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薛丁格貓的笑容在其身體外遙遠的地方

2020-12-23 量子認知

薛丁格的貓是量子力學的基本思想實驗,這隻貓處於既是死又是活的疊加狀態。

現在,物理學家證明,這隻貓不僅既是死又是活,而且它的笑容或哭相可遠在其身體之外的地方。

你可能見過沒有笑容的貓,但是你肯定沒有見過遠在其身體外的單獨的貓的笑容。

有人可能會問,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談論的單純的是貓和它的笑容,這確實很怪異。但是當然,在量子力學裡,所有這些都必須轉換回基本的粒子。這就是說,如果粒子失去了自旋,而它的自旋卻發生在了遠處其它的地方,這就是物理學家所證明的。

這個使人感到新奇的重磅研究結果論文,題為:「反事實量子通信中的非局部性是什麼?」,發表在最近的《物理評論通訊》上。

在介紹這一論文工作前,先介紹一下這篇論文的作者。論文作者亞基爾·阿哈羅諾夫(Yakir Aharonov),著名量子物理學家,1959年他與著名物理學家戴維·玻姆提出阿哈諾夫-波姆效應(Aharonov–Bohm effect),因而一同獲得1998年沃爾夫獎,1993年提出了量子算法重要核心的「量子隨機遊走」這一數學統計模型。

阿哈羅諾夫-玻姆效應是個物理學現象。它證明即使在磁場為零的區域,仍然會存在磁效應,這一效應是量子力學和電動力學發展史上的重要實驗,說明了量子力學的非局域性質。

阿哈羅諾夫-玻姆效應

研究人員表示,「我經常看到沒有笑容的貓,」 「但是沒有見過貓的笑容!這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奇怪的事情!」研究人員展示了粒子如何在實驗的一角顯示其臉部而無需在任何地方看到其身體。更準確地說,他們的研究認為信息可以在兩點之間傳遞而無需交換粒子。

設想他們基於其計算的實驗模型,想像一條走廊,一端蓋在鏡門上。在量子物理學中,直到觀察到物體才定義物體,直到看到它為止,門才打開和關閉,這與薛丁格貓的思想實驗一樣。

如果要把微粒送入走廊,那麼它的命運也可能是模糊的,直到知道其行程為止。它會反射和不反射、通過和不通過。這是因為粒子的可能性波具有任何物理波的特徵。有波峰和波谷控制著在某處發現粒子的機會,並且隨時間的演變而變化。

簡單地說,根據物理學家的說法,描述其角動量或自旋的粒子相的一部分應隨反射鏡的打開或關閉狀態而變化。即使粒子本身不應該位於走廊的盡頭,研究人員也發現,動量似乎應該能夠用幽靈的手指觸及緊閉的門,然後再帶回一些信息。

通常不知道粒子會釋放諸如旋轉或帶電之類的東西,讓它們徘徊並影響遙遠的周圍環境,只有面部離開時微笑會保留下來。阿哈羅諾夫對這樣奇幻般的量子物理學荒謬並不陌生。半個多世紀以前,他與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戴維·鮑姆合作進行了涉及電磁場粒子非局部影響的分析。

量子物理中一些明顯的「怪異」動作,尚待充分解釋。「糾纏」連接的波可以立即分解為相互關聯的離散粒子,而無論它們相距多遠。

該研究論文的解釋基於一個稱為「模動量」(modular momentum)的概念:模動量的特徵很難在沒有量子場論數學基礎的情況下進行詳細了解。

基本上,不同於經典的動量,模動量在概率波的量子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它們在空間中相互波動並相互幹擾。這不是我們用來描述彈球在機器中如何彈跳的動力。但這是一種動量,它使我們知道如何計算運動的可能性,即使其動作的後果難以想像。

阿哈羅諾夫表示:「儘管量子特性會離開它們的粒子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但也沒有說什麼都沒有發生,並且效果是那樣令人驚訝。」基本粒子與其特性可以分開,但模塊化的角動量這一屬性始終在變化。

這項基礎的實際意義可能會在將來的物理實驗和工程師手中掌握。阿哈羅諾夫表示,這一研究分析旨在解決粒子在局部作用的含義這一重要概念,這意味著粒子的性質,例如薛丁格貓的笑容,有時可能比其身體的下落更為重要。

參考:What is nonlocal in counterfactual quantum communic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https://journals.aps.org/prl/accepted/c3076Y6bI091ec55f9465bc9200223328b0ab042b

#量子#

相關焦點

  • 在一篇令人費解的新論文中,物理學家們對薛丁格的貓咧嘴一笑
    「我經常看到一隻咧嘴笑的貓臉,」愛麗絲想,「但是卻看不見這隻咧嘴笑貓的身體!這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奇怪的事!」他和以色列物理學家丹尼爾·羅利希(Daniel Rohrlich)一起,從理論上展示了一個粒子如何在實驗的一個角落裡露出自己的臉,而不需要它的身體出現在任何可見的地方。更準確地說,他們的分析認為,信息可以在兩點之間傳遞,而不需要交換粒子。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你的參與也直接幹預了結果。
  • 薛丁格的什麼貓?
    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
  • 愛因斯坦和薛丁格是如何合謀殺死那隻貓的?
    在量子理論的所有奇異中,似乎很少有比歐文·薛丁格那著名的關於貓的言論更奇怪的了。它描述了一隻貓被鎖在一個沒有窗戶的盒子裡,還有一些放射性物質。如果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那麼一個裝置就會釋放一個錘子,錘子會打碎一小瓶毒藥,殺死貓。如果沒有檢測到放射性物質,這隻貓就活了下來。薛丁格虛構了這個可怕的場景來嘲笑他所認為的量子理論的一個可笑的特徵。
  • 最新研究:人工智慧解了薛丁格方程
    但是該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深度學習方法,可以實現前所未有的準確性和計算效率的結合。人工智慧已經改變了許多技術和科學領域,從計算機視覺到材料科學。該研究結果論文,題為:「電子薛丁格方程的深層神經網絡解決方案」,發表在《自然-化學》雜誌上。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埃爾溫·薛丁格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1926年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薛丁格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33年埃爾溫·薛丁格因薛丁格方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35年薛丁格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也就是薛丁格的貓。他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
  • 一隻既死又活的貓——通俗易懂解釋薛丁格的貓原理
    薛丁格的貓是由薛丁格提出的一種理想實驗假說。實驗中,我們在一個封閉不透明的盒子中放置一個放射性原子,一個粒子探測裝置,一隻貓,一個錘子,一個放置劇毒的瓶子。如果放射性原子發生了衰變,粒子探測器就會接收到粒子,發出信號打碎瓶子,貓必死無疑。另一種是粒子不發生衰變,貓活著。然而,實驗不能受光和其他因素的幹擾,所以人們無法查看實驗結果。這樣一來,薛丁格的貓就是一隻既死又活的貓了。人們打開盒子查看是一種宏觀活動,而實驗研究的是微觀現象。打開盒子,就會使微觀和宏觀發生錯亂。
  • 為什麼說「薛丁格的貓」是對上帝在擲骰子的最好論證?
    1924 年,德布羅意在其博士論文《量子理論的研究》中初步提出了相位波也就是物質波的概念,在這篇論文中運用了兩個最亮眼的公式: E=hv 和 E=mc2。德布羅意把兩個公式綜合再作出假設,他認為光量子的靜止質量不為零,而像電子等一類實物粒子則具有頻率的周期過程。
  • 風流倜儻薛丁格建立方程 思想實驗虛擬貓糾纏世人
    這一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Schrödinger,1887年-1961年)受德拜之邀在蘇黎世作了一個介紹德布羅意「物質波」的演講。在這場報告上,德拜的一個問題點醒了薛丁格。1926年,著名的薛丁格方程便橫空出世了!撰文 | 張天蓉奧地利在我們眼中是一個音樂的國度,維也納更是著名的音樂之鄉,是「音樂之聲」遍地流淌的地方!
  • 薛丁格的貓,著名的思想實驗,原來我們一直誤解了它設立的初衷!
    薛丁格的貓是真的嗎?薛丁格的貓切中了玻爾對現實的奇怪解釋的核心:量子領域和日常領域之間缺乏明確的分界線。雖然大多數人認為它提供了一個例子來支持那些在測量之前沒有明確定義的性質的粒子,但薛丁格的初衷恰恰相反,表明這樣的想法是荒謬的。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指的是什麼
    在解釋「薛丁格的貓」時,我們先簡單介紹下薛丁格!首先可以聲明的薛丁格不是中國人,薛丁格全名叫埃爾溫·薛丁格,他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教,1887年8月12日出生於奧地利,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奧地利人,父親是天主教信徒,母親是路德教派的信徒。
  • 【雙語彙】Schrodinger's cat/薛丁格的貓
    說起科學史上最有名的實驗動物,能跟巴甫洛夫的狗相比的,大概非薛丁格的貓(Schrodinger's cat)莫屬。但巴甫洛夫的狗是確有其狗,薛丁格的貓只活/死在想像之中。在熱播了12年的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物理學博士萊納德企圖策劃與美女潘妮的約會,兩個人都向物理學博士謝爾頓尋求建議。
  • 四大神獸,除了「薛丁格的貓」還有誰?
    芝諾之龜以身體劣勢為由,申請提前奔跑100米。阿喀琉斯深知自己的速度乃是芝諾之龜的十倍,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比賽開始。一個毫無殺傷力但又難纏的神獸伴隨量子力學空降人間,這神獸誕生於史上最風流的物理學家薛丁格的手上,遂名曰薛丁格之貓。相比起前面那三個神通廣大的神獸們,薛丁格之貓命運最悲催,它既不能享受吞拿魚味兒的貓罐頭,也沒有貓奴給它獻殷勤,自始至終,它都活在物理帝國的刑場上,並練就了既死又活的本事。
  • 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887年8月12日,薛丁格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富裕家庭。他是獨子,家裡人都很寵愛他。1914年至1918年,薛丁格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後回到大學教書。1920年4月6日(33歲),他同安娜瑪麗結婚。1921年,他搬到了蘇黎世大學,成為一名教授。當時的物理學界,信奉的是牛頓經典力學,對微觀世界的探秘研究甚少。而量子革命逐漸在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的理論激辯中,慢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再揭量子真相: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好,言歸正傳,繼續我們今天的主題:量子力學中「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薛丁格的貓,又稱薛丁格之貓,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來的,大致內容是: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
  • 坤鵬論:物理學神獸之拉普拉斯獸和薛丁格的貓
    三、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貓如今已經是教授量子論的經典比喻。而且,光是提提它的名字,都會讓人覺得特別高檔。它是量子力學中最著名、也最被誤解的概念之一。當然,談起量子力學,又是另一段漫長而有趣的知識了。今天坤鵬論只講講與薛丁格的貓相關的普及知識點。
  • 薛丁格,不只有他的貓,還有他難以啟齒的婚姻關係
    要說起現在最火的神獸——草泥馬,也就是羊駝,可能逐漸都要被這位仁兄的貓給擠下去了,可為什麼說一隻貓是神獸呢?那我們還得從它的主人——薛丁格說起。相當於薛丁格的貓,也可以說成是你頭頂上的飛機,只要他在飛行便有可能會砸中你,而你有沒有被砸中,那麼就是這個理論的玄妙之處了。那麼薛丁格的貓是怎麼誕生的呢?
  •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竟是為了幫愛因斯坦吵架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當談論起薛丁格的貓之時想必各位小夥伴並不陌生,這是著名科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用宏觀世界來描述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在量子理論發展的初期,著名的物理學及愛因斯坦和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波爾正在爭論一個話題,那就是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 「麥克斯韋妖」與「薛丁格的貓」齊名,它有何恐怖之處?
    「薛丁格的貓」既是死的又是活的,這是非常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上,這就是薛丁格當年提出這個思想實驗想要達到的目的。薛丁格試圖以這隻「既死又活」的貓讓人們明白,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是多麼的荒謬,然而時至今日,薛丁格的貓儼然成為了量子力學的代名詞,這是薛丁格萬萬沒有想到的。
  • 【物理科普】物理學界的四大神獸,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出生日期:1935年   主人:薛丁格  門派:量子力學   能力:超越生死20世紀,物理帝國妖風四起。一個毫無殺傷力但又難纏的神獸伴隨量子力學空降人間,這神獸誕生於史上最風流的物理學家薛丁格的手上,遂名曰薛丁格之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