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成績停滯不前?練好抗乳酸能力,你的全馬成績就不會差!

2020-12-10 跑步時光機

想要提高跑步速度,馬拉松成績想出新PB,這三個方面的訓練缺一不可:提高有氧基礎耐力、提高最大攝氧量以及提升抗乳酸能力。

有氧基礎耐力的提高能夠讓你跑得遠,最大攝氧量的提高能夠讓你跑得快,抗乳酸能力的提高能夠讓用很快的速度跑得很遠。

那麼,這三個方面該如何提高呢?

有氧基礎耐力的提升

有氧基礎耐力是跑步的基礎,這就如一座大廈的地基。如果連地基都沒打好,何談蓋一棟高樓大廈呢?

有氧基礎耐力都沒打好,怎麼能跑完馬拉松呢?刷新PB更是天方地談。

怎麼提升有氧基礎耐力呢?可以試一試這兩個跑法。

第一個跑法:MAF180跑法。

MAF180跑法簡單來說就是最大有氧心率跑法,它的核心就是用180-年齡最為目標心率來跑。

比如小明今年25歲,那麼小明在進行MAF180跑法的時候,最大心率不能超過180-25=155次/分鐘。

這個心率可以有一些波動。

如果你經常鍛鍊,最近一兩年還有參加過馬拉松,那麼最大心率可以適當往上+5。

如果你是初跑者,或者大病初癒,那麼最大心率還要減掉5。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你是個經常鍛鍊的,感覺自個體力還不錯的,那麼最大心率可以適當的往上提一些。

如果你體弱多病,耐力不行,那麼心率就自覺的往下調一些。

剛開始跑的時候,這速度會非常的慢。但要記住保持耐心,時間長了你會受益匪淺。

就比如小明剛開始用155次/分鐘只能跑出7分配速,經過一年的訓練,155次/分鐘的心率小明可以跑出5分配速。

這就是有氧基礎耐力的提高。

第二個跑法:細胞分裂法

細胞分裂法是日本職業選手都一直在用的跑法。它的核心就是用原生跑速來跑。

什麼是原生跑速呢?指的就是在跑步過程中,一開始用的是鼻子呼吸。當速度網上提時,就會過渡到口鼻一起呼吸。在快要張開嘴巴呼吸的這個臨界點,就是你的原生跑速。換句話說原生跑速就是只用鼻子呼吸時的最大速度。

一般來說,這個速度是50%最大攝氧量,也就是50%最大儲備心率。

怎麼算呢?

舉個例子,小明25歲,靜態心率60。那麼小明的原生跑速所對應的心率=(220-25-60)X 50% +60=127.5次/分鐘

看到這心率,相信很多人都會說不用跑了,直接走吧。的確,這個原生跑速確實很慢,但是經過長時間的鍛鍊後,你會發現用這個心率來跑,你會越來越快,也就是只用鼻子呼吸的速度越來越快。

最大攝氧量的提高

通過上面的兩個方法,好好的練一段時間,有氧基礎就會打得很紮實。這時候就可以進行速度專項訓練了。

想要提高最大攝氧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間歇跑。

什麼是間歇跑?簡單來說就是跑跑停停,不過在跑的時候,要用上最大有氧心率的90%來跑,在跑完之後,休息同樣的運動時間,再接著跑下一組。

在間歇跑的過程中,由於我們在不停的變速衝刺,能夠大大的刺激心肺能力,從而提高最大攝氧量。另外,在間歇跑過程中,因為快速的奔跑中,身體產生的乳酸也會增多,很容易疲勞。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抗乳酸能力也變強了,從而變得更能跑。

間歇跑怎麼訓練?

我們以400米90秒間歇為例。

在開始間歇跑之前,首先要做好熱身,因為間歇跑強度非常大,身體沒做好熱身的話,是非常容易受傷的。熱身完之後,慢跑3-5公裡以便適應接下來的間歇大餐。

做好這些準備後,便開始間歇跑。

用90秒的時間內跑完400米,可能會有誤差1-2秒,這個關係不大,但是不要誤差太多。跑完之後,同樣也是休息90秒。間歇跑的休息和跑的時間是1:1,這樣才能夠在你的機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接著下一組,跑個8組-10組左右。跑完之後要做好拉伸和放鬆。

在間歇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前面幾組不要跑太快了,不然後面的幾組你

會跑得特別難受。另外,間歇跑一定要嚴格按照時間來,很多人往往在最後幾組因為太累了,就越跑越慢,這樣的訓練效果是會打折扣的。練習間歇跑的時候,最好是有幾個小夥伴一起跑。可以

互相打氣,互相鼓勵。

只有吃得過間歇跑的苦,你才能迎來PB時的快樂!

間歇跑是一個強度非常高的運動,新手跑者暫時以鍛鍊有氧耐力為主,想提高跑步成績的跑者可以練下間歇跑。間歇跑一個星期練一次就夠了,不要貪多哦。

抗乳酸能力的提升

光有速度也不行,你需要的是能夠用高速度奔跑夠長的時間才能創造PB,而能提高這項能力的就是抗乳酸跑。

抗乳酸跑就是配速要控制在有氧和無氧之間,要達到有氧運動下的最高速度,同時又不會因為乳酸堆積而感到疲勞。它的強度是比較艱苦,但是是屬於舒適的艱苦。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就是你跑的時候感覺很累,好想

放棄,但是發現自己還能夠再堅持好幾公裡。

抗乳酸跑要怎麼跑練習?

抗乳酸跑有兩種跑法,一種是節奏跑,另一種則是巡航間歇。

節奏跑就是全程都要按照乳酸拐點的那個配速來跑,一般只要跑一個20分鐘就足夠了。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力足夠,那麼可以跑2-3個20分鐘的定速節奏跑。定速節奏跑的好處就是能加強你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相當吃力配速的能力。

巡航間歇就是要按照乳酸拐點的配速來跑,每次跑前都會有一小段休息時間。一般來說休息時間和跑步時間是1:5的關係。比如你跑5分鐘,那麼可以休息一分鐘。一般跑個4-6組就可以了。巡航間歇訓練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你的身體以預期的門檻強度進行更長時間的訓練。

那麼,怎麼知道哪個配速是自己的乳酸拐點呢?

一般來說,這樣的配速是最大心率的88%-90%之間。如果你覺得這樣的配速對你來說非常累,那麼可以適當的降速。

抗乳酸跑最重要的就是全程都要嚴格用既定的配速來跑,低於那個配速就不算是抗乳酸跑了。

比如,小明今天要來一次抗乳酸跑訓練,假設他的抗乳酸配速是4分30秒。

在經過10分鐘的熱身之後,小明開始慢跑,前兩公裡他用了6分的配速跑,之後才開始用4分30秒的配速來跑。那麼,真正的抗乳酸跑就是從這進入4分30秒配速開始算起。

只有嚴格的按抗乳酸跑的配速跑,你的抗乳酸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也才能跑得更快。

抗乳酸跑是每個跑者想要提高成績必須訓練的一個方法,不過每周的抗乳酸訓練跑量不要超過周跑量的10%。

比如,你這周的跑量是60公裡,那麼你抗乳酸跑的跑量最好不要超過6公裡。

總結

想要提高速度,就必須從這三方面入手。在平時訓練的時候,要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如果你的基礎耐力很強,但是速度不行,那麼在平時訓練的時候多加一些間歇跑。如果你10公裡成績很好,但是馬拉松成績卻不理想,那麼你就要多練習有氧基礎耐力。

如此才能讓你的馬拉松中跑出好成績,才能順利刷新PB。

相關焦點

  • 亞索800跑法,既能提升最大攝氧量,又能預估你的全馬成績!
    想要在馬拉松比賽中跑出好成績,就必須要練好兩個能力,一個是有氧基礎耐力,它是能夠讓你跑得更久更遠。另一個是速度耐力,它能讓你跑得更快更持久。亞索800亞索800的標準訓練是這樣的:以10組800為例,要求每一組800米跑步的時間一樣,在組與組之間休息的時間也要一樣。如果你能夠嚴格完成這個標準,那麼你的全馬成績就能夠預測出來,你參加馬拉松最後的完賽時間和你完成800米的時間數字相同。
  • 乳酸門檻跑,提高馬拉松成績的關鍵
    乳酸門檻訓練的目的是加強身體清除乳酸的能力,而身體清除乳酸的能力越強,那麼馬拉松成績就會越好。但是僅僅練好有氧是不夠的,如果你要想提高跑步成績,還需要練習速度耐力,而提高速度耐力最好的方式是乳酸門檻跑,其次是間歇跑。乳酸門檻跑不像間歇跑那麼令人恐懼,也不像慢跑那樣對提高成績幫助不大。有一句話說,跨過乳酸門檻跑,菜鳥也能變大神。
  • 10公裡跑多快,決定你的全馬成績!(詳細數據對比)
    對跑步老鳥來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一些跑步教練甚至會把十公裡的跑步成績,視為評判個人路跑能力的重要標準,用來判斷你的馬拉松潛力。 所以,上面的表格更針對的是業餘跑友,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10公裡水平預測全馬成績。很多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 這時候,很多專業運動員和經驗豐富的教練就會提到5000米和10000米的專項能力訓練。
  • 眾多馬拉松在即:這是預測全馬成績最簡單實用的方法
    全馬目標成績4小時,亞索800的配速就是4分鐘/800米; 全馬目標成績3小時,亞索800的配速就是3分鐘/800米; 全力衝刺跑800米超過目標配速,就不能稱為亞索800的訓練。
  • 最新10公裡跑自測,你在哪一級?全馬成績又能跑多少?
    男子50分鐘、女子56分鐘以內,這個成績在跑步愛好者裡面已經算是很強的,能跑出這個成績的跑友全馬完賽成績基本可以衝擊4小時了; 第五級:【刻苦級】 男子55分鐘、女子60分鐘以內,意味著你的平均配速要達到5:30秒-6:00秒/公裡,需要有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才能達到
  • 贏了跑量,輸了成績?不如試試練間歇,三個跑法,輕鬆掌握
    如果你是一個嚴肅跑者,那一定對「間歇跑」不陌生。2020年,你為了這一年的跑步定目標了嗎?無論是LSD還是間歇跑,又或者是周一的跑休,你準備好了嗎?有的人為了破三、追求PB,堅持不懈地每天黑練,但最終卻是贏了跑量,輸了成績。跑完全馬自然是不在話下,但想要取得成績的突破,就不得不說到「間歇跑」。
  • 贏了跑量,輸了成績?不如試試練間歇,三個跑法,輕鬆掌握
    如果你是一個嚴肅跑者,那一定對「間歇跑」不陌生。2020年,你為了這一年的跑步定目標了嗎?無論是LSD還是間歇跑,又或者是周一的跑休,你準備好了嗎?有的人為了破三、追求PB,堅持不懈地每天黑練,但最終卻是贏了跑量,輸了成績。
  • 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如何以5公裡、10公裡、半馬最好成績來推算全馬成績?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得冬訓者,得PB。現在在數九寒天努力跑步的人,想必內心都會暗暗有一個新賽季想要達到的馬拉松成績目標,跑進4小時、330、3小時甚至更快。如今冬訓已經過去三分之一,不知你有氧基礎打的怎樣?
  • 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
    在跑步學院北京馬拉松訓練營的學員裡,有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的小飛哥;只求完賽不求成績,卻不小心PB44分鐘的佛系跑者曹琳;成馬上一不小心跑出最好成績346的Jennifer;還有練了3年終於歷經波折完成首馬的亞新……當然還有很多堅持跑步的同學,比如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的助教碩哥,還有人人都愛的快樂跑者石哥
  • 分享一個跑者體重與全馬成績的統計數字表
    他補充說,「跑步比賽時,你想跑得相對更快一些,但是你的體重增加了約3公斤,那麼這相當於自身體重的三至四倍會壓在你的腿上。」田中宏曉博士,日本福岡大學體育系教授,主要研究運動生理學,同時,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馬拉松跑者,他用親身經歷論證了一個觀點: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
  • 平哥帶你了解乳酸閾值
    3、提高乳酸閾值的好處乳酸閾值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跑步數據,因為真正決定一名跑者的長跑能力的不是10組間歇跑有多快,而是你的乳酸閾值的臨界點有多高,換句話說,乳酸閾值決定了你的跑步水平,乳酸閾值越高,你的跑步水平越高
  • 半馬與全馬成績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如何才能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有效
    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語,半馬怡情,全馬「傷身」就是這個意思,當然,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全馬也不會產生所謂傷身。 那麼在全力以赴的情況下,全馬成績和半馬成績呈現怎樣的關係呢?丹尼爾斯跑步公式給出了一個估計值,見下表。
  • 體重影響跑步成績?最新標準體重對照表
    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跑友圈有一句很流行的話: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它由是日本福岡大學田中教授提出的。田中教授37歲首馬,當時體重50多公斤、跑齡只有半年,成績是411。9年後,為了治好代謝綜合症,體重達到64kg的田中重新跑馬,成績3h30m3s。47歲時,體重控制在50kg左右的他以255的成績順利破3,到了50歲繼續PB,完賽成績2h38m48s。
  • 如何提升馬拉松跑步成績
    雖然每個人跑步的經歷都不相同,但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高配速和全馬成績。小編接觸過很多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成績的跑者,發現他們大都有以下5個特徵。如果你也想要跑得更快,更遠,提高全馬成績,不妨學學他們的經驗。1設置多個目標,循序漸進完成初跑者有初跑者的目標,比如他們想跑得更遠;高階跑者有高階跑者的目標,比如他們想跑得更快。
  • 體重影響馬拉松成績?最新跑步標準體重對照表!
    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 跑友圈有一句很流行的話: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它由是日本福岡大學田中教授提出的。 田中宏曉,醫學博士,日本福岡大學體育系教授,主要研究運動生理學。田中教授37歲首馬,當時體重50多公斤、跑齡只有半年,成績是411。
  • 體重影響馬拉松成績?最新跑步標準體重對照表,你屬於哪一級?
    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 跑友圈有一句很流行的話: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它由是日本福岡大學田中教授提出的。 田中教授37歲首馬,當時體重50多公斤、跑齡只有半年,成績是411。9年後,為了治好代謝綜合症,體重達到64kg的田中重新跑馬,成績3h30m3s。47歲時,體重控制在50kg左右的他以255的成績順利破3,到了50歲繼續PB,完賽成績2h38m48s。
  • 壓縮腿套真的可以提高跑步成績嗎?
    一組穿壓縮襪,另一組作為對照組穿跑步襪。      研究發現壓縮襪確實對耐力跑成績有很小的提升,但這只能說明一部分原因是壓縮襪可以增加氧氣攝入量。所以,最後研究的結論提出壓縮襪可以「增加跑步者的機械效率」的理論。
  • 跑步配速低?耐力差?是時候練間歇跑了
    跑步配速低?耐力差?是時候練間歇跑了 原標題:跑步配速低?耐力差?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容易達到,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進步明顯,而且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當你能跑10公裡時,那麼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對跑步老鳥來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而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堅持一段時間就會達到,而且日常跑跑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對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一些跑步教練也會把10公裡成績,視為評判個人路跑能力的重要標準,用來判斷你的馬拉松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