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才子的霸氣下聯令才女臉紅

2021-02-08 史學界的9527

要說起對聯文化,可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顆明珠,也是我國的瑰寶。歷代文人墨客,把對聯文化奉為圭臬,玩味其中,怡然自得。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市井布衣,對聯文化是無孔不入,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世人同樂的境界。

但是想要對好一副對聯,絕非易事。有的人說對聯哪有那麼難,看到「天」就對「地」,看到「春花」立馬想到「秋月」,這是有跡可循的,也是套路滿滿。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

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歷代有關對聯的趣事很多,早在北宋時期,蘇軾就善於對對聯,很多野史和民間故事裡均記載蘇軾與佛印二人的對聯故事,很多都被列入經典,至今品讀依舊讓人忍俊不禁。明代是對聯普及和廣泛應用的一個時期,那個時候每逢春節,家家戶戶就有在門前張貼春聯的習俗。明代的大才子解縉,號稱「對聯大師」,其對聯的造詣更是無出其右。

今天我們要講的一個故事,就和對聯有關,而且這副對子,是出自朱棣和姚廣孝之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而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兒子,自然是心有不甘,意圖起兵造反,奪取朱允炆的江山。

在古代造反可是一項技術性、策略性、風險性極大的行業,如果成功那就是榮華富貴,衣食無憂,但是失敗了會禍及九族,身敗名裂。朱棣的屬地被封在了燕京,這裡到了冬天,氣溫很低。在一年的冬天,朱棣帶著幾名隨從在視察工作,忽然他打了一個寒戰,看著滴水成冰的景象,於是他就吟出了一個上聯「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

這個上聯一出口,身邊的人都無人對出下聯,場面一時尷尬起來。就在這時,一個光頭和尚信步前來,大聲的說出了下聯「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做主?」這副對聯對得實在是妙不可言,朱棣的上聯說天氣,而且還是一個合字聯,是難度很大的。

和尚對出的下聯,也是合字聯,而且最後的「王」字加一個點,就變成了「主」,這也正好言重了朱棣的心事。這名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道衍和尚姚廣孝,最後幫助朱棣奪取了皇位,開創了永樂盛世。

明朝有一位才女,從小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到了適婚的年齡,父母為她選取了幾門親事,女子由於眼光高,一個都沒看上。她決定採取以對聯招親的方式,於是就出了一個對聯,上聯是:「王不出頭誰做主」。這副上聯正好是姚廣孝對朱棣的下聯,可見這位女子還是蕙質蘭心,學識不淺。

在場來應徵的才子有很多,聽到這副對聯後紛紛陷入了沉思,竟沒有一個人能給出完美的下聯。這時候有一位秀才從此路過,聽到才女的上聯,才子只思考了片刻,就有了答案,於是他大聲的對出了下聯:「午字頂破就是牛」。

下聯的「午」中間的一豎是不出頭的,但是如果頂破之後,就成了一個「牛」字,可謂是妙不可言。此聯一出,在場之人紛紛叫好,才女聽到這副對聯,在偷眼觀瞧才子的長相,只見他一表人才,神採奕奕,俊目郎星,於是就芳心暗許,害羞的羞紅了臉。二人隨後喜結連理,這段故事被民間傳為一段佳話。

小編在這裡也對出了一副下聯,那就是「人到山旁即成仙」,大家覺得對得怎麼樣呢?

如果上聯是「王不出頭誰做主」,你能對出下聯來嗎?歡迎在下方給出自己的下聯,我們一起學習分享。


相關焦點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才子給出下聯,才女傾心而嫁
    比如,宋朝一位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才子給出下聯,才女傾心而嫁。那麼,這女子何故要出此上聯呢?原來,她是在以對聯尋夫君。在古代,有很多這樣的活動,但是大多都是富家之女才「玩」的起這樣的浪漫。在西遊記一片段中,唐僧的母親不就是拋繡球認識並嫁給了陳光蕊嘛,其實這以對聯尋覓夫君的形式與那拋繡球差不多,只不過一個重天定的緣分,一個重人定的緣分。
  • 才女出上聯招親:「天字出頭為我夫」,窮秀才的下聯簡直太經典了
    普通百姓,文人官員,皇帝王侯,只要擁有基本的對聯常識,沒有誰會受到限制。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借對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相傳明朝時候出了個神童李東陽。當時「神童」這個名號還是要考核的,所以4歲的小東陽就被父親領著去了宮裡。但是皇宮的門檻很高,他人小腿短,邁不過去,是被父親抱著過的。景泰皇帝看到之後,就笑說:「神童腿短。」小東陽機敏啊,順口就接道:「天子門高。」
  • 才女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3個才子對下聯,1個抱得美人歸
    宋朝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那個朝代的文人地位非常的高,因此,在歷史上,宋朝湧現出了一批傳奇的才子才女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 媒人將這上聯分別給了3個才子,如果哪個才子的下聯能博得小姐的芳心
  • 才女出上聯:「天字出頭為我夫」,才子下聯讓人佩服
    尤其是古代的歷史名人,時常因為對聯而不亦樂乎,也因此流傳了不少佳話。清朝有名的畫家鄭板橋,就曾在對聯上吃了一塹。鄭板橋早年曾擔任縣令一職,遇到一個老先生前來告狀,這個老先生是位在民間教書的先生,此番前來是因為曾受僱於一位土財主,為其兒子充當家教,並且相約年薪八吊。
  • 才女出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對出絕妙下聯,才女聽後又羞又惱
    大文豪蘇東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蘇軾號東坡居士,他是北宋文壇領袖,詩詞書畫無不獨領風騷。蘇軾曾經平步青雲官居高位,也曾顛沛流離九死一生,蘇軾非常的有才華,他的妹妹蘇小妹才華也不在蘇東坡之下。蘇小妹貌美如花,才華橫溢,是古代不可多得的才女。可是在朝堂上光會寫詩是沒有大用的,蘇軾經常就被送到偏遠的地方。蘇軾不比李白無所追求。他蘇軾也是有心忠心報國的。無奈一直苦苦不被重用。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娶了美嬌娘
    雖然來了不少風流才子,但風流倜儻的少,歪瓜裂棗的多,他們根本對不出讓才女滿意的對聯。經過媒婆的挑選後,選中了三位不錯的青年才俊,他們都是有才華的公子,家境也不錯,但是才女還是想用對聯一探究竟。於是才女出了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將此聯交於媒人,帶給三位才子,讓他們各自給出下聯來。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的下聯竟成絕對,才女:我嫁你
    今天我們就來跟講一位宋朝一才女,通過對聯來尋夫的故事。相傳,在宋朝京城開封有一才女,家財萬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父親是一大財主,文墨不通,就想找個才高八鬥的女婿,跟女兒商量後,決定用對對聯來找夫君。
  • 才女出一上聯想羞辱和尚,誰料和尚對一下聯,才女聽後羞憤不已
    才女出一上聯想羞辱和尚,誰料和尚對一下聯,才女聽後羞憤不已中國作為歷史底蘊最悠久的國家,最不缺的就是大文豪了,各個朝代都有非常有名的文學天才出現,其中以唐朝的李白杜甫,北宋時期的蘇軾為首。提起李白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的風流瀟灑了吧。其實很多的大詩人都是非常的狂放不羈的。
  • 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才子對出下聯後,女子臉紅逃走
    這種想法很顯然是不成熟的,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其實最主要還是要看對聯的意境是否高遠,所講的道理能不能給人啟發。如果讀者能夠看到我們的對聯,不由自主想到一些事情,或者有一些頓悟,這才是一副好對聯。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
  • 少女出聯,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才子對聯,少女又羞又惱
    少女出聯,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才子對聯,少女又羞又惱大家也知道,古代的生活並不像現代一樣,古代是沒有網絡的,人們閒暇的時候就是和朋友一起交談,而那些讀書人,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吟詩作對,對對子一直都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尤其是在節日的時候,都會有許多對聯讓大家去對,所以不論是平民百姓
  • 才女上聯嘲笑佛印: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蘇軾下聯讓她羞紅臉
    蘇軾的一家人都是才子與才女,蘇軾的父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蘇軾的母親是富豪的女兒,是一個極其溫柔的女子,蘇軾的弟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蘇軾的妹妹是史上著名的才女蘇小妹,蘇軾的一家人都十分有才華,不僅如此,蘇軾的朋友也都是十分有才華的人。
  • 才女招親寫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妙對下聯,女子羞紅了臉
    女兒長得國色天香,且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一個少見的才女。女兒到了出嫁的年紀,許多同僚子弟紛紛上門提親,都快將府衙的門檻踩爛了。 有一次,漳州王知府察訪漳浦時,無意間知道了林縣令的女兒,連忙跟林縣令提親,想娶她為妾。這王知府是自己的上司,林縣令不好強硬拒絕,但是又怕委屈了女兒,林縣令夫婦倆愁得晚上睡不著覺。
  • 女子徵婚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紛紛對下聯,到底誰贏了?
    對聯就是由上聯和下聯組合而成,上聯叫對句,下聯也叫出句。相傳最早的時候是由桃符演變而成,但是由於那時的社會風氣,導致對聯成為成為一種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所以很多人又把對聯成為文字遊戲。一開始父母都不同意,希望女兒嫁給有錢有勢的地主家,可是該女子卻才華橫溢,根本瞧不上富家子都不學無術、整天遊手好閒的做派,於是想自己選擇這門婚事。畢竟一家之中就這麼一個千金,自然不忍心違背女子的意願。有一天女子遊玩自家的後花園,看到淙淙泉水從山洞之中冒出,於是就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這個上聯也就用作了徵婚的對子。
  • 才女徵婚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大才子妙對下聯,少女掩面逃走
    李員外一開始不同意,但是後來經過夫人的百般勸告,還是同意了女兒這個請求。李員外於是把女兒以對聯招親的消息散播了出去,很多人都前來應徵。在宴會當天可謂是高朋滿座,勝友如雲。李小姐在內房之中,等到大家酒足飯飽之後,隨即出了一個對聯,上聯是「一人一碗一口鍋」。
  • 才女出一上聯徵婚「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乞丐機智對出下聯
    劉小姐之所以嫁不出去並非是因為容貌醜陋,也非身有殘疾,恰恰相反,她面若桃花,冰肌玉骨,自幼飽讀詩書,知書達禮,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女! 再加上劉家顯赫的家世,前來求親之人絡繹不絕,但劉小姐對求親之人都不「感冒」,她提出要自己擇婿,封建社會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這個要求被劉相斷然拒絕,但劉小姐性格執拗,劉相不答應,她寧願孤獨終老!
  • 女子出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下聯被路過的才子對出,堪稱妙對
    這種想法很顯然是不成熟的,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其實最主要還是要看對聯的意境是否高遠,所講的道理能不能給人啟發。如果讀者能夠看到我們的對聯,不由自主想到一些事情,或者有一些頓悟,這才是一副好對聯。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
  • 婦人出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木匠對出下聯成功脫單
    在古代,很多人空閒的時候就會以對對聯的方式來消遣,也有很多文人才子會通過對對聯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才華,甚至還有人用對對聯來決定自己的婚姻大事。在清朝雍正年間,有一位大戶人家姓王,王老爺家只有一個女兒,平日裡那可是把她當做手掌心的肉來細心呵護著。
  • 深閨美女上聯:點燈登閣各攻書,才子一下聯抱得美人歸
    當然即便它整體相對較簡單,但想要對出一個眾人都認可的上聯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幅千古絕對,因為這幅對聯一個才子最終抱得美人歸。相傳在宋代時期,汴梁城中有一個富豪,他想盡了一切辦法,但終其半生只有一個女兒,到了不惑之年,他也徹底放棄了想要兒子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