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和母親節一樣,都是泊來的節日,也是我唯二不反對的「洋節」!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是由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倡導的。
多德夫人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子時,因難產而死。多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曾參加過南北戰爭,他在妻子過世後,獨自一人在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多年的過度勞累於1909年辭世。她給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呼籲建立父親節,並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
州政府採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慶祝活動,在差不多的時間裡,美國各地其它城鎮的人們也開始慶祝「父親節」。
在父親節這一天,凡是父親已故的美國人都會佩戴一朵白玫瑰,而父親在世的美國人則佩戴紅玫瑰。在賓夕法尼亞,人們也會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而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佩戴白丁香。在美國,父親節當天早餐一般是由子女們來做,父母可以繼續睡覺,不必早起。由子女們做好早餐拿到床前給父母親食用。此外,在美國兒女也會給父親寄賀卡,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受到美國父親節的啟發,民國的時候,中國也設立了父親節。1945年,為了弘揚和紀念中國不屈不撓的精神,也紀念在抗爭中為國捐軀的父與兄,就設立了父親節。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讀音也與「爸爸」相同,所以《申報》號召上海市民,一同來過「八八父親節」,得到了很多市民的響應。
8月8日,上海市民舉辦了父親節的活動,父親健在者,佩以紅花。逝世者,佩以白花。但由於當時民國政府內部腐敗,沒有人去集中精力組織國民過這個節日,父親節也就只成為了一個口號。
現如今的中國已經是國泰民安,父親節也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在父親節的這一天,多數的父親都會收到兒女的祝福,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中華民族融合精神的一個體現,提倡尊重老人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式。
今天就是父親節了。請不要吝嗇於你口中的那五個字,向你的父親勇敢的說出來吧:
「爸爸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