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王劉湘手下四大名將:唯有此人結局最好,還為志願軍捐款千萬

2020-12-11 四方史

民國時期,蜀中大小軍閥混戰,四川王劉湘通過一次次的戰爭,逐漸統一了四川,而劉湘之所以能成為四川王,是因為他手下有四位具有代表性的能徵慣戰的將領。

第一位潘文華,是劉湘非常倚重的嫡系愛將,兩人還是四川陸軍速成系的同學,潘文華既能幹,也很忠心。劉湘極力提攜他擔任重慶首任市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潘文華帶兵隨劉湘抗日。後來,劉湘不幸病逝,潘文華成為了劉湘的繼承人,國軍高層也不得不任命潘文華為第28集團軍總司令,潘文華卻拒絕了高層的拉攏,最終選擇和劉文輝等人一起和平起義,加入了新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潘文華捐款兩千萬給志願軍。1950年,潘文華病逝,享年64歲算是結局最好的一位。

第二位唐式遵,和潘文華一樣也是劉湘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抗日戰爭爆發後,唐式遵擔任第23集團軍總司令隨劉湘出川抗日,在解放戰爭的後期,潘文華起義了,唐式遵卻仍然在負隅頑抗,最終被擊斃。

第三位是王陵基,身為劉湘的老師他與劉湘並列為川中五行之一。但劉湘勢力最大,王陵基也不得不依附於劉湘,成為他的智囊。劉湘出川抗日時,高層讓他擔任第30集團軍總司令組建一個集團軍出川抗日,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抗日到最後的關頭,被俘了。

最後一位猛將是王纘緒,立場不堅定的他跟高層眉來眼去,讓劉湘特別不放心,劉湘死後,高層想派自己的人當四川省主席,妄圖控制四川。劉湘的部將們當叫囂不從,搞得最後,讓王纘緒撿了個便宜,當上了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帶著十萬人的集團軍出川抗日,打到剩下不足兩萬人,可謂悲壯,最後他和劉文輝、潘文華一起和平起義了。可惜建國後,他又企圖偷渡香港,被俘後絕食身亡。

相關焦點

  • 劉湘病死,此川軍名將接任總司令一職,抗美援朝,將軍捐款兩千萬
    當抗日戰爭爆發後,四川軍閥劉湘請命出川抗日,但是出師未捷,還未抗擊日軍,劉湘胃病復發,大口吐血,很快就昏迷了過去,在漢口,劉湘留下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雖為軍閥,但劉湘是愛國軍閥。
  • 民國時期,被稱「四川王」的劉湘,手下有多少兵力?最後結局如何
    東北軍一步步被「稀釋」了,不過在14年抗日戰爭中,曾為東北軍的軍官、士兵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然而卻少有人談「四川王」劉湘,1909年,劉湘從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被分配到新軍三十三混成協(旅)六十五標作見習官,後又被保送進了四川陸軍講武堂,到1915年,劉湘被袁世凱授陸軍少將。
  • 「四川王」劉湘的左膀右臂,1949年和平起義,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川軍之中有「川軍五行」的說法,「川軍五行」指的是民國時期四川軍閥中五個最有實力的人。「川軍五行」包括楊森、鄧錫侯、劉湘、劉文輝以及王陵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四川王」劉湘帶領川軍出川,不久後病逝在前線,「川軍五行」五去其一。那麼,是誰取代劉湘成為新的「川軍五行」呢?
  • 劉湘死後,蔣介石想讓此人主政四川,王陵基:我以機槍大炮來歡迎
    劉湘曾經是民國時期四川省主席、陸軍一級上將,是名副其實的四川王,蔣介石早就有控制四川的打算,不過有劉湘在,他始終無法如願,劉湘去世後,蔣介石準備任命此人主政四川,結果劉湘的21軍系統將領強烈反對,王陵基甚至放言,如果此人來四川,就用機槍大炮來歡迎他,當然蔣介石的這一計劃也就宣告破產
  • 劉湘是如何從各路四川軍閥中脫穎而出稱王的?
    ,相互之間為了爭奪「四川王」而各施手段,好不熱鬧。 自秦吞巴蜀之後,「四川王」多為外省人,這些外省人或以強大的武力開進四川稱王,或拿著中央政府的委任狀入川稱王,罕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成為王的歷史,劉湘是如何做到的?
  • 「四川王」劉湘50歲死在抗日前線,留下的孩子結局如何?
    抗戰時期,四川是中國參戰人數且死傷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川軍為了抗日的犧牲著實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而讓川軍能夠有如此凝聚力的人,不得不提「四川王」劉湘。 劉湘是民國時期家喻戶曉的一個軍閥,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他對四川的了解就像對自己的母親一樣多。
  • 「四川王」劉湘在民國時代有多強的實力?他為革命做了什麼貢獻?
    由於環境很閉塞,四川不僅沒逃脫戰爭,而且發生頻率還非常高。咱們都知道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極度混亂的時期。在當時中國出現了割據形式以及軍閥混戰的場面,特別是在咱們國家西南部的四川,由於四川的交通環境受阻,四川軍閥的交火強度是全國最高的。而且這也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大家都想去爭奪。而另外還因為在民國時期,重慶還沒有與四川省分開。民國時期四川的人口多達5,000多萬。
  • 民國四川王劉湘,陸軍講武堂走出來的上將,民族大義毫不含糊
    導語:坐鎮四川巴蜀寶地,管轄5000萬人口的四川軍政一把手劉湘,在民國時期可謂是風光無限。民國時間,軍閥輩出,你方唱罷我登場,可以說是群雄逐鹿,也可以說是群魔亂舞。在眾多民國地方大軍閥中,唯獨四川王劉湘,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一個不那麼討厭的軍閥。
  • 民國時期,有「四川王」之稱的劉湘,究竟有多大實力?
    然而在四川內部,又有四川當地軍閥之間的相互攻伐。 眾所周知,四川軍閥之間的爭霸是當時中國軍閥爭霸最為激烈的地方。在這裡,兄弟相殘,叔侄相爭,都如同家常便飯一樣。然而,就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四川軍閥之爭中,勢力不是最大的劉湘卻驟然崛起,成為四川軍閥首領,真正的「四川王」。
  • 「四川王」劉湘,抗日前線吐血而亡,留下的兩個孩子過得怎麼樣?
    民國時期四川出了一個有名的軍閥,他的名字叫劉湘。劉湘出生於1888年,他是四川成都人。劉湘曾經先後兩段時間主政四川,在四川經營若干年,軍銜為陸軍一級上將,基礎雄厚,並且還是四川省主席。因此在那個年代,劉湘被稱為「四川王」。
  • 四川王劉湘,管理了四川5000多萬人,到底擁有多少軍隊?
    今天,我們聊聊赫赫有名的四川王劉湘。當時,四川省有5000多萬人口,屬於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與此同時,四川省又被稱為天府之國土地肥沃。那麼,劉湘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與南京方面長期對抗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四川地區的特殊情況,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
  • 戴笠的「四大金剛」和「三劍客」都是誰,他們中誰的結局最好?
    當然很多時候,戴笠並不會親自執行刺殺人物,因為他手下還有一群很厲害的人,總結起來,有「四大金剛」和「三劍客」。那麼他們究竟是誰,這些人中又有誰的結局最好呢?此人身上負債纍纍,專門從事罪惡勾當,以殺人為生,以殺人為樂,死在他手下的人不計其數,還有一些愛國的革命烈士也被死在他手中,比如說楊杏佛就是被他給殺死的,可以說是個渾身充滿罪惡的人物。
  • 郭勳祺受命「追剿」紅軍,劉湘:給紅軍活路,就是為自己留活路
    負心違願的命令抗戰開始時,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組織四川青壯建立川軍,接受蔣介石領導。劉湘其人,原是四川成都人,曾於四川武備學堂學習,畢業後響應號召參軍。劉湘經歷了一次次戰役,憑藉其個人能力和高超的手段,排除異己,逐漸在軍中贏得一席地位。
  • 民國軍閥往事之「四川王」劉湘——出師未捷身先死,將軍百戰見真純
    當時劉湘的勢力範圍在四川東部一帶,盤踞了重慶等長江交通要道,手下有十萬餘兵力;劉文輝的勢力範圍在成都平原及西康一帶,有兵力十二萬餘人。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上,劉文輝略佔上風,但是在政治上他卻不是劉湘的對手。當時除了二劉之外,四川還有楊森、鄧錫侯、田頌堯等大小軍閥,實力也不容小覷。劉文輝年輕氣盛,不太把老同志放在眼裡,甚至連老蔣也不買帳。
  •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並非秦始皇手下大將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並非秦始皇手下大將秦始皇統一全國,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還有前人打下的基礎,戰國四大名將光秦國就佔了兩個,白起和王翦之中,白起又身為四大名將之首。事實上嬴政出生於公元前259年,白起死於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說白起死的時候嬴政才兩歲,他根本不可能在嬴政的手下做事,乃是屬於秦昭襄王時期的人物,也正是他的存在使得秦國在與六國的鬥爭中節節勝利,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白起一經歷大小70多戰,未嘗敗績,最吸引眼球也是最艱難的一場戰役當屬「長平之戰」。
  • 劉文輝戰敗,四川王劉湘為何全面追擊,反留下了西康省?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四川王劉湘的故事。其實在劉湘逐步崛起的過程中,曾經遇到了自己的一系列對手。其中,最頭疼的對手就是自己的叔叔劉文輝,二劉曾經上演了一系列的混戰,被人們稱為「二劉爭川。」最終,劉文輝戰敗,部隊損失非常大。
  • 他在川軍閥中有「靈官」之稱,資格很老,四川王劉湘都要叫他老師
    全面抗戰爆發,四川王劉湘本著民族大義帶著川軍出川抗日,不久劉湘病逝在前線,但是川軍子弟前赴後繼,一直沒有忘記劉湘日寇一日不除,誓不還鄉的遺言。他們為抗戰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是民族英雄。川軍是近代歷史上不容忽視的一支地方部隊,在川軍中也誕生了不少軍閥,比如四川王劉湘,基本上稱霸四川。
  • 海陸空3面夾擊,「四川王」劉湘將軍你害怕了嗎?
    海陸空3面夾擊,「四川王」劉湘將軍你害怕了嗎?在成為「四川王」之前,劉湘只是當地實力最強的軍閥之一,還沒能力霸頂,比如他的堂叔劉文彩就常與他爭奪地盤,絲毫不顧叔侄情面,兩人三天一罵、五天一打,搞得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四裡八鄉都被他們攪得雞飛狗跳為了進一步擴充地盤和人馬,劉湘決定先壯聲勢,比如組建當時牛氣哄哄的海、陸空三軍陸軍好說,拉一幫步兵撐足門面就行,海軍、空軍就是燒錢的項目了。
  • 四川王劉湘擊敗劉文輝後,為何不趕盡殺絕,還將西康送給了他?
    從1933年打到1934年,戰場橫跨整個四川。當時死傷人數快到達十萬人,最終在四川這個地界上爆發的最大的軍閥混戰,在經歷了巨大傷亡之後宣告結束,劉湘則順利入主四川。 自古蜀道難易守難攻,而且被稱為天府之國,由於沒有戰亂,物阜民豐,得四川者得天下也由此而來。在入主四川之後,劉湘也成為了當時相當大的軍閥。可是他犯了一條大忌,心慈手軟,沒有趁勝追趕他的叔叔。使得他叔叔緩過勁來,手裡仍然擁有10萬雄兵。如果劉湘能夠乘勝追擊,那麼他將能佔領整個四川。
  • 「四川王」劉湘,假如不在抗日前線身亡,會不會選擇通電起義?
    比如說原先的「四川王」劉湘,劉湘在抗日前線身亡,如果他能活到解放戰會選擇通電起義嗎?這個問題畢竟是一個假設問題,所以我們只能根據劉湘的個人經歷推測他會不會選擇通電起義。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劉湘的個人經歷。劉湘因為主政四川而被稱為「四川王」,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舊軍閥,而且是一個有野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