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李鐵: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2020-12-18 澎湃新聞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彭婧如)

提到智慧城市,很多人直觀感受到的是「一碼就醫」「刷臉乘車」「智能交通」等應用,智慧城市究竟該如何定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目前處於什麼水平?

帶著這些問題,中新網採訪了獨立經濟學家,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首席經濟學家李鐵。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 首席經濟學家李鐵。新影 攝

中新網:當前,智慧城市很受關注,由於直觀感受的偏差,很多人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同,業界目前對智慧城市有哪些定義?

李鐵:

自從進行智慧城市研究以來,我們經常會遇到不同方面對智慧城市理解的差異。國際上許多國家介紹智慧城市經驗的時候,大多從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角度,充分利用建築和家庭的智能化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某一項應用作為智慧城市的樣板和經驗。

國內城市政府熱衷於建立雲平臺和大數據中心,關注政府掌控的數據應用是否可以通過雲平臺的建設,提高運營效率。許多IT企業自己也都根據自己的業務範疇建立了智慧城市部門,更多地是希望把自己的業務與政府的雲平臺、大數據中心有效結合,增加企業的業務範圍和銷售業績。

目前在全球對於智慧城市並沒有統一標準的定義。但建立在網際網路、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等基礎上的城市應用,可以稱之為智慧城市。

中新網:您如何定義智慧城市?

李鐵:

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更多的是站在市場的角度認識智慧城市,也就是說按照市場的需求發展起來的各種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技術,在城市不同領域的應用,都可以稱為智慧城市。

只有針對城市社會和居民的市場化需求產生的智慧應用,才可以在需求的刺激和競爭條件下,推動技術的更新,使得城市的智慧化不斷完善和提高,進而與城市政府治理的公共服務相結合,形成真正系統化的智慧城市。

中新網:給您印象最深的智慧城市應用是什麼?

李鐵:

如果從智慧的角度看城市應用,最大的智慧城市內容就是無現金支付,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

去年我赴日本參加G20期間舉辦的世界未來城市大會,有日本的官員在會議致辭時表示,日本要在智慧城市的規劃內,明確在2025年實現無現金支付。顯然日本已經認識到無現金支付在智慧城市的作用。

大會發言中,當我介紹中國的城市以及部分鄉村,已經完全實現了無現金支付,並分享了中國經驗的時候,全場愕然。15分鐘的發言中,我也介紹了外賣、網約車,以及各種公共服務繳費的經驗,所有參會的代表仿佛在聽一種不可思議的故事,而恰恰這個智慧城市的故事在中國已經得以實現。

資料圖:上海某自助便利店掃描商品條形碼,使用手機自助結帳後就直接可以離開。殷立勤 攝

中新網:為什麼說無現金支付是最大的智慧城市內容?

李鐵:

為何說無現金支付是中國最大的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和基礎,是因為這種支付方式奠定了城市中任何涉及與個人有關的商業活動中的智慧基礎。

因為有了無現金支付,我們所有的購物和消費都簡單明了方便,各種涉及個人的公共服務和公用事業服務也可以開始實現一碼通。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我們才有了共享單車、網約車和外賣等網際網路應用方式,才有了各種新的網際網路平臺的研發和應用。原來不方便的城市現在變的越來越方便了。

我曾經去過歐洲和日韓智慧城市實踐得比較好的地方,無非就是政府提供的共享單車,這個發展路徑已經遠遠被中國超越了。

中新網:在老百姓看不到的地方,智慧城市都有哪些進展?

李鐵:

一個城市的智慧應用體現在多種方面。我們能夠直接接觸到的就是網絡、手機信息、城市公共區域近乎無死角的交通視頻監控等。其實在天上和地下以及建築空間內部,還可以有無數個工程、環境以及管道的感應檢測系統。

這種智慧的應用,雖然不完全是面向個人的,但是相對於城市管理來說,卻十分重要。例如,對於環境汙染的監測體系已經做到了智慧化的水平。而對於城市地下管道設施的監控和建築內部管道設施的感應監測系統,可以在工程風險防控和突發事件預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北鬥的定位系統也是可以根據地表各種數據目標的變化,建立了可應用的智慧檢測體系,並引導交通、工程和地質以及產業的空間變化。還有就是根據數據體系建立的城市規劃編制體系,可以從數據圖中體現出城市的變化。

畢竟人的行為與數據是通過網絡和手機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可以根據數據軌跡的變化來判斷人的行為軌跡。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健康碼就是根據大數據的軌跡建立的,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例子已不勝枚舉。

10月27日,鄭州鄭東新區智慧島街頭的無人駕駛巴士。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中新網: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目前處於什麼水平?

李鐵:

從世界範圍來看,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智慧城市仍然處於碎片化階段,這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然階段。每個碎片化的系統化過程,就意味著某一種智慧手段在城市的應用正逐步完善,並可以向其他領域逐步延伸。

比如在韓國,城市的交通治理和治安管理,可以通過智慧控制中心來管理,但是也只是在極少數的新城才能實現。柏林的智慧城市基礎,是全市幾百個攝像頭。而在中國,視覺感應系統在一個城市的廣泛應用,已經達到數萬甚至到數十萬個,根據這種視覺感應系統的建設的城市治理中心,在處理交通案件和治安案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們說智慧交通領域,中國目前是最好的,不僅僅有了基於網際網路以及手機信令的導航系統,還有北鬥的參與。雖然我們是後發國家,但是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發達國家,而且還在繼續地進行各種應用的探索。

因此,可以說基於網際網路和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的各種智慧城市的應用,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新網: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能走在前列的原因是什麼?

李鐵:

原因在於世界範圍內,基於網際網路和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產生的智慧應用,中國是最為普及的國家。許多智慧應用的模式,由於利益結構固化和價值觀等原因,在發達國家很難進行推廣。

例如,城市感應系統的建立,很多發達國家的推行遭遇市民阻力多,而在中國這個重視群體價值一定程度上大於個人價值的文明體系,對於這種智慧系統的應用以及在城市的推廣沒有太大障礙。

無現金支付在中國的推廣也是因為金融系統的國有化,沒有形成在城市內部嚴重固化的利益集團。而且,無現金支付在中國的推廣和應用中幾乎沒有遇到更強烈的制度阻礙,顯然這也是發達國家無法參照和借鑑的。

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的發展雖然有利益團體衝突,但網約車一定程度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讓居民打車更方便,目前網約車已經越過了最困難的瓶頸期,進入良性發展階段。這樣的例子在中國不勝枚舉,所以說中國的智慧城市在世界上已經處於絕對領先的水平。(完)

來源:中新網

註明: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於分享,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原標題:《李鐵: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李鐵: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提到智慧城市,很多人直觀感受到的是「一碼就醫」「刷臉乘車」「智能交通」等應用,智慧城市究竟該如何定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目前處於什麼水平?
  • 獨立經濟學家李鐵: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在城市
    峰會上,獨立經濟學家、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李鐵發表了主旨演講。在李鐵看來,目前中國的經濟是「相對很好」,就是世界各國都不好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看起來好。中國經濟增長的大趨勢沒有發生變化,下降趨勢的格局也沒有改變。中國和其它國家的比較下,中國是在矛盾中增長,但問題並沒有解決。
  • 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
    創新引領」的工作原則,針對我國各級各類智慧城市實際運營狀況,通過網絡採集、在線申報、問卷調查、單位自薦、專家推薦、綜合評估等六大類方法評估和推薦出2019-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最具創新力、最具投資價值、最具發展潛力、最具魅力宜居、最具旅遊特色智慧城市、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小鎮百強與2019-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百強縣排名等領先成果。
  • 智慧廈門國際研討會在我市召開 20位專家學者線上對話
    昨天下午,智慧廈門國際研討會在我市召開,2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參與對話,共同助力廈門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城市新經濟和新生態的發展。  採用線上形式舉辦 約20個國家嘉賓參與  受疫情影響,外賓無法來廈,研討會採用線上形式舉辦。
  • 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在京舉辦
    大會現場12月22日,2020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在北京天倫王朝酒店舉辦。2020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由中國智慧城市百人會、新京報社、中國科學院智慧城市產業聯盟、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所、北方工業大學新興風險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
  • 在西北五省區中,為什麼西安經濟處於領先水平?
    當然,在西北五省區中,除過西安之外,還有烏魯木齊、蘭州、榆林、銀川、西寧等城市,但從經濟發展來看,西安地區生產總值(GDP)處於遙遙領先的水平,經濟競爭力也較強,並且多次步入大陸地區新一線城市榜單,並與西北其他城市經濟差距較大,對應人均GDP也逐年穩步提升,促使西安經濟在西北位居榜首,綜合實力雄厚。那麼,在西北五省區中,為什麼西安經濟處於領先水平呢?
  • 作為一個整體,東南亞有哪些產業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不過隨著RCEP的籤署,東南亞國家的重要性陡然提升,東協十國將獲得空前的發展機遇,東南亞地區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那麼,作為一個整體,東南亞國家到底有哪些產業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首先是種植業,東南亞是世界主要的大米產區和出口基地,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都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國。
  • 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變化情況  《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在多年智慧城市建設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智慧城市建設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國嘉賓「雲端」對話 助力廈門智慧城市建設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管軒 雷颺)一場橫跨東西半球的「雲端」對話為廈門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建言獻策。近日,智慧廈門國際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中國、法國、瑞典、西班牙、義大利、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等20個國家的近百位嘉賓參會。
  •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後來居上,運營商5G新基建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上海啟動了「城市智能體」;香港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北京城市副中心用「城市大腦」打造智慧之城……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2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智慧城市建設大有可為,包括電信運營商在內的科技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智慧城市建設收官大戰 智慧城市是一種有效利用自然資源、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並實現經濟發展的新型解決方案。
  • 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出爐
    創新引領」的工作原則,針對我國各級各類智慧城市實際運營狀況,通過網絡採集、在線申報、問卷調查、單位自薦、專家推薦、綜合評估等六大類方法評估和推薦出2019-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最具創新力、最具投資價值、最具發展潛力、最具魅力宜居、最具旅遊特色智慧城市、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小鎮百強與2019-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百強縣排名等領先成果。
  • 我國臺灣的經濟發展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我國臺灣屬於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承接歐美及日本的產業轉移,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經濟迅速崛起,至上世紀90年代已經成為發達經濟體,同時臺灣在製造業、半導體、IT、電子工業等領域的技術水平位居世界領先地位。
  • 程多福:我國物聯網產業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12月15日,由西部(重慶)科學城、光大控股、特斯聯科技聯合舉辦的重慶城市智能科技研討會在渝開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程多福出席會議並針對我國物聯網標準建立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我國物聯網經過十年的發展,產業鏈逐漸完善,標準化水平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 專家築夢城市未來:點睛智慧治理 支招綠色發展
    11月28日下午,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平行分論壇——「邁向『十四五』的未來城市:治理變革 智慧驅動」在浙江杭州舉行。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多位與會嘉賓發散思維,對話未來,點睛城市智慧治理,支招城市綠色發展。
  • 梁建章:人口是負擔還是財富 再評李鐵的中國勞動力長期過剩論
    2020年6月24日,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發表文章《人口越多,市場越大?就能有更多創新?》,回應我們之前的質疑(《梁建章: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剩論」錯在哪裡?》)。我們感謝李鐵的回應,也願意與李鐵繼續探討人口問題,希望這種探討有助於人們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中國人口問題。
  • 以古都智慧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連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
    在論壇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歐敏行以視頻連線方式發表主旨演講,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論壇舉辦表示祝賀,感謝活動主辦方為推動文化對話與共同繁榮貢獻智慧、提供平臺。  在論壇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歐敏行以視頻連線方式發表主旨演講,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論壇舉辦表示祝賀,感謝活動主辦方為推動文化對話與共同繁榮貢獻智慧、提供平臺。
  • 深圳上海智慧城市產業聯盟啟動
    南山區工信局負責人介紹,南山在智慧城市產業方面具備快速找到優秀的技術人才、產業鏈協同效率高、項目落地成本低、智慧城市建設市場需求大等優勢,是智慧城市企業科技研發、技術轉化、產業發展的理想之地。  在主題演講環節,深圳市奇信智能、深圳市粵大明智慧照明、風語築文化科技、上海雲擴信息、視辰科信息科技(上海)相關負責人分別從智慧防疫、智慧杆、智慧展廳、智慧政務、智慧景區等角度,探討了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代入城市細分領域,推動城市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更好服務社會民生和降低城市運維成本等熱門話題
  • 2020 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智慧城市 與智能經濟博覽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智慧城市建設的最新指示精神和數字中國、網絡強國、製造強國、智慧社會等國家戰略,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實施省委省政府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積極營造數字經濟發展氛圍,匯集國際國內發展資源,打造面向全球高端交流合作平臺,擬於 2020 年 9 月 10-13 日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辦 2020 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
  • 陳戌源:國家隊處於亞洲二、三流的水平,確保四十強賽出線
    揚子晚報網10月10日訊(記者 孫雲嶽 張晨瑆 張昊 )近日,國足在上海的集訓結束後,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接受了《足球之夜》的專訪。在採訪中,陳戌源表示國足一定要確保40強賽出線,並對這一屆國足的發展情況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 梁建章: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剩論」錯在哪裡?
    李鐵是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他提出的要加快城鎮化的建議和在相關領域的貢獻非常值得認可。但是他在人口經濟方面的論述卻似是而非,近幾年多次發表「中國人口過剩」的觀點。比如他說中國還有「八億農民,人均耕地一畝多,所以還有很多過剩人口」,其實最近幾年去過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的年輕人絕大多數早已在城市打工,從事農業的大多是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