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戰爭中,3位捨棄上將軍銜,棄暗投明起義的川軍名將
可是,有人卻毅然捨棄上將軍銜,在解放戰爭中棄暗投明,選擇了起義,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三位深明大義的川軍名將。1,劉文輝劉文輝是四川軍閥中的一員,四川王劉湘的堂叔,比劉湘還小6歲。2,鄧錫侯曾經當過四川陸軍總司令,四川省省長,在四川也是獨霸一方。在1932年爆發的劉湘,劉文輝之戰中,他暗中相助劉湘,擊潰了劉文輝部,結束了四川的最後一場混戰。抗戰爆發後,鄧錫侯主動請纓,率軍出川抗日,他領著第22集團軍,步行了一個多月,走到了戰場。
-
四川王劉湘手下四大名將:唯有此人結局最好,還為志願軍捐款千萬
民國時期,蜀中大小軍閥混戰,四川王劉湘通過一次次的戰爭,逐漸統一了四川,而劉湘之所以能成為四川王,是因為他手下有四位具有代表性的能徵慣戰的將領。第一位潘文華,是劉湘非常倚重的嫡系愛將,兩人還是四川陸軍速成系的同學,潘文華既能幹,也很忠心。
-
舊書裡的故事:川軍抗日將領劉湘贈書與藏書
,以饗同好,更向忠勇無畏的川軍將士們致敬。1921年7月,被推為四川各軍總司令兼省長。1929年,重慶大學成立,其為第一任校長,並且為重慶大學發展做出很大貢獻。1935年2月,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第二天,劉湘即通電請纓,同時通電全國,籲請全國總動員,一致抗日。
-
民國軍閥往事之「四川王」劉湘——出師未捷身先死,將軍百戰見真純
然而,蔣介石一直對數十萬川軍念念不忘,開始了一連串的分化瓦解動作。先是任命劉湘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23集團軍司令,唐式遵為副總司令。任命鄧錫侯為第22集團軍總司令,孫震為副總司令。22集團軍後又撥歸閻錫山的第二戰區指揮,轉向山西方面加入太原戰場。第23集團軍又撥歸第一戰區序列,後來蔣介石有命令該集團軍參加南京保衛戰。
-
「不退敵人誓不還鄉」,「四川王」劉湘所帶川軍為何勇猛至此?
按照這個軌跡,回國繼承父親事業的劉湘將成為中國眾多地主階級中的一員。有了劉湘的精明和能力,也許劉家的事業會更大,成為大邑縣最大的地主。然而,晚清的動蕩影響了每一個中國人,四川也不例外。當時,許多清朝人提出廢除科舉,興辦文武學校,組織和訓練新軍。為了自救,清政府也同意了這一系列的改革。
-
他身為川軍總司令,治軍令人啼笑皆非,但抗戰時期卻成鐵血之師
歷朝歷代,四川地區幾乎都會出現割據一方的勢力,從戰國時期的巴、蜀到劉備的蜀漢,五代之中的王建前蜀再到明末的殺人狂魔張獻忠,四川地區無一不成為統一王朝的羈絆,而入川之路又多崎嶇不平, 徵伐困難。由此也導致四川地區中央權力薄弱,而到了近現代中國,四川地區的割據更是尤甚,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多達上百個之多。在1908年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之後,劉湘在川軍之中任職。
-
川軍領袖劉湘告訴麾下將領郭勳祺,給紅軍留一條路
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支軍隊讓兄弟部隊看不起,要裝備沒有,要素質沒有,但是他們有兩條腿,他們有頑強的意志,他們有必死的決心,這就是川軍。抗戰爆發後,四川軍閥劉湘率領他的川軍子弟出川抗日,成就了一段川軍的輝煌歷史。
-
民國時期,被稱「四川王」的劉湘,手下有多少兵力?最後結局如何
又一個六年後,劉湘便已經擔任了川軍總司令兼四川省長,所部有八萬餘人,而在利益面前,沒有永遠的敵人,1926年,劉湘歸附北伐軍,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革命軍第21軍軍長。
-
抗戰中陣亡的國軍八大上將,四個西北軍,三個川軍,一個滇軍!
一、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 川軍名將,為劉湘最得力的幹將之一。1937年,出任第二十三集團軍(司令劉湘)第二十一軍(軍長潘文華)第一四五師中將師長,所部萬餘人參與南京保衛戰,在泗安鎮擊敗日軍第十八師團,殲敵二百,俘八人,大獲全勝。
-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陣亡的八位二級上將,四個西北軍,三個川軍,一個...
一、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 川軍名將,為劉湘最得力的幹將之一。1937年,出任第二十三集團軍(司令劉湘)第二十一軍(軍長潘文華)第一四五師中將師長,所部萬餘人參與南京保衛戰,在泗安鎮擊敗日軍第十八師團,殲敵二百,俘八人,大獲全勝。
-
川軍的兩位司令員,除了劉湘外,此人出川抗日屢建奇功
在抗戰的時候,川軍在我軍的裝備上算是比較差的,但在打仗上面卻一點也不含糊,抗戰中的傷亡人數佔據整個軍隊的首位,敢打敢拼不畏艱險的精神揚我國威,很多抗日名將也是在這個時候殉國犧牲的,比較出名的有李家鈺、王銘章等等,今天我們就說川軍的將領,主要是在抗戰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元老級將軍,他的名字叫鄧錫侯
-
蔣介石下令追剿紅軍劉湘叮囑郭勳祺給紅軍活路就是給自己留活路
劉湘1888年出生,四川省成都人,幼時就讀私塾,後進入四川武備堂學習,1908年升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團,1909年畢業後到新軍任職,1912年升任營長。因作戰有功。1913年。被提升為第一師。第三團團長。 隨後劉湘在一次次的戰役和鬥爭中,逐漸在川軍站穩腳跟,1921年7月,正式就任川軍總司令四川省省長。成為四川王。
-
1935年川軍被縮編107個團,全面抗戰爆發時其有幾個師?其他派系呢?
1935年8月國民政府責令四川善後督辦劉湘整編川軍。由參謀團組設點驗委員會,分赴四川各軍點驗。在此基礎上,按全國陸軍番號,將川軍整編為陸軍第二十軍(軍長楊森)、第二十一軍(軍長唐式遵)、第二十二軍(軍長王纘緒)、第二十三軍(軍長潘文華)、、第二十四軍(軍長劉文輝)、第四十一軍(軍長孫震)、第四十五軍(軍長鄧錫侯)、新編第六師(師長李家鈺,後擴編為第四十七軍),共七個軍一個師。
-
劉文彩、劉文輝、劉湘的三色人生
1921年,劉湘擔任川軍總司令兼四川省省長。劉文輝極力想依靠侄子劉湘的力量來發展自己的勢力,便派心腹去重慶與劉湘商談。劉湘自從劉文輝不辭而別後,心中一直感到愧疚,此時見劉文輝派來心腹,不禁喜形於色,熱情款待。劉湘領會到么叔的意圖,當即承諾,只要么叔把一團的兵力拉過去,一定委以旅長之職。劉文輝何嘗不想獨立稱王呢?
-
老蔣整頓川軍,恰逢抗戰爆發,劉湘率軍出川抗日被老蔣氣上病床
「西安事變」期間,川中梟雄劉湘以為老蔣死期已到,便出兵包圍了重慶行營和成都中央軍校分校,還把親蔣派的範紹增給趕去了上海。老蔣脫險之後,得知了川軍的表現,開始對川軍下死手。不但要壓縮編制,團以上的軍官都要由中央委任。 整軍會議上,川軍將領一個個臉色鐵青,默不作聲。
-
川軍中資歷最老的將領:劉湘喊他老師,死後葬在八寶山公墓!
提起川軍,無不對川軍抗日拍手稱讚,在川軍之中劉湘是省主席,一把手,不過很少人知道,在川軍之中還有一個人資歷比劉湘還老,連劉湘都要喊他老師,是川軍中資歷最老將領。
-
當「範哈兒」遭遇「李雲龍」:國共兩大抗日名將的真實歷史碰撞
《亮劍》紅遍大江南北後,雲龍粉們對其原型進行了人肉式搜索,發現與李雲生平極度相似的是我軍高級將領,有「王瘋子」之稱的王近山將軍。 圖:樊哈兒(劉德一飾) 原型範紹增 樊哈兒,《哈兒師長》、《哈兒軍長》、《樊哈兒傳奇》多部四川方言電視劇中的男1號,川軍名將,是西南地區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
中國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川軍抗日一洗二十年內戰之罪
中國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之時,川軍楊森所部第20軍133師398團第1營營長王超奎率部固守傅家橋,在日軍炮火猛烈進攻下,陣地全毀,死傷極重,仍無一人後退,全營戰死沙場。王超奎打出了川軍的威風,打出了川軍的精神,熱血軍魂告訴世人「中國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
350萬川軍出徵打著「死字旗」,將軍遺言:日寇不退,川軍不回!
形象民國時期,四川湧現大小軍閥超過百個,群龍無首更是誰也不服誰,但在小日本侵略打進中國後,這百多個軍閥竟然都摒棄前嫌,擰成一股繩率領川軍出川抗日。說到這裡,有一個軍閥不得不提及。他就是劉湘將軍,劉湘生於1888年,成都大邑人氏,因作戰勇猛,遂有「巴壁虎」的綽號,軍閥混戰時期,即使眾軍閥在明面上都效忠於當局,但劉湘依然我行我送,經常不將老蔣的話當回事兒。劉湘將軍是從一個小兵一刀一槍成長為一個將軍的,在討袁戰爭時期,劉湘更是屢立戰功,後來,又在與蔡鍔交戰時期獲得嘉獎。
-
在川軍將領中,被俘虜的將領是誰,被擊斃的又是誰
楊森在解放戰爭時期,唯一被俘虜的川軍高級將領是王陵基。他應該是川軍將領中資格最老的將領之一,人稱王靈官。與楊森,劉湘,劉文輝,鄧錫侯並稱川軍五行。王陵基不過,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王陵基率部出川抗戰,擔任30集團軍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