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作家周立波:一生獲獎無數,去世後全部積蓄捐國家

2020-12-22 水墨書窗

"史海沉鉤空遺恨,滄海遺珠徒傷悲。芸芸眾生擦肩過,從此巨擘是路人。"他是一個文學巨匠、一個熱血前輩、一個為中國人民付出了畢生精力,臨終還將一生積蓄捐出的平凡而偉大的人——周立波。

此周非彼周,立波有深意

"誰?周立波?周立波何時成作家了?他會做這樣看起來比較傻的事?"

一定有許許多多的人有同樣的疑問。因為打開各種搜索網頁,"周立波"三個字出現的大機率都是某脫口秀主持人,只有當你敲出"作家周立波"時,你才會發現,原來我們的身邊還生活著這樣一個周立波。

他平凡又偉大、他內斂又奔放、他無名又著名。集矛盾於一身,集大愛在一己。作家周立波,是終將被載入史冊的周立波。

作家周立波原名周紹儀。他出生於湖南一個詩書之家,從小受家庭影響,詩書傍身,文學造詣頗有成就。

年少時就曾寫出了:"說是清溪沒有溪,田壑道上草悽悽"的詩句。上學期間,接受了新思想薰陶,嚮往自由的他取英文"liberty——自由"的讀音作為自己的筆名,周立波名字由此而來。

為自由而戰的青年時代

青年時期的周立波曾師從王季範、徐特立等革命者,受他們影響,周立波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曾經因散發傳單被學校開除,也曾因參加大罷工被捕入獄,但這些挫折和打擊並沒有消磨掉周立波的革命熱情,反而使他更堅定了革命的決心。

1935年,周立波光榮地加入了我黨,開始負責編輯左聯秘密會刊,編輯出版了《時事新報》。

就在這一時期,他翻譯了著名的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這部近百萬字的巨著是前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成名作。

該小說於1932年發表,1960年獲得了列寧金獎。小說描寫了前蘇聯一個農莊的農民開展集體化運動的過程,反映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劇烈的社會變革歷程。

這部打著社會主義的標籤的著作在當時無疑會為青年周立波帶來入獄的風險。

但革命的熱情讓他忽略掉了這些危險的因素,他用全部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作品的翻譯中,宵衣縮食、夜以繼日,辛勤努力終獲回報。

周立波翻譯的《被開墾的處女地》最終獲得了史達林文學獎,奠定了他在左翼文壇的地位。

戰地記者

我的手握著槍的同時,還握著筆。我的文章就是射向敵人的子彈。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詩是對亂世知識分子最形象的寫照:明白所處的環境,希冀擺脫,期望出一份力卻不知道該如何使勁。

苦悶、彷徨、無助而無能為力。青年周立波在學生時期就早早地確定了他要走的道路後,並開始堅定不移地為這條路逢山開道、遇水搭橋,以保證自己能堅持走下去。

自己有寫作的特長,有以筆為刀為槍的能力,那就在握槍的同時,握緊筆,以筆為槍,將犀利的文章做成子彈,射向敵人。

在校期間和加入左翼聯盟後,周立波筆耕不輟,不斷有文章見諸報端,並同時擔任了幾家報紙的副刊編輯。

抗戰爆發後,周立波義無反顧地奔赴前線,在前線擔任戰地記者。他寫通訊、出戰報,以筆為槍,出沒戰場,先後編輯過《抗戰日報》《救亡日報》。

在擔任戰地記者期間,他利用自己擅長細節描寫的特長,親臨戰場,在壕溝裡了解戰士的事跡,掌握戰場的第一手資料。

他寫出的消息、通訊都是戰士們的戰鬥、生活場景,將一個個戰士刻畫得鮮活生動、真實質樸,因此,他參與編輯和寫稿的報紙都深受戰士歡迎。

忘我的工作熱情、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讓他迅速成長。1944年,他又被派往《解放日報》這個重要的新聞宣傳陣地出任副部長,併兼任報紙副刊編輯。

他的筆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而《解放日報》也隨著革命的不斷壯大、稿件質量的提高,影響力迅速擴大,逐漸成為我黨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

為什麼我停不下手中的筆,只因為我深愛著這片土地

《暴風驟雨》,這部斬獲史達林文學獎的巨著在周立波不斷奔跑的路上,橫空出世。

1946年,周立波隨部隊轉戰到了東北。冰天雪地的天氣,熱情似火的鄉親。一到當地,濃厚的東北民風便深深吸引了周立波。

在工作間隙,他就像一個地道的東北老鄉一樣,走東家串西家,常常走到一家正好是飯點了,他就脫鞋挽褲腿,大熱炕上一蹲,端著大海碗,哧溜著大碴子粥,聽老鄉講西家長東家短。

將土改中誰做了什麼小動作,誰家又鬧出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笑話一一納入自己的腦海。

這些瑣碎的細節、跳脫的形象,還有那充滿了濃濃東北味的方言土話,讓周立波有了創作的衝動。

《暴風驟雨》這部書的雛形形成了。娟娟文字、鮮活的人物——英勇的趙玉林、堅定的郭全海、樸實的老孫頭,還有狡猾惡毒的杜善人……

一個東北屯子裡的真實土改歷程、鮮明的人物形象、濃墨重彩的東北地方特色風土人情,在周立波的筆下活了過來,當我們一捧起書,滿紙的鄉土氣息便撲面而來。

這部寫實類的鄉土文學作品一出版,好評如潮。

許多人奇怪:周立波一個湖南人,為什麼對東北的風土人情、生活細節、土話方言,甚至人的思想感情會描寫得如此生動、如此形象、如此深刻又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

「為什麼我停不下筆,因為我深愛著腳下的這片土地」,這也許是對這些疑問的最好回答。因為愛,才必須給出自己能拿得出來的最好東西吧。

《暴風驟雨》不但在國內獲得巨大成功,並享譽國外,為作家周立波贏得了史達林文學獎。

緊接著,周立波又推出了可以說是《暴風驟雨》的續篇的《山鄉巨變》,這部反映湖南山鄉的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小說,仍舊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

隨著這部巨著的推出,逐漸奠定了周立波在中國作家中的鄉土作家地位。

當年,他與孫犁、趙樹理、柳青三位作家被並稱做描寫農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四桿鐵筆"。

因為不但以前沒有人可以比擬他們,他們之後也長時間幾無人超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臨終將一生積蓄捐出——誰讓我深愛著我的祖國

在那個特殊時期,像許許多多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周立波也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精神也遭受無法言說的折磨,他的身體漸漸垮了下來,疾病不期而至。

病榻之上,他囑咐妻子,死後將他的全部積蓄捐給國家。

我們不知道他有多少積蓄,想想他那樣義無反顧投身於革命的人,也不會有太多的積蓄,可僅就是這些微薄的積蓄,他也全部奉獻了出來。

中國現當代文壇的一顆燦爛巨星隕落了,但他留下的文字時時溫暖著我們;他堅定的步伐時時激勵著我們;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時時鞭策著我們。

從戰地記者到鄉土作家,最後捐出所有積蓄,周立波,將一個人生的標杆豎在了我們前行的路上,成了指引我們不斷修正自我的燈塔。

相關焦點

  • 作家周立波在京逝世,遺願:將畢生積蓄捐獻國家
    當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經常告訴他這個國家發生的政治事件。他從小就知道,一個國家的興衰,每個人都有責任。受父母的影響,他從小就對文學非常感興趣。起初,他只是寫一些散文來記錄他的日常生活。後來他逐漸掌握了很多寫作方法,開始寫身邊發生的事情的小說。他在家鄉,很有名,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鄉土作家」。
  • 作家周立波:文學聖手,深愛家國,彌留之際,他把一生積蓄捐國家
    作家周立波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他的一生都在踐行著愛國主義,將對國家和人民的愛與關懷浸潤在字裡行間。直到生命的最後都難以割捨祖國。他的愛國情懷深深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生逢亂世,投身革命周立波,原名周紹儀,字鳳翔,又名奉悟。
  • 周立波逝世前,立下一份遺囑,妻子看到後泣不成聲忍痛照做
    每一個人都對於自己的祖國心存熱愛,但是,卻存在這樣一位人,一生為了祖國而奉獻自己,就連去世時也留下了遺囑將一生的積蓄捐獻給國家,他就是——周立波。偉人曾講,藝術是要為人民服務的,周立波先生則為人民創作了大量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作品。周立波先生的一生中獲獎無數,曾兩次獲得史達林文學獎金,但周立波先生並沒有因此而忘記自己的本心。
  • 著名作家周立波,因為「自由」的英文而改名,把全部資產捐了
    著名作家周立波,因為「自由」的英文而改名,把全部資產捐了歌頌自由和光明是文壇永不褪色的創作主題。愛自由,愛生活,及時行樂……存在口中卻難以實現的詞彙。多少文人作家一生勵志把此作為人生的警句。那個曾主持綜藝節目的周立波。有光輝過,也沉寂過;有笑聲,也有罵聲。為自由改名然而不知大家是否認識另一個周立波?他用了一生描寫藝術和真理。從起點到終點,都受人敬仰!如前面所說,周立波的名字來自「自由」的諧音。他的原名叫做周紹儀。周立波出生於1908年,老家坐落湖南的小鄉村。
  • 紀念《民生報》副社長周立波——慶祝承德日報社成立75周年(三)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周立波,於1908出生,於1979去世,原名周紹儀,字鳳翔,湖南益陽人,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最有名的作品是《暴風驟雨》。他1928年開始寫作,1934年參加「左聯」,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雙鴨山老人省吃儉用,要將積蓄捐給國家!
    五萬謝謝大娘我什麼都不需要,我也不需要電視報導,什麼都不需要今年2月新冠疫情席捲全國時,老人顫顫巍巍地找到執勤民警,希望捐出自己的積蓄給國家雙鴨山市友誼縣居民 郭淑英:就是一個存款折,沒有現金,我尋思國家有難了,解放軍都動了,肯定疫情是不小,牽扯到那麼多人我就睡不好覺,我就增加點力量,我去是不可能了,我說捐上就得了。郭淑英今年80歲了,採訪時她始終戴著口罩,就像2月12號那天一樣,非常低調。
  • "中國好人"宋英走完99年人生路 捐出畢生積蓄
    對於堂姐,他在靈前說了四個字「一生勤儉」。「年輕時去外地工作,條件艱苦,養成了艱苦樸素的習慣。退休後手頭有了積蓄,也不願享福。布鞋鞋頭磨穿了還繼續穿,一輩子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  雖是同村,村民韓菊芳之前並沒有見過宋老。但宋老做慈善的故事卻早有耳聞。老人走了,她忍不住也來送最後一程:「村裡人都知道老人家特別節儉,錢省下來都做好事兒了,我們很佩服。」
  • 路遙42歲留下萬元欠條離世,雖一生貧窮,但作品卻影響著無數人
    而他臨終前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至今仍影響著無數人!目前,他的《平凡的世界》年銷售量已遞增至300萬冊,文集也多次再版。就是這樣一位名垂學史的作家,他的一生都是貧窮的。直到他去世後,還留下一沓欠條,累計起來有一萬多元。
  • 金嶽霖一生未娶,積蓄基本全送,用哲學推論:朋友如「糞土」
    哲學家金嶽霖一生未娶,所有的積蓄幾乎都用來接濟朋友了。他用哲學推論,得出「朋友如『糞土』」的結論,卻交友無數,對朋友最是仗義真誠。 這一來二去,金嶽霖和林徽因夫妻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在林徽因生孩子後,金嶽霖經常幫他們夫妻照顧孩子。所以,人們一直認為金嶽霖是一生鍾情於林徽因才未娶。
  • 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
    最後,叢治辰借徐則臣《耶路撒冷》中「到世界去」其實是精神縱向探索過程的視角,繪製了「70後」作家的人生成長地圖:「他們通常出生於縣城或村莊到縣城的層級,但有村莊到大城市的遊移過程;他們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但大多數人接受的不是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叢治辰試圖通過重新發現「70後」作家的成長歷史與精神創傷,去發掘 「70後」作家更深層的寫作秘密。
  • 香港作家劉以鬯去世 先生這一生很精彩
    香港作家劉以鬯去世 先生這一生很精彩時間:2018-06-09 11:45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香港作家劉以鬯去世 先生這一生很精彩 劉以鬯,原名劉同繹,字昌年,1918年12月7日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鎮海。
  • 周立波域名糾紛案一審判決:拼音域名歸周立波
    她表示,「zhoulibo」與姓名「周立波」並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對應關係,且其網站內容系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周立波有關的文學內容,與「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無任何關係,不會導致相關公眾誤認和混淆。她說,早在2007年10月她就註冊了該域名,2010年啟動建站,那時上海的周立波還沒有出名,自己並不了解,沒有惡意註冊的主觀意願。
  • 九十四歲老兵捐出所有積蓄,一生為黨為國家,光榮去世
    94歲軍人老人在自己去世前用僅存的意志捐獻了所剩的財產,在臨終前奉獻了自己最後的一點力量,這位老人就是唐光友唐老。唐老1949年3月入伍,曾任湖北省鹹寧軍分區副司令員,1985年5月離休。在今年的2月23日,唐光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躺在床上的唐老一直處於半昏迷半清醒狀態,但是自己的心中還是牽掛著肺炎的治療工作。
  • 周立波侮辱完科比後又放狠話:當年你如日中天我下跳上竄
    許久沒有消息的周立波突然又登上熱搜,讓許多人好奇。可打開首頁後卻發現,他在侮辱科比。從文字表面就可以看出周立波不懷好意,打開他的視頻就更加確認了他的本意(視頻雖已刪除但仍然可以看到)。一開始,還有人替周立波說話,說營銷號斷章取義帶節奏,直到看到了他前一條新聞。那也是一段文字配視頻。
  • 作家葉永烈去世《十萬個為什麼》影響幾代人
    原標題: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80歲《十萬個為什麼》影響幾代人半島記者 黃靖斐著名作家葉永烈於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寫科幻的作家都看過「小靈通」對於70後這一代人來說,葉永烈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十萬個為什麼》是許多孩子第一手的科學認知。著名作家葉永烈1940年8月30日生,從11歲起發表作品,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20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
  • 華裔作家遊朝凱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獎,亞裔作家大放異彩
    當地時間11月18日,2020美國國家圖書獎揭曉最終結果。美籍華裔作家遊朝凱(Charles Yu)憑藉諷刺作品《唐人街內部》(Interior Chinatown)獲得了本屆美國國家圖書獎最佳小說獎。《唐人街內部》《唐人街內部》對好萊塢和亞裔美國人的刻板印象進行了諷喻。
  • 此人是郭沫若的日本妻子,來中國尋夫備受打擊,死前捐出全部積蓄
    英國著名戲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曾說過:「真實愛情的途徑並不平坦。」,意思是說愛情的道路上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坎坷,能經歷坎坷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的確,愛情這東西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讓許多人時而瘋狂痴顛,時而依戀柔情,亦時而痛苦不堪。可以說愛情的魔力是世界上最不可預知的,任何的阻礙在其面前都不是問題,哪怕隔著千山萬水。
  • 周立波辛普森憑啥脫罪:變態國家寧可錯放一千,也不冤枉一個!
    周立波被警察當場逮捕。美國檢方指控周立波犯有藏毒、非法持槍、違反交通規則等多項罪名。而且檢方認為,周立波的手槍裝滿子彈並且上膛,隨時可能會射擊,具有高度危險性。一旦這些罪名成立,周立波將面臨長達 21年的牢獄之災。但周立波聘請的是紐約大都會地區猶太超級大律師的斯卡林(Stephen Scaring),有49年的刑事辯護經驗。
  • 美國藝人、周立波拿球星科比的不幸去世調侃,應受道德譴責! 
    在科比去世之後紐約喜劇俱樂部不僅取消了他的演出計劃,並且還向警方報案,因為有不少人向他發出死亡威脅,聲稱要殺了他,結果沙菲爾刪掉了原有的推文,隨後又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只不過是他開的一個玩笑罷了,而且還舉出了他此前拿一些名人的死開玩笑的例子,他甚至大言不慚的表示,每當一個名人去世我都會發表一些話的玩笑,我已經做了很多年了,我喜歡幹這樣的事兒。這只是一個玩笑,我不討厭任何人。
  • 文學界泰鬥徐中玉去世 曾培養多名作家 百歲生日時曾捐百萬
    改革開放後的1980年,我與時任南京大學校長的匡亞明教授聯合發起倡議,在高校中重新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當時高校的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嚴重脫節,大學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識匱乏、文化素養缺失的問題,恢復大學語文課程主要是針對這一現狀提出的。如今,當人們提及徐中玉,還總是把他和《大學語文》聯繫在一起,他也因此被譽為「大學語文教育領域的靈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