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說:學會了於人間煙火中尋找詩意,於柴米油鹽裡安放人生。做人亦需像茶一樣,要想百鍊成鋼,要想成為精英,就要不斷的修煉,既要經得順境的溫柔、安樂,又要經得起逆境的摔打、折磨。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要穩定心態,解放思想,積極去見世面、經風雨、搏激流,在實踐中開闊眼界,豐富見聞,不斷增本領、長技能,努力錘鍊自己的意志、品質。
哈尼民族從遠古就是喜愛茶葉的民族,茶是哈尼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很早之前,哈尼族就有「煨釅茶、土鍋茶、竹筒茶、普洱茶」的傳統飲品,在滇南地區,哈尼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都有古茶樹和古茶樹群,哈尼民族居住的地理位置與古茶樹群生長的地理分布大致相同,據哈尼族作家門圖先生的調查,「茶葉是哈尼族首先嘗試和種植的」。哈尼族對茶的感情是豐富的,雲南多民族飲茶習俗和民族風情是普洱茶成長的基礎,雲南普洱茶內在的品質和神奇魅力,是它真正發展的必然。
四娘1992年出生滑竹梁子,耳濡目染著父輩們天天演練的制茶工藝,以及哈尼族特有的茶文化,使她愛茶如痴,四娘說:「我們哈尼人天天離不開茶,是茶調節和充實了哈尼人的生活和情感。」
2007年剛畢業不久的四娘在一家汽車公司做出納,後來又做過房地產會計,2014出來以後就開始自己開店,走父親的路子承父業,2016年開始用機器制茶.2017年茶業風波經歷虧損,但是四娘從來沒有放棄過做茶的念頭,生在滑竹梁子茶山,就是一輩子的茶農。
她有自己的種植、開發、加工、營銷為一體的古茶坊,滑竹梁子茶山古茶樹基地,成熟的工藝加工技術。在品牌戰略的今天,公司與時俱進,新推出了「禪玉堂」與滑竹苑系列。茶的原料古樹曬青茶,為自然陳化普洱茶,實為不可多得的精品。多年來,四娘憑著她對茶的痴狂與迷戀,在業界已小有名氣,「滑竹梁子四娘」的美稱也就不脛而走。
四娘和老公結婚以後,受老公(謝鑫鵬)影響經常會去幫扶公益活動,接濟一些貧困家庭,贈送金錢,衣服等給山區的學校,曾經把自己的茶葉賣點也要去做愛心公益,這筆資金助貧困地區解決貧困子女的上學問題。
滑竹苑古茶坊四娘說規模雖然還很小,在此基礎上找準自己的定位,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參照學習大中企業先進科學管理理念,加強食品安全體系和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傳統手藝與現代結合,不斷完善各種茶設施,就能打造出讓市場和消費者完全放心,努力把滑竹梁子和勐宋的茶推送出去,帶動更多的茶農走向致富,讓更多人能喝到我們的滑竹梁子茶,蜚聲全國的雲南普洱茶誠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