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6歲時,醉酒遊玩,寫了一首詞,開篇便是經典名句

2020-12-17 小咖話歷史

古代的人留給我們後世人有很多的思想文化,這些傳統的文化也一直都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東西。宋代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朝代,雖然宋代有北宋和南宋之分。這個時代出現了很多的文學家,因為北宋的宋太祖趙匡胤曾定下一個規矩,不能殺文臣。

這個規矩後代也一直都在遵守,重文輕武就是宋朝的代名詞。李清照是宋朝的婉約派的詞人,她的作品一直流傳到現在。

雖然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寫憂愁,《如夢令》是李清照的作品之一,這首詞將她的才情表達得很好。

李清照的才情

李清照的家境比較好,從小沒有受過什麼痛苦的事情。她的父親是朝廷的官員,書香門第,清流人家,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才培養李清照的才華。在古代人的思想裡,女人只需要在家相夫教子,遵守三從四德就可以了。

李清照從小跟隨父親在東京汴梁長大,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視野開拓,因此,李清照一心追尋自己喜歡的詩詞歌賦。

後來李清照與家境不相上下的趙明誠結婚了,兩個人的興趣愛好都相同,因此兩個人的生活很是幸福。

生活是一個怪物,它必須讓平平淡淡的生活有波浪。趙明誠和李清照安穩的生活沒過多久,李清照的父親因為在官場的事情被貶職,後來這件事情愈演愈烈,後來就牽扯到了李清照的身上。

李清照與趙明誠不得不分開,這兩個人的生活也是比較坎坷了。之後的李清照就會四處去遊玩,才會有《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的生活,這是李清照在一次出去郊遊之後回憶的時候寫下的詞,但是卻又包含了思念之情。

令人身臨其境的《如夢令》

李清照的這首詞很短,一共才幾十個字,但是卻將她想要表達的感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李清照經常想起之前去小溪邊上的涼亭遊玩,會一直玩到太陽下山的時候。那裡的景色很美,美到李清照都不知道回家的路是怎麼走了,也就是「沉醉不知歸路」

知道玩到興致消散的時候才想起來要回家,在承舟回家的時候,偶然進入了藕花的深處。

一直在講怎麼才能夠出去,這句話的聲音驚起了一群飛鳥。這次郊遊的經歷給李清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描寫出李清照在風景優美的地方流連忘返

這樣的經歷讓李清照很開心,回憶永遠是最美好的事情,更何況回憶的是一次愉快遊賞的經歷。

「興盡晚回舟」中的「興盡」兩個字表達出李清照興盡才想到要回家,倘若意猶未盡的話,還不想要回家。

「誤入」兩個字表達出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從側面表達出李清照在遊玩中忘情的狀態。

只是用很少的字就將李清照的心情與風景結合起來,後來兩句「爭渡」反映出李清照找不到歸路慌張的心情。這首詞展現出一股青春恣意的感覺,還表露出一種自然美。

古代女子的強人

「千古第一才女」的任何事能並沒有很順利,她的前半生生活還比較好,生活富裕。李清照也嫁給了一個好老公趙明誠,雖然趙明誠和她並沒有白頭偕老,但是兩個人之間也是有感情基礎的。

這首詞就是在她的前半生而寫的,能夠掙脫層層束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已經非同尋常。「誤入藕花深處」在遊玩的地方迷了路,卻進到了荷塘的深處。

有時候一件開心的事情會反覆出現在你的腦海裡,令你記憶猶新。就會想要將這樣的經歷記錄下來,分享自己的開心,《如夢令》中表達李清照已經喝酒喝得醉醺醺的。

這首詞就像當代人寫的日記一般,將自己做過什麼事情,遇到了什麼都一一記錄下來,能夠引人入勝,感同身受。「驚起一灘鷗鷺」一群飛鳥感覺到有人來就飛走了。

李清照通過短短幾十個字,就盡傳神之妙,委婉地表達了自己惜花的心情。尤其是詞中還有不同人物的對話來推動詞意的整體發展,可謂是跌宕起伏。當時李清照只有16歲,是她所嘗試的第一首詞,就不得不讓人佩服了。

這本《李清照詞傳》以李清照的人生蜿蜒為藤蔓,點綴宋時的煙雨,在曲折中走進一代詞後。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原價238元的詞傳,現在活動價只需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小咖話歷史總結:

想李清照這樣的才女,能夠頂住那些自古以來就有的禮教壓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宋代雖然重文輕武,但是女詞人、女文學家相比要是需要考慮上一番。

但是從這首詞中可以看出李清照高興的心情,不受拘束的樣子。李清照繼承了父母優秀的基因,也經歷了書香門第的薰陶,她的才情的確是很優秀的。

李清照在閨閣裡的日子無疑是幸福的,因此她才會經常回憶起來,快樂的時光雖然短暫,但是能夠做的就是把它記錄下來。那一天在李清照的眼裡是快樂的,因此她總能時常記起。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想起曾經的休閒時光,寫了一首詞,短短6句,便充滿畫面感
    就古代來說,就有宋朝才女之一李清照,創作出那千古流傳的詞。當談到中華的詩詞文化,我不由得想起最近幾年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在這個綜藝節目中,綜合了大量的古代詩人的千古名句,將古詩文化進行了很好的傳承。
  • 同樣是遊湖,李清照16歲時,和51歲寫的詞,意境截然不同
    而就是這兩首作品,成就了後世人眼中的李清照。前一首是李清照追憶16歲時候的遊玩之樂,且這一首,就讓她從此之後一作成名;後一首則是人過中年,51歲的時候的再次遊湖的心境,也使其成為了文壇上不朽的作品。這時候,我們從詞中的用詞用字,就可以看出,這時候的李清照,遠遠沒有了少女時候的情趣、與遊玩的無所顧忌。而是失落、傷心。「花已盡」、「物是人非」、「淚先流」、「載不動」、「愁」,這些字眼,就能夠看得出,李清照在遊湖時候,或者是在寫下這首詞的時候,都無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 李清照經典的一首詞,開篇七字,便驚豔世人,讚不絕口
    才女李清照,她號稱易安居士,相信她的詞大家都略知一二。關於她的詞,相信很多人都拜讀過,後世人都稱李清照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風格清新素雅,一般用白描的方式來寫詞。她的詞在早期的時候一般是描寫日常的生活,之後因為生活經歷的變化,更多的是抒發自己的悲涼處境之情。通過李清照的詞,大家可以從中了解到李清照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子,並且喜歡傷春悲秋。李清照這一生寫的詞有很多,經典和流傳甚廣的詞也是不少的。
  • 李清照未滿18歲時,寫了一首詞,名動京城,如今被改編成歌曲
    這首歌的一部分歌詞,正是沿用了宋代詞人李清照,年少所作的一首詞,加以改編而成。這首紅極一時的歌,也讓人再次回憶起那個滿腹才華的女詞人。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首網絡大熱的《知否,知否》,出自於李清照年少所作的一首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當時的她還未滿十八歲,在父母的呵護寵愛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當時的她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少女,雖然在文學上顯露出了自己的天賦,也小有名氣,但是還沒有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雖說辛棄疾是個男人,但是「俠骨男兒也有情」,多少好男兒徵戰沙場,豪情萬丈,心裡都有一個佳人存在,都有一絲柔情。一心想要上戰場,驅除金兵,收復中原故土的好男兒辛棄疾,內心也有脆弱的時候。
  • 李清照16歲時,寫下這首詞,句句是經典,在當時名震京城
    提起宋詞之美,當屬婉約派詞人李清照所作的作品。她自小就受家庭薰陶,飽讀詩書且頗具天賦。這位稱得上「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不僅在宋詞史上有重要的位置,就是中華文華的歷史長河中,也是獨樹一幟的。她生性獨立,少女之時俏皮可愛,古靈精怪,不懼世俗之眼光。
  • 歐陽修最牛婉約詞,開篇創宋詞經典,李清照仿寫一首,卻不及萬一
    這是一首典型的閨怨詞,模仿女性獨有的細膩視角,寫出了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上闋寫少婦深閨寂寞,望眼欲穿思念意中人卻求而不得。大意是:深深的庭院不知到底有多深?濃密的楊柳堆起雲煙,猶如一重重綠色的簾幕。你的華車駿馬如今在哪裡遊冶?我登上了高樓,卻看不見你常去的章臺路。
  • 李清照身處異鄉,給閨蜜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寫出了深厚友誼
    李清照出身名門,父親是蘇軾弟子,母親是宰相之後。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李清照自然自幼便備受薰陶,加上自身聰穎伶俐,頗具天賦,從小就飽讀詩書,擅長作文。在她十六歲時,便憑著一首明快有趣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名鵲起,引得北宋文壇矚目。
  • 李清照滿腹愁緒,寫了一首傷感詞,開篇14個字,成為詞中「另類」
    李清照出生官宦之家,但是卻從未因此而生活奢靡無度,在父親李格非的教育之下,李清照年少之時便才華橫溢,在京師之中享譽一時,受到了許多人的崇拜。就像是寫愁緒,李煜是婉轉詞人,在困居汴梁之時,李煜心有所感,心中愁苦,寫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名句。此句看起來是婉轉寫愁緒,但是卻依舊將視野投向了大江大河,其意象是廣闊的。
  • 李清照晚年時,回想起往事,寫了一首詞,讀完感到悽清悲涼
    在古代,在面對靖康之變,李清照家破人亡,被迫南逃,但她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而是通過那一首首詞來緩解內心的痛苦。作為宋代才女,李清照在她人生前期,可以瞧見她那意氣風發的時刻,也能看見她在偶爾與丈夫遊玩對詞的開心。
  • 李清照很悲苦的一首詞,寫盡人生坎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不僅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還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甚至於是「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見王灼《碧雞漫志》。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武陵春·春晚》,便是才女李清照的一首代表作。對於李清照的這首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詞中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可謂是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 李清照覺得前人寫梅,都很俗氣,自己寫了一首,成為詞中經典
    李清照的文採是被當時的世人所肯定的,在當時,就連她的丈夫也是因為她的文採而慢慢喜歡上她的。可見在當時,李清照的魅力是有多大的。但李清照並不是僅僅只有一身的才氣,她也有自己的傲氣,而這種傲氣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在她的詞中,有一首寫出了自己對前人詠梅的評價。
  • 白居易的名句,李清照的名句,唐伯虎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白居易《後宮詞》5、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白居易《長恨歌》7、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白居易《放言》8、絕代只西子,眾芳唯牡丹。——白居易9、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白居易《別元九後詠所懷》10、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
  • 蘇軾夜晚醉酒,在江邊散心,信手拈來一首詞,最後兩句成為經典
    很多人認為一首好詩要苦思冥想好久才能夠落筆,進項賈島的推敲之變,一詞一句之間都要思考好久。其實事實並非是這樣,很多詩人作詩都是一蹴而就的,絕非是整日思索,更多的時候,詩詞就像是一個情感抒發的介質,總是在不經意間完成的。就像李白作詩,很少有整日思考才寫出來的。
  • 納蘭性德最經典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是名句,道出愛情最美的樣子
    文初寫道「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便是記錄了其與妻子盧氏的恩愛點滴。我與盧氏自比李清照與趙明誠,一起過著賭書喝茶,猜詩詞,賭頁碼,玩得不亦樂乎。盧氏溫婉可人,深得納蘭性德的喜愛。當納蘭性德寫這句詞時,也表達了其對於盧氏的思念。賭書潑茶,這看似平淡的生活細節,才是他從內心所喜愛的。
  • 蘇軾夢醒後寫下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成了難以超越的經典
    他起身走到桌案前,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一首詞,記錄了這一次令他痛徹心扉的夢境。這首詞就是後來被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秦觀是北宋著名詞人,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讀者都喜歡他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是少遊卻也是一位悲劇人物,因為受東坡先生的牽連,加上自己柔弱的性格,很早既離開人世。與其相比,另一位北宋詞人柳永的身世也非常坎坷。他18歲就外出闖蕩,還創立了長調慢詞,為宋詞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 李清照最慘的一首詞,開頭就是名句,專家:連疊七詞,創意出奇
    說起李清照,很多人想必都能背出一兩首李清照的詩詞,而留給小佛影響最深的當屬《聲聲慢》,這首詞開篇就連用七個疊詞,被不少人譽為李清照所有詞句中的寫悲慘心情最有名的一句,宋朝的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更是直言,李清照在《聲聲慢》中連用七個疊詞,創意出奇:「近時李易安詞雲,『尋尋覓覓
  • 李清照晚年寫的一首詞,哀婉悽美,開篇就是名句,結尾感人
    他的出現或許就是上天安排拯救李清照的,他很關心李清照,對她照顧有加,這讓飽受風霜的小女人得到了一絲安慰。這個男人醜陋的嘴臉最終還是暴露出來了,他的愛全部都是給李清照的金銀財寶的。沒有一絲絲的愛意是關於李清照本人的。他想獲得她的財物,可是那是前夫留下的,李清照誓死要捍衛自己的權益,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得逞的張汝舟惱羞成怒,對待李清照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吝嗇市儈完全暴露出來。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此詞是李清照想念丈夫的思念之詞,名為《怨王孫》可見心中的怨氣已經暴露無遺了。寫此詞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與友人出遊一直沒有回來。李清照對他相思不已,心中所想,紙下所寫,就是這一首痴情女子的詞作。開篇就自這樣寫,自己是一個多情的痴情女子,「難拚捨」是自己的矛盾,關於思念,她拿不起也放不下,情感的糾結才是最痛苦的。作者很清楚,若是能夠果斷絕決,那麼一切感情都將變得透徹而利落,偏偏自己對丈夫的思念,是無法割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