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
第五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
將於10月20日至23日
在運城農展中心舉行!
這就是
出口世界六大洲
蘋果黃金生產帶
出產的運城蘋果
遠方的客人,讓我們一起吃著水果唱著歌
把運城的
悠久歷史
厚重文化
名勝古蹟
秀美山川
介紹給您
陪您開啟一段逛吃逛吃的甜蜜旅行吧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
嘗運城水果,看大好河山
得益黃河母親河的澆灌,這裡的蘋果因水質而又大又甜,汁水很多。代表中國鮮蘋果首次出口美國的就是運城萬榮蘋果。萬榮不僅蘋果遠銷海外,文化底蘊更是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龍寺塔、旱泉塔、壽聖寺塔、稷王廟、萬榮東嶽廟、萬泉文廟、薛瑄家廟、萬榮后土祠、李家大院等1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萬榮笑話、董永傳說、西村抬閣、萬榮花鼓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另有后土文化、軟槌鑼鼓、萬榮麵塑、鑼鼓雜戲等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商豪宅——李家大院萬榮現有中華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晉商豪宅——李家大院,黃河農耕文化博覽園,歡樂山、清涼山、休閒山——孤峰山休閒風景區,黃河溼地奇觀——西灘,中華第一木樓——飛雲樓景區等六大文化旅遊景區。而這六大文化景區中,李家大院、中國黃河文化博覽園無疑是2020年風頭最勁、知名度最高的景區。如果你來到運城,去查看萬榮蘋果,一定要看一看。臨猗蘋果與萬榮蘋果平分秋色,臨猗的江石榴也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代表。臨猗村黨支部書記和村民一起採摘紅富士蘋果
臨猗縣臨晉鎮代村村民在運輸江石榴
臨猗是運城的水果大縣,且是遠古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殷商文化在這裡都有遺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春秋猗頓古墓、戰國東馬坑、隋唐雙塔、宋代銀棺、元代大堂等為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運城是山西省的糧囤子、果盤子和菜籃子。運城市鹽湖區作為運城重要的水果基地,素有「北方百果園」「梨的王國」之稱。he day that you see me ldand I am already not, have patience and try to understand me … If I get dirty when eating… if I cannot dress… have patience. Remember the hours I spent teaching it to you. If, when I speak to you,I repeat the same things thousand and one times… Do not interrupt me… listen to me When you were small, I had to read to you thousand and one times the same story until you get to sleep… When I do not want to have a shower,neither shame me nor scold me…
全區水果種植面積36萬畝,梨的品種達20多類。因品相和口感俱佳,鹽湖區的梨成為市場「寵兒」,供不應求。其中郭半,王過的酥梨更是遠銷海外。眾所周知,盛產梨的鹽湖區就是關公故裡,這裡有大自然的奇蹟——七彩鹽湖;有我國現存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全的關帝廟宇——解州關帝廟,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還有關羽的家廟,常平關帝廟,又稱關帝祖祠。解州關帝廟平陸縣盛產蘋果、桃、李、杏、紅棗、核桃、柿子等三十多種乾鮮水果,通過國家良好農業規範基地認證和國家級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驗收,被確定為16個蘋果出口縣之一。由於馬泉溝地處中條山,海拔高,土地礦物質含量豐富,日照充足,降水量大。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使這裡出產的水化柿成為平陸獨有的世界柿種珍品,這種柿子富含鉀、鈉、鈣等多種微量礦物質元素,含糖量高達40.86%。10月中旬,站在山上,遠遠能看到農家院裡的房簷下,都已掛滿了正待曬制的柿子,等等,還有漫山紅遍的紅葉,美到窒息。平陸的水果跟天鵝齊名!三灣溼地位於平陸縣城西南6公裡處的三灣村,區域面積3.9平方公裡,瀕臨黃河,植被豐富,生物多樣,野生動植物繁多。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2月中旬,有上萬隻白天鵝和紅嘴鷗到這裡越冬。太陰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現存寺院主體建築南大殿為金代建築,殿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臥像。
木佛由獨木雕成,為金代原物,在國內僅此一件,珍貴無比。太陰寺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壁畫、雕刻藝術以及佛教歷史的珍貴遺產,幾經證實太陰寺是國家圖書館,被視為鎮館之寶《趙城金藏》的主要雕印地。
運城夏縣西瓜曾獲中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眾所周知,夏寶、夏樂西瓜皮薄瓤沙、脆甜透香、入口即化、回味悠長……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講講關於生長夏寶夏樂西瓜的這片神奇的土地。夏縣古稱安邑,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因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建都於此而得名。夏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蹟較多,有古文化和革命遺址共201處,其中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處,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處,運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7處。主要有:司馬光祖墓、禹王城遺址、堆雲洞等。夏縣形成了以泗交、溫泉為主的生態旅遊線,以司馬溫公祠、宇達工藝雕塑園、堆雲洞為主的人文旅遊線。新絳是運城聖女果、小黃瓜等蔬菜類水果的主要種植基地。新絳又叫絳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隋開皇三年(583年)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絳州三樓」、「絳州大堂」、哥德式「天主教堂」、唐代「寶塔」從西至東,雄居高垣之上,成為古絳州的重要標誌。創建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的「絳守居園池」,是目前全國唯一的時間最早的官家園林;創自於唐代的「絳州大堂」,曾是大唐名將張士貴的《帥府堂》;龍興寺內的「唐代寶塔」,塔頂曾多次持續數日騰煙,為千年未解之謎。絳守居園池
永濟的水果柿子也叫甜柿,成熟時已經自然脫澀,可以直接食用,深受食客的歡迎。作為柿鄉,永濟擁有各個品種的柿子。柿鄉永濟,古稱蒲坂,傳為舜都,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五老峰,山川秀麗,風景獨特。風景名勝區——五老峰
風景名勝區——五老峰
還有馳名中外的旅遊觀光和愛情聖地——普救寺;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和蒲津渡遺址、國寶「唐開元鐵牛」也近在咫尺。蒲津渡遺址
聞喜七裡坡山楂片區享有「三晉山楂第一村」美譽,被授予「無公害山楂基地」。提到聞喜,一定要說的就是中華宰相村:裴氏家族的發祥地。裴氏家族公候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者六百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人,有"天下無二裴"、"天下裴氏出裴柏"等說法。裴氏家族肇自商周,興起於兩漢魏晉南北朝,鼎盛於隋唐,衰微於宋、金、元、明、清,綿延共三千餘年。垣曲歷山有華北「綠肺」之稱,比垣曲的杏更加鼎鼎大名。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曾編制了黃河流域用來指導農事活動的物候歷《七十二候》,故後人稱此山為歷山。198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10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垣曲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津也是以種植蘋果為主要水果產業的,這裡的蘋果雖然名氣略遜於萬榮、臨猗等地,但味道卻一點不差。來到河津,一定都知道薛仁貴故裡就在河津修村,村東的土崗名曰白虎崗,崗上有薛仁貴及其妻柳氏居住過的土窯一孔,亦稱寒窯,高寬均為1.7米,清末民初灶,炕猶存。窯側有白袍洞一所,內塑薛仁貴及其妻坐像。
「薛仁貴寒窯」與「諸葛亮茅廬」、「杜甫草堂」並稱中華「三寒」歷史文化。
薛仁貴寒窯
稷山縣是一座古老的城鎮,相傳 「以后稷始播百穀於茲」而得名。稷山板棗是板長圓形,寶光熠熠,肉厚核小,果重十克左右。晾乾後依然是肥敦敦的,久傳不乾涸,不變形,不起蟲,皮柔韌而富有彈性,雨澇不裂水縫。生食甜脆,幹制後尤香,久以「大棗小核,小棗無核」而馳名。吃過了稷山棗,就不能走進稷山大佛寺,瞻中華第一土雕大佛。寺廟大殿內正中有金代土雕大佛一尊,高20餘米,寬6.7米,比例適度,工藝考究,栩栩如生。
在所有華夏大佛裡,有聞名的樂山大佛和強巴大佛,但它們一個是石質,一個是銅質,而稷山大佛獨具一格,佛身以土崖雕塑而成。
大佛寺位居高地,土雕大佛又以此為基,更顯其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堪稱天下第一土雕大佛。
芮城永樂宮比芮城蘋果更加出名,永樂宮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國都城遺址上。這是一處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古建築,它以壁畫藝術聞名天下。這裡的壁畫,是我國現存壁畫藝術的瑰寶,可與敦煌壁畫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