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溝村:火車駛過汶水 鄉愁留在老家

2020-12-14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馬紹坤) 在孟州市西虢鎮,有一個村子通了「火車」。7月25日上午,頂著炎炎烈日,「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主題採訪活動「鄉村振興採訪團」來到了焦作孟州市西虢鎮莫溝村。大河網記者從採訪車上下來,發現眼前竟是一座微型「火車站」。

蒸汽小火車設計精良

「這是我們村去年修建的環村觀光小火車,能繞整個村子一圈。」莫溝村第一書記馮小虎介紹道。 記者坐上設計精良的蒸汽小火車,穿梭在鄉間田野,涼風習習,看到溝上崖下綠樹掩映、風景如畫。

許多遊客慕名乘坐

小火車穿村而過

伴隨一陣汽笛聲,小火車緩緩停在了「汶水長虹」站。「汶水長虹」是莫溝村的一處著名景點,最具特色的是那座玻璃棧道,飛渡汶水,氣勢磅礴。

走上玻璃棧道,「老家莫溝」四個大字映入眼帘,記者竟然有了回家的感覺。

玻璃棧道橋頭,遊客需穿上鞋套

橋上「花廊」裝扮

從橋上俯瞰,美景盡收眼底

"老家莫溝"位於孟州市西虢鎮,距孟州市城區12公裡,村落三面環溝,一面環水,汶水河貫穿南北。村內遺存有元末明清窯洞183孔,村域面積1800畝,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北方嶺區村莊。

改造前的莫溝村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2015年以來,莫溝村按照習總書記「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指示精神,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改造後的莫溝村街道

本著「不砍樹、不填窯、不扒房,讓農村回歸自然樸實狀態」的原則,按照村落上、中、下的立體空間布局,對莫溝村實施了街區改造、窯洞修復、水系打造三大生態修復工程。

窯洞風格的民宿

經過近年來的建設和探索, 莫溝村以其獨特的生態條件和人文條件,成為集宜居、宜業、休閒旅遊、生態觀光為一體的城鄉一體化旅遊特色鄉村,被授予「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宜居村莊」「中國傳統村落」等稱號。

窯洞風格圖書館

2019年莫溝村全年接待全國遊客1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1500萬元,村集體收入286萬元,年底人均分紅達1700元。「我們村現在正在申請國家4A級景區,下個月國家就派人來考核。」馮小虎表示。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莫溝村:火車駛過汶水 鄉愁留在老家
    大河網訊(記者 馬紹坤) 在孟州市西虢鎮,有一個村子通了「火車」。7月25日上午,頂著炎炎烈日,「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主題採訪活動「鄉村振興採訪團」來到了焦作孟州市西虢鎮莫溝村。大河網記者從採訪車上下來,發現眼前竟是一座微型「火車站」。
  • 那些駛過銀幕的火車(上)
    小時候,隔幾年就會跟著父母坐火車回老家武漢,那時候火車要坐兩三天,中間還要在西安或者鄭州從隴海線轉京廣線,那時候上火車或者轉車都是兵荒馬亂,所有人都在擠著搶著上車,我有時候是被大人從車窗裡塞進車廂的。火車也是最早進入攝影機的鏡頭,在銀幕上展現的意象,當盧米埃爾兄弟拍攝了一列隆隆的火車迎面駛來的《火車進站》,第一次在卡普辛路大咖啡館放映時,觀影的人們被這個真實的影像嚇得四散奔逃。
  • 是思想中轟隆隆駛過的火車,幹擾了你的思想
    每小時都會有好幾列火車呼嘯而過。火車的聲音雖然並非震耳欲聾,不會干擾人們之間的對話,也並沒有達到打擾工作的程度,但的確會影響工作。就在你想要集中精力做事時,一列火車轟隆隆地駛過,將你的思路又打斷了。幹擾本身為時很短,但其影響卻很大。你需要時間,才能重新集中注意力,重新整理被打斷的思路。更糟糕的是就在你再次準備做事時,又一列火車駛了過來。
  • 「綿陽」給偏遠山溝送去致富新希望——統一戰線助推莫魚溝村脫貧...
    通過實地考察,大家發現,莫魚溝村氣候條件適宜、自然資源豐富、村民勤勞樸實,貧困的根源還在於山高、坡陡、溝深,交通設施落後。惡劣的交通條件,既阻礙了村民與外界的交流,也影響了外部資源的進入,甚至影響到村民外出治病救命。
  • 將非牛頓流體放在鐵軌上,火車駛過的一瞬間,意外發生了!
    將非牛頓流體放在鐵軌上,火車駛過的一瞬間,意外發生了!非牛頓流體非常神奇,被稱為世界上最神奇的液體,而且它吃軟不吃硬,如果將拳頭重重的打在非牛頓流體上,拳頭只會碰到流體的表面,但是如果將手輕輕的放進去的話,卻能夠到達流體的底部,既然它如此吃軟不吃硬,那將它放在鐵軌上,用火車的重點來壓它會發生什麼呢?火車駛過的一瞬間,意外發生了!
  • 汶水正源在萊蕪古德範
    近些年來,有些對汶水考察的文章,在把汶水尊稱為「母親河」的同時,又賦予了它另外一個稱呼,稱為「牟汶河」。把汶水稱為「母親河」,反映了汶水水系形成的客觀實情,體現了汶水名稱的本質含義。但是,把汶水稱為「牟汶河」,進而把牟汶河稱之為「母親河」,未免有些牽強附會了。何為「母親河」?按《易經》之說,「天為父,地為母」。
  • 老家寧陵||中國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是咱寧陵這個村的!
    鄉愁是什麼?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席慕容說:「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 將非牛頓流體放在軌道上,火車駛過的一瞬間,讓人意想不到!
    將非牛頓流體放在軌道上,火車駛過的一瞬間,讓人意想不到!牛頓流體是種非常神奇的液體,當它在受到外界重擊時,它則會非常的堅硬,而當它沒有收到壓力時,它便會變成流體,正因為這一特性,國外的男子非常喜歡將它拿來實驗。
  • 【這是我的村·濱海篇】鄉愁是什麼?——楊家泊鎮付莊村人居環境...
    鄉愁是什麼?有人說,「鄉愁是我和我的村莊,以及村莊的所有故事,鄉愁是我肉體和靈魂的源頭。」「這一年為了提升村莊顏值,村裡進行了人居環境大改造,曾經遺失的鄉愁又回來了。」
  • 五道溝村:讓資源活起來 讓村民富起來
    今年,在克服疫情影響等不利因素的情況下,坐落於武川縣大青山溝底的五道溝村,全村旅遊收入仍然實現70萬元以上。來五道溝村遊玩的遊客很難想像,如今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全村洋溢著積極生活氣息的五道溝村,在幾年前還是一個貧困村。
  • 任秀榮《家鄉的蘑菇圈》||「鄉愁裡的河北」散文大賽|張家口
    >「鄉愁裡的河北」主題散文大賽啟事鄉愁地理版 || 省文研會版(點擊上面藍字可見詳情)棗酒萬果紅杯「鄉愁裡的河北」散文大賽參賽作品展示|張家口篇家鄉的蘑菇圈我最愛去的地方要數村子對面的象鼻溝了。出了村子,踩著石頭走過一條清澈的小河(此河系葫蘆河水系,從村東邊流過,最終注入石頭城水庫,是沽源境內的唯一一條內陸河),順著伸向東南方向那條平坦的黃土路走上二、三裡,再走一小段坡路,坡路的最高處,就是象鼻溝的溝口了。溝口的路兩邊各有一座圓頂子山,兩座山形狀大致相同,分別擋住了溝裡邊那座大山的兩側,就像兩扇大象耳朵。
  • 看得見山水 留得住鄉愁
    石壁瑞豐花海旅遊景區位於石壁村,全村541戶2361人,距平安區所在地平安鎮26公裡,離省會西寧56公裡,平均海拔2650米。因村內有一塊古老的石碑得名石碑村,後更名石壁村,為平安區重要景點之一,也是古城鄉蓮花山下核心景點。石壁村這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村莊,漸漸成為人們嚮往鄉愁的寄託。
  • 時代的車輪轟轟地駛過,遠去的綠皮火車見證了中國製造
    遠去的綠皮火車文/姜寶鳳第一次認識綠皮火車,是源自四十多年前大哥考取了外省的大學,我和家人去縣城的火車站送他時我才知道那就是火車。只所以讓二哥和我也去,我想原因有兩個,一是年過半百的父親大字不識一個,相互有個照應,再一個是順便讓曾未走出過大山的二哥和我坐坐火車,看看外面的光景。起初我對能坐火車充滿了無限嚮往和好奇,可開學那天從站臺上我們父子四人連拉帶爬好不容易擠上火車後,我對坐火車的新鮮勁和興奮感卻隨即一掃而光。
  • 做幾篇「花」樣文章 寄一縷鄉愁鄉韻
    鳥瞰大坪鳳園花海(無人機拍攝)    紅花碧草、白牆灰瓦,光影斑駁的牆壁,映照著遊客們絲絲「鄉愁」……    這裡是白銀市白銀區的花村顧家善村精心打造溝沿文化巷    近年來,藉助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顧家善村因地制宜、找準制約鄉村容貌的關鍵因素,揚長避短、凸顯優勢,打造了「一帶、兩巷
  • 喪家犬也有鄉愁
    正月十五那天晚上火車路過河北衡水,到站臺上透氣的時候,看著市區方向漫天的煙花禮炮,雖然還是有些微微的想家,但那一刻,心裡也充滿了感動和力量,還有對未來的希望。這些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歷的增加,再加上現代生活工作節奏的超快,對在外過節這件事感覺已經變得稀鬆平常,也就是跟父母打一個電話而已。這個中秋節之前一個星期,和我爸視頻的時候他問我,中秋還回來嗎?
  • 【鄉村周末】從前的火車和女人一樣,逛吃、逛吃、逛吃、逛吃……
    第74期《鄉村周末》封面 插畫<邵菡(插畫師微信號:shaohan--)在林區、礦區生活過的人,很多都有一個「小火車」情結:隨著「嗚——」的汽笛聲,噴著白煙的蒸汽小火車滿載著木材、礦石或乘客,慢悠悠地駛過森林
  • 新沂阿湖鎮中溝村:一個經濟薄弱村的精彩蛻變
    盛夏時節,記者走進阿湖鎮中溝村,草木蔥籠,繁花似錦,連片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邊,村內的水泥道路整潔有序,新修的河道內水流清澈,河岸兩旁的景觀樹錯落有致,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畫卷。中溝村黨支部書記陳曉晨告訴記者,中溝村現有村民685戶、3313人,2019年實現農民人均收入10000多元,目前全村人口全部脫貧,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