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時接298個120電話!他們的除夕夜,在值班室和急救車上度過

2020-12-15 上遊新聞

深夜11點45分,36歲的郎雪梅拖著醫療箱,回到辦公室。還沒來得及喝一口水,她就坐下來打開電腦,記錄下剛才出診的數據。還有幾分鐘,就要到大年初一了,這一年的除夕夜,又是在繁忙中度過……

昨(24)日是除夕夜,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來到市急救醫療中心,看一看這裡的醫生是如何度過除夕夜的。

在120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接線員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幾乎每分鐘都能接到求助的電話。大屏幕上,數字在不停的翻動。整層樓都十分安靜,只有120指揮中心不時傳出接線員的話音。

除夕夜,這裡依舊很繁忙。

深夜11點45分,剛剛出診歸來的郎雪梅拖著急救箱,走進了辦公室。她沒有摘口罩,也沒有來得及喝一口水,就打開電腦記錄下剛才出診的數據。「剛才是一位老太太在家裡發病了,我們到現場過後,進行了救治。她的家人不願意在春節送老人去醫院,說在家裡調理一下就行了。於是我們就回來了。」

36歲的郎雪梅是院前急救部的主治醫師,也是除夕夜當晚的值班組長。從醫13年的她告訴記者,她已經記不清在急救車上度過了多少個除夕夜,「我們值班是不分節假日的,過節就和平時一樣,都很忙。」今年除夕夜她上夜班,從晚上8點到初一早晨8點。為了能一家團聚吃一頓飯,郎雪梅家的年夜飯在下午5點就開始吃了。隨後,郎雪梅就匆匆趕到單位來值班。從當天晚上8點到凌晨,她已經出診三次了,幾乎沒有坐下來休息的時間。

直到25日0點過,沒有接到出診的命令,郎雪梅這才稍微放鬆一下,和同事聊了起來……

0點20分左右,郎雪梅接到了初一的第一個出診任務,南岸區一位老人在家裡摔傷了。郎雪梅拽上醫療箱,一溜煙跑出了辦公室。

來到現場,郎雪梅發現,傷者是一位60歲左右的老人,家人此時已將老人扶到了樓下等待急救車。傷者身上有一股酒味,家人說老人在自家的廚房摔倒,可能是耳朵碰到了泡菜缸上受了傷,於是撥打120求助。郎雪梅在給老人做了現場處理後,把老人送到了醫院。

郎雪梅說,其實每天晚上120的急救醫生們都是這樣度過的,無數個這樣的夜晚,所以她已經記不清自己在急救車上度過了多少個除夕夜。

記者從120指揮中心了解到,從24日晚8點到25日8點,全市共接到298個求助電話,全市醫院派車出診137次,其中急救中心出診19次。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譚遙

相關焦點

  • 瀏陽市120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堅守「生命轉運線」
    醫院的隔離區是戰「疫」的主戰場,瀏陽市120急救中心則承擔著幫助基層衛生院向上級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職責。每當接到出診任務的電話,瀏陽市120急救中心的值班人員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出發轉運病人。為了及時轉運病人,有人「悶」在防護服裡,8小時不吃不喝。他們用高速和高效,守護著「生命轉運線」。
  • 5個小時,武漢120急救中心新開通50部熱線電話!
    武漢市民撥打120急救電話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記者2月4日從中國電信獲悉,僅用了5個小時,武漢市120急救中心新開通的50部熱線電話已經順利上線。疫情當前,武漢市民撥打120急救中心的需求急劇上升。
  • 遇到需要急救的病人,怎樣正確撥打120急救電話
    很多人遇到突發急症的病人,在撥打「120」急救電話時,往往不知所措,出現了說不清道不明,在與急救調度員的通話中,往往反覆說一句話:快來吧!病人不行啦!那麼怎樣正確撥打「120」急救電話,本文做了詳細的解答。
  • 一度電話打不進+無車可派+病人無醫院可送 武漢120如何運轉?
    他們就是急救中心的調度員。在疫情的巨大衝擊之下,武漢市急救中心的120急救專線,曾一度面臨電話打不進來,急救車無車可派,接到的病人無醫院可送等緊急局面。如今,這裡的情況怎麼樣?一天工作12小時 壓力巨大集體失眠1月22日,湖北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
  • 青島120急救中心調度員楊佳珺:每天接聽300個電話是常態
    受訪者提供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王鑫鑫9月2日,半島都市報獨家新聞報導《12分44秒!加油站「聯合」120搶回一條命》引起眾多關注,讀者紛紛為加油站五位小哥以及調度員楊佳珺點讚。車主成功被救,離不開120急救中心調度員的專業指導,其中12分鐘的「緊急對話」成搶救關鍵,調度員是種什麼樣的職業?如何正確撥打120為生命贏得時間?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 急救電話120,你知道「120」的緣由嗎?
    研究表明 若是人在不生病,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人的壽命可以達到120歲,這也就是我們120急救電話的來源。120這三個數字,其實是我們萬千醫護人員對所有人最大的祝願和期望。若是人人都沒有病痛,也沒有那麼多的天有不測,那麼「120」將不再是每個人都不願意撥下的急救號碼。
  • 如何正確撥打120急救電話
    簡要描述病情告知病人最典型的發病表現,既往病史以及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等信息,務必等120詢問完相關信息,接線員掛電話後你再掛機。最重要的是,要將自己的聯繫方式準確無誤地告知接線員。二、公共場合撥打120這種急救電話,主要存在地址表述不清、打電話的人不在現場等問題。
  • 因為線路故障,急救電話120打不通怎麼辦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常識,如果遇到了突發事,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給110、119、120打電話尋求幫助,對於公眾來說,求助的時候實屬無奈。當然,每個人掌握的急救知識不一樣,但是專業領域的問題還是需要專業人員來處理,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
  • 武漢急救快車:8名上海120司機與時間的一場賽跑
    路兩旁街燈通明卻不見人影,120急救車呼嘯而過,留下陣陣警笛聲刺破長夜。 坐在駕駛艙裡的劉軼深吸了口氣,稍微緩解一下悶在防護服裡五個小時導致的大腦缺氧。車後部的醫療艙內坐著一名護士、一名急需送進病房的重症患者。儀錶盤裡的指針穩穩落在60公裡,他定了定神,握緊方向盤,仿佛這方向盤上,正繫著三個活生生的人命。
  • 如何正確的撥打120急救電話!
    如何正確的撥打120急救電話:我們平常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突發的疾病或者意外傷害需要撥打120急救電話的。但是我們有一些做法是錯誤的,那麼應該怎麼辦?第一點: 當您撥打120電話打通之後,調度員會問你是否需要救護車,你只需要回答要或者不要,因為這是出篩,篩誤打120的,或者惡意打120的人。第二點: 要敘述清楚事發地點和患者情況,調度員問你什麼你就回答什麼,不要過於著急和緊張。
  • 武漢電信裝通50部武漢市120急救中心熱線電話和4條政企專線
    2月3號上午,武漢電信員工經過通宵奮戰,裝通50部武漢市120急救中心熱線電話和四條政企專線。武漢急救中心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紛紛伸出大拇指,稱讚中國電信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擔當、有能力、有作為,不愧為行業主力軍。
  • 120調度員:不停接電話說話太多,一口氣喝完500毫升水
    1月中旬開始,電話量明顯增加,特別是夜晚,不停地接,還會有電話排隊的現象,最多的時候我接的線路竟有20多個電話在排隊。其他同事也差不多。這是任何高峰期都沒有過的。平常進入半夜12時以後,基本上不會有電話排隊。非典時,我剛到急救中心上班,也沒有這麼忙。
  • 中國電信為武漢120急救中心新開通50部熱線電話
    【TechWeb】2月3日凌晨2點,武漢市120急救中心新開通的50部熱線電話順利上線。歷時5個小時,中國電信圓滿完成熱線電話緊急開通任務。6點左右,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科教文衛團隊、運維部團隊和相關裝機人員相繼趕到現場進行配置數據、測試指標、調度調測電路,保障了武漢市120急救中心當天新增熱線電話的即開即用,投入到疫情防治工作。2月2日下午17時30分,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接到武漢市衛健委緊急求援電話,中繼線需緊急擴容,增加50部熱線電話。
  • 記者體驗120急救工作:記錄「原汁原味」的工作過程
    記者體驗120急救工作:記錄「原汁原味」的工作過程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社會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15-03-27 17:42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周雨吉 蔡國然)對於120,人們都不陌生。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生、老、病、死」是必經的生命歷程,而這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要「驚動」120。
  •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科學撥打120急救電話?
    本報記者 劉 暘 通訊員 徐淑玲 2月4日,來自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的統計數字顯示,這個農曆庚子年大年初一至初十,120急救電話的呼叫量每天維持在1000餘次左右,相較於2019年春節假期,單日呼叫量有了明顯上升。
  • 「抗疫英雄譜」誓做最美急救「逆行者」 石家莊120急救團隊抗擊...
    急救醫生吳江波是有著多年院前急救工作經歷的老急救醫生,當他得知黨組織的召喚時,瞞著他的妻子報了名,他說:" 我非去不可,跟我的同事們一起,打出石家莊 120 的精神和氣勢來!" 更加令人動容的是,吳江波的妻子是石家莊市第五醫院的一名護士,也報名參加了醫院的抗疫戰鬥。
  • 正確撥打120,急救時刻很關鍵,聽聽急救醫生怎麼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受訪專家:鄭州大學一附院鄭東院區急診重症主任蘭超120是我國全國統一的急救號碼,它負責處理事故的緊急救援,市民日常和大型突發事件的急救。但相關數據顯示,50%的人都不懂如何正確撥打120。人的一生中難免遇到需要撥打120急救電話的時候。
  • 120急救中心調度員程珍珍:生命熱線不能斷 全年輪值是工作常態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10月6日是國慶假期的第六天,上午10時許,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調度科調度班長程珍珍正在受理急救電話:一個市民需要轉院治療,程珍珍正為他與所在醫院聯繫協調轉院車輛。接聽急救電話,就近調派院前救護車,指揮並監控車輛到達,關注救治情況......這就是程珍珍日常的工作內容。程珍珍所在的調度科是24小時值班制,有6~8位調度員在崗,隨時受理市民的急救電話,全年輪值是他們的工作常態,節假日也不例外。程珍珍告訴記者,也許和市民們外出遊玩或回鄉探親有關,長假期間的工作量比平時有所下降。
  • 路遇急救車 45°讓行你會做嗎?記者跟車120親歷體驗
    上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杭州急救醫生拍下高架上私家車為急救車45°讓行》的報導引發熱議,很多人為讓行的私家車點讚。在日常行車中,遇到交通擁堵時,120急救車都是怎麼通行的?這樣被網友點讚的讓行是不是常態?急救車司機和急救醫生最擔心的又是什麼?
  • 濰坊120兩天接聽7121個求救電話
    濰坊120兩天接聽7121個求救電話8月10日至12日受第9號颱風「利奇馬」影響,濰坊市陰有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同時風力明顯增強,對濰坊居民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濰坊市120指揮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領導現場帶班,增加值班調度人員,維護、檢查120設備、線路 ,確保120線路暢通。並向全市61家院前急救點下發了緊急通知:調集充沛的急救人員和車輛、做好車載醫療設備、急救藥品配備檢查,特別是增加溺水及觸電搶救設備,密切關注天氣及道路情況,確保救護車出車順利,全力應對颱風天氣的醫療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