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同仁堂生產的疫情防治重點藥品安宮牛黃丸庫存66萬丸、紫雪散6000多盒、板藍根顆粒約30萬盒、藿香正氣水50多萬盒,重點飲片48種庫存無缺貨,可以滿足首都防控疫情需要。」 同仁堂集團副總經理丁永玲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2月26日,記者走進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興分廠實地探訪,隔著落地玻璃窗看到工人們正在丸劑車間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一粒粒褐色的藥丸從製劑師們的手中滑出。這一幕令人想起有著351年歷史同仁堂的名言:「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同仁堂大興分廠製藥生產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霖 攝
    寬敞明亮的車間,員工們戴著口罩,從頭到腳包裹著很嚴的淡藍色工作服。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同仁堂集團將疫情防控當作最重要的工作,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嚴控疫情。
    
    同仁堂大興分廠製藥生產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霖 攝
    「為生產防疫急需的用藥,已安排調度各工業生產單位從1月28日起陸續復工。目前,在京4個工業單位職工到崗超過70%。」丁永玲說,復工復產後,加強對各生產廠區、藥店、醫院、診所、辦公區、食堂、宿舍區等公共區域的防控管理,落實對上崗人員持續監測、定期消毒、體溫檢測、佩戴口罩、分時就餐、視頻會議等措施。
    記者在大興分廠現場了解到,現在每名上班的一線員工,每天都能收到同仁堂配送的一瓶中藥湯劑,由黃芪、菊花、陳皮、桑葉、麥冬五位中藥組成的湯劑,在疫情期間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在大興分廠,同仁堂股份集團總經理邸淑兵介紹說,近兩個月,我們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就是竭力保障藥品供應,尤其是疫情用藥。據統計,從2020年1月1日截止2月24日,同仁堂股份公司發貨總量逾20萬件。大興分廠負責生產的蘇合香丸和紫雪散被列入國家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加上安宮牛黃丸,同仁堂生產的3種藥都是國家重點防疫藥品。
    
    同仁堂大興分廠製藥生產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霖 攝
    但是,受疫情影響,很多員工不能及時返崗進行生產,面臨人手不足的難題。為了保障疫情用藥的產量,公司組建了兩支「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全力以赴投入生產。現在,安宮牛黃丸的日產量已經由剛剛復工的4000丸提高到7000丸,春節後已經生產超過10萬丸。預計到3月上旬,45000瓶新生產的紫雪散可投入市場。
    據了解,在此次疫情初期,尚無特效藥物時,同仁堂根據中醫治療方案,對現有中成藥進行論證分析,決定啟動「時疫清瘟丸」生產線。該藥物可在臨床治療初期,用於緩解外感時疫瘟引起的頭痛身痛、惡寒發熱、四肢倦怠、喉痛咽乾等症狀。
    邸淑兵介紹,在同仁堂集團擁有的500多個產品批准文號中,常年生產的品種只有200多個,其餘的便成為「睡眠品種」,時疫清瘟丸就是其中之一。為抗擊疫情,同仁堂集團重新啟動了時疫清瘟丸的生產,目前,激活時疫清瘟丸所需23味藥材的炮製、配料、粉碎、檢驗等環節均已完成,現已進入制丸工序,預計本周可完成15萬丸的制丸和內包生產。
    同時,同仁堂科技集團復工率達90%,已累計生產板藍根顆粒20多萬盒,藿香正氣水、防風通聖丸等國家推薦防疫藥品正在加緊生產中。
    在疫情用藥科研方面,同仁堂從中成藥中篩選出部分產品,進行防治新冠肺炎的臨床應用研究。目前該項目通過了相關部門的初步審核。
    為彰顯國企擔當,同仁堂不僅在生產和研發疫情用藥先行一步,同仁堂系統還在國內外的2400多家藥店和零售終端全力保障藥品供應並公開承諾不漲價;同仁堂醫養集團旗下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春節期間無休息,積極為市民防控疫情提供中醫服務。
    可喜的是,同仁堂科技集團下屬麥爾海公司和玉田公司、健康藥業集團所屬江山公司,緊急啟動了醫用口罩、醫用酒精和消毒液的生產線建設工作。其中江山公司僅用6天時間完成從審批到開工手續,並已生產出醫用級別口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