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1月24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簡傑)兩周前,56歲的葉先生和朋友喝酒吃飯後,右上腹一直腹痛,日前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是他酒後誤吞下的一根3釐米多長的魚刺刺穿了食管導致。專家提醒,最近天氣漸冷,喜歡聚餐飲酒的市民,一定要更注意細嚼慢咽,防止魚刺、雞骨頭等卡喉或進入食管。
本月初,葉先生和三兩好友在一家飯店聚餐,點了飯店裡的特色烤魚。幾人在包房推杯換盞,越喝興致越高。期間,微醺的葉先生想吃點東西壓壓酒勁,拿起筷子夾魚,大口吃了起來,眼見朋友過來敬酒,葉先生豪邁舉杯,快速將一大口魚肉咽了下去。雖然感覺到了好像有魚刺,但當時酒意正濃,他也就沒多在意。
第二天,葉先生酒醒之後,感覺右上腹隱痛不適,以為是頭天喝酒造成的腸胃不適,吃了點胃藥有所好轉。連續兩周多,葉先生一直堅持吃藥,狀況也是反覆,雖沒有太影響日常生活,但他總感覺不舒服。11月16日,葉先生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檢查,醫生剛開始懷疑他患上了消化性潰瘍,通過進一步檢查,CT提示是食管異物,醫生推測可能是一根魚刺,葉先生也回憶起當天喝酒時確實感覺吞咽了一根魚刺。
由於異物刺穿食管的時間較長,融合較嚴重,還刺進了周圍血管,不便通過胃鏡取出,武漢市中心醫院胸外科醫生立即為其安排了胸腔鏡異物取出術。通過胸腔鏡,醫生發現異物尖端刺入了奇靜脈外膜,完全游離在食管管腔外,隨後,醫生從葉先生的體內成功取出了一根長約3.2釐米的魚刺。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11月23日,葉先生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武漢市中心醫院胸外科主任陳寶鈞表示,異物卡在食管裡的患者很常見,其中就有一些食管穿孔的患者,大多是棗核、骨頭之類的異物卡在食管。如果食管異物超過24小時沒採取有效措施處理,很容易引發食管穿孔(可能刺傷血管)並繼發感染,感染灶可腐蝕食管附近的主動脈,導致主動脈破裂發生致命性大出血,還可能引發胸腔、肺部等感染。專家提醒,天氣轉涼後,不少市民都愛喝點小酒,酒精會對人的神經產生影響,因此越是在喝酒時越是要注意細嚼慢咽,防止魚刺 、雞骨頭等進入食管。一旦不慎吞入異物,千萬不要通過吞咽米飯、蔬菜、喝水、喝醋、拍背等行為強行咽下異物,應及時就醫,避免嚴重後果。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