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鄉愁:村內道路潔淨、村外溝渠清澈,四處鳥語花香,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有未來:八面遊客紛紛,活力底色十足,發展的「永生花」嬌豔欲滴。
這,是日照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交出的特色鮮明、幸福感滿滿的答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鄉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基礎,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三年為期,梳理日照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進程、脈絡,我們欣喜地發現,日照的鄉村處處美、處處魅,正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邁進。
沒
「五化七改」全面整治讓亂象不復、陋習不再
村內道路潔淨、村外溝渠清澈,東港區後村鎮石林子村如今變了模樣。「現在到處都變了模樣,生活在這麼舒適的環境裡,我們每天都心情好,身體棒。」看到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東港區後村鎮石林子村村民鄭辰梅難掩喜悅。
如何像石林子村一樣,搬走農村長期存在的汙水、垃圾、臭氣和不文明行為四座刻板印象大山?三年來,按照項目化、工程化的理念,日照掛圖作戰、掛圖督戰,全面開啟鄉村「美顏」模式,實施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五化」工程,統籌道路、廁所、供暖、供電、學校、住房、飲水「七改」工程,讓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整治、全面改善。
汙水沒了———對重點農村河道治理的同時對支流沿線汪塘溝渠進行系統治理,讓一河清水、兩岸綠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溝塘互通、河岸連治。
垃圾沒了——— 多重手段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健全規範「戶集、村收、鎮運、區(縣)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轉運體系,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村莊率達到100%。影響村容村貌的亂象得到根本整治。
臭味沒了———如何讓「雞糞味」「牛糞味」「豬糞味」不再有?以畜禽養殖和農業種植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日照統籌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收集、轉化、應用三級網絡建設,狠抓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同時,採用多種手段,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讓鄉村焚燒秸稈的煙霧不再嫋嫋,資源化綜合利用。
陋習沒了———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莊村規民約,發揮「一約四會」作用,開展移風易俗、道德大講堂等活動,利用文化牆、宣傳冊、廣播喇叭、光榮榜等進行宣傳,糾正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使美化環境、文明生活成為群眾內在自覺要求、成為良好生活習慣。
美
改革創新,精細管控用精緻城市的理念塑造鄉村
12月1日,初雪過後,太陽穿過雲層,照在五蓮齊魯風情5號路上,道路蜿蜒曲折、風景秀美,遠處青山蜿蜒連綿,挺拔屹立,路邊樓舍儼然,近處高標準農田平整肥沃,整個鄉村沐浴在神採奕奕的柔光之中。攝影愛好者們忙著扛起「長槍短炮」,將初雪的山景定格。
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幸福公路」齊魯風情5號路串聯起沿途所有景區景點,今年以來,累計接待遊客超過400萬人次。
為什麼這麼美?如何保持這麼美?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構建覆蓋城鄉、普惠共享、公平持續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服務和監管體系,日照讓美麗、活力、和諧鄉村,變成了美好現實。
實行差異化、常態化管理。把美麗鄉村創建數量、清潔村莊覆蓋率納入鄉村振興考核指標,結合村莊實際和發展規劃,將示範引領類、改造提升類、拆遷撤併類差異化分類管理。同時,還利用無人機航拍等現代化手段開展全覆蓋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日常抽查、測評打分,以評促管,多力齊發。
實施片區化、網格化管理。按照精細化管理理念,將全市劃分為262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片區,與鄉村振興隆起帶相結合,明確片區長、網格長、街長、巷長等一系列負責人,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層層有人負責、層層有人管理、層層有人檢查。
實行標準化、信息化管理。強化科技支撐,堅持標準化創建,在制定出臺美麗鄉村、清潔村莊、村莊「十項全清理」標準基礎上,把衛生廁所改造、汙水改廁一體化、「戶戶通」透水鋪裝、美麗庭院等具體工作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體系。同時,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信息監管平臺,問題一目了然、逐一 銷號。
媒
政府主導,統籌規劃村民與美好家園結「姻親」
「現在創美麗庭院,都是家家戶戶比著幹!每天拾掇拾掇,不僅家裡乾淨了,還能掙積分,兌換臉盆、衛生紙,都是老百姓家裡日常用的東西,很實用!」2020年,東港區濤雒鎮下元一村探索建立美麗庭院「積分制」管理辦法,大大激發了村民參與美麗庭院創建的積極性,村婦聯主席王芹有感而發。
以「小積分」匯聚起鄉村美好家園的「大動能」,濤雒鎮以「積分制」交出了政府做「媒」,讓村民與美好家園結下「姻親」的生動實踐。三年來,我市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逐步形成了匯集多方面的合力,讓村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獲得感和幸福感穩步提升。
將大家的「水」統籌整治———通過鎮村興綠、庭院妝綠等林業會戰「十大綠化工程」,現代水網、農村飲用水集中連片等「十大興水工程」,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推進「清清河流行動」,規劃實施了產業強海、綠色養海等「五大碧海行動」等生態環境建設,持續疏通農村水系網絡,綠水環繞、綠樹成蔭、綠色發展。
將大家的「路」統籌推進———有路:實施「農村幸福公路」建設,完成「戶戶通」,不僅讓每一戶農村居民門前有路,更注重規劃連接,讓「幸福公路」真正暢通。更有「路」: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按標準配齊配足幼兒教師、配備保教和生活設施設備,讓農村群眾看得見「未來的路」。
將大家的「庭院」統籌建設———在改善人居環境中,把美麗庭院建設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細胞工程。積極發動婦女、村幹部等多方力量,讓村民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進而變成「推動者」和「維護者」「受益者」。
將大家的「村」統籌清潔———實現2521個村「三清一改」全覆蓋,加強清除積存垃圾,廣泛發動村民,鼓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美好家園的建設與維護,共同建設美麗家園、留住美麗鄉村。
魅
鄉村發展,產業振興激活鄉村「永久性」未來
村莊變美了,環境變好了,不是最終目的,關鍵是通過「美顏」,鄉村要發展,產業要振興。三年間,隨著農村人居環境的不斷變化,激活了村莊發展的一池春水,為日照廣袤鄉村,帶來勃勃生機。
2018年:5000元;2019年:15000元!
在日照玉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近兩年的帳簿上,總經理張玉村算出了兩年來,公司與嵐山區中樓鎮馬家峪村村民賣櫻桃所賺錢數的平均值。
一年時間,從5000元到15000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飛躍?
「因為農村環境變好了!」面對提問,張玉村毫不猶豫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之後,公路直接修到了我們現代農業觀光園門口,極大地方便了櫻桃等農產品的運輸。而且,村裡又乾淨,又漂亮,通過旅遊的方式來買櫻桃的人也變多了。」
能賺錢,更能扶貧———過去,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縱使有豐富的玫瑰花種植經驗、優良的玫瑰花品種、大面積的玫瑰大棚,但莒縣招賢鎮大羅莊村還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農村等級公路,新建、改擴建貧困村幼兒園、校舍、運動場,改造貧困區域鄉鎮衛生院、貧困村衛生室,如今,大羅莊村玫瑰花團錦簇,芳香縈繞,家門口就業、家門口創業、家門口生活已經不再是夢想,村民們過上了處處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生活。
三年來,像張玉村和招賢鎮一樣的例子在日照還有很多,農村人居環境的日益美化,擦亮了鄉村生機與振興的底色。根據《日照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我市設立東港區陳疃鎮、嵐山區巨峰鎮、莒縣招賢鎮、五蓮縣叩官鎮4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鎮,著力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精品工程。全市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80個、市級美麗鄉村1100個、市級美麗鄉村片區22個,通過一系列舉措,全面激發鄉村發展的活力與魅力。
村村有美景、處處皆畫卷,伴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如今的日照鄉村,居住環境實現「大變臉」,鄉村發生美麗蝶變,驚喜不斷而來,成效有目共睹,內生動力十足。
久久為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長期性工程,未來,我市將持續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高度,深入謀劃好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十四五」整治目標,建、管並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善治體系,改變農村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落後觀念,確保整治後的良好環境能夠長期保持,讓實事更實、好事更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