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國際奧委會已經表態,將在未來4周內決定東京奧運會是否延期以及延期到何時的可能性。英國《太陽報》則援引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Taro Aso)的話,表示東京奧運會已經「100%」被厄運詛咒了。
儘管日本政府之前一再堅持2020東京奧運會將如期舉行,但時至今日,他們也不得不面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帶來的影響——就連東京奧組委也已經表示,在國際奧委會決定的情況下,同意延期舉辦。
其實,取消奧運會對日本來說,並不是陌生的情況——早在1940年,東京奧運會就曾被取消過一次了。作為日本副首相兼財政大臣,麻生太郎坦言,2020年東京奧運會已經被始於1940年的、每40年一次的「魔咒」給詛咒了。
他說:「這是每隔40年就會發生的問題。這是被詛咒的奧運會——而這是一個事實。」
《太陽報》進而回顧了這個「每隔40年一次的詛咒」的具體情況。
1940年東京奧運會因二戰取消
在1939年二戰爆發的3年前,奧運會在納粹統治下的柏林舉行。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支持由納粹黨主辦一屆奧運會提出質疑,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幾乎遭到抵制。但還是有49個國家參加了那屆比賽——那比以往任何一屆參與的國家都要多——希特勒則充分利用了那次重要的宣傳機會。
德國證明自己已經從一戰的灰燼中崛起,並成功舉辦了奧運會,但同時也讓納粹黨茁壯成長起來——那產生了遠遠超出體育範疇的影響。
那時,日本東京取得了1940年奧運會的主辦權,他們一方面是要有史以來第一次將奧運會帶到亞洲,另一方面則是向全世界證明他們已經從17年前那場毀滅性的地震——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恢復過來了。
但由於抗日戰爭的爆發,日本國內要求將資金主要用於軍事目的,這導致了其奧運籌備工作經費緊張。也有人認為英美抵制是因為日本的戰爭活動,但日本政府當時也曾一再表示奧運會將如期舉行。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日本奧委會在軍方壓力下宣布,1940年日本為紀念神武紀元2600年,要在1940年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而無法舉辦奧運會。
雖然國際奧委會嘗試將舉辦地點改在芬蘭的赫爾辛基,但隨著1939年二戰在歐洲的全面爆發,芬蘭政府也在1940年1月宣布放棄主辦權,最終,那屆奧運會被迫取消。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遭抵制
這一「詛咒」在日本取消奧運會40年後再次降臨到了前蘇聯頭上。
為抗議1年前,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當時有60-65個國家退出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在他們向國際奧委會呼籲將奧運會從莫斯科移師希臘舉辦的呼籲被置之不理後,美國帶頭髮起了抵制行為。
不過當時,英國奧委會反對他們政府的抵制行為,派出了一支隊伍參加了比賽。他們表示:「我們相信體育應該是一座橋梁,而不是一艘驅逐艦。」
當然,雖然英國人參加了比賽,但抵制還是意味著這是一屆遠遠不能令人滿意的奧運會。
2020年東京奧運會何去何從?
在所有人都滿心期待地為還有半年多就要舉辦的奧運會做最後努力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卻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發。相比於前兩次的「人禍」,這次就是一次「天災」。
雖然此前,國際奧運會和日本政府一再表示將堅持如期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但隨著疫情的蔓延,反對比賽如期舉行、呼籲延期舉辦的運動員、國家奧委會和單項體育聯合會越來越多。
在重重壓力下,國際奧委會終於「鬆口」,表示將在4周內對東京奧運會的最終情況給出定論。雖然IOC官方表示不考慮取消,但延期卻在議事日程之內。面對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及人們的生命與健康,如何權衡真的是一道難題。
這個「每隔40年一次的詛咒」真的是奧運會難以逾越的一道坎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