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著名學者許倬雲、陳來獲國學終身成就獎。在獲獎感言中,陳來對多位大家對他的教導和幫助表達深深感謝,闡述了對「國學」內涵的感悟,並表示,自己與「國學」有著不解之緣,對國學大典更有著特殊感情。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教授發表獲獎感言
頒獎詞:
以學問家觀之,他並重義理和考據。他關切的學術熱點,必有其勇立潮頭的身影;他耕耘的思想園地,常見其大匠運斤之良構。以哲學史家觀之,他思接千載,由宋明上溯三代,下及當今;他探賾索隱,秉健筆遊於經典,闡發智慧。以哲學家觀之,他接著傳統講,創立「仁學本體論」;他面向世界說,回歸中國哲學話語體系。
立足傳統而不守舊,吸取西學而不盲從。復興傳統文化,冀以推進現代文明;闡述儒家美德,而求提振世道人心。
弘道惟艱,斯文可會。致敬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陳來先生。
以下為陳來獲獎感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學者、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過去的幾年中,有一次評委會曾經徵詢我的意見,如果有被推選的機會,是否有接受國學成就獎的意願?我當時立即謝辭。可是今年以來,想到自己也年近古稀,於是有一次就幻想,果真有被推選的機會就不再推辭了吧?這一幻想當時一過而逝,但也反映了我內心當中的一種意願,所以今天得到國學終身成就獎,實現了我的夢想,我感到無比榮幸,衷心感謝主辦方給我的這份崇高的榮譽!
在接受這一榮譽的時刻,回顧自己學術成長的歷程,我內心充滿感激之情。我深深感謝給予我深切教誨的老師張岱年先生、馮友蘭先生、任繼愈先生、鄧艾民先生、朱伯崑先生,感謝給予我大力提攜的季羨林先生、鄧廣銘先生,感謝給予我多方面幫助的陳榮捷先生、杜維明先生,沒有他們的教導和幫助,我不可能取得自己那些研究成果。我要深深感謝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對我的接納,感謝他們提供的優等教育和優越的學術環境,如果說我個人在學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那是與這兩所著名的大學為我提供的學術條件分不開的。
「國學」是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內容包括今人所說的哲學、史學、文學等等,知識體系包羅廣大,是中華文化的主體,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加強國學研究、促進國學傳播,必將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華文化繁榮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我所工作的清華國學院是中國近代以來最有影響的國學研究機構,我擔任復建後的院長後,使我個人的身份與「國學」二字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因此使得我對獲得國學大典的國學獎,有著一份與他人不同的特殊感情。
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的頒獎典禮,前三屆我都有幸獲得「國學成果獎」,這次榮獲「終身成就獎」,深深感受到了主辦方的厚愛。為此,我要對主辦單位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對推選專家、終審評審團,給予我個人這一無比的榮譽,表達我個人最深切的感恩!對所有參與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獲獎典禮的工作人員表示誠摯的感謝!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