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捲入信託公司糾紛 贛州銀行6072萬股股份數次流拍
摘要
【捲入信託公司糾紛 贛州銀行6072萬股股份數次流拍】江西山上公司原持有「贛州銀行」4600萬股,2016年12月按10股送2股轉增獲得920萬股,2017年12月按10股送1股轉增獲得552萬股,現共計持有贛州銀行6072萬股。2019年下半年,贛州銀行引入江西金控作為戰略投資者後,江西金控與贛州市財政局並列贛州銀行第一大股東,分別持股15.5%。(中國經營網)
近日,京東拍賣網掛出贛州銀行6072萬股股份變賣信息,開拍時間為2月26日,變賣價格為2.1641億元,約為評估價值8折。該股份持有企業是江西山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山上公司」),經《中國經營報》記者查閱發現,贛州銀行上述股權拍賣起於江西山上公司與某信託公司的一起股權收益權轉讓糾紛。
與此同時,記者通過阿里司法拍賣網發現,從2019年2月至今,贛州銀行股份已出現多次流拍。另一方面,贛州銀行方面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上市計劃,但至今未公示實際進展。記者就該行上市進展等問題與贛州銀行聯繫,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涉股權收益權轉讓糾紛8折流拍
記者注意到,《關於江西山上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贛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72萬股股份資產評估報告》顯示,該股份評估價值約為2.6838億元。該股份之前已拍賣過兩次,第一次拍賣價格為2.546億元,約為評估價95%,最終流拍;第二次拍賣價格為2.1641億元,約為評估價的80%,無人出價,最終流拍。
2月26日將要變賣的價格與第二次相同。京東拍賣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司法拍賣只拍賣3次:一拍、二拍和變賣,若是變賣不成功不會繼續拍賣。實際上,近期平臺上不少司法拍賣都撤回,因為疫情期間不支持現場看樣,所以一般會做延期處理,據了解,股權拍賣涉及的一些事項也需要現場解決,方式是否有變動還需諮詢法院等相關方。」記者多次撥打相關法院諮詢電話,但均無人接聽。
此次贛州銀行股權拍賣,實則是某信託公司與江西山上公司一則糾紛所致。經記者查閱,一則近日公示的判決書顯示,2012年5月31日,江西山上公司(原江西華申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與某信託公司籤訂《股權收益權轉讓合同》,江西山上公司將持有的4600萬股贛州銀行股權所對應的股權收益權,轉讓給上述信託公司。
根據約定,該信託公司擬發行「紅利9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並以信託資金受讓標的股權收益權。標的股權收益權轉讓價款不超過人民幣15860萬元,具體總價款以上述信託公司按照約定實際支付數額為準。
雙方約定,自標的股權收益權轉讓之日起滿720日後,進入標的股權收益權結算期。同日,江西山上公司與上述信託公司籤訂《股權質押合同》,約定為確保《股權收益權轉讓合同》項下的相關債務得到完全、適當的履行,保障債權人在該主合同項下的相關債權的實現,江西山上公司將其持有的贛州銀行4600萬股標的股權質押給上述信託公司。
某國有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做股權質押,質權人一般都會有溢價要求,防止質押股權價格波動不能覆蓋債務,如果質押的是未上市的銀行股權,相對波動會較弱。」
按照約定,上述信託公司支付了轉讓價款15860萬元,且信託期限也已於2014年6月7日到期,但江西山上公司未能根據約定支付標的股權收益權結算款。
而贛州銀行先後根據2015年度、2016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及修改後的章程規定,分別於2016年12月按10股送2股、於2017年12月按10股送1股的方式以資本公積轉增註冊資本。江西山上公司原持有贛州銀行4600萬股,2016年12月按10股送2股轉增獲得920萬股,2017年12月按10股送1股轉增獲得552萬股,現共計持有贛州銀行6072萬股。
經提起上訴,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江西山上公司向上述信託公司支付股權收益權結算金額187254925元及相應的延長期內利息、違約金。該信託公司在該判決第一項確定的債權範圍內,對江西山上公司持有的6072萬股贛州銀行股份以折價、拍賣、變賣等方式處置後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
記者發現,從2019年2月至今,贛州銀行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網上共有9次拍賣,其中4次流拍。
籌備上市多年未有進展
2019年下半年,贛州銀行引入江西金控作為戰略投資者後,江西金控與贛州市財政局並列贛州銀行第一大股東,分別持股15.5%。江西山上投資為第九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63%。實際上,贛州銀行已籌備上市多年。據報導,2017年贛州銀行原董事長謝京華在工作會議上就曾表示要全面啟動上市。
上述國有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對於銀行來說,上市會提高資本金,提高資產擴張的能力,如果是地方銀行,因為牌照限制等原因,其業務主要聚焦在所在地域,所以地方銀行上市能夠提高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地方銀行不良壓力偏大,需要資金處置風險問題,而地方銀行資本金來源較單一,所以上市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途徑。」
記者就贛州銀行上市進展與其聯繫,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另外,記者注意到,2020年度贛州銀行工作部署會議上提出「要緊盯風險整治,從繼續化解信用風險、嚴防流動性風險、關注其他各類風險入手,推進穩健發展」。從不良貸款率來看,該行《2020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截至2019年9月、2018年年底、2017年年底,贛州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3%、1.88%、1.91%。但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贛州銀行2019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贛州銀行不良貸款集中度較高,同時房地產行業及其相關的建築行業貸款佔比較高。
具體來說,報告顯示,贛州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於批發和零售業、建築業和製造業,上述行業不良貸款合計佔不良貸款總額的 84.97%,不良貸款行業集中較為顯著。 贛州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由總行審批並實行名單制管理,對於存量貸款項目,各分支行加強轄區內房地產市場行情的調查和分析,貸後持續跟蹤,監控資金回籠情況。截至2018年末,贛州銀行房地產業及其相關的建築業貸款合計佔貸款總額的17.51%,佔比較高,易受國家宏觀調控和行業周期性的影響。
某金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行信貸的行業集中度較高。當該行業出現下行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可能會下滑較大,出現不良率快速攀升的局面。
上述問題目前是否有所調整改變?針對於此,截至發稿贛州銀行方面並未回復。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責任編輯: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