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救治!七旬老人誤吞魚鉤,離主動脈弓僅一釐米左右

2020-12-23 瀟湘晨報

7月26日晚10時許,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人民醫院消化、腎病、中毒科主任李明主任醫師突然接到科室值班醫師的求助:一位71歲的老人誤吞魚鉤,在眼耳鼻咽喉科處理困難,急請會診及協助處理。

老人誤食的魚鉤在兇險位置

接完電話,李明醫生一邊交待工作人員儘快完善老人的胸部DR等檢查了解異物的位置情況,一邊請麻醉科醫師會診。

李明到放射科閱片後發現,老人誤吞的魚鉤位於食管上段,離主動脈弓1釐米左右,風險極大。由於尖銳的魚鉤隨時有穿透食管、損傷毗鄰大血管引起致命性出血的可能,需立即設法取出。

醫生通過內鏡為老人排除險情

家屬告訴醫生,魚是從市場購買的,煮的時候沒有發現魚的身上有魚鉤,直到老人吞食後感到不適,他們才知道出事了。與老人的家屬溝通完病情和處理方案後,李明決定將老人送往手術室做全麻下內鏡檢查並取出異物。

李明通過內鏡看到,老人誤吞的魚鉤嵌留在食管上段管壁,黏膜有劃傷。於是,他和護士密切配合,通過異物鉗把魚鉤從食管壁游離,緩緩退鏡取出。

但是,退至食管入口狹窄處時,老人突然咳嗽造成魚鉤脫落。李明再次進鏡查找,發現魚鉤沒有移遠,周邊組織無明顯損傷出血。於是,他用異物鉗夾緊魚鉤,小心翼翼地退鏡。

尖銳的魚鉤近兩釐米長

當魚鉤從老人的食管取出後,醫護人員深深地鬆了口氣。由於風險解除且無明顯損傷,老人得以避免開胸手術。目前,老人已康復出院。

據了解,今年以來,柳江區人民醫院消化、腎病、中毒科多次在多科室的協作下,成功地開展了取出消化道各種異物等診治。

醫生提醒市民,一旦誤食異物一定要及時就醫,以避免險情加劇。

來源:南國今報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寧一七旬老人誤吞3釐米長魚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院方供圖南國早報記者從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12月6日晚,該院接診了一名74歲的老年患者,她吃魚時不慎吞了一根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立即到醫院求助。經過CT檢查,老人的食管內有一根長度約3釐米的針狀異物。
  • 廣州一女子誤吞魚骨,竟致動脈破裂命懸一線!這種土方法千萬別試……
    本文轉自【健康廣東】;廣州的覃女士誤吞魚骨,第二天去醫院取了出來,沒想到魚骨在取出前已扎破食管刺傷了主動脈,半個月後主動脈破裂,血噴湧而出,命懸一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多個學科的專家冒險一搏,在手術臺邊奮戰了十幾個小時才把她的命救了回來。
  • 廣州一女子誤吞魚骨,竟致動脈破裂命懸一線!這種土方法千萬別試…
    廣州的覃女士誤吞魚骨,第二天去醫院取了出來,沒想到魚骨在取出前已扎破食管刺傷了主動脈,半個月後主動脈破裂,血噴湧而出,命懸一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多個學科的專家冒險一搏,在手術臺邊奮戰了十幾個小時才把她的命救了回來。 此前,該院也曾救治了一位魚骨刺傷主動脈的男性患者。
  • 浙江女子喝魚頭豆腐湯誤吞魚鰓骨,差點戳破主動脈
    寧波鄞州的字女士前幾天就因為誤吞一塊魚鰓骨而陷入險境,這塊卡在食管中的魚骨離她的胸主動脈不到2毫米,差點就要了她的命!幸虧鄞州二院消化內科專家及時在內鏡下取出,這才化險為夷。1月3日晚上,37歲的字女士和朋友聚餐期間,喝了一大碗魚頭豆腐湯,一個不小心將一塊魚骨頭也喝了進去,她頓時就覺得胸骨後隱隱作痛,尤其吞咽口水時,不適感更加明顯。
  • 吃飯誤吞一顆假牙,七旬老人險些食管穿孔
    星辰在線2月24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唐江澎 通訊員 張維夏 陳雪春)「吃飯的時候一沒注意,假牙就吞下去了,沒想到差點造成大出血,真是害苦了我啊!」今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耳鼻咽喉三科,剛剛做完手術的78歲的潘月明(化名)老人想起不久前的驚險一幕,仍然後怕不已。  家住汽車東站的潘月明老人兩天前吃東西時不慎勿吞了口中的一顆假牙,但因並未見異常,沒有很重視。昨日,潘老先生感覺進食時總有異物梗阻感,且越來越不舒服,便在家人的陪同下到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就診。
  • 周口一歲半男孩誤吞3釐米長金屬螺絲釘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劉偉9月17日晚上十時許,周口市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名誤吞了3釐米長金屬螺絲釘的一歲半小患者,經過消化內科醫生的緊急救治,順利取出螺絲釘,患兒轉危為安。9月17日晚上8點,1歲5個月大的張小寶誤吞了一根長達3釐米的金屬螺絲釘,家屬得知後,立即送往當地醫院就診,當地醫生經過診斷後,建議轉往周口市兒童醫院做進一步治療。晚10時許,周口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祁會娟接診後,反覆詢問患者病史,並立即為孩子進行全面檢查。根據檢查報告,患兒吞下的螺絲釘仍滯留在胃內。
  • 南寧一名74歲老人誤吞3釐米長魚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 7旬老太誤吞魚刺,險些刺穿頸內,離動脈僅1毫米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南寧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七旬老人,她的頸動脈險些被魚刺刺破。近日,74歲的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了針樣魚刺,因為覺得咽部一直有異物感,吞咽還有些痛,說話也受到了影響,於是來到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治療。醫生:我們給張奶奶做了胸部CT,就看見一根很小很細的魚刺,已經穿破到了食管壁外了,而且靠近頸內的動脈。一旦刺破頸內動脈,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 緊急救援!七旬老人乘車途中突發中風
    揚子晚報網12月12日訊(記者 郭一鵬 通訊員 易善偉 ) 12月10日下午2時許,南京交警高速四大隊民警在繞城高速橫梁收費站執勤時,突然接到收費站工作人員和群眾報警求助,稱一輛蘇G牌轎車上有一名七旬老人突發中風。
  • 11個月大嬰兒誤吞銳利金屬蓋險致命!救治過程曲折!
    咿呀學語的嬰兒,總對外界充滿好奇,他們看見許多物品的第一反應便是塞進嘴裡,這個看似簡單的行為,卻有著極大的風險,誤吞異物可能堵住氣管,導致孩子窒息。近期,東莞市寮步醫院接診了一名11個月大的嬰兒,不幸誤吞金屬內蓋,隨時有生命危險!
  • 誤吞棗核卡在食道裡有危險嗎?
    食管異物的發生與年齡、性別、飲食習慣、精神狀態及食管疾病等諸多因素有關,多見於老人及兒童。 老人因牙齒脫落或使用義齒,阻功能差,口內感覺欠靈敏,食管口較松拋,易誤吞異物;兒童多因口含玩物誤吞引起。 食管異物種類眾多,棗核,食慾骨頭,假牙等常見,兒童以硬幣多見。
  • 【一線】主動脈弓雜交手術助動脈瘤患者成功「拆彈」
    【一線】主動脈弓雜交手術助動脈瘤患者成功「拆彈」 2020-07-10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歲幼兒誤吞硬幣,醫生驚險取出
    熊孩子讓父母操碎了心,不僅要防著各種意外傷害,也要時刻要警惕孩子誤食、誤吞異物。4月21日,莞城醫院耳鼻喉科急診收治一名只有3歲的幼兒,因為誤吞了一枚硬幣梗阻食道,不能進食。胸部DR顯示,異物為一枚直徑2.5cm的一元硬幣,硬幣梗阻在孩子食道口附近,臨近喉部,若不及時處理,長期局部壓迫會導致喉頭水腫,從而影響呼吸,隨時有生命危險。由於現階段還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但考慮到病情緊急,不能等核酸檢查結果出來再擇期手術,莞城醫院綜合科主任王榮兵開具緊急手術通知,按新冠疑似防護標準執行,通知手術室做好各項準備。
  • 遂川一名七旬老人掉入河中 多方聯合展開緊急救助(圖)
    七旬老人落水現場(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周雪莉報導: 1月7日上午8時許,遂川縣巾石衛生院一名值夜班的醫務人員無意間看見宿舍後面的河裡似乎躺著一個人,他與衛生院院長到河邊一看
  • 「HENDO」技術體系治療主動脈弓部疾病
    1   雜交技術1.1   概述雜交技術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一是同時採用外科和腔內手段聯合處理病灶,用不同的措施來處理病灶或分別處理不同部位的病灶,二者各施所長,相輔相成,以達到最佳效果;二是外科手段並不直接幹預病灶,作為輔助措施,為腔內操作創造便捷可行的路徑或條件,最終通過腔內技術和器材直接修復或隔絕病灶,治療疾病[4]。
  • 緊急!三歲寶寶吞球針 山東一醫生連夜趕回醫院救治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0月25日訊(記者 陳洋洋 通訊員 胡雋楠)近日,濟南一三歲寶寶玩耍時誤吞了一枚球針,十分危險,家人趕緊送醫院救治,為了幫寶寶取針,剛回家休息的醫生又連夜趕回了醫院救治。
  • 邊說話邊吃紅燒老鴨 女子誤吞2釐米長「手槍」鴨骨頭
    一邊說話,一邊吃紅燒老鴨,一名句容女子竟然誤吞了一根2釐米長的「手槍」形狀鴨骨頭。記者從句容市人民醫院了解到,事情發生在11月22日,當日恰逢周末。句容市民穆大姐一早去菜場買了一隻鴨子,做了一鍋美味的紅燒老鴨。當晚,穆大姐和家人邊說邊吃,突覺一陣刺痛,一塊骨頭被帶到了喉嚨裡,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
  • 讀秒手術勇闖禁區 市立醫院搶救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老人
    半島網4月3日訊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心臟中心通過深低溫停循環下大動脈血管置換手術,成功救治82歲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老人,經過持續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老人順利闖過一道道險關,身體穩步恢復。82歲老人急診入院,生命遭遇終極考驗3月5日,82歲的王大爺因 「突發胸痛3.5小時」來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急診就診,老人有長期高血壓病史,在急診科立即接受胸腹主動脈CTA檢查,診斷很快明確,是死亡率極高的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老人隨時有夾層破裂導致猝死的可能!
  • 誤吞了一根魚刺 他花5個小時3臺手術才死裡逃生
    因吃飯時誤吞一根魚刺,50多歲的老尹(化名)日前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劫。一根魚刺穿過食管,戳破主動脈,引起大出血,他命懸一線。輾轉送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後,立即進行開胸手術,置換人工血管,切除一段食管,又進行胃造瘻……在ICU觀察幾天後,老尹順利轉到了心胸外科普通病房。
  • 婆婆突然腹痛疑是腫瘤復發,CT檢查其實是半月前誤吞魚刺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貝蘭)七旬老人突然肚子疼,急壞了家人,生怕是十年前切除的腫瘤又復發了。結果,醫生在老人小腸中揪出了真兇:一根半個月前誤吞的魚刺。前日,74歲的徐婆婆被家人送到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省中山醫院),老人來的時候捂著小腹,表情痛苦。家人介紹,她說肚子疼,已經疼了一整天也沒見好。進一步了解得知,老人在十年前曾因下腹部惡性腫瘤開過刀。「該不會是腫瘤復發了?」家人非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