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完美日記、元気森林後,陳龍說,聰明的生產者會走向消費者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企業家

看過完美日記、元気森林後,陳龍說,聰明的生產者會走向消費者

我們熟悉的兩位數增長時代已經結束,將來會進入一個越來越慢的機會的時代。但與此同時,新消費的希望也在到來。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劉哲銘

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中企圖庫

2017年,三個來自中山大學的校友為了紀念母校,以學校創辦人孫中山先生的號定了公司名「逸仙電商」,它就是近兩年名聲大噪的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那時,完美日記剛起步,逸仙電商在廣州也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三年後,逸仙電商掛牌紐交所,IPO發行價為10.5美元,市值近70億美元。

無獨有偶,另一個新品牌元気森林自2016年誕生以來以「無糖」概念飛速發展。2019年10月,元気森林在獲得高榕資本、黑蟻資本、龍湖資本1.5億元戰略融資後,公司估值達到了37.5億元。2020年7月,其又被曝出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20億美元。

「今天的消費者不只是消費者,好的消費者是粉絲,也就是好的銷售者。」12月6日,在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羅漢堂秘書長、湖畔大學執行教育長陳龍教授總結道,兩家企業的一個共同之處便是抓住數字消費者社區崛起的機遇,運用數位技術,「數位技術對我們的認知,生產者、消費者的關係,以及改變我們企業運作都有巨大的意義。」

如今,低垂果實的時代已經過去。陳龍表示,我們熟悉的兩位數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將來會進入一個越來越慢的增長時代。但與此同時,消費升級的希望也在到來。他預估,結合數字經濟進程,在未來五年裡,數位化消費領域還可能有兩萬億美元的增量。

在這其中,企業們比拼的是誰能真正地走向消費者,誰能真正理解消費。「一個聰明的生產者能夠發現消費,這個時代的消費是需要認知的。」陳龍說,「我們怎麼去理解這個時代的消費呢?它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叫非必需品時代,第二個關鍵詞叫技術驅動,還有一個關鍵詞叫分級的消費升級。」

以下為陳龍的現場演講實錄,有刪節:

(一)低垂果實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增量依舊存在

作為企業家來說,我們只有在不確定性裡面抓住它的確定性。我今天分享的核心會圍繞消費升級和數字驅動的結合,或者說如何理解數字時代的消費。

如今,低垂果實的時代已過。我們看過去30年,中國名義GDP的波動以及中國上市公司營收增長率的波動會發現,它們的水平高度吻合,上下周期也非常吻合。在很長的時間,中國上市公司營收的增長率大概是16%,而中國名義GDP的增長率大概是15%,也就是說只有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得快,我們做企業的才有機會。去年,中國名義GDP增長率7.8%,中國上市公司營收的增長率是7.3%。

我們很熟悉的兩位數的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會進入一個越來越慢的機會的時代。所以,在這個時代懂得推動時代增長的動力,理解消費變得比以前更加重要。

即便如此,消費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在今後的五年之間,基於對中國經濟的增長、人均收入佔GDP份額、消費數位化比率等幾個基本假設,我們會發現,大概還會有約兩萬億美元的網絡消費、數位化消費的增量。

那麼我們怎麼去理解這個時代的消費呢?它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叫非必需品時代,第二個關鍵詞叫技術驅動,還有一個關鍵詞叫分級的消費升級。

(二)向非必需品大遷徙

我們正處於一個向非必需品大遷徙的過程。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講,生產的唯一目的是為消費服務,沒有消費的生產是沒有意義的,這句話聽起來像一句空話,因為最終來說生產和消費是一致的。但是實際上在人類的大部分時間裡,因為生產是非常緊缺的,生產決定消費。如今回頭看亞當·斯密這句話,會發現生產相對於消費,相對驅動力來說越來越不重要了。

凱恩斯講,人類大概有兩種消費,一種是剛需品的消費,必需品的消費,還有第二種消費是非必需品,這種消費的目的並不是那麼清晰的。當我們進入一個消費的意義不是那麼清晰的時代,如何理解消費變得至關重要。

向非必需品變遷意味著什麼?當人們收入水平很低的時候,90%的錢是讓自己吃飽,但是隨著收入水平提高,我們只需要10%的錢用在吃東西了,這是向非必需品邁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一直在展開,我們會在吃、喝、行、購,慢慢的,健康、娛樂、旅行、藝術到最後是一個越來越虛擬的精神世界。前天跟一個湖畔的同學聊天時我們談到,也許20年後,我們會發現經濟活動量,也就是今天說的GDP,的絕大部分是在一個虛擬世界裡面完成的。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改變。人並非天生就要消費,到今天這個非必需品的時代,消費實際上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想像力,是一種生活方式。它需要生產者和消費者一起去尋找消費,養成消費的習慣,它還需要消費者互相對比討論來形成。

所以我們可以把非必需品消費叫做認知消費。消費是需要認和知的,需要知道它到底是幹什麼的,還需要認同它。就像西方人覺得12月是消費的季節,中國人現在開始認為雙11就應該買點東西。以前賈伯斯講過,他不聽消費者調研,因為消費者不知道他們要消費什麼東西,做出一個完美的產品他們就會消費了。這個道理不是說消費不重要,而是說消費不是天然就有的。我們花很多的成本在認知上。一瓶可樂賣三塊錢,其實飲料本身的成本是三毛錢,我們大部分喝的是它的廣告費,是說服費,是認知。

一個聰明的生產者能夠發現消費,這個時代的消費是需要認知的。

(三)技術驅動

我把剛才的非必需品時代的道理講清楚了,那麼數位技術跟非必需品的結合到底會發生什麼?

數字世界最大的改變是大大改變了認和知的效率,釋放了巨大的潛力,比如直播,通過視頻和直接交流的方式,其認知效率大大超過文字和圖片的傳統電商方式。所以我認為直播不但不會消失,而且以後會越來越重要。

數字經濟帶來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消費者社區的崛起。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這個企業叫完美日記,大家可能知道在2017年3月份的時候才成立,現在已經上市了,市值大概800億人民幣,怎麼用三年時間做800億人民幣的時代,因為它善用這個時代數位化消費者社區的力量,他們用了他們的公號、他們的個人號以及幾千個微信群。在小紅書,他們的粉絲遠遠超過大的品牌,所以我想講的,對於這個時代消費者心智和決策方式的改變,這個洞察對企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完美日記是這樣一個例子。

今天的消費者不只是消費者,他們實際上跟生產變的關係很緊密,他們成為了什麼呢,我們叫粉絲,實際上消費者成為了一個產品的銷售者,粉絲社區就是最好的銷售大軍。

剛才講的是善用消費者去改變自己產品的銷售方式。另外,對所有企業來說,這個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用好消費者數據。

比如,元気森林不是找大的品牌渠道砸廣告費,它能夠善用包括小紅書、bilibili、直播、快手這樣的渠道。它能抓住年輕人的心理。省出來的錢則用在研發上,它的新品多而且成功率是比較高的,因為他們用了很多消費者數據。

這兩方面做好了,省了很多廣告費,省了的錢用到什麼地方去了?用到研發去了,用彬森(元気森林創始人唐彬森)講的話,整個公司從研發、設計、運營到產品迭代運營都是由代碼組成的公司,因為他們原來是做遊戲的。遊戲企業更懂消費者,這樣反而可以把更多的錢用來研發產品,而不是渠道上。

數位技術在改變消費的認知和時空,以及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這對於改變企業的商業和運作模式有巨大的意義。

(四)分級的消費升級

最後這個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分級的消費升級,就是說隨著我們收入水平不同,在整個向非必需品遷徙過程中,消費產品的比例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在今天的中國,娛樂健康佔了消費的百分之十幾,對於美國人來說,娛樂和健康佔了消費的50%以上。消費從來是先分級才升級的,不同階段的消費結構是完全不同的。

對這個事情的落地理解,就是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收入水平,他們在向非必需品遷徙的過程中,其消費結構的不同以及數位化進程的不同,這裡面錯位的空間就給我們企業帶來了很多的可能性,機遇或者說挑戰。

最後我還想講一點,我們不應當成為消費的奴隸。最終極的非必需品消費是什麼?是關於人的生命意義的消費。當我們進入到一個越來越不需要去擔心自己會餓死的時代,我們只需要工作一部分的時間就可以活下來的時代,我們必須更深刻的去思考,我為什麼要消費,我消費什麼,我把時間花在什麼上才是最好的?

今天中產以上的人群,花在吃上的開銷,一般已經不超過10%-20%。也就是說,消費已經不再是為了生存,已經沒有了清晰共識的目的。消費變成了一種需要培養的習慣,一種想像力,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非必需品消費。

從凱恩斯到現在,大部分社會科學家的共識是,驅使人進行非必需品消費的核心動力,是不落後於可比人群。於是我們努力工作,獲取更多的收入,用來消費,買名牌包名牌車,讓自己和別人比感到滿足。

但是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選擇。自古以來,就有有閒階層,這些人用很多時間慢生活,體會無用的靈魂。

既然人早已超越了生存的剛需階段,那麼我們還可以有另外一個思路,就是讓原來的貴族有閒生活平民化。比如我們可以一年只工作半年,用剩餘的時間,做無用的事情。這個狀態,可能恰恰表明我們超越了動物狀態。

古希臘時候的貴族教育,叫自由的藝術(liberal art),現在還是西方大學人文學科的名稱。希臘人學習數學、修辭、語法、邏輯、美術、音樂和星相學(就是當時的自然科學)。當時的教育者指出,學習自由的藝術,是為了心靈的自由。

設想今天,如果突然閒下來,我們會做什麼?很多人忙碌一生,從不偷閒,但是並沒有從小養成什麼趣味和愛好,會很茫然。

所以,我對企業家們,也是對今天越來越不需要為了生存而賣命的大眾的建議是,我們當然要抓住生活中的風口。但同時,我們應當更多地思考生命的意義,用餘生更多的時間,踐行自由的藝術,為愛、興趣和好奇心而生活。

這樣的時間消費,邊際效用更好。更何況,吾生也有涯,吾心也無涯。心靈的世界,是最大的非必需品空間。

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都要學習無用的藝術。

相關焦點

  • 元気森林引領國潮新時尚 做強做大我國自有民族飲料品牌
    氣泡水品質做得好、品牌有調性,才會受到消費者喜愛。朱丹蓬還表示,未來三年氣泡水行業將成雙位數增長!元気森林無糖氣泡水猶如一顆深水炸彈,在國內無糖氣泡水這一細分領域炸出的劇烈水花,不管是國內知名飲料企業還是國際巨頭,都開始涉足這一領域,想在無糖飲料這一領域來分一杯羹。可想而知,元気森林面臨的壓力是空前的。在這種巨大壓力下,今年的雙十一中,元気森林表現仍然不俗,不僅力壓可口可樂成為天貓和京東的飲料品類銷售冠軍,還激起了一系列支持國貨的熱潮。
  • 無「創新」的元気森林,憑什麼火?
    頂著新消費光環的元気森林,似乎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不計其數的榮譽,而元気森林也成了各個公司值得討論的新案例。 有人將元気森林的成功歸功於0糖0脂0卡的創新,然而健怡、零度可樂以及氣泡水同樣是如此;有人將元気森林的成功歸結於日系包裝製造的錯覺,可眾多日產的飲料都沒有在國內取得像元気森林一樣的成功;還有人將元気森林的成功歸功於小紅書種草、直播帶貨......
  • 完美日記、元気森林、三頓半等網紅品牌的流行有無規律可總結?
    百度此前發布的《2020雙十一搜索大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完美日記、花西子、李寧、華為等國產品牌相關搜索熱度同比增長34%。伴隨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美成功上市,市場對於完美日記、元気森林、三頓半、鍾薛高等新興國貨的討論興趣愈加濃厚。這些站在風口上的新國貨代表們,究竟做對了什麼?有沒有可以總結的共性?
  • 完美日記、元気森林、三頓半等網紅品牌的流行有無規律可總結
    百度此前發布的《2020雙十一搜索大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完美日記、花西子、李寧、華為等國產品牌相關搜索熱度同比增長34%。  伴隨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美成功上市,市場對於完美日記、元気森林、三頓半、鍾薛高等新興國貨的討論興趣愈加濃厚。  這些站在風口上的新國貨代表們,究竟做對了什麼?有沒有可以總結的共性?
  • 緊跟時代潮流,元気森林不斷突破
    元気森林在抓住機遇的同時更迎接與戰勝了機遇所帶來的挑戰。網際網路時代帶給元気森林的好處之一就是信息共享,同時這也是它給元気森林帶來挑戰的一個因素。元気森林通過冠名《我們的樂隊》、《元氣滿滿的哥哥》等這樣熱播的綜藝來進入大眾的視野,擴大知名度;通過在各大知名帶貨主播的直播間宣傳產品讓更多消費者看到元気森林的閃光點;通過微博、知乎等平臺介紹自己,讓消費者更好的了解元気森林這個品牌。
  • 羅漢堂陳龍:我們正處在向非必需品大遷徙時代
    日前舉行的《中國企業家》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羅漢堂秘書長、湖畔大學執行教育長陳龍教授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了經濟增速不斷放緩的新時期。面對果實不再低垂的未來,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必然的趨勢,已成為這個時代驅動企業增長的關鍵。
  • 從元氣森林到完美日記,國潮品牌崛起背後的四大路線圖
    打開搜尋引擎輸入「國潮品牌」,立馬會跳出 「完美日記爆紅」、「波司登橫掃時裝周」等關鍵詞。 「國潮興起」儼然成為最熱門的商業風口。國貨美妝大熱、國潮服飾逆襲,90後社會新人們比以前更加認可國產品牌,購買熱情也持續高漲,一輪輪的國貨消費熱潮持續升溫。
  • 完美日記憑什麼成為2020創投現象級典範?
    近年來,完美日記為代表的國產美妝消費品牌高倍速的增長,改變了先前由外資化妝品企業主導的中國美妝市場格局,使美妝賽道也逐步進入了國貨崛起的行列中。國產消費品牌在近幾年更是成了風投和創投圈公認的投資熱點,如:同屬美妝賽道的御泥坊、飲品賽道的頭部品牌喜茶,新秀元気森林等。
  • 羅漢堂陳龍:「非必需品消費」時代已來,網絡消費潛在14萬億增量
    日前舉行的《中國企業家》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羅漢堂秘書長、湖畔大學執行教育長陳龍教授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了經濟增速不斷放緩的新時期。面對果實不再低垂的未來,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必然的趨勢,已成為這個時代驅動企業增長的關鍵。
  • 爆紅背後,只因元気森林做對了這幾件事!(元気森林前研發總監葉素萍親述)
    高興地事情不止一件,據透露,2020上半年元気森林銷售額已超過8億元。 成立於2016年的元気森林,只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便在一片紅海的飲料市場中硬生生擠出一條康莊大道,從黑白燃茶到果茶,再到蘇打氣泡水和乳茶……一次次激發品牌活力,迅速躋身飲品新勢力。毫無疑問,元気森林的成功在於其抓住了產品紅利,特別是隨著新生代消費者健康意識的覺醒。
  • 穿李寧、喝元気森林,你為國貨崛起做的那些貢獻可能要白費了……
    在羅振宇2019~2020的跨年演講中,將一個成立僅2年的本土美妝品牌——完美日記,與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兩大國際巨頭巴黎歐萊雅和雅詩蘭黛,放在了同一張ppt上。這個將「9000歲」(90後、00後年輕人的統稱)作為目標消費人群的本土品牌,正是利用網際網路一戰成名的。從2017年開始,完美日記就在小紅書上做文章,先是少量投入大牌明星、知名KOL,然後重點投腰部KOL及素人筆記。除了將小紅書作為營銷主陣地外,完美日記不僅在抖音上的布局,也發力微信私域流量,通過精細化運營增加復購。
  • 元気森林新春賀禮,牛年春節福氣瓶
    在除舊迎新之際,元気森林的產品包裝家族也迎來了一位帶著牛年氣息的嶄新成員,作為元気森林開年新春賀禮,牛年春節福氣瓶正式與廣大消費者見面。元気森林牛年春節福氣瓶為1.25L大容量包裝,以中國人所崇尚的「福」文化作為產品紐帶,又用元気森林中的「氣」字烘託刻畫品牌形象,精選爆款口味白桃味和乳酸菌味,配合外包裝印刷的年味十足的「福氣」兩字,容量十足可以不間斷續杯縱飲,清爽微甜、老少皆宜,絕對是每家每戶過年佐餐的必備之選。
  • 氣泡水的崛起,元気森林營銷真的不低調!
    但是,唐彬森一手打造的元氣森林卻反其道而行之,以市場佔有率做指引,霸氣推出元気水(碳酸水)和燃茶(茶飲料),直接拼殺大品類賽道,搶奪資源。而最終這兩款飲料也不負所托,成為元氣森林旗下銷量排名前兩位的飲品。
  • 元気森林底氣十足 新品研發永不停步
    元気森林2021年針對線下渠道設定的銷售目標為75億元,這比2020的預定目標21億元整整多了54個億。元気森林到底哪來的底氣敢於把目標一口氣提升這麼多?原來,元気森林設定這麼高的目標是有原因的。自2016年燃茶作為元気森林第一款爆紅飲料打開市場後,元気森林就正式打開了與各地經銷商的深入合作。
  • 靠包裝營銷走紅的「元気森林」,背後竟是遊戲大佬在操作
    前有網紅主播對它推崇備至,後有魏大勳、王一博、鄧倫、黃景瑜等小鮮肉也進行了流量加持,且年輕人最多的抖音、小紅書、B站和綜藝節目上,也少不了它的身影,配合著因《浪姐》而名聲大噪人氣飆升的姐姐張雨綺,元気森林可謂是一夜爆紅
  • 民族飲料品牌元気森林成功入選食品工業「三品」成果展
    元気森林作為新晉健康飲料品牌,依靠成熟的飲料加工工藝、高成本的健康原材料、強勢的品牌植入策略,已成為一款深受年輕消費者鍾愛的國產飲料品牌,被譽為當代飲料界的「新國貨之光」。對於此次能夠順利入選「三品」成果展,元気森林做了充足準備,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 網紅品牌元気森林推出功能飲料,等著「外星人」的是什麼?
    在用健康飲料蘇打氣泡水和燃茶成功俘獲年輕人後,元気森林又切入了功能飲料市場。今年5月,元気森林在毫無宣傳的情況下,在天貓新開設了「外星人旗艦店」,上架「0糖0牛磺酸」的能量飲料品牌——外星人。元気森林推出功能飲料,雖然有點出乎意料,但從商業邏輯角度分析卻也無可厚非。
  • 元気森林最新口味上線,邀粉絲們來嘗鮮!
    作為健康飲品界的黑馬,元気森林的快速成功,也讓它的發展之路變的更加順暢。隨之得到實惠的自然就是元気森林的粉絲消費群體。最近元気森林又為年輕的消費者帶來了兩款新奇口味的新品。元気森林乳酸菌味蘇打氣泡水乳酸菌飲料大家並不陌生,但向來對產品口味有追求的元気森林,推出的乳酸菌味蘇打氣泡水的口味註定不一般。不止有你愛的清爽和刺激,它可以和可爾必思比肩炸裂的口感,但不含糖更健康,讓你喝起來更加底氣十足。元気森林萊姆淡姜味蘇打氣泡水姜這個大自然的產物,自古一來就貫穿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冬吃蘿蔔,夏吃薑的健康諺語,很多小孩子都是知道的。
  • 為什么元気森林這麼火?我們找到了它的根本優勢
    該視角通常是強於總結弱於歸因的,我可以給您來一段:因為元気森林最鮮明的標籤是(    ),匹配(    )生活方式,符合(    )審美,定位於(  )後中的潮人/女性/白領,對產品的 口味/原料/包裝 進行了創新升級,所以他們成功了。在上述的括號分別填入該品牌的slogan,以及人群名字比如「年輕人」、「00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