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廈門華麗蝶變!廣廈萬千 住有所居夢想圓

2020-12-16 廈門房地產聯合網(xmhouse.com)

  40年篳路藍縷,40年韶光如夢

  時代的大潮澎湃鷺江兩岸

  廈門華麗蝶變成

  「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

  「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對於廈門經濟特區來說

  在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航程中

  住房事業

  始終被放在關乎城市發展

  關乎千家萬戶生活品質的「聚光燈」下

  如今廈門老百姓「有居」「優居」

  開啟宜居宜業幸福密碼

  圖|翔安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

  從「你一間,我一間,筒子樓裡冒黑煙」

  到「小高層,電梯房,城鄉廣廈千萬間」

  自廈門建立經濟特區以來,我市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市場更加規範、保障更加到位,城鎮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人均住房面積由1980年的6.95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30.32平方米。「住有所居」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美好願望,而已成為更多市民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組照片直觀感受

  我市住房事業40年來的變遷~

  80年代

  蓮花新村住宅群一角

  1980年到1990年,我市完成了近20個生活小區和十幾個工業小區的開發建設,如振興新村、檳榔新村、蓮花新村等。圖為20世紀80年代建設的蓮花新村住宅群一角。

  90年代

  前埔小區

  1992年房改啟動,通過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穩步出售公有住房、開發住房二級市場、實行住房貨幣化補貼等一系列住房制度改革,我市城鎮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圖為1998年的前埔小區。

  00年代

  瑞景新村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充滿無限活力,逐步實現住房商品化、產業化,市場秩序日漸規範。圖為瑞景新村。

  如今

  我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內,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市實現社會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雙軌並行」,精準保障不同人群,不僅能為一批批住房困難家庭實現「安居夢」,同時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來廈工作、落戶、深耕,充分發揮住房保障政策在引才、留才方面的激勵作用。

  「住房保障廈門藍本」「住房租賃廈門樣本」

  是「先行先試」「敢想敢闖」的特區精神

  在住房事業領域最直接的體現

  住房保障廈門藍本

  眾多「第一」

  廈門是全國第一個開展住房保障工作的城市;

  全國第一個出臺住房保障地方性法規的城市;

  全國第一個動工建設並交付使用保障性住房的城市……

  眾多「第一」詮釋我市在住房保障領域推動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決心,住房保障體系被多家中央媒體譽為「廈門藍本」向全國推廣。

  我市已形成「分層次、全覆蓋、租購併舉」的社會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雙軌並行」的全新體系,2006年至今累計分配各類保障性住房(含期房)約9.26萬套(間),不僅為住房困難家庭「雪中送炭」,更為廈門實現高質量發展「築巢引鳳」。

  翔安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配售交房現場

  住房租賃廈門樣本

  2017年,廈門被列為全國首批住房租賃試點城市,市住房局在培育市場主體、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市場供應、優化平臺建設、創新服務管理體制機制等多項內容上持續發力,被中央媒體盛讚為「住房租賃廈門樣本」。

  去年,我市成為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示範城市,獲得3年24億元的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廈門成為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示範城市以來,我局已梳理新增住房租賃項目132個,新增房源6.32萬套(間)。

  我市長租公寓環境舒適,吸引了一批年輕人居住

  一個個見證變遷的亮眼數字、一幕幕展現成就的高光瞬間,無不抒寫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

  站在歷史新起點,我局將不忘初心,繼續推動住房事業發展,開啟圍繞住房這一關鍵詞的民生幸福密碼,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為「兩高兩化」建設、保障市民安居樂業貢獻力量。

  (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原標題:40年廈門華麗蝶變!廣廈萬千,住有所居夢想圓)

  ————精彩服務————

  如果大家對以上資訊有疑惑,或者有買房疑問需要諮詢,複製添加微信:xmhouse59,我們將為你答疑解惑、爭取更多的優惠。

null

相關焦點

  • 廈門市住房局:廣廈萬千 住有所居夢想圓
    園博公寓對於廈門經濟特區來說,在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航程中,住房事業這一民生之要,始終被放在關乎城市發展、關乎千家萬戶生活品質的「聚光燈」下。從「你一間,我一間,筒子樓裡冒黑煙」,到「小高層,電梯房,城鄉廣廈千萬間」。
  • (特區40年)(1)廈門篔簹湖生態「蝶變」
    新華社照片,福州,2020年9月11日廈門篔簹湖生態「蝶變」水清岸綠的廈門篔簹湖及周圍城市景觀(9月1日拍攝,無人機照片)。80年代末,廈門提出「依法治湖、截汙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20字方針,開始持續推進篔簹湖生態綜合治理。經過30餘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篔簹湖已變成水清岸綠、鳥語花香的「城市會客廳」,成為廈門特區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城市、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踐範例。
  • 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風華正茂,生機勃發!
    40年來廈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膽實踐、大膽突破跑出特區發展的「廈門速度」地處海防前線的海島小城華麗轉身40年來廈門乘風破浪一路先行40年來廈門一路拼、一路闖、一路領跑在先行先試的「試驗田」追風踏浪為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經驗也以特區發展的「廈門速度」撬動了城市命運軌線的改變
  • 問策上海2025丨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
    一、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在設定「十三五」期間住房發展總目標時,設定「以住有所居為目標」,由此提出,到2020年「實現住房總量平穩增長、住房價格總體穩定、住房困難有效緩解、住房結構有所優化、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管理能級顯著提升的總體目標」。
  • 電影《每個夢想都開花》正式啟動 獻禮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年變遷
    廈門經濟特區於1980年10月批准成立,2021年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廈門一直以來堅持以高質量趕超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致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廈門、新福建。為展現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年的變遷,廈門市文藝創作中心聯合相關主創單位,計劃推出獻禮電影《每個夢想都開花》,藉助電影傳播形式展現廈門在改革開放、特區建設中一路乘風破浪的動人故事,迎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本次劇本研討會由福建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廈門市電影家協會主席李曉紅主持,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廈門市文藝創作中心主任王永盛介紹電影劇本情況。
  • 獻禮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年 電影《每個夢想都開花》籌備工作啟動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獻禮電影《每個夢想都開花》劇本研討會日前在軍營村初心使命館召開。著名導演陳力有望出任本片監製。
  • 「中國建築之鄉」的華麗蝶變
    「中國建築之鄉」的華麗蝶變——瀘縣建築產業挺進「千億」集群紀實「我們村集體資金入股瀘縣建築產業園,每年都能分紅,今後村民們都能享受紅利,這樣的好事,大夥都爭著要來見證開工。」瀘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古代的泥、木、石、漆、雕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建築小分隊,再從建築小分隊整合發展為建築公司……在不斷傳承和持續推動下,2018年,瀘縣獲得了「中國建築之鄉」的美名。接下來,瀘縣的建築業發展開始蝶變。
  • 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全力保障民生工程 誓圓百姓安居夢想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推動棚改工作向前邁進的關鍵一年,這一年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勇克時艱、砥礪前行,充分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加速「貸動」民生工程,助力「六穩」「六保」落實落地,全年累計發放棚改貸款177.4億元,貸款餘額1333.6億元,以必勝的姿態誓圓百姓安居夢想。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省已開工棚改項目能否如期交付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
  • 玉林脫貧攻堅 | 廣廈萬千暖民心
    民以居為安。一直以來,玉林市以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為契機,把解決貧困戶安居問題作為一項解民憂、惠民生的重要工程來抓,讓貧困群眾住得安穩、生活安定。2015年至2020年,我市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1660戶,實現所有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 「住有所居」一個都不能少 為全面小康築好「安穩的家」
    「住有所居」一個都不能少 為全面小康築好「安穩的家」金羊網  作者:趙燕華  2020-05-15 五年來,廣東累計為近40萬戶貧困戶實施了危房改造
  • 福建廈門:篔簹湖蝶變
    漲潮時分,廈門西堤閘口,隨著納潮閘緩緩抬升,西海域的潮水一擁而進,注入篔簹湖。霎時,堤岸上成群白鷺展翅低飛,在湖面上掠食因水體交換而來回遊動的魚蝦。 白鷺翩翩、魚翔淺底,奇特的場景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此情此景,令人難以相信,眼前這個碧波蕩漾的觀魚拍鳥勝地,曾是一個飛鳥魚蝦幾近絕跡的臭水湖。
  • 「「兩高兩化」看廈門」蝶變騰飛氣如虹
    時代的大潮澎湃鷺江兩岸,對於廈門經濟特區來說,40年所經歷的,是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能從一張張最新航拍圖中看到:匱乏落後的彈丸之地,如今已變成繁榮富裕的海上花園;偏居東南一隅的海防小城,華麗蝶變成「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通過城市賦能、城市更新,讓建設之美轉化成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圖為美麗的白鷺洲風光。
  • 新增居住權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新增居住權的主要目的是讓老百姓「住有所居」。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層次保障的住房制度。我國目前建立了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等住房保障制度,但這些還不夠。其他需要長期居住他人房屋的群體利益也需要保護。如離婚後配偶一方沒有房屋、年邁父母沒房居住等,他們屬於弱勢群體,也需要用法律來保障他們的居住權益,這就是立法的初心。
  •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 農民新社區「藍圖」終變
    今年以來,東海縣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科學組織、周密部署、攻堅克難,對標年度改善5000戶目標任務,規劃實施農房改善重點項目26個,通過建設新型農村社區、規劃發展村莊新建翻建、進城入鎮等方式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實現「住有優居
  • 神頭鎮祖屯村從住有所居到「美麗宜居」
    以鄉村振興為目標,通過改善村莊環境、提升鄉風文明、夯實發展基礎,祖屯村最終實現了從住有所居到「美麗宜居」的飛躍。
  • 住進公租房圓安居夢 武漢住房保障獲國務院通報表彰
    住進公租房圓安居夢 武漢住房保障獲國務院通報表彰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4日 08:35 來源:楚天都市報 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道路上,住房保障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武漢市以切實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為目標,不斷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穩步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公租房建設,真正使一大批需要幫助的住房困難群眾受益。
  •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 農民新社區「藍圖」終變「美圖...
    近年來,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堅持將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龍頭工程,乘勢而上,切實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留住鄉愁記憶,推動產居融合發展,實現共建共享共治,讓農民群眾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暖心。
  • 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債券2019年度受託管理事務報告 20...
    券(第一期)(債券簡稱:「18圓融01」)、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二期)(債券簡稱:「18圓融02」)、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紓困專項債券(第一期)(債券簡稱:「18圓紓01」)、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創新創業
  • 20年之約,終於等到你!廈門人又一節日要來了!
    AUTUMN收到大家的熱情已經安排上啦在喜迎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廈門日報社第20屆讀者節即將與您在金秋時節深情相約再續一份報紙與一座城市20年不變的約定今年以「與特區共成長 與廈門同歡歌」為主題這個城市嘉年華將延續十分精彩的活動我們也十分感謝市民讀者們長久以來的信任、陪伴和參與再劇透一下即日起「二十年二十佳讀者」徵集評選活動啟動歡迎您踴躍自薦或推薦講述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