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一上聯徵婚「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乞丐機智對出下聯

2020-12-23 騰訊網

不知從何時起,對聯逐漸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痕跡越來越淡,越來越淡,如今只能在春節時「苟延殘喘」,卻也只是作為一種象徵!甚少有人關心春聯的具體內容!對聯沒落至此,實在令人痛心!

對聯的魅力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現在公認的第一副對聯是《蜀檮杌》所載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因此對聯還有個別名叫「桃符」,《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指的就是對聯!

別看對聯現在「半死不活」的樣子,在封建社會中,對聯曾極度輝煌,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上至學者文人,下至婦人孺子,沒有不被對聯獨特的魅力所傾倒的!對聯最大的特點就是兼具通俗性和高雅性,不設上限,更無下限,有時一副對聯就能寫盡人生百態,集中國文體技法之大成,有時兩字都可成聯:「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當代學者白啟寰先生別出心裁的用一副長對聯來形容對聯的魅力:

上聯:對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諷可歌,媲美詩詞、曲賦、文章,恰似明珠映寶玉;

下聯聯本大觀,源遠流長,亦莊亦趣,增輝堂室、山川、人物,猶如老樹燦新花。

對好對聯,走遍天下都不怕

現代人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在封建社會中,這句話得換一種說法:「對好對聯,走遍天下都不怕」!怎麼,不信嗎?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乞丐通過對聯娶得美嬌妻的例子!

話說北宋年間,宰相劉大人有一獨女待字閨中,遲遲未能出嫁,劉相為之焦急不已!劉小姐之所以嫁不出去並非是因為容貌醜陋,也非身有殘疾,恰恰相反,她面若桃花,冰肌玉骨,自幼飽讀詩書,知書達禮,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女!

再加上劉家顯赫的家世,前來求親之人絡繹不絕,但劉小姐對求親之人都不「感冒」,她提出要自己擇婿,封建社會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這個要求被劉相斷然拒絕,但劉小姐性格執拗,劉相不答應,她寧願孤獨終老!

眼看女兒的年齡越來越大,愛女心切的劉相終於答應了女兒的要求,允許她自主擇婿!要說劉小姐的擇婿標準也是奇怪,她於劉府大門掛一上聯,聲明任何人都可前來應對,只要所對下聯合其心意,她就出嫁,絕不反悔!上聯是這麼寫的「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

消息傳出後,京城那些自命不凡的公子哥以及自負才高八鬥的文人墨客都來了,整日圍在劉府門口琢磨下聯,可是他們所對下聯無一能入劉小姐的法眼!

一天,眾人正在琢磨下聯時,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路過,看到門口的上聯,便駐足思索,周圍人一看乞丐也來湊熱鬧,當即出言譏諷,乞丐卻是不惱,聽了眾人的嘲笑,當即寫出下聯,請人交給劉小姐。下聯是這麼寫的「半段竹竿,驅走惡狗千條」。

劉小姐一看這則下聯就兩眼「放光」,當即出去尋找應對之人,當她看到應對之人是個乞丐後,不僅不惱,反而更加欣喜了,當即選定這個乞丐為自己的夫婿!

劉小姐為何如此滿意呢?

我們來鑑賞一下這副對聯:

上聯:「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

下聯:「半段竹竿,驅走惡狗千條」

上下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倒是一副頗為工整的對聯,只是相較於上聯的豪情壯志,下聯卻是有些粗鄙不堪,這其實正是這副對聯的精妙之處!

劉小姐通過上聯表明自己的意中人需得是一個「能擋雄兵百萬」的蓋世豪傑,乞丐所對下聯看似言不達意,粗鄙不堪,實則同樣豪情壯志,要以「半段竹竿」驅走「惡狗千條」,這也是劉小姐看到應對之人是乞丐後不驚反喜的原因,這則下聯既符合他的身份,又符合他當時的處境,下聯中的「惡狗」不正是他周圍那些亂吠的人嗎?

一個乞丐不因身份低賤而自卑,不因他人譏諷而退縮,反而出口成章,鋒芒畢露,這樣的乞丐,豈能是常人?劉小姐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選定乞丐為自己的夫婿!

劉相本來聽說女兒找了個乞丐勃然大怒,結果聽了女兒的分析,又親自見了那個乞丐,發現他雖然衣衫襤褸,卻氣度非凡,料定他必定非池中之物,欣然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這個乞丐!

小結:

大家肯定以為小編又在編故事了,還真不是!這個乞丐就是北宋名相呂蒙正,而劉小姐乃是北宋才女劉月娥。

呂蒙正自幼被父逐出家門,四處流浪,但他好學上進,志存高遠,於公元977年高中狀元,入朝為官,從昇州通判做起,直至當朝宰相,在任期間政績斐然,知人善任,清正廉明,恢宏大度,宋太宗曾贊:「呂蒙正氣量,我不如也」!

參考資料:《蜀檮杌》《元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那些才女徵婚,用對聯覓良緣的才女,她們能否找到如意郎君
    李清照不堪其擾,也不知道怎麼委婉拒絕他們,所以打算出一幅對聯去回絕那些人,她的本意是出一幅上聯,若沒人對得了下聯,那就失去求親資格,上聯是「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才女不愧是才女,連拒絕人的方式都那麼文雅,如她所願,這一聯沒有人能對的出來,那些碰了一鼻子灰的人也就灰溜溜地走了,慢慢的,想要來求親的人也沒有之前那麼多了,然而在李清照去世之後,這個對聯卻被人對出來了,對出下一聯的人是一個和尚,他的對子是「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曾」,無論是句式還是詞彙都對仗工整,然而那時候的李清照已經去世了,也只能說是有緣無分了。
  • 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才子給出下聯,才女傾心而嫁
    比如,宋朝一位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才子給出下聯,才女傾心而嫁。那麼,這女子何故要出此上聯呢?原來,她是在以對聯尋夫君。在古代,有很多這樣的活動,但是大多都是富家之女才「玩」的起這樣的浪漫。在西遊記一片段中,唐僧的母親不就是拋繡球認識並嫁給了陳光蕊嘛,其實這以對聯尋覓夫君的形式與那拋繡球差不多,只不過一個重天定的緣分,一個重人定的緣分。
  • 才女出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對出絕妙下聯,才女聽後又羞又惱
    蘇小妹貌美如花,才華橫溢,是古代不可多得的才女。可是在朝堂上光會寫詩是沒有大用的,蘇軾經常就被送到偏遠的地方。蘇軾不比李白無所追求。他蘇軾也是有心忠心報國的。無奈一直苦苦不被重用。所以蘇軾就喜歡上山跟老和尚聊聊天,可以緩解緩解自己心裡的壓力。主要這個老和尚他也喜歡寫詩詞,而蘇軾也喜歡吟詩作對啊!兩個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啊!甚至可以說相見恨晚啊!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財主出一上聯,「三人口中吞扁擔」,乞丐巧對下聯,得三座宅子
    清朝嘉慶年間,揚州有一財主姓沈。沈財主這人呢,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卻酷愛對對子。某一年春節,沈財主起了個大早,絞盡腦汁想了一上聯,「三人口中吞扁擔」。尷尬的是,雖然想出了上聯,但下聯沈財主卻怎麼都想不出來了。
  • 才女出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才子的霸氣下聯令才女臉紅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女子徵婚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紛紛對下聯,到底誰贏了?
    所謂吟詩,就是以某種物品或是風景為主題,然後每個人寫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詩中的內容如果能引發大眾的共鳴,就會成為千古名句。而所謂的作對,可不是我們常說的那個人與我們作對(敵對),這裡說的作對就是對對聯。對聯就是由上聯和下聯組合而成,上聯叫對句,下聯也叫出句。
  • 才女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一下聯,才女聽後又羞又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沉澱,各個載體的文化都蓬勃發展,各領風騷,像對聯,一直就受到了歷朝歷代文人雅士的追捧和喜愛,每逢外出踏春時,遊山玩水,欣賞美景,以景為題,以景為對,對上那麼幾幅,既增添了氛圍,又能增加無限的樂趣。
  • 才女出一上聯想羞辱和尚,誰料和尚對一下聯,才女聽後羞憤不已
    才女出一上聯想羞辱和尚,誰料和尚對一下聯,才女聽後羞憤不已中國作為歷史底蘊最悠久的國家,最不缺的就是大文豪了,各個朝代都有非常有名的文學天才出現,其中以唐朝的李白杜甫,北宋時期的蘇軾為首。提起李白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的風流瀟灑了吧。其實很多的大詩人都是非常的狂放不羈的。
  • 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3個才子對下聯,1個抱得美人歸
    宋朝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那個朝代的文人地位非常的高,因此,在歷史上,宋朝湧現出了一批傳奇的才子才女,他們用詩詞歌賦寄託著自己的情感,抒發著自己內心的抱負,像蘇東坡,辛棄疾,歐陽修,陸遊,李清照,王安石,柳永,這些名人在教科書上常常能看到他們的詩詞,是不是很熟悉呢?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娶了美嬌娘
    今天跟大家講的就是宋朝一才女,通過對聯來尋夫的故事。相傳,在宋朝京城開封有一才女,家財萬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父親是一大財主,文墨不通,就想找個才高八鬥的女婿,跟女兒商量後,決定用對對聯來找夫君。
  • 才女徵婚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大才子妙對下聯,少女掩面逃走
    女兒說自己想找一個有才華的公子,至少在詩詞歌賦和對聯等方面,都能和自己有共同語言,於是就想以對聯的形式來招親。李員外一開始不同意,但是後來經過夫人的百般勸告,還是同意了女兒這個請求。李員外於是把女兒以對聯招親的消息散播了出去,很多人都前來應徵。在宴會當天可謂是高朋滿座,勝友如雲。
  • 蘇小妹出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對出下聯,女子又羞又惱!
    蘇小妹出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對出下聯,女子又羞又惱!哈嘍,大家好,很開心能夠和大家分享有趣好玩的故事,喜歡可以關注我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唐詩宋詞,經常被世人傳唱。當初除了這些雅趣,還有一項活動十分受歡迎,那就是對對聯。
  • 才女徵婚一上聯: 「鐵杵磨成繡花針」, 聽了書生下聯又氣又羞
    蘇家一門三傑,蘇家小妹從小也是受到薰陶飽讀詩書。這位遠近聞名的蘇家大小姐,在適婚的年齡,拒絕了很多的權貴名流,嫁給了大才子秦觀。相傳二人結婚那天,秦觀進喜房的時候,蘇小妹卻突然將門窗都關上了,只留下一副上聯:「雙手推出門前月」。秦觀因為飲酒過多,思緒有些繁雜,一時之間竟想不到合適的下聯,一直急的在門口打轉。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的下聯竟成絕對,才女:我嫁你
    今天我們就來跟講一位宋朝一才女,通過對聯來尋夫的故事。相傳,在宋朝京城開封有一才女,家財萬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父親是一大財主,文墨不通,就想找個才高八鬥的女婿,跟女兒商量後,決定用對對聯來找夫君。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一副好的對聯,其實關鍵還是意境2個字,意境高人一步,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啟發智慧,才是一副好的對聯。數學大師華羅庚,不但在理科方面是有名的大師,其實在文化方面也是有很高的修養。1953年,錢三強帶領科學團隊出訪,成員有趙九章、華羅庚等人。一行人在途中閒暇無事,難免會互相談古論今,直抒胸臆。
  • 上聯:「兩口子騎一馬,多難受」,一書生對出了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但對子就不同了,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就算是田裡種地的老漢他都能對出對子來。 今天就來為大家說一個對聯故事。 此上聯初看感覺也怎麼樣,但越看越覺得出得妙。在說出了上聯之後,乾隆看著紀曉嵐,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讓他對出下聯。
  • 才女出上聯招親:「天字出頭為我夫」,窮秀才的下聯簡直太經典了
    相傳明朝時候出了個神童李東陽。當時「神童」這個名號還是要考核的,所以4歲的小東陽就被父親領著去了宮裡。但是皇宮的門檻很高,他人小腿短,邁不過去,是被父親抱著過的。景泰皇帝看到之後,就笑說:「神童腿短。」小東陽機敏啊,順口就接道:「天子門高。」
  • 才女出上聯捉弄和尚:「面對面吃麵」,和尚的下聯讓女子羞愧難當
    才女出上聯捉弄和尚:「面對面吃麵」,和尚的下聯讓女子羞愧難當中國是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創造的文化數不勝數。有很多傳統文化也流傳了下來,比如戲曲文化,書法文化,當然還有對聯文化。對聯起源於五代十國,早期的對聯是刻在竹子上的,叫楹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