年設計的咖啡桌就成為了家具設計史上的經典,在伊姆斯夫婦、勒·柯布西耶等著名設計師的家中都能見到它。這個設計由兩部分組成,上面是可活動玻璃板,下面是木頭支架。整個設計沒有一條直線,支架的形態也像極了一筆書法。
野口還運用日本傳統材料,將現代設計帶入了家中。
1951年他設計了第一批紙燈,其山寨版今天還在宜家熱銷。該設計啟發於日本岐阜市的百年歷史的手工紙燈,採用了傳統的岐阜構造法生產。這批燈具名為「Araki」,有照明和失重的意思。
野口勇一如既往地對材料特性痴迷,日本紙張的強度和耐用性讓他愛不釋手,接連二三試驗多種形狀。從1951年春天的第一批原型到1954年8月的中央科隆展覽之間,他先後發布了近30種不同的模型。
野口勇對雕塑的把控從點,線,形,塊,距離向各個維度展開。我們從他的作品中感知到的光線,運動,時間,空間等,提煉出來,就是他自述的「生長感」。
野口勇在「十四個美國人」聯展中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