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留得住鄉愁 遇得見未來

2020-12-27 澎湃新聞

有鄉愁:村內道路潔淨、村外溝渠清澈,四處鳥語花香,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有未來:八面遊客紛紛,活力底色十足,發展的「永生花」嬌豔欲滴。

這,是日照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交出的特色鮮明、幸福感滿滿的答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鄉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基礎,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三年為期,梳理日照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進程、脈絡,我們欣喜地發現,日照的鄉村處處美、處處魅,正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邁進。

「五化七改」全面整治讓亂象不復、陋習不再

村內道路潔淨、村外溝渠清澈,東港區後村鎮石林子村如今變了模樣。「現在到處都變了模樣,生活在這麼舒適的環境裡,我們每天都心情好,身體棒。」看到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東港區後村鎮石林子村村民鄭辰梅難掩喜悅。

如何像石林子村一樣,搬走農村長期存在的汙水、垃圾、臭氣和不文明行為四座刻板印象大山?三年來,按照項目化、工程化的理念,日照掛圖作戰、掛圖督戰,全面開啟鄉村「美顏」模式,實施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五化」工程,統籌道路、廁所、供暖、供電、學校、住房、飲水「七改」工程,讓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整治、全面改善。

汙水沒了———對重點農村河道治理的同時對支流沿線汪塘溝渠進行系統治理,讓一河清水、兩岸綠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溝塘互通、河岸連治。

垃圾沒了——— 多重手段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健全規範「戶集、村收、鎮運、區(縣)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轉運體系,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村莊率達到100%。影響村容村貌的亂象得到根本整治。

臭味沒了———如何讓「雞糞味」「牛糞味」「豬糞味」不再有?以畜禽養殖和農業種植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日照統籌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收集、轉化、應用三級網絡建設,狠抓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同時,採用多種手段,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讓鄉村焚燒秸稈的煙霧不再嫋嫋,資源化綜合利用。

陋習沒了———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莊村規民約,發揮「一約四會」作用,開展移風易俗、道德大講堂等活動,利用文化牆、宣傳冊、廣播喇叭、光榮榜等進行宣傳,糾正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使美化環境、文明生活成為群眾內在自覺要求、成為良好生活習慣。

改革創新,精細管控用精緻城市的理念塑造鄉村

12月1日,初雪過後,太陽穿過雲層,照在五蓮齊魯風情5號路上,道路蜿蜒曲折、風景秀美,遠處青山蜿蜒連綿,挺拔屹立,路邊樓舍儼然,近處高標準農田平整肥沃,整個鄉村沐浴在神採奕奕的柔光之中。攝影愛好者們忙著扛起「長槍短炮」,將初雪的山景定格。

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幸福公路」齊魯風情5號路串聯起沿途所有景區景點,今年以來,累計接待遊客超過400萬人次。

為什麼這麼美?如何保持這麼美?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構建覆蓋城鄉、普惠共享、公平持續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服務和監管體系,日照讓美麗、活力、和諧鄉村,變成了美好現實。

實行差異化、常態化管理。把美麗鄉村創建數量、清潔村莊覆蓋率納入鄉村振興考核指標,結合村莊實際和發展規劃,將示範引領類、改造提升類、拆遷撤併類差異化分類管理。同時,還利用無人機航拍等現代化手段開展全覆蓋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日常抽查、測評打分,以評促管,多力齊發。

實施片區化、網格化管理。按照精細化管理理念,將全市劃分為262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片區,與鄉村振興隆起帶相結合,明確片區長、網格長、街長、巷長等一系列負責人,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層層有人負責、層層有人管理、層層有人檢查。

實行標準化、信息化管理。強化科技支撐,堅持標準化創建,在制定出臺美麗鄉村、清潔村莊、村莊「十項全清理」標準基礎上,把衛生廁所改造、汙水改廁一體化、「戶戶通」透水鋪裝、美麗庭院等具體工作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體系。同時,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信息監管平臺,問題一目了然、逐一 銷號。

政府主導,統籌規劃村民與美好家園結「姻親」

「現在創美麗庭院,都是家家戶戶比著幹!每天拾掇拾掇,不僅家裡乾淨了,還能掙積分,兌換臉盆、衛生紙,都是老百姓家裡日常用的東西,很實用!」2020年,東港區濤雒鎮下元一村探索建立美麗庭院「積分制」管理辦法,大大激發了村民參與美麗庭院創建的積極性,村婦聯主席王芹有感而發。

以「小積分」匯聚起鄉村美好家園的「大動能」,濤雒鎮以「積分制」交出了政府做「媒」,讓村民與美好家園結下「姻親」的生動實踐。三年來,我市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逐步形成了匯集多方面的合力,讓村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獲得感和幸福感穩步提升。

將大家的「水」統籌整治———通過鎮村興綠、庭院妝綠等林業會戰「十大綠化工程」,現代水網、農村飲用水集中連片等「十大興水工程」,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推進「清清河流行動」,規劃實施了產業強海、綠色養海等「五大碧海行動」等生態環境建設,持續疏通農村水系網絡,綠水環繞、綠樹成蔭、綠色發展。

將大家的「路」統籌推進———有路:實施「農村幸福公路」建設,完成「戶戶通」,不僅讓每一戶農村居民門前有路,更注重規劃連接,讓「幸福公路」真正暢通。更有「路」: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按標準配齊配足幼兒教師、配備保教和生活設施設備,讓農村群眾看得見「未來的路」。

將大家的「庭院」統籌建設———在改善人居環境中,把美麗庭院建設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細胞工程。積極發動婦女、村幹部等多方力量,讓村民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進而變成「推動者」和「維護者」「受益者」。

將大家的「村」統籌清潔———實現2521個村「三清一改」全覆蓋,加強清除積存垃圾,廣泛發動村民,鼓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美好家園的建設與維護,共同建設美麗家園、留住美麗鄉村。

鄉村發展,產業振興激活鄉村「永久性」未來

村莊變美了,環境變好了,不是最終目的,關鍵是通過「美顏」,鄉村要發展,產業要振興。三年間,隨著農村人居環境的不斷變化,激活了村莊發展的一池春水,為日照廣袤鄉村,帶來勃勃生機。

2018年:5000元;2019年:15000元!

在日照玉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近兩年的帳簿上,總經理張玉村算出了兩年來,公司與嵐山區中樓鎮馬家峪村村民賣櫻桃所賺錢數的平均值。

一年時間,從5000元到15000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飛躍?

「因為農村環境變好了!」面對提問,張玉村毫不猶豫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之後,公路直接修到了我們現代農業觀光園門口,極大地方便了櫻桃等農產品的運輸。而且,村裡又乾淨,又漂亮,通過旅遊的方式來買櫻桃的人也變多了。」

能賺錢,更能扶貧———過去,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縱使有豐富的玫瑰花種植經驗、優良的玫瑰花品種、大面積的玫瑰大棚,但莒縣招賢鎮大羅莊村還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農村等級公路,新建、改擴建貧困村幼兒園、校舍、運動場,改造貧困區域鄉鎮衛生院、貧困村衛生室,如今,大羅莊村玫瑰花團錦簇,芳香縈繞,家門口就業、家門口創業、家門口生活已經不再是夢想,村民們過上了處處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生活。

三年來,像張玉村和招賢鎮一樣的例子在日照還有很多,農村人居環境的日益美化,擦亮了鄉村生機與振興的底色。根據《日照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我市設立東港區陳疃鎮、嵐山區巨峰鎮、莒縣招賢鎮、五蓮縣叩官鎮4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鎮,著力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精品工程。全市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80個、市級美麗鄉村1100個、市級美麗鄉村片區22個,通過一系列舉措,全面激發鄉村發展的活力與魅力。

村村有美景、處處皆畫卷,伴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如今的日照鄉村,居住環境實現「大變臉」,鄉村發生美麗蝶變,驚喜不斷而來,成效有目共睹,內生動力十足。

久久為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長期性工程,未來,我市將持續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高度,深入謀劃好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十四五」整治目標,建、管並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善治體系,改變農村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落後觀念,確保整治後的良好環境能夠長期保持,讓實事更實、好事更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

相關焦點

  • 看得見山水 留得住鄉愁
    因村內有一塊古老的石碑得名石碑村,後更名石壁村,為平安區重要景點之一,也是古城鄉蓮花山下核心景點。石壁村這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村莊,漸漸成為人們嚮往鄉愁的寄託。遠眺被兩座秀麗的山川擁抱的石壁村,山泉、綠樹、繁花、遊客,整個村莊透露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諧寧靜和勃勃生機,在這裡,既看得見山,又望得見水,怎能留不住你的鄉愁呢? 以前許多人都在問,平阿高速公路沒修之前,這路是「兩化」的必經之地和交通要衝,公路帶富了一方人。如今高速修通後,石壁村怎樣留住人。
  • 留得住的記憶,記得住的鄉愁~
    「革故鼎新,得寶而安」素有「深港文化之根」美譽的寶安有著近1700年的歷史千百年來,歷經歲月滌蕩寶安沉澱了無數具有歷史時代烙印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鏡頭一起走進了解寶安的民俗文化感受寶安民俗文化展現出的時代魅力與風採
  • 「跟得上發展,留得住鄉愁」!@臨淄人,今年這些地方將有大變化
    以「多元標準」改造南部老城臨淄區將立足「跟得上發展,留得住鄉愁」理念,依託臨淄火車站改造,實施城市更新工程,完善城南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實現「改造一座站,新建一座城」。加快臨淄火車站改造和站前廣場、地下通道等工程建設,滿足群眾交通出行多樣化需求。加強個性化規劃設計,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特色、風貌,避免「千城一面」。
  • 陝西渭南: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目前,12個縣(市、區)全部通過省市驗收,一個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宜居小鎮躍然而生。清潔文明提升鄉村顏值「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半邊,天氣一熱不但臭,而且蚊蟲亂飛……」這是很多人對農村廁所的印象。而如今,這樣的景象對於華陰市華山鎮仙峪口村的村民來說已經是老皇曆了。
  • 收得住脾氣,留得住福氣
    一個收不住脾氣的人,往往也留不住別人的心。畢竟,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誰也無法保證什麼時候會不會傷到自己。愛發脾氣的人,經常不懂得顧及他人感受,只是自私地把自己的壞情緒通通倒給別人,完全不為別人考慮,這樣的人,無論工作,感情還是生活裡,都會一點一點地不斷折損自己的福報。
  • 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陽新加大保護仙島湖風景區傳統村落
    修舊如舊 留住鄉愁背靠連綿起伏的大歧山, 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大田村清潭灣 位於陽新縣西部,地處大歧山和大北山之間,面朝山泉匯聚的潺潺溪流。古橋、古井、古民居、古祠堂,雖歷經數百年風霜,仍舊古色古香。除了秀美的風光外,清潭灣最負盛名的便是擁有300多年歷史的伍氏宗祠。
  • 愛人我們留得住嗎?
    一個無知少女現在也長成了看淡世俗的姑娘確實,她用二十個年頭體會了世間的酸甜苦辣她經歷了太多;家庭的破裂、親人的離去,朋友的背叛只是她從中過早的明白有些人、有些事不一定都能留得住>愛人會出現,會陪伴我們一生,使我們深深地依靠他可是,愛人我們留得住嗎?
  • 生而為人,留得住這三樣東西,才叫謙謙君子
    其實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只需謹守自己的心,留得住三樣東西的你,必是謙謙君子。跟隨明一來盤點下吧,看看你,是否留得住這三樣東西呢?如果留得住,那你必是謙謙君子。【謙謙君子,留得住口德】做人,最重要的是留點口德。脫口而出的最後一句話,往往是壓倒別人的最後一根稻草,留點口德,是給他人下臺階,更是抬高自己君子人品的關鍵一步。
  • 漳平市政協組織開展「鄉愁記憶館」調研活動
    10月12日,漳平市政協組織開展溪南鎮南炳村「鄉愁記憶館調研組一行實地參觀了「鄉愁記憶館」,並召開座談會,就如何加快推進「鄉愁記憶館」的保護和建設進行探討。調研組指出:古建築是歷史文化的載體,要認真做好「鄉愁記憶館」的修繕和保護工作,將古建築文化傳承下去;要加大宣傳力度,將「鄉愁記憶館」打造成學生的主題教育基地,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學習;要繼續做好展館陳列和未來發展規劃工作,與「奇和洞」保護利用相結合,將項目打造成文旅融合的亮點工程,通過「看得到,摸得著,聽得見,留得住」 的歷史文物,喚起人們對於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的記憶,進一步增強鄉村文化自信,助推鄉村振興
  • 「望得見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長安花卉小鎮燃起原鄉的期待
    江勝德認為,未來十年,將會迎來個人園藝需求大爆發的好時機,把個人園藝消費性花卉作為花卉小鎮的基礎產業來建設和發展,既是抓住了花卉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契機,更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迭代的歷史性選擇。江勝德說,「通過特色產業支撐的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既不破壞農村原有的機理、尺度、色彩及自然風貌,又能顯花露水,使人們『望得見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法國科爾馬2016年開始,長安花卉小鎮的基礎配套建設已經動工,按照計劃,2017年要完成花卉大棚、種植基地、灌溉系統、休閒設施、水系整理、花園民宿、藝術家村落改造等核心區建設。
  • 新鄉村音樂如何留得下傳得開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親不夠的故鄉土,戀不夠的家鄉水」「八百裡秦川,千萬裡江山;鄉情唱不盡,故事說不完」……總有一句歌詞,能激起你的鄉土情懷;總有一個旋律,能蕩起你心底的鄉愁。  最近,寧波在音樂界搞了件大事。
  • 全面小康 教育擔當 | 培養「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
    「十三五」期間,江蘇制訂《江蘇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2015-2020年)》,通過鄉村教師領雁和素質提升工程、定向師範生培養、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等政策,全面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本土化」鄉村教師。
  • 留得住的是心上心下得感慨萬千,留不住的是人來人往的來去自由
    文/張思續一個去,一個來,來去自由,人來人往,你來我去,我來你往,往事如風,歲月如梭,今朝有酒今朝醉,似曾相識怎能醉,千杯不倒,三杯就醉,魔咒的魔性,魅力的性子,一笑而過,止步觀望,人生幾何,談吐錯亂,芭比娃娃臉,是夢,是醉,話說,遠到而來,不如,四方桌的三缺一,還得眼觀四方
  • 「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是我們對這部作品的堅持
    由上海話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國家一級編劇喻榮軍創作,國家一級導演周小倩執導的原創話劇《家客》從2016年略見雛形至今四年多的時間裡,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創作演出、修改打磨、提升再演出,收穫到了來自各界專家、
  • 浙報關注丨引得回 育得好 留得住 黃巖「三引育留」法激發鄉賢新...
    當地歷來高度重視新鄉賢人才回歸工作,近年來,黃巖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以「強農、富民、美村」為目標,以「引得回、育得好、留得住」的「三引育留」工作法,充分挖掘在外鄉賢資源,發揮他們對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為推動黃巖在高質量發展中跨入「永寧江時代」貢獻新鄉賢力量。
  • 學生如何留得住、學得好?
    同時,該縣把控輟保學重點放在「留得住」「學得好」上,大力推進教育均衡,實施集團化辦學,增強鄉村學校吸引力。近年來,東安縣多次獲評市縣教育扶貧工作先進單位。2020年11月下旬,該縣教育脫貧攻堅工作在湖南省脫貧攻堅實地考核中「零失分」。
  • 河北科特派要派得下更要留得住
    原標題:河北科特派要派得下更要留得住   河北省印發《關於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制度的實施方案》,提出建立新型科技特派員隊伍,到2025年底科技特派員數量達到
  • 無錫:讓優秀教師「招得進、留得住」
    多種有益嘗試 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惠山區教育局相關人士表示,該區教育系統面向2021屆優秀畢業生的招聘呈現兩個變化,「我們拿出150個編制用於校園招聘,計劃數是去年的2倍,為全區教育事業發展儲備更多優質師資。
  • 留不住的是時間,留得住的是你我的回憶
    留不住的是時間,留得住的是你我的點滴回憶。解一道數學題,寫一份報告,烤一份小點心,或者是按時完成一件事,我都陪在你的身邊為你計時。
  • 文山鄉愁-大美文山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彩雲忘記歸去,季節忘記輪迴,時光放慢腳步,鄉愁自由生長。這個地方,一定是三七的故鄉——中國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