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場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一出,眾人啞口無言

2020-12-12 歷史有事說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出現過許許多多的文學形式,比如,唐詩、宋詞、元曲等等。然而,有一種形式,卻比這兩種流傳的還要廣泛,不僅僅是在上層的知識分子中流傳,而且也深入到了下層民眾的生活裡面。這種文學形式就是對聯。

傳統文化:對聯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屬於對偶文學。它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相諧,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是中國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在中國古代,出現過無數的奇思妙想的對子,也發生過許多與之相關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盤點盤點。

關於對聯的趣事

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大家應該都很了解,畢竟在上學的時候,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背過他的幾篇文章。而與他有關的對聯的故事,又往往和他的好友佛印和尚相聯繫。由於兩人都屬於天縱英才之人,所以,兩人私交甚好,時常吟詩作對。而在其中,兩人間最有名的那一副對聯便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水流東坡屍(東坡詩)」。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副對聯,也值得人們關注。

關於這幅對聯的故事是這樣的,蘇東坡是一個愛開人玩笑的人。一次他去找佛印玩,但正好,佛印和尚不在,蘇軾找不到人,自然不肯輕易離去。於是就向寺裡的小和尚打聽佛印的去向,順便開一下佛印的玩笑,說道:「禿驢何在?」小和尚很聰明,他反應過來這禿驢就是指佛印和尚。於是,他慢慢盤算如何回應蘇軾的上聯。當他看見山坡有隻毛驢在吃草的時候,便脫口而出:「東坡吃草」。這一下聯對的是絕妙,即使是大文豪蘇軾也只能嘆服了。

不合常規的對聯

當然,有人會覺得,有些流傳很廣的對子,有很多不符合標準對聯的要求,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對聯這種文學形式的喜愛。畢竟對聯這種文學形式並不固定,是一種很靈活的文學。

有這麼一個妙對,就很明顯地體現了對聯的這種風格。比如在火葬場中,就有這樣一句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雖然,句子本身沒有太多的文學意味,但卻也富含哲理。

看見這樣的上聯,往往人們是很難想出下聯的,畢竟這種看似沒有文學技巧的上聯,你所要對的下聯,就必須得是與它的內涵相對應,這其中的難度可就是不一般的大了。

但無論什麼對聯,總有會被人對出的一天,這幅上聯也同樣遇到了它的下聯「先到後到先後全到」。它雖讓人膈應,但又不無道理,因此被當為妙對。那麼,對於這幅下聯,小夥伴們有何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火葬場掛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則讓人不太舒服
    一般來說,上聯要貼在右,而下聯便貼在左,這與古人寫字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當然,什麼場合什麼環境都有對應的對聯。火葬場掛的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有」,大家猜猜下聯是什麼。一、遲早都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到今中國孕育出了不少的文化。文化的力量,能使人在這國度富有精神的生存。關於對聯,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 火葬場門口一副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太經典了
    在古代,進士是中央級別的考中者,十分難考,程度大約和現在的博士生相當,一個家裡出了兩個博士生,當然是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下聯的夫人一詞,在古代也只有諸侯的妻子能夠被這樣稱呼。他寫這個對聯的意思就是告訴鄉親,他家世顯赫,不是一般人,家裡不是進士就是夫人。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談到歷史,華羅庚就來了靈感,他順口就說出了一副上聯,上聯是「三強韓魏趙」,向眾人徵求下聯如何應對。我們先看這副上聯,上聯中的「三強」其實裡面有數字,後面的「韓魏趙」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韓國、魏國、趙國三個國家。
  • 火葬場門前一副對聯,上聯下聯都搞笑,看到「橫批」頓時瘮得慌
    時至今日也是使用廣泛,春節期間是必須得有的,在平常日子裡,新開的店都會張貼加上幾張大紅底子燙金字的對聯,用以祈求生意興隆。但是在有個地方也貼對聯,只是卻不能用大紅底子,而是用的白色或者黃色的底子,那就是火葬場或者殯儀館。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給出上聯,續下聯,很多人都紛紛超常發揮自己的必生所學。今天就來看看,大家再火葬場的一副對聯上展現的才華。
  • 火葬場門口一對聯,堪稱絕對,上聯:進去一個又一個
    除了靈感,在創作對聯時還得符合對聯的規矩,對聯講究平仄押韻,對仗工整,因為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 明朝,曾有一個非常愛顯擺的秀才,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寫一些打油詩來彰顯自己有著相對於一般人更多的文化。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位老農挑著兩籃花賣,他眼珠一轉,便有了些靈感,走到老農面前,搖頭晃腦的說:「小籃是籃,大籃也是籃,小籃放大籃,兩籃同一籃。」
  • 財主出一上聯,「三人口中吞扁擔」,乞丐巧對下聯,得三座宅子
    清朝嘉慶年間,揚州有一財主姓沈。沈財主這人呢,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卻酷愛對對子。某一年春節,沈財主起了個大早,絞盡腦汁想了一上聯,「三人口中吞扁擔」。尷尬的是,雖然想出了上聯,但下聯沈財主卻怎麼都想不出來了。
  •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這一住就是好些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偶然間看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蘇東坡便來了一句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聽了之後,心中自然明白。他隨手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下聯也就出來了:「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 才女出一上聯徵婚「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乞丐機智對出下聯
    當代學者白啟寰先生別出心裁的用一副長對聯來形容對聯的魅力: 上聯:對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諷可歌,媲美詩詞、曲賦、文章,恰似明珠映寶玉; 下聯聯本大觀,源遠流長,亦莊亦趣,增輝堂室、山川、人物,猶如老樹燦新花。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一群才子,紀曉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有關紀曉嵐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一個跟對對聯有關: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了一群才子,紀曉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清朝對對聯盛行,最有名的就是紀曉嵐 「對聯」是一種家喻戶曉的民間文化,最開始盛行於文人墨客之間,後來但凡是有點文化的人,就都能出個上聯來「顯擺」一下,它屬於一種「言簡意賅」的文化形式,講究短小、精闢,當然也有稍微長一點的對聯。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一出,人人稱讚
    有很多關於對聯的交流平臺,在這裡互相學習、探討,興致來的時候便對上幾聯,在遊戲中由陌生到熟悉,對聯知識也在不斷的長足進步。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副妙對,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一出,人人稱讚,這是怎樣的一副精彩下聯呢?
  • 北京出上聯,上海對下聯!精妙絕倫
    出個對子您就知道了! 西藏上聯: 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典型的西藏景色,雪域兩字完全可以概括;扎西德勒是祝福語。一江指黃浦江;上海既簡稱滬,就是又叫申城,過去有名報紙《申報》;上海於2010年舉辦世界博覽會,也是自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後中國第2次舉辦。
  • 上聯:「兩口子騎一馬,多難受」,一書生對出了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但對子就不同了,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就算是田裡種地的老漢他都能對出對子來。 今天就來為大家說一個對聯故事。 此上聯初看感覺也怎麼樣,但越看越覺得出得妙。在說出了上聯之後,乾隆看著紀曉嵐,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讓他對出下聯。
  • 上聯「打遍天下吃肉」,下聯難倒眾人,紀曉嵐巧對堪稱經典!
    其實早在宋代就有過春節張貼春聯的習慣,但那個時候春聯叫桃符,王安石在《元日》一詩中寫到「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見對聯文化的歷史根源由來已久,據考證,最早的對聯出自三國時代,後來經過了唐宋一代的發揚,在明朝年間已經極為的盛行。
  • 西藏:我出上聯!新疆:我對下聯!
    ——出個對子您就知道了!北京在2008年舉辦夏季奧運會)上海下聯:一江兩岸,世博靚申城(一江指黃浦江;上海既簡稱滬,就是又叫申城,過去有名報紙《申報》;上海於2010年舉辦世界博覽會,也是自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後中國第2次舉辦)
  • 老闆娘出上聯:「鴻是江邊鳥」,男員工的下聯,真是太精彩了!
    隨著眾神獸的回歸,學校周邊的各行各業也終於等來了春天。特別是學校周邊的餐飲行業,真正做到了看神獸就像自己家孩子一樣親!早中晚三餐,把顧客伺候得大呼滿意,打烊前,數著比前幾個月加起來還要多的營業額,老闆娘笑得合不攏嘴。
  • 北京出上聯,上海對下聯,看各省市如何「聯動」?
    上海下聯: 一江兩岸,世博靚申城 一江指黃浦江;上海既簡稱滬,就是又叫申城,過去有名報紙《申報》;上海於2010年舉辦世界博覽會,也是自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後中國第2次舉辦。
  • 棺材店的一副上聯:「人無千歲壽」,大才子對出下聯,很有哲理
    比如諧音聯,由於音同字不同,所以上聯和下聯皆要有諧音的詞彙才能對仗工整,同理拆字聯由於字數的拆解,那麼下聯也要考慮拆字這一層面。所以說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十分考驗一個人的詞彙量。    比如在《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當中,就有唐伯虎對對子的橋段,對穿腸出的上聯是「圖書裡,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僮可笑可笑」,這副上聯說的是唐伯虎在圖書館裡,沒有任何大作為。唐伯虎文思泉湧,對的下聯是:「棋盤裡,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將軍提防提防」。也是暗中諷刺有些人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卻是草包一個。
  • 北京出上聯,上海對下聯!各省市對聯,真是絕了!
    上海下聯:一江兩岸,世博靚申城。,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三個代表,26年間這片熱土三次傳唱春天的故事) 廣西下聯:灕江水碧,飄來三姐新歌。
  • 西藏:我出上聯,新疆:我對下聯.中國是橫批!
    ——出個對子您就知道了!也挺有趣不是?北京在2008年舉辦夏季奧運會)上海下聯:一江兩岸,世博靚申城(一江指黃浦江;上海既簡稱滬,就是又叫申城,過去有名報紙《申報》;上海於2010年舉辦世界博覽會,也是自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後中國第2次舉辦)
  • 朱元璋出一上聯:日在東,月在西,天生成明字!下聯非常工整
    朱元璋被老百姓譽為「對聯天子」,只因其喜歡對對子,還沒建立大明朝時,就常常與部下對對子,乃至建立大明朝後,每逢得空時,總要與大臣們對上幾幅,聊解興致。洪武22年的春天,江西著名的大才子解縉進京參加殿試,當時是最後一場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考,稱之為——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