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工匠不一定能夠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但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然懂得工匠精神的精髓與價值。元亨利作為古典硬木家具行業中的標杆,開啟了紅木家具價值被市場認可的時代,也成為紅木品牌價值被市場認可的榜樣。將黃花梨推向市場舞臺、收藏多門類古典藝術品、開啟新材料的運用……元亨利創始人楊波將「工匠精神」的價值推崇到市場,使之被認可,為「工匠精神」在當下市場生存並傳承提供了可能。
元亨利與紅木行業的結緣來自於對黃花梨的認識。黃花梨是古典家具的至美用材,然而紅木行業還未興起時,其價值還未被認識到。楊波當時無意接觸到這種木材,在老舊家具中認識到黃花梨的獨特價值。楊波開始對黃花梨著手大量收購,同時創立了古典家具品牌元亨利,嘗試研發黃花梨古典家具。
中國傳統家具不缺少好的工匠、好的作品,然而長期以來,古典家具在市場上並不受到認可。楊波通過對黃花梨的搶救性的收購,使其價值也凸顯出來。2005年,楊波攜一套黃花梨臥房家具參加在上海舉辦的首屆國際奢侈品展,一套家具售價1200萬元,黃花梨在人們心中開始紮根。2007年,楊波在北京推出「黃金換木頭」之舉,更引發了全社會對黃花梨的重視和追捧。黃花梨家具逐漸以明式神韻走向市場和藏家手中,使幾近湮滅的黃花梨文化走向了復興。
對於古典文化市場的敏感,使楊波涉獵了多個收藏品類。2012年,元亨利文化藝術示範館開館,包括楊波個人收藏的家具,到字畫、瓷器、玉石等一一展出。楊波認為:「紅木家具不是單純的實用品,銷售紅木家具更不是簡單地賣產品,只有從文化和藝術的角度找到契合點,才能提高紅木家具的生命力。將元亨利所制古典家具與古代家具珍品共置一館,以此為勉,發揚古代家具的精湛技藝。」
從去年開始,元亨利開發白酸枝家具。楊波介紹,白酸枝紋理優美、色澤典雅,在一些老匠人的手中,經常被作為修補黃花梨家具的材料,木材品質上乘,但其歷史價值、市場價值還未完全被認知。元亨利將在設計上以明式家具為主,款式上也將不斷推陳出新,參照從各大拍賣行與藏家手裡收藏而來的經典款型,複製家具精品。
楊波表示,未來元亨利將把白酸枝作為今後家具製作的主要用材。其高端產品堅持黃花梨、紫檀等名貴材料,中端產品則把紅酸枝與白酸枝作為主體。他表示,白酸枝的升值空間是目前所有材料都不能比的,將經典明式家具還原到白酸枝上,讓更多人認識經典,享受經典。
精雕細琢精益求精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工匠精神」?
楊波(北京元亨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工匠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創造力的一種本然體現,是工匠對自己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之於紅木家具,本身就是對傳統精神的忠實繼承與發揚。元亨利願意在今後的家具製作過程中,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使得家具品質更上一層樓。
新京報記者 馮靜
長按二維碼可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