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臺》燕燕嫁給韓德讓了嗎
最新的劇情中,大遼已經回到了耶律賢的手上,不過此時的大遼依舊不穩定,宰相蕭思溫和女裡、高勳的矛盾也日益加劇,太祖系三支的矛盾也沒有完全消除,同時韓德讓也因為燕燕的離去選擇遊歷,要不是我們在上帝視角,對耶律賢的統治肯定不看好。
隨著耶律賢搶了韓德讓的心上人蕭燕燕,這段故事也開始虐起來了,很多觀眾也會疑惑,歷史上兩人的感情最後是怎樣的?蕭燕燕自然是後來的蕭太后,那韓德讓是否婚配,等待他的李思姑娘又是否如願以償呢?
有一種說法比較受現代觀眾歡迎,那就是蕭燕燕在耶律賢死後,依然選擇嫁給了韓德讓,死後也與韓德讓葬在一起,這種結局太過影視劇化,放在正史裡也是難以置信的。
在《遼金簡史》這部書中有介紹到耶律賢死後,蕭燕燕和韓德讓的關係緩和。
遼景宗去世,主少國疑,當時的蕭燕燕內心忐忑,他對韓德讓和耶律斜軫說:「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實際上是在請求兩人的幫助,一個是侄女婿,一個是老相好,三人就一起參決大政,加上委託南邊軍事的耶律休哥,這四個人共同穩固了蕭太后自己和遼聖宗耶律隆緒的政治地位。
而蕭燕燕和韓德讓的愛情也迎來轉機,根據契丹族的風俗,即使是太后也是允許在原配死後改嫁的,所以觀眾們期待的蕭燕燕再次嫁給韓德讓是被允許的。但這件事在正史中並沒有確切地記錄下來,用現在的話說,蕭燕燕和韓德讓更多的是曖昧。
但是蕭燕燕和韓德讓的曖昧是正大光明的,也是在遼景宗耶律賢死後,燕燕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願意與你重修舊好,當今年幼的皇帝就是你的兒子了」。
從電視劇的角度,兩人內心的感情只會更甚於前,但也會稍加收斂。
據《乘軺錄》記載,在籤訂澶淵之盟的時候,宋朝使臣看到的蕭燕燕和韓德讓是「虜母(指承天太后)於軍中,與蕃將韓德讓偶坐駝車上,坐利用於車下,饋之食,共議和事」,這裡的「偶坐」是並排坐的意思,如果不是夫妻只是君臣怎麼可能這樣坐?
同時蕭太后對韓德讓可以說是絕對的照顧,劇中強勢的耶律虎古因為對韓德讓無禮,被他當場打死,就這蕭太后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更是為韓德讓改皇族姓氏,賜名耶律隆運,這分明就是太上皇的地位。
我們已經知道耶律賢死後,蕭太后和韓德讓的關係就差舉行一場婚禮了,那韓德讓在耶律賢在位時,有沒有娶妻呢?
據相關史料記載,韓德讓的確有一位妻子名李氏,根據這一點我們基本可以肯定《燕雲臺》中李思最後會嫁給韓德讓。
有趣的是,未被證實的史料還說,蕭燕燕為了改嫁韓德讓,還秘密毒殺李氏,這一點不知道《燕雲臺》會不會改編出來。
燕雲臺韓德讓和燕燕有孩子嗎
據悉,蕭燕燕和韓德讓沒有孩子。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蕭太后的年齡已經不小了,過了生孩子的年齡了。蕭太后跟遼景宗耶律賢有六個孩子,三男三女。
蕭太后的丈夫去世以後,就是靠韓德讓支撐著她,她才得以在朝堂之上站穩了腳跟,並且樹立自己的威信。所以說韓德讓在某方面對蕭太后來說,還是有恩的,喜歡一個對自己有恩的人,也沒有什麼錯誤。
史料記載,韓德讓與蕭綽年輕時是情人關係,某一年韓匡嗣已經得到蕭思溫的允諾,為兩個人定下了終身,但是,事有意外,皇家為王子選妃,耶律賢看中了蕭綽,後族蕭思溫也巴不得與皇室結親,所以蕭綽就許配給後來的景宗耶律賢。
燕雲臺韓德讓和燕燕有孩子嗎燕燕共有幾個孩子
蕭綽雖然嫁給了王子,但是,婚後她發現王子耶律賢患有痼疾(小時候,因為他爺爺遼世宗被殺的那一夜,他被嚇著了,因此患有疾病,或許就是抽瘋病),心裡有些遺憾。
舊情難捨,她與韓德讓就仍然保持著密切的情人關係。
《燕雲臺》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講述大遼鐵血紅顏蕭燕燕,憑藉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將大遼推上興盛之路的故事。《燕雲臺》是將正典野史、民間傳說與作者個人的創造結合在一起,表現出的新的敘事境界和歷史觀中,蕭、韓二人度盡波折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給了讀者豐厚的情感補償,也使歷史得到了新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