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運城】文化,運城最閃亮的名片

2021-02-19 運城教育


今年的漢字聽寫大會現場,左邊三位選手為運城學生

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落下帷幕,運城市東康中學3名學生代表的山西隊取得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

而在去年,也是由運城市實驗中學5名學生組隊的山西隊,在漢字聽寫大會上獲得團體最高榮譽。「運城傳奇」在這個全國平臺上持續上演。

運城學子,何以能連續兩年在全省脫穎而出,代表山西出徵?又何以能連續兩年憑不俗戰績,被其他省隊視為最強勁的對手?

在歷史與現實中探尋運城這片地域的文化基因,就會發現,這絕非偶然,書香運城的造就,絕非一日之功。

漢字聽寫大會展河東文化風採

「彰善癉惡」「殂謝」「夏鯀」「贔屓」「苘麻」「駭遽」「觳觫」「吼籲」「挫衄」……當這些隱於古代典籍中的詞語,一個一個被那些初中生選手正確地書寫到電子觸屏上,觀眾們皆由衷讚嘆,這些稚氣未脫的孩子,真的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2014年,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代表運城參賽的是運城老牌公立初中——運城市實驗中學。該校5名初二學生組隊,在與省內其他市10支代表隊比拼中殺出重圍,代表山西參加全國比賽。全國比賽中,他們與江蘇隊和河北隊並列獲得團體最高榮譽。

2015年,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幸運女神再次垂青於運城的中學——運城市東康中學。今年山西隊的隊員同樣是初二學生,由3名東康中學選手與省城太原兩所學校的兩名選手組隊,進軍全國賽。

複賽與決賽均在河南安陽展開。複賽中,山西隊、天津隊、四川隊、青海隊的選手爭奪5個晉級名額,山西隊最終攬得3個,皆為運城選手。半決賽中,這支「運城籍」的山西隊,力克河北隊、澳門隊、廣西隊,3人全部晉級總決賽。這支山西隊也成為同一所學校進入總決賽人數最多的省隊。最終,運城籍選手秦燁培奪得全國個人並列第三,聶睿龍和宋俊達位居全國個人並列第四。

神一樣的選手,出自神一樣的地方。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選手集群,讓全國人民將關注豔羨的目光投向他們身後那一方神奇的土地——運城,這片有著五千年厚重歷史,被譽為華夏之根、誠信之邦、大運之城的熱土,以及根植於這片熱土的河東文化。

文化密碼作為基因傳承下去

運城,「最早叫中國」的地方。作為中華文明的核心發源地,華夏文明從「古中國」一路搖曳而來,給河東留下了多如繁星的實物遺存,更在河東人民的基因裡植入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和掘之不盡的文化積澱。

女媧造人、堯王訪賢、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嫘祖養蠶、后稷稼穡……這樣的人文符號數不勝數,光彩絢麗,編織著文明的脈絡;王通、薛瑄、王績、王勃、王維、王之渙、柳宗元、裴度、司空圖、司馬光、關漢卿……這樣的文史巨擘成百上千,璨若群星,點亮了文化的天幕。

當然,還有近7000處不可移動文物、90處國保單位、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一處、每一項都指向一段歷史,都敘述著別樣的精彩。

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積澱,及其背後所凝結的文化節點,相融相匯,終成文明大河,如擁攬河東諸縣的有形大河一樣,數千年生生不息綿延不絕;而世代生活於斯的河東兒女,就算是無意識地浸潤其中,也會不自覺地大獲收益。

當別的選手還在猜測「夏鯀」這個名字的來歷時,運城的選手已經開始聯想,「夏鯀」兒子大禹的雕像,就矗立在他們的村頭。而「贔屓」這個名稱,可能就結識於兒時父親講大禹治水的故事中。

運城選手只準備了數月,而他們的先祖卻已然準備了幾千年。

也許正因如此,去年運城市實驗中學選手王鈞世才會在全國複賽中,面對「以莛撞鐘」的「莛」,僅憑詞意理解就迅速組字被判正確;也許正因如此,今年東康中學選手宋俊達在全國半決賽中,很神奇地寫對了「礉」的異體字「核」而挑落對手。

這些看似造化的神奇,冥冥之中,仿佛都有著確切的指向。這些指向,是長輩嘴邊的一則故事,是村邊地頭一通不起眼的碑刻,是書架上泛黃古籍中幾個熟悉的詞語……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湯湯乎如流水」般鐫刻進運城人的血脈。而從文化遺傳學的角度來講,一個地區長久處於某種強勢文化的浸潤之下,總會有一些共性的文化密碼被作為基因的一部分傳承下去。

2014年,當運城市實驗中學「五小龍」載譽歸來之後,運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清憲評價:「這是宣傳運城一張最大最亮的名片,非常給力,值得點讚!」

這張名片當然不局限於取得漢字聽寫大會的好成績,而是「古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孕育地,華夏五千年文明發祥處,歷經漢雨唐風的洗禮,宋聲元韻的薰陶。

文化,是運城最閃亮的名片。

重教是最顯著的民風

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集中體現。運城的重教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弟子,被稱為「孔門十哲」「七十二賢人」之一的卜子夏。孔子逝後,卜子夏來到魏國的西河(今運城河津市)講學,授徒三百。戰國初期文化繁榮便以此「西河設教」為標誌。

此後,一些文人辭官不就或歸隱鄉梓,往往選擇設館私教,再加上運城鹽資源帶來的雄厚經濟實力,地方官學發展繁榮。據史載,當時知名的書院就有宏運書院、河東書院、條山書院等49所。除此之外,家塾、私塾、族塾等等更是多到無法統計。

數量與質量並駕齊驅的教育機構,鑄就了中國人才史上的「河東派」,他們中有歷經滄海桑田依然風採依舊的薛瑄、關漢卿、柳宗元、司馬光等「大咖」,有一批憑藉「學而優則仕」數代苦心經營的名門望族,如以「中華宰相村」聞名於世的聞喜裴氏。當然,高效的教育最大的現實成績是培養了一大撥科舉制度的「幸運兒」——僅明清兩朝540餘年歷史,河東中進士者有名可查的就達672人。這樣的人才密度、頻率,以及人才培養系統的效率,就算在全國範圍內都是驚人的。

重教,至今依然是運城最顯著的民風。

運城市實驗中學是公立初中,每年招錄新生,希望孩子得到最好教育的家長們,總會把校長「逼」得關掉手機。

運城市東康中學是近年來最有成長性的私立初中,其不菲的學費仍然擋不住報名的火爆,學校歲歲擴招但班容量卻仍是年年壓紅線。

今年教師節前,運城市委書記王宇燕調研市區數所學校後指出,教育的發展要與城市化進程相協調、相同步,充分發揮好教育的引領、拉動、服務功能。運城要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牢牢把握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本方針,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全面發展,為促進富民強市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1960年的全國性識字教育中,萬榮縣開展的注音識字經驗被中共中央批轉,向全國推廣;1976年恢復高考之後,運城「十連冠」的紀錄至今沒有哪個地市能夠打破……僅以2015年為例,運城文史理工兩類參加高考人數40590人,二本以上達線人數15235人,遠高於全省的平均比例,全省理科最高分學生就是由運城海泉中學培養的。

連續兩年在全國漢字聽寫大賽中演繹運城傳奇,運城市教育局局長路勝利說:「大賽中的卓越表現,足以證明運城義務教育階段關注素質教育、關注學生個性發展落到了實處,代表了運城基礎教育回歸教育本職,更體現了河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古中國』文化的傳承。」

(轉自《山西晚報》《運城日報》)

相關焦點

  • 【書香運城】運城歷史文化名人及著作
    運城是五千年華夏文明發祥地,從中華民族的傳說史階段,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都在運城留下了動人的故事,堯舜禹皆在運城區域內建都。運城沉澱的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直根。中國古代,運城長期毗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代代文化名人和驚世之著為中國古代文化、文明增光添彩,其文脈之深厚、文星之璀璨,幾無可比。
  • 運城聯合攜程推出「運城惠遊卡」
    本報訊 為加速文化旅遊市場復甦,促進消費回暖,提振消費信心,近日,運城與攜程集團共同推出的「運城惠遊卡」,並進行了升級體驗。升級後的「樂享輕度假」系列,在豐富門票和酒店補貼活動的基礎上,加入運城短線度假遊產品,打造2-3日短途輕度假體驗,為遊客量身定做多種輕度假方案,深入體驗運城之美。
  • 稷山王月芳//運城日報社一段書香緣
    關注《后稷文苑》,聯繫真正的稷山板棗:稷山棗含糖多運城日報社一段書香緣2016年10月21日,我和運城日報社的孫雲苓老師約好去報社聊聊。一大早就開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本想對孫老師說一聲改日再去。中午,雨小了些,我已到了運城報社二樓上,我撥通了孫老師的手機號,孫老師一聽是我來了,說:「我以為下雨哩,你不來了。」我笑著說:「我不想失約,也從未失約過人!」孫老師高興的說:「那你在那兒等我一下,我馬上就過去啦!」我站在樓上,目不轉睛的望著大門口處,生怕錯過孫老師。
  • 在運城感知「古中國」的十個文化符號
    文化符號,是指具有某種特殊內涵或者特殊意義的標識,是一個企業、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獨特文化的抽象體現,是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和形式。目前,運城正在打造以「古中國」為標識的國際旅遊目的地。但「古中國」的概念是什麼,「古中國」與運城是什麼關係等,需要有充分的考古依據和完整史料去證實。因此,標誌著運城與「古中國」關聯的文化符號顯得尤為重要。
  • 捧紅關公:最出名的運城人在今天
    許多網友才知道,關公是山西運城人。 作為運城最出名的人物,關公在家鄉具有更加特殊的意涵。 2010年,解池南面的中條山上,高達八十米的關公銅像揭幕。這尊世界最大的關公像耗費銅500噸、鋼材2000噸、混凝土1.8萬餘噸,造價8000萬元。 九年後,電影《武聖關公》即將上映。
  • 來運城感知「古中國」的十個文化符號
    文化符號,是指具有某種特殊內涵或者特殊意義的標識,是一個企業、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獨特文化的抽象體現,是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和形式。  目前,運城正在打造以「古中國」為標識的國際旅遊目的地。但「古中國」的概念是什麼,「古中國」與運城是什麼關係等,需要有充分的考古依據和完整史料去證實。因此,標誌著運城與「古中國」關聯的文化符號顯得尤為重要。
  • 從《三打運城》到《血戰運城》
    父親七十歲時創作了一部五十二萬字的長篇小說《血戰運城》。上世紀八十年代,根據運城地委安排,父親李逸民和運城作家義夫、草章、王西蘭聯袂創作了八集電視連續劇《三打運城》。運城地區電視臺拍攝完成後,在中央電視臺播映受到各界好評,獲得華北地區電視藝術二等獎。1992年父親離休了,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寫了幾十年小說,碰到創作素材,往往從寫小說的角度思考。當年參與編創《三打運城》電視劇,搜集到的不少素材,由於電視劇的表現特點,不能盡其所用,意猶未盡,於是萌生了寫長篇紀實小說的念頭。
  • 大同,運城,晉中惹爭議!
    評論多達200多條,小編就看了一下,去除省會話題最多的就是運城和大同。首先運城人口大市,靠近西安,有著「最早中國」的美譽,自古主要以農業為主,由於靠近西安,運城人喜歡到西安發展,西安的整體發展水平要比太原高很多,所以運城發展會好一點。
  • 世界又將聚焦運城!運城蘋果竟然這麼跌活!530萬人運城人起來!
    這就是出口世界六大洲蘋果黃金生產帶出產的運城蘋果遠方的客人,讓我們一起吃著水果唱著歌把運城的悠久歷史厚重文化名勝古蹟秀美山川介紹給您陪您開啟一段逛吃逛吃的甜蜜旅行吧「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嘗運城水果,看大好河山
  • 運城十月集錦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有文化氣息的敬老活動相繼在歌林春天馨園登場。
  • 山西運城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解州關帝廟,永樂宮壁畫精美
    山西省運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因為鹽運之城得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運城必去的五個景點介紹,了解一下運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一:中國死海運城鹽湖(運城市鹽湖區解放南路365號),號稱中國的死海,他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黑泥洗浴,鹽水漂浮,值得一遊 ,網紅打卡之地,鹽湖還是很贊的,風大,可以放風箏,晚上路邊還有很多小吃的,晚上熱鬧,有唱歌的,跳舞的,也有坐在河邊吹牛的,談情的說愛的。
  • 山西運城鹽湖魔耳英語培訓學校,致力於運城青少年的英語普及教育
    山西運城鹽湖魔耳英語培訓學校校區山西運城鹽湖魔耳英語培訓學校魔耳國際英語更權威,魔耳國際英語是2010年由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子公司開發的大型素質教育培訓項目,教材的研發全面體現了《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
  • 山西運城華夏之都文化主題公園開園 展現古中國文化歷史
    山西運城華夏之都文化主題公園開園 展現古中國文化歷史 2020-05-03 11:24:00來源:央廣網
  • 運城博物館:以星雲之勢託起厚重河東
    關公文化、根祖文化、鹽文化、德孝文化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更是時時成為運城的代名詞······ 關於運城,它自帶光芒從遠古走來,綿延至今流光溢彩。要想了解運城,就一定要走進運城博物館。不誇張地說,僅僅在這一個館,你就可以基本梳理清楚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脈絡。
  • 心靈相約的魅力城市--運城
    黃河,在寬闊平坦的河東大地上放緩了前行的腳步,群峰競秀的中條山依偎著她,大自然雨露陽光的化育,母親河慷慨無私的滋養,成就了這片秀美而神秘的大地;許多遊人踏步於素有「東華山」之稱的五老峰,嚮往獨具特色的黑泥浴,追尋最富盛名的生態旅遊勝地——垣曲歷山,拜謁武聖關公故裡——解州關帝廟,領悟華夏根祖文明的真諦。
  • 山西運城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乘坐點及其運行時間
    山西運城火車站途山西運城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1路;6路;7路;11路;12路;14路;16路;20路;101路;106路>山西運城火車站1路公交車路線:06:30-18:30:中心汽車站→市藥材公司→歡樂港購物中心→解*路三校(紫郡城上城)→百坊公司→火車站→五洲汽車站→購物中心→鹽湖區*府→榮盛家園小區→運城日報社→清真寺→望湖新村→市地震局→鹽化中學→市實驗中學→市中醫院→吉祥巷西口→匯鑫大廈→市婦幼院→市*校→大世紀花園小區→萬達廣場西口→禹都車檢中心東門→禹都摩託街
  • 有「這裡最早叫中國」的美稱,古老的山西運城,傳統的民俗最地道
    古中國,新運城,這是運城對外的形象展示。運城市是山西省一個地級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上古時期,炎黃就在運城留下過足跡,堯舜禹主要的活動區域就在運城,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運城的夏縣就是因禹的後代在此建都並建立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而命名。幾千年來,文臣武將層出不窮,文人墨客各領風騷。運城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 運城蘋果 握手世界|第四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盛大開幕
    記者 雷哲俠  攝  運城日報訊(記者 王文軍)運城蘋果甲天下,鹺海金秋連五洲。10月21日,第四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在市農業展覽中心盛大開幕,來自五湖四海嘉賓歡聚運城,共襄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盛會。省委副書記、省長樓陽生作重要批示。副省長王成出席開幕式,並宣讀樓陽生批示。省政協副主席李思進出席。市委書記劉志宏致開幕辭。市委副書記、市長朱鵬主持。
  • 20年,運城勵精圖治 砥礪前行
    勵精圖治 砥礪前行—運城撤地設市20周年市民談變化聊感受話發展今年是運城撤地設市20周年。運城撤地設市20年來,農村面貌發生巨變,農業發展充滿活力,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芮城縣東壚鄉黨委書記劉晶晶說,今天的運城,天藍水綠、山青林茂、物阜民豐。20年的歷程,牽絆著腳下每一寸土地;20年的光輝,鐫刻了黃河岸畔運城兒女的足跡。
  • 2020年運城中學「德孝文化 忠義文化」研學旅行活動紀實
    暢遊河東大地,品讀華夏歷史,堅定文化自信,體味精彩人生。8月18日上午,運城中學「德孝文化忠義文化」研學旅行啟動儀式在運城中學校南門舉行。歷史因文化而常青,民族以文化而傳承。在舜帝廣場,望見幾位老師陪著自己的母親也參加了此次活動,劉校長觸景生情的對著學子感慨道:「虞舜文化是華夏文明重要的源頭之一和根脈所在,其形成的德孝和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影響深遠。這幾位老師就是我們這次活動的典範,願各位學子也能做到,崇尚孝道、孝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