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蜀中大小軍閥混戰,四川王劉湘通過一次次的戰爭,逐漸統一了四川,而劉湘之所以能成為四川王,是因為他手下有四位具有代表性的能徵慣戰的將領。
第一位潘文華,是劉湘非常倚重的嫡系愛將,兩人還是四川陸軍速成系的同學,潘文華既能幹,也很忠心。劉湘極力提攜他擔任重慶首任市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潘文華帶兵隨劉湘抗日。後來,劉湘不幸病逝,潘文華成為了劉湘的繼承人,國軍高層也不得不任命潘文華為第28集團軍總司令,潘文華卻拒絕了高層的拉攏,最終選擇和劉文輝等人一起和平起義,加入了新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潘文華捐款兩千萬給志願軍。1950年,潘文華病逝,享年64歲算是結局最好的一位。
第二位唐式遵,和潘文華一樣也是劉湘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抗日戰爭爆發後,唐式遵擔任第23集團軍總司令隨劉湘出川抗日,在解放戰爭的後期,潘文華起義了,唐式遵卻仍然在負隅頑抗,最終被擊斃。
第三位是王陵基,身為劉湘的老師他與劉湘並列為川中五行之一。但劉湘勢力最大,王陵基也不得不依附於劉湘,成為他的智囊。劉湘出川抗日時,高層讓他擔任第30集團軍總司令組建一個集團軍出川抗日,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抗日到最後的關頭,被俘了。
最後一位猛將是王纘緒,立場不堅定的他跟高層眉來眼去,讓劉湘特別不放心,劉湘死後,高層想派自己的人當四川省主席,妄圖控制四川。劉湘的部將們當叫囂不從,搞得最後,讓王纘緒撿了個便宜,當上了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帶著十萬人的集團軍出川抗日,打到剩下不足兩萬人,可謂悲壯,最後他和劉文輝、潘文華一起和平起義了。可惜建國後,他又企圖偷渡香港,被俘後絕食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