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
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院方供圖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12月6日晚,該院接診了一名74歲的老年患者,她吃魚時不慎吞了一根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立即到醫院求助。經過CT檢查,老人的食管內有一根長度約3釐米的針狀異物。最危險的是,魚刺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魚刺已穿透食管壁。院方供圖
消化內科、胸心血管外科、耳鼻喉頭頸部外科、麻醉科聯合會診,考慮患者情況危急,決定在外科保駕護航的情況下,在手術室嘗試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當晚,消化內科團隊聯合麻醉科共同協作,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經過1小時的努力,最終成功將卡在食管內魚刺安全取出。術後老人病情穩定。
圖為取出的魚刺。院方供圖
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盧傑夫提醒市民,進食時誤吞異物的事情時有發生,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尤其是進食魚蝦、動物骨頭、棗核等食物時容易因為誤吞而引發險情,所以一定要細嚼慢咽。對於兒童,特別要注意較小的玩具、硬幣及紐扣電池等,一旦發現或懷疑有異物進入消化道後應立即就診,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