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宣威市稅務局幹部李興雲主動請纓,和三個年輕小夥子組成駐村工作隊,去到了水坪村接下了駐村接力棒,著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要讓老鄉搬得出穩得住
水坪村距離鄉鎮7公裡,但山多路遠、交通不便,發展落後,加上農村的就業機會匱乏,所以水坪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在家務農,偶爾在附近村裡打零工,收入較低。
實施易地扶貧可將當地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鎮上,享受安置區較好的生產生活條件、拓展增收渠道,但村民們並不願意搬。「在家我可以種點玉米、養幾頭豬就能維持收入,要是搬去鎮裡的安置小區,我沒有收入來源怎麼辦?」貧困戶徐昭宴在易地搬遷多次動員工作中都是這樣答覆。儘管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多次介紹政府幫扶措施,可以安排到扶貧車間工作和有就業招聘會自由選擇工作崗位,但是徐昭宴還是不放心。於是,李興雲帶領工作隊隊員給徐昭宴分析種養收入與務工收入的差別以及車間保底工資收入情況,並對搬遷點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布局等多次講解後,徐昭宴終於主動配合搬遷。
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還關注就業信息並將就業信息及時轉告給有意願外出的務工群眾,拓寬貧困戶勞動力就業渠道。2019年3月,在李興雲的幫助下,貧困戶敖成斌走前往廣東電子廠工作,每月收入都在4800元以上。
帶領群眾興產業增收入
穩住就業,更要發展產業。水坪村自然生態良好無汙染,適宜發展本土農業。經過駐村隊員和村幹部的集體分析研判,結合水坪村山地耐旱特性實際引進了刺梨種植。但是村民對刺梨不夠了解,所以對刺梨種植也不感興趣。針對村民們不想種不願種的情況,李興雲帶著駐村人員和村幹部一起到每個村小組召集村民講解刺梨種植過程,並承諾提供種苗,提前聯繫好收購渠道,確保採收後的刺梨銷路有保障。有了完善的方案,村民們終於打消了顧慮,願意種植刺梨。經過兩年的發展,水坪村118戶貧困戶種植了刺梨,種植面積擴展到1200畝。
除刺梨種植外,駐村工作隊結合貧困戶意願,為76戶貧困戶提供豬苗讓其發展養殖增加收入,同時還結合當地群眾烤菸種植情況,引導12戶貧困戶擴大烤菸經濟作物種植。
堅守在扶貧路上,第一書記李興雲始終不忘初心,把脫貧攻堅責任使命扛在肩頭。通過駐村工作隊的努力,村裡改善了人居環境,增加了道路硬化公裡數,產業增收有了後勁,村裡更加和諧,人民群眾不斷提高幸福感、獲得感。(完)(奠雄 朱照瑜 高嘉)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