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山水 留得住鄉愁

2020-12-16 愛上青海

總有一種風景,讓人永久留戀。總有一種美麗,令人難以忘懷……

坐落於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蓮花山腳下的石壁村,以獨特地理位置和獨有如畫容顏吸引遊客,景點之外的石壁面片以其獨特的風味為石壁村揚名而錦上添花,令慕名而來的遊客和途過「兩化」鄉親深有體會,於舟車勞頓之際,停車吃一碗熱騰騰的大碗面片,是件再美不過的事。

石壁瑞豐花海旅遊景區位於石壁村,全村541戶2361人,距平安區所在地平安鎮26公裡,離省會西寧56公裡,平均海拔2650米。因村內有一塊古老的石碑得名石碑村,後更名石壁村,為平安區重要景點之一,也是古城鄉蓮花山下核心景點。石壁村這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村莊,漸漸成為人們嚮往鄉愁的寄託。

走進村裡躍然眼前的是各樣式現代鄉村旅遊建築物,餐飲區內有鮮美可口的民族餐飲,以石碑村得天獨厚的山泉水為原料,在廚師們精湛廚藝的烹飪下,各色美食刺激著遊客的味蕾,餐飲區的自助餐區可供不同遊客選擇,徑直往裡走就到了景區的核心部分,也是最讓人期待的是蜿蜒玻璃滑道,人坐在橡皮艇上水流衝擊和慣性雙重作用下,刺激中給人一種清爽涼快之感。加上彩虹滑道、海盜船,這裡儼然成為一座小型遊樂場。漫步在小河旁邊的隨山勢而建的木棧道,讓人有種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之感。

夏天,太陽炙烤大地,石壁村因緊靠蓮花山而顯得異常清涼,一條由山澗流下的小河緩緩淌過村旁,河上的石橋、木屋、綠蔭以及一群嬉水的小孩,不時濺起的水花,在陽光映照下顯得五彩斑斕,一幅高原鄉村美景呈現眼前。

沿路而居的人家,有經營農家樂的、有開小商店的、有賣特色產品的,旅遊接待已成為這個村的主業,加之帶動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村民不出村就能掙到錢,石壁村旅遊業蓬勃發展帶動全鄉產業興盛,讓如今的古城鄉在小康路上闊步前行。

「隨著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石壁村莊面貌早已煥然一新,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這裡已成為平安區重要的鄉村旅遊景點之一、平安鄉村旅遊示範引領基地和平安鄉村集體經濟壯大示範基地。」古城鄉黨委書記車桂平說,村子名氣越來越大,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僅去年「美麗經濟」給村民帶來人均收入13256元,可以說鮮花鋪就群眾致富路。

「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如今石壁村的寫照,經過幾年發展,石壁村旅遊項目已經成為平安和海東乃至我省全域旅遊一張靚麗名片,古城鄉通過舉辦鄉村旅遊節,旅遊+農業、旅遊+扶貧等模式拓寬致富途徑,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看著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變化,村民們都感到欣喜和激動。」石壁村黨支部書記馬成全說。

近年來古城鄉黨委、鄉政府為帶動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籌措各類鄉村發展項目資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如今的石壁村在地方政府和多方力量共同助推下,正以嶄新的姿態、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遠眺被兩座秀麗的山川擁抱的石壁村,山泉、綠樹、繁花、遊客,整個村莊透露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諧寧靜和勃勃生機,在這裡,既看得見山,又望得見水,怎能留不住你的鄉愁呢?

以前許多人都在問,平阿高速公路沒修之前,這路是「兩化」的必經之地和交通要衝,公路帶富了一方人。如今高速修通後,石壁村怎樣留住人。其實,答案就在這青山綠水、倒影如鏡、美麗如畫、景色宜人,以及綻放在這美景間的笑容裡。

相關焦點

  • 陝西渭南: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仲冬時節,走進富平縣薛鎮趙老峪北村,眼前所見好似一幅山水田園畫,靜謐舒適的村莊、錯落有致的房舍、乾淨整潔的道路、勤勞樸素的村民、賞心悅目的文化牆……如今,行走在秦東大地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鄉村面貌寫照越來越常見。
  • 文山鄉愁-大美文山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彩雲忘記歸去,季節忘記輪迴,時光放慢腳步,鄉愁自由生長。這個地方,一定是三七的故鄉——中國文山。
  • 走近日曆書——看得見傳統,留得住美麗(深觀察)
    說到底,不管誰設計、設計什麼,日曆首先還是得實用。《敦煌日曆》設計方之一、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所長趙曉星告訴記者,《敦煌日曆》就是定位於服務敦煌文化愛好者的手帳日曆,在保持風格「最敦煌」、內容「最準確」、格調「很時尚」的基礎上,注重實用性和趣味性。「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現在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離不開手帳,手帳是隨身攜帶的,不能太厚太重。
  • 陳文杰的山水情懷(一)
    進得門來,抬頭即見湯清海先生為其所題「隱山居畫室」匾額,書法蒼勁老辣,不禁嘖嘖讚嘆「好書法」!陳文杰答曰幸得老師不吝所賜,哦,原來他是湯先生的學生。陳文杰生於斯,長於斯,對養育了他的湖湘熱土愛得深沉!他深懷感恩之心,「畫我湖湘,仰我湘潭」,吟古韻,讀古史,訪民情,尋民俗。20餘年來,他走街串巷,傾情刻畫古廟、古亭、古橋、古碼頭、古民居,先後創作潭城古韻、文心造境、話說湖湘三大系列,作畫數百幅,讓歷史與現實躍然紙上,尤其將「千年十八總,傳世金湘潭」的繁榮盛況展現得淋漓盡致。一筆一划,仿佛都是老湘潭人記憶中的模樣。
  • 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陽新加大保護仙島湖風景區傳統村落
    修舊如舊 留住鄉愁背靠連綿起伏的大歧山, 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大田村清潭灣 位於陽新縣西部,地處大歧山和大北山之間,面朝山泉匯聚的潺潺溪流。古橋、古井、古民居、古祠堂,雖歷經數百年風霜,仍舊古色古香。除了秀美的風光外,清潭灣最負盛名的便是擁有300多年歷史的伍氏宗祠。
  • 8年後的下半城,真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整個規劃以「看得見歷史,記得住鄉愁,引領著未來」為引領,3年成效、5年成型、8年成熟。未來的下半城將打造成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典範。未來的下半城究竟會是怎樣呢?山城巷巴渝風情民宿主題區:以原有民居建築風貌為主體,發展民宿、休閒慢吧、生活配套等產業;燕子巖枇杷山文創主題區:發展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體驗為主的文化創業產業,融合山水和現代創意元素
  • 留得住的記憶,記得住的鄉愁~
    「革故鼎新,得寶而安」素有「深港文化之根」美譽的寶安有著近1700年的歷史千百年來,歷經歲月滌蕩寶安沉澱了無數具有歷史時代烙印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鏡頭一起走進了解寶安的民俗文化感受寶安民俗文化展現出的時代魅力與風採
  • 「山水田園好生活」展示保山城市之美
    日前,《鏡頭裡的故事·雲嶺小康展畫卷》大型主題系列直播走進保山,帶廣大網友「湖岸漫步觀景賞花,永子棋院對弈切磋」,深入領略保山的「山水田園好生活」。時間是神奇的變量,見證著城市的發展。2016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圍繞建設「滇西最美城市」的目標,堅持規劃引領,多規合一,全力推進中心城市生態化發展,融合「山、水、田、園、城」等要素,做好城鄉融合、產城一體互動文章,構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城市生態空間新格局。
  • 「跟得上發展,留得住鄉愁」!@臨淄人,今年這些地方將有大變化
    以「多元標準」改造南部老城臨淄區將立足「跟得上發展,留得住鄉愁」理念,依託臨淄火車站改造,實施城市更新工程,完善城南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實現「改造一座站,新建一座城」。加快臨淄火車站改造和站前廣場、地下通道等工程建設,滿足群眾交通出行多樣化需求。加強個性化規劃設計,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特色、風貌,避免「千城一面」。
  • 「望得見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長安花卉小鎮燃起原鄉的期待
    江勝德說,「通過特色產業支撐的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既不破壞農村原有的機理、尺度、色彩及自然風貌,又能顯花露水,使人們『望得見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法國科爾馬2016年開始,長安花卉小鎮的基礎配套建設已經動工,按照計劃,2017年要完成花卉大棚、種植基地、灌溉系統、休閒設施、水系整理、花園民宿、藝術家村落改造等核心區建設。
  • 美麗橫嶺,忘不掉的鄉愁!
    作為土生土長的橫嶺人,這裡才是屬於我的心靈歸宿,鄉間小路上,那種熟悉的味道,讓我無論走多遠,都難以割捨,這就是所謂的鄉愁吧。站在觀景臺上,視野開闊,山的峰巒疊嶂,水的蜿蜒曲折,快艇在山水間穿行,小鳥在天地間遨遊,陣陣微風吹來,頓感心情舒暢,一切的煩惱憂愁,此刻都會煙消雲散。
  • 日照:留得住鄉愁 遇得見未來
    有鄉愁:村內道路潔淨、村外溝渠清澈,四處鳥語花香,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有未來:八面遊客紛紛,活力底色十足,發展的「永生花」嬌豔欲滴。這,是日照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交出的特色鮮明、幸福感滿滿的答卷。
  • 看得見綠水青山 留得住悠悠鄉愁——樂清市樂成街道環境綜合整治...
    溫州網訊  對於樂清市樂成街道的居民而言,環境綜合整治給這裡既帶來了綠水青山,也留住了悠悠鄉愁。近年來,樂清市以全域美建設為抓手,立足民生先導,以公共利益和民生福祉為前提的城市更新步伐進一步加快。
  • 來渝北大盛鎮天險洞村 體驗一次鄉愁的秘境
    老臘肉    鄉愁是什麼?鄉愁是分不開的山水,是變不了的相望,是歲月的長河。    在渝北就有這麼一個美麗的村落,它的自然資源豐富,既有如畫的風景,又有濃鬱的鄉情。    它就是大盛鎮天險洞村,雲龜山上翠木綠蔓,廖家灣古村落生機勃勃,白巖山老臘肉飽含年味……在這裡,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不如,周末來這裡體驗一次鄉愁的秘境吧!
  • 臭水溝變成了風景河 昌寧綠水青山留鄉愁
    「前幾年一到夏天這條小河簡直就是『臭水溝』,臭得受不了。通過這幾年的治理,現在不僅不臭了,還綠化美化成了一道風景,是咱夏天納涼的好去處!」市民支曉莉如是說。近年來,該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為抓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妥善處理人、自然與社會的關係,馳而不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探索「保護與發展並重、防治與發展並聯、治理與發展並舉」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雲南最美縣城,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同頻共振,把「看得見山,望得見水,
  • (7)江南鄉愁 別樣民宿
    新華社照片,杭州,2020年9月6日 江南鄉愁 別樣民宿 遊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深山間的「初丘」民宿內休閒在「浙」裡,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別有滋味的江南鄉愁。 浙江是國內民宿業發展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據《浙江省鄉村民宿提質富民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浙江將努力創建成為中國民宿旅遊目的地、中國民宿發展樣板地。
  • 莫溝村:火車駛過汶水 鄉愁留在老家
    改造前的莫溝村大河網記者了解到,2015年以來,莫溝村按照習總書記「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指示精神,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收得住脾氣,留得住福氣
    一個收不住脾氣的人,往往也留不住別人的心。畢竟,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誰也無法保證什麼時候會不會傷到自己。愛發脾氣的人,經常不懂得顧及他人感受,只是自私地把自己的壞情緒通通倒給別人,完全不為別人考慮,這樣的人,無論工作,感情還是生活裡,都會一點一點地不斷折損自己的福報。
  • 重慶人的鄉愁:大石壩
    1862年內遷重慶,像一根釘子,即便鏽跡斑斑,依然在這裡釘住了一個多世紀。它的血脈裡,奔騰著軍工廠的鐵血與自豪。除了洋炮局,江陵廠和大石壩的瓜葛剪不斷,理還亂。在第十兵工廠職員住宅,仍有老房子還未來得及拆除。只見滿地落葉,帶著冬的蕭瑟以及離去前的不舍。
  • 愛人我們留得住嗎?
    一個無知少女現在也長成了看淡世俗的姑娘確實,她用二十個年頭體會了世間的酸甜苦辣她經歷了太多;家庭的破裂、親人的離去,朋友的背叛只是她從中過早的明白有些人、有些事不一定都能留得住>愛人會出現,會陪伴我們一生,使我們深深地依靠他可是,愛人我們留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