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2020-12-27 鄭天亮旅遊迷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平時城裡人工作很忙,生活節奏很好,周末是最適合忙碌城市人放鬆的時間,請利用周末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周末一般只有兩天,不想去的景點也不去,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放鬆身心,我不想太累,所以,去旅行的時候想避開人流,不分人群,不用幾個人的頭,可以看到美麗的景色,感受到民俗文化。

廣州給人一種國際大都市經濟發達的印象,但是,廣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有2800多年的文化歷史,隱藏著很多美麗的故鄉,這些大城市的小村莊基本上還沒有開發,舊房子的舊街道是歷史的標誌,保留很多傳統文化,有著鄉下特有的安靜,每次進入這些村子,千山萬水都會去遠處看風景看歷史,但身邊卻低估著這些美麗的鄉村、歷史文化的村莊,裡面的味道真值得玩味,因為臨時休假,珊娘要去廣州看望有效的鄉下朋友,說是走著去,又去了廣州的鄉下,去深閨裡找個美麗的鄉下,借朋友的自行車,沿著河流沿著綠色的道路走,沿著綠色的路變成河流,在道路上種植物,空氣一下子變得清新起來,各種各樣的花在春天的路邊盛開,途中大水田、田地、水窪縱橫交錯,在淫雨之下,綠地裡擴展的生命力是美麗的鄉村風景畫,途中,她走進了一個叫「龍崗村」的村子,在村民的帶領下,珊娘一個人在60畝油菜花地裡欣賞了它,(在前篇報導中介紹過,)在和村民聊天的過程中,我了解了村裡的祠堂古建築群和古老的街道。

繞著油菜花的田地走,就能看到龍崗村的古老祠堂群和古老的街道,因為面積大,所以能從遠處感受到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古式青磚壁、硬山式建築結構、釜耳封火山壁、灰塑等,整個祠堂群建築感覺面積很大,目測佔地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在中國傳統中,祠堂是一族人祭祖和先賢的場所,最初只有帝王、諸侯、醫生才能建立宗廟供奉祖先,到了明代,允許老百姓建造「家廟」,龍崗村曾氏祠建於明代初期,從現在開始有六百年以上的歷史,是難以保存的明代建築,祠堂有各種各樣的用途,祭祖、辦結婚、喪服、壽喜等手續時,有家庭事務諮詢、民族聚會等,祠堂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象徵,祠堂文化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保存良好的祠堂,可以留給後人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具有研究的價值,附近祠堂前面有功名石,容易感受到村裡古書文化的氛圍,祠堂前面種著大木棉樹,現在花開了。

龍崗村古祠堂最多的時候有14座,據說現在還剩8座,眼前全宗祠群的布局是大三小四祠,中路主體建造了曾氏大宗祠,供奉曾子第五十九代孫曾元養(元養公)而建,左路是元養六子恵祖公祠(即六房)和應陽公祠,右路是副宗祠,「曾氏大宗祠」的入口處掛著「古祠春暉」的字樣,這裡是白雲十景之一,曾氏大宗祠的村民們又被稱為「追遠堂」,「追德」字中有「追德」字的意思,「追德」字中有「追德」字,「追德」字的意思,宗祠的建築樣式是三路四合院,各建築由正門到後堂,地臺的高度逐漸升高,全部由四進構成,左、中、右建築物之間隔著兩米寬的胡同,各建築從正門到後堂,底座的高度逐漸提高,形成四合院式,即由門廳、鳥居、中堂、享堂、後堂構成,從玄關到後堂有天花板相連,從門進入入口大廳,被裡面巨大的花崗石鳥居吸引,坊額寫著「奉議大夫」,上面刻有「恩榮」兩個字,鳥居後面寫著「唯一流芳」,整個鳥居雄偉壯觀,之後,和村裡的老人聊天,龍崗村曾氏在南宋的抗金名將曾橿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奉敕監督湖廣軍務,次年2月侵略金兵南,被寧宗皇帝任命為奉議醫,抵抗金兵,大敗,龍崗村有一座名為「奉議大夫」的鳥居,記載了這段歷史。

仔細一看,可以感受到整個宗祠建築群的巨大,建築物的牆壁採用了舊型的青磚,宗祠的牆壁裝飾樣式是堅硬的山式建築結構,屋頂都是灰做的,廣東古代傳統建築特有的室外裝飾藝術,灰的內容主要是福綠壽三星、飛龍、麒麟、蝙蝠、鳳凰等聖獸,在與村民的閒談中,曾氏的祠堂經歷了學校、穀倉、榨油工廠、服裝工廠、精米工廠等用途,幸好這些建築還保留著它的身影,老人們聚在一起看象棋,聊天,伴隨著祠堂外面盛開的木棉,這個景色非常美麗,這次旅行絕對是驚喜!像龍崗村那樣充滿歷史文化的美麗村莊,不為大眾所知,完全有「被低估」的感覺,這次偶然的相遇,再次讓珊娘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走在廣州的鄉下,尋找一個深閨裡的美麗村莊,記錄每個村莊的情況,為大家提供一扇感受廣州鄉下的窗口和視角,你覺得龍崗村古建築群的景色怎麼樣?還有像這樣的古村文化存在嗎?來這個村子的話,是舊建築物嗎?還是油菜花?你去過龍崗村嗎?怎麼樣?在那裡還見過不認識的古村落,有推薦給大家的嗎?謝謝大家的留言。

相關焦點

  • 深圳規模最大的古宗祠,是宗聖曾子後人所建,聚族居此已近九百年
    曾氏是曾子之後,自古中原人多次因避亂而大規模南遷,曾氏是何時遷到嶺南的如今已很難說清楚,但倒是可以明確曾仕貴是在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自南雄珠璣巷遷此,成為新橋曾氏的開基祖。當時曾仕貴與兄弟曾仕行分道而行,二人剖開一石,各持一半,作為後人相認的憑證,這也是石牌坊上「片石流輝」的典故。
  • 廣州花都港頭村將這樣華麗轉身
    一座擁有600餘年歷史的傳統村落,保有大量明、清及民國時期的院落,被譽為「露天的明清建築博物館」的花都區港頭村,將通過國內外知名建築大師之手,重塑嶺南鄉村文脈。日前,「嶺南國際建築師公社」美麗鄉村項目集群設計方案揭曉,8家國內外建築大師團隊的作品令人嘆為觀止。港頭村位於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京港澳高速以西,北鄰花都大道,南接流溪河,距離白雲機場10公裡。
  • 許鴻飛藝術雕塑進鄉村 廣州網紅潮範打卡地在此
    更何況,如今優美的鄉村裡,還能欣賞名家的藝術大作呢! 五一假期期間,來到花都區的塱頭古村,將可以隨時邂逅廣州雕塑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許鴻飛的雕塑藝術作品。鄉村和藝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現場一看,第一眼便已覺得將傳統和現代藝術相結合,是如此地「妙」!
  • 美麗鄉村園建_2020年美麗鄉村園建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美麗鄉村園建專題為您提供美麗鄉村園建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美麗鄉村園建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如何改造傳統村落建設美麗鄉村|文末附相關建築資料40套 查看詳情
  • 紅色基因扮靚美麗鄉村
    隨著縣政府的遷出,洛場村以遺留的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為依託,走出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路子,為這片紅色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花縣人民政府舊址: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花都是一片具有優良傳統的紅色革命熱土,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1949年10月13日,花縣解放;1950年3月,花縣人民政府從花城遷往洛場村辦公。
  • 2021年廣東省曾子文化研究會年會擬在河源舉辦
    今日,河源市曾子文化研究會在河源市區舉行了迎國慶暨中秋茶話會活動,來自河源市5縣2區的曾子後裔代表共23人參會。當天的茶話會傳達了廣東省曾子文化研究會有關補充《省譜》族譜的相關會議精神,參會人員就《省譜》族譜修編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與楊凌畢公村「聯姻」 共建美麗鄉村
    6月18日一大早,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北鬥鄉建工作坊的50名大學生志願者來到了楊陵區五泉鎮畢公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了激發我們在校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我們組織了城市規劃、景觀、建築專業的50名在校學生,在畢公村開展1個多月的暑期志願活動。」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講師王瑾告訴視線記者。
  • 小村:幹欄式建築點靚鄉村畫卷
    筆者了解到,為打造本土特色的幹欄式建築,帶動當地鄉村旅遊業及附加產業發展,小村鄉在原有橋梁結構上進行改建,增設32米廊道,打造民族特色廊橋,連接小村集鎮和生態茶園觀光帶,形成生態產業片區。村民們表示,現在這種榫卯結構的木質廊橋越來越少見了,在鄉村裡木質廊橋還是比鋼筋水泥結構的更加賞心悅目。 近年來,小村鄉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把大力實施特色民居建設、復興幹欄式建築之鄉等工程作為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村民居住環境質量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和人文環境。
  • 鄉村最美女創客展播 |李潔:用設計點亮美麗鄉村
    鄉村最美女創客展播 |李潔:用設計點亮美麗鄉村 2020-10-28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建的鄉村建築_2020年新建的鄉村建築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農村基礎設施市場空間巨大 《意見》指出,農村基礎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農村經 查看詳情 2017年5月起河北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居住建築75%節能標準!
  • 【熱點】走進岔鞍村 開啟美麗鄉村建築新篇章
    近年來,岔鞍村堅持「高標規劃、高位建設、高質管理和科學計劃、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生態協調」的總體要求,規劃建設美麗鄉村。 推進生態人居工程 改造舊村 對連片集中的老舊房屋和零星分散居住的人群進行搬遷改造
  • 隆回桃仙巖村:摘下貧困帽子 打造美麗鄉村
    紅網時刻6月1日訊(通訊員 楊貴新 範四玲 王燕民 陽華)有山皆綠,有水皆清,一棟棟小洋樓在青山綠水間若隱若現,一步一景,處處都是美麗鄉村勝景圖……5月30日,行走在隆回縣灘頭鎮桃仙巖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麗山水畫卷。3年前的貧困村,在縣政府辦的幫助下,成功摘掉貧困帽子,成了如今的美麗鄉村。
  • 萬寧這些美麗鄉村太有意思啦!
    萬寧文通夢想莊園鄉村旅遊點 文通村位於萬寧市長豐鎮西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黎族聚居村莊,被評為「海南四椰級鄉村旅遊點」。村內隨處可見挺拔的檳榔樹、茂盛的桑花叢後,點綴著甘工鳥圖案和民族圖騰的屋子,穿行村中隨處都可感受自然與民族風情的融合。
  • 鄉村振興|探索日本美麗鄉村樣板項目——小布施町
    歸國後,他們將歐洲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邊喝下午茶邊賞風景)、家家戶戶美麗的庭院設計帶回了小布施町。 與此同時,小布施町」花創造推進協議會」成立,公共空間中開始花景觀改造。花除了作為景觀元素之外,還被賦予了發展鄉村建設的意義。在他們的帶動下,小布施町居民逐漸形成了一種共識:房子內是家庭私人空間,外部庭院則屬於公共的欣賞空間。
  • 鄉村景觀設計解讀
    首先,對於鄉村景觀而言,建築體量相對較小,建築形式多以當地的建築形式為主,且建築材料多以當地的石材、木材為主,房屋稀疏;其次,對於鄉村的建築大多會設置房前屋後的庭院,這也就在根本上有別於城市建築。同時,這也造就了鄉村建築密度低的主要原因。鄉村文化景觀:文化景觀於村莊而言,是村莊表面現象的複合體。
  • 【美麗鄉村 旅遊】田園芬芳詩意濃 美麗鄉村邀你來
    原標題:【美麗鄉村 旅遊】  田園芬芳詩意濃 美麗鄉村邀你來,鄉村美景也依次呈現,一幅幅群山逶迤、綠水環繞、氣象萬千、景色宜人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美麗的「一村一景」、美妙的「一村一韻」,成為城鄉居民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生、生活居住和留住鄉村記憶的好去處。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以生態文明「妝點」美麗鄉村
    近年來,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以創建新農村、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塑造新形象為主要內容,堅持一村一景、一村一貌、一村一品的發展戰略,一大批美麗鄉村在綠色發展中實現了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的深度融合
  • 夜讀|在海邊,撿一顆美麗的貝殼
    河馬夜讀誦讀經典 品閱人生朗讀者:王宏偉在海邊,撿一顆美麗的貝殼來自河北工人報00:0008:35如果要給副刊編輯的工作設一個比喻,我覺得,那就像在海邊撿拾美麗的貝殼。你能想像那樣一個畫面嗎?你撿起它,捧在手心,既感嘆造物主的神奇,也欣賞它映著朝陽的美麗。那海邊數不清的貝殼,就是每天數不清的來稿;那漂亮奪目的貝殼,就是那些來稿裡讓你挪不開目光的好文章。
  • 杜鵑花語|走在美麗的鄉村上
    該院落60戶人家,有30戶集中居住在這裡,另30戶集中居住在外面。我們走進檬梓園院落,一股淡淡的清香樸面而來,使人神清氣爽,筆直的柏油路兩邊是林木森森的高大樹叢,掩映著漂亮的小型別墅。小鳥在樹叢飛來飛去,婉囀啼鳴,蝴蝶在花叢中飛舞。樹枝上掛有小紅燈籠。有很多柏油支幹道與院落主幹道相通,清潔明亮。別墅前花木交相輝映,有紅色的雕木攔杆與庭院相隔,顯得特別有文化氛圍。每個院落居住五戶至十戶人家。
  • 曾子與子思,孔子與孟子之間的儒家傳承
    比如,子貢到了齊國,子夏做了魏文侯的老師,曾子則留居魯國。孔門弟子居住異地,都以宣揚孔子之道為任,他們各有自己的性格,各有自己的見解,自然分化成許多流派。後人據《韓非子》之說,有儒家八派的說法。但是以我們今天的看法,先秦諸子所提到的儒家派別,有的根本無從考證,有的當時可能存在過,後來卻失傳了。只有曾子子思一派流傳下來,後被孟子繼承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