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圖片源於網絡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近些年隨著學者研究周易的深入,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周易》中,九為老陽,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周易》講究陰陽平衡,中和為貴,正如「否」卦一樣,兩個老陽相遇,也是不相往來和交通。孤陽不生,獨陰不長,萬物不遂,不通不順。因此,重陽節不但不是個吉慶的日子,反而是個大兇的日子。
所以,為了化解這個大兇的日子,就形成了許多風俗和禁忌。那我們就先來說說風俗:
1.祭祖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2.登高
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古時民間亦有傳聞稱這一天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儘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
3.敬重長輩
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4.推薦的民俗活動
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採中草藥、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製藥酒養生、飲菊花酒,放紙鳶,祈福,佩茱萸等活動。
圖片源於網絡
禁忌又有哪些呢?
1.不能說節日快樂 。
2.忌諱送菊花,不止是重陽節,菊花被認為是祭花,送人本來就是禁忌。不是飲菊花酒就要送菊花的。
3.忌行房事 ,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