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人是如何形成的

2021-02-23 關毛的野生歷史

吉爾吉斯人,也就是我國的柯爾克孜族。是從古代西伯利亞葉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又譯堅昆)發展演變而來的。但為什麼現代吉爾吉斯人卻居住在中亞,而不是西伯利亞呢?

吉爾吉斯人的形成,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三言兩語地說不清,不過有幾個很重要的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黠戛斯人推翻回鶻,契丹人崛起稱為新草原霸主的時期。在此之前,大夥應該熟悉。蒙古高原到北疆草原(即傳統的草原帝國區域)上活躍的民族集團,基本是中央的回鶻、西北的黠戛斯、西南的葛邏祿、東方的韃靼、東南的契丹。

然而在黠戛斯汗國興起,一直到契丹確立對草原的統治後,整個草原上的民族集團發生了變化,格局成了這樣:西北依然是黠戛斯,西南是葛邏祿和回鶻,中央是乃蠻,西方是康裡,東方是韃靼,東南依然是契丹。

也就是說,回鶻遷徙到了新疆,而回鶻原本生活的區域上,出現了乃蠻人。然而乃蠻人到底是什麼人起源呢?不知道……

反正,乃蠻的來源只有兩個,不是回鶻起源就是黠戛斯起源,然而讓人無法分辨的就是。黠戛斯和回鶻是語言相通的,所以乃蠻人到底是回鶻人的殘餘,還是黠戛斯人勢力的南下都無從可考了。

或許能這麼和稀泥,乃蠻這個新的勢力,就是黠戛斯人和回鶻人的新一輪融合產生的。而在這裡大夥要明白,就是尚未定居化的、伊斯蘭化的回鶻人和黠戛斯人以至於乃蠻人,實際上沒啥區別,然而回鶻一旦定居化。仍然堅持遊牧生活習慣的回鶻殘餘也好、乃蠻人也罷,就非常容易脫離定居化的新民族,融入其他堅持遊牧生活的族群之中(比如吉爾吉斯、哈薩克、蒙古)。

第二個節點,就是蒙古內戰。

在蒙古徵服的年代,黠戛斯人被稱為乞兒吉思人,被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徵服後,被成吉思汗劃分為拖雷的封地。

大夥知道,拖雷的幾個兒子都不是省油的燈:

蒙哥是蒙古的大汗,自然不需要乞兒吉思人的這塊封地。

忽必烈被委任為經略中原的重任,後來稱帝,自然也分配不到乞兒吉思人居住的葉尼塞河這塊遙遠的土地。

旭烈兀被委任西徵伊斯蘭世界,也不會分配到乞兒吉思。

於是乞兒吉思這塊邊緣土地,就一直當小兒子給老爹養老的自留地一般,留給了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位失敗,乞兒吉思地區又復為忽必烈所有。然而新疆新興的強權海都對乞兒吉思人覬覦不已,乞兒吉思人被海都(窩闊臺汗國)和元朝反覆爭奪。直到窩闊臺汗國最終被元朝消滅,乞兒吉思人才又復為元朝統治。然而元朝對乞兒吉思的統治,也僅僅存在於元朝與窩闊臺汗國爭奪該地時期,對乞兒吉思地區進行過有效施政的元朝中央官吏,也僅僅只有劉好禮一人。

在劉好禮之後,乞兒吉思地區基本處於被元朝羈縻的半獨立狀態,而與乞兒吉思為鄰的其他遊牧的畏兀兒人(主要是乃蠻人)也基本和乞兒吉思人語言文化習俗相差不遠,如果乞兒吉思人或者乃蠻人中出現雄主,在葉尼塞河一直到新疆北部形成一個民族也說不定,然而嘛。

第三個重要節點出現了,那就是東察合臺汗國究竟走遊牧路線還是走定居路線的問題。

元朝滅亡後,乞兒吉思人首領鬼力赤曾短期入主蒙古高原做了北元大汗,然而最終被蒙古人反撲。乞兒吉思人就這樣一直處於蒙古各政權的邊緣,不屬於任何強權統治,然而乞兒吉思人本身文明程度低,部落林立無強勢政權。導致乞兒吉思人自此後,就成了衛拉特蒙古人(瓦剌)和蒙兀兒人(東察合臺汗國)這兩個蒙古強權爭相拉攏的僱傭兵。

在蒙古達延汗崛起後,瓦剌蒙古人暫時衰落,無力羈縻乞兒吉思人。於是本來已經轉向伊斯蘭化定居生活的東察合臺汗國開始目光東轉,著手拉攏乞兒吉思人、乃蠻人、畏兀兒人等遊牧族群。乞兒吉思人就此又捲入了東察合臺汗國政治之中。

而東察合臺汗國,立國之初本為蒙古人的遊牧汗國,在發展百年之後,東察合臺汗國已經全盤伊斯蘭化,開始定居化。但是在遇到烏茲別克汗國這一輪新的遊牧威脅後,東察合臺汗國內部出現了分歧,一部分統治者決定致力於恢復遊牧傳統,並著力拉攏遊牧的蒙古人、畏兀兒人(包括乃蠻等)、乞兒吉思人。由此東察合臺最終也分裂了,最終出現了定居化的葉爾羌汗國和遊牧化的吐魯番汗國。

但就在這個契機,乞兒吉思人作為一支重要的僱傭兵力量,積極參與了東察合臺的政治事務。本來,他們很可能加入遊牧化的吐魯番汗國,然而吐魯番汗國卻一直不思進取,退縮於吐哈。於是在定居化的葉爾羌汗國的拉攏下,乞兒吉思人的一個重要首領馬黑麻投靠了葉爾羌汗國的開國君主賽義德汗,並參與了葉爾羌汗國的開國。通過東察合臺的內訌,乞兒吉思人基本取代東察合臺蒙古人遊牧的北疆草原,成了北疆草原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四個節點,哈薩克汗國東擴。

乞兒吉思人能在葉爾羌汗國開國之時,佔據北疆草原,原因無外乎由於東察合臺蒙古人定居化、遊牧蒙古人退縮吐哈、衛拉特蒙古人各部混戰不團結所致,外加當時戰亂導致的新疆人口凋零。實際上以乞兒吉思人的人口,是無法佔領北疆草原的。所以乞兒吉思人不得不繼續效力於統治人口有幾十萬的葉爾羌汗國。

然而,葉爾羌汗國是一個定居化的伊斯蘭國家,並非純粹的遊牧汗國。其政治格局無法容忍乞兒吉思人的半獨立地位,於是乞兒吉思人與葉爾羌汗國矛盾激化,導致西方哈薩克人的東擴。

哈薩克汗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原始遊牧政權,也是當時遊牧的乞兒吉思人能投靠的最適合的政權(因為當時蒙古人還在整合,準噶爾汗國還不存在)。於是乞兒吉思首領馬黑麻立即投靠了哈薩克汗國,哈薩克人的勢力就此深入新疆,而除了乞兒吉思人之外,以乃蠻為代表的大批與葉爾羌汗國的定居伊斯蘭化政治格局格格不入的遊牧部落就此轉入了哈薩克懷抱。而這些部落本來的歸屬,應該是一個遊牧的畏兀兒民族(這就跟葉爾羌汗國形成的現代維吾爾民族截然不同了,所以說民族問題究竟還是文化上的、政治上的,與血統關係不大了)。

不過歷史有必然也有偶然,葉爾羌汗國正處於崛起階段,打敗了哈薩克汗國。然而由於人口對比眾寡懸殊的關係,勝利者葉爾羌汗國是無法遏制哈薩克汗國東擴的,所以葉爾羌汗國就採取了棄地留人的方針,將北疆草原上人口最多的乞兒吉思人西遷伊塞克湖附近,那裡是察合臺汗國傳統遊牧區域,也是新興的葉爾羌汗國抵抗烏茲別克汗國入侵的前線,於是乞兒吉思人最終就遷徙到了中亞, 最終形成了吉爾吉斯斯坦的雛形。

而葉爾羌汗國無法控制的其他北疆遊牧部落,就此融入了哈薩克,形成了哈薩克的大玉茲分支。

當然哈薩克的大玉茲分支也無法勝任統治整個北疆的重任,因為準噶爾汗國崛起了。

相關焦點

  • 為了民族還是部落:吉爾吉斯人如何在現代國家中重塑認同?
    當時的漢人還曾直接參與了吉爾吉斯民族的形成進程。公元前99年,漢朝將軍李陵率領5000步兵出徵,在浚稽山遭遇3萬匈奴精騎圍攻,最終因寡不敵眾被俘。匈奴單于非常器重李陵,把女兒嫁給他,立其為右校王,成為堅昆人的首領。李陵與投降的漢朝軍士一起,在當地娶妻生子,逐漸融入堅昆人的部落,成為今日吉爾吉斯民族祖先的一部分,他們甚至在很長的時間裡都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意識和心理。
  • 吉爾吉斯(蒙古族)共和國
    12世紀,由於蒙古人的擴張,吉爾吉斯人的統治逐漸縮小到了阿爾泰和薩彥嶺地區。   元朝時為蒙古族察合臺汗國地,15世紀後半葉吉爾吉斯民族基本形成。16世紀受沙俄壓迫,自中亞的葉尼塞河上遊遷居至此。
  • 吉爾吉斯人真的是漢朝將軍——李陵的後代嗎?
    如今,很多自媒體天天推送「某某國家某某民族是中國人的後代」之類的網文,內容一般是某個漢族人到了異地繁衍後代形成了當地民族,吉爾吉斯人自然也難逃這種網文,比如下面這篇:---到底吉爾吉斯人是不是李陵的後裔呢?用現代人類分子學來看,吉爾吉斯人父系和漢人父系 並沒多少關係,下面是吉爾吉斯人的人類分子學 單倍體統計結果:
  • 周末閱讀 在吉爾吉斯說李白
    「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不久前在吉爾吉斯國立民族大學隆重舉行。吉爾吉斯國家科學院東幹學與漢學研究中心史斯爾·伊斯哈爾博士以《李白詩歌吉爾吉斯語譯作的翻譯特點》為題,以吉爾吉斯詩人翻譯的《望廬山瀑布》《靜夜思》《獨坐敬亭山》文學翻譯版本和吉爾吉斯國立民族大學吉中系學生的直譯版本為例,認為直譯版本不僅個別字詞的翻譯完全錯誤,而且丟失了李白原詩所具有的哲學含義、中心思想以及文學內涵,而吉國詩人翻譯的吉語文學翻譯版本不僅能克服以上缺點,而且優美大方,共同為吉國讀者帶來了有關李白詩作的美好享受
  • 吉爾吉斯的驕傲——新吉爾吉斯馬
    新吉爾吉斯馬新吉爾吉斯馬主產於吉爾吉斯共和國奧什地區,屬乘馱挽兼用品種。位於中亞東北部的吉爾吉斯共和國東南與中國接壤,北與哈薩克斯坦相連,西接烏茲別克斯坦,南鄰塔吉克斯坦。產區原有草原馬種吉爾吉斯馬,一直以原始群牧方式飼養繁育,是遊牧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並供乳、肉用。由於其體格小,無法適應19世紀後期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原吉爾吉斯馬品種的基礎上,先後引進純血馬和頓河馬等品種公馬,在群牧條件下經多年雜交改良,育成了新吉爾吉斯馬品種。
  • 吉爾吉斯政變後首大選 美國政制破敗竟軌跡相似?
    然而由於吉爾吉斯南北由天山山脈阻隔,南北文化、經濟、社會條件差異巨大,首都比斯凱克所在的北方,自蘇聯時代已是國家經濟的重心,相對南部較為富裕,而南部則比較傳統及保守,宗教色彩亦較為強烈。加上當地烏茲別克裔的少數族裔亦勢力雄厚,長期與吉爾吉斯人處於緊張關係,甚至曾爆出過多次種族仇殺。10月6日,示威者控制吉爾吉斯國會大樓,玻璃窗戶被打破,文件散落一地。
  • 最新考證:關於吉爾吉斯人的文字記載被前推幾百年
    兩國歷史學家首次向外界公布中國史籍中關於吉爾吉斯人歷史記錄研究成果本次成果發布會發布了一年以來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歐亞學刊》吉爾吉斯歷史文化研究專號,從歷史、考古、多語種文獻三個領域,全面闡述了自中國先秦至清代典籍中記述的吉爾吉斯人的基本面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 吉爾吉斯總統辭職:「我不想朝自己的公民開槍」
    在大選過後持續不斷的抗議示威之下,吉爾吉斯總統熱恩別科夫本周四宣布辭職,希望以此來避免流血衝突。目前,這個中亞國家出現政治真空。 吉爾吉斯總統熱恩別科夫 熱恩別科夫10月15日說,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辭職來避免示威者與當局之間可能出現的流血衝突。
  • 吉爾吉斯民粹主義總統候選人勝出,未來政局何去何從?
    和獨裁的鄰國相較,吉爾吉斯的政局不僅更變化莫測,也更加多元。        52歲的扎帕羅夫在去年10月暴動期間成為代理總統,如今批評者卻擔心,他的勝選,會讓吉爾吉斯走向前蘇聯地區普遍的強人政治。        選民今天上午8時(臺北時間上午10時)開始進入投票所,晚間8時(臺北時間晚間10時)投票所關閉後,預料隨即就會有初步結果出爐。
  • 突尼西亞吉爾吉斯經濟園與美國國際發展署籤署合作協議
    1月29日,突尼西亞梅德寧省吉爾吉斯經濟園與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在經濟園總部籤署合作協議及其「突尼西亞就業」項目(TunisiaJobs)。該協議旨在通過支持投資創新項目、創造地區就業機會和整合海外僑民及投資者的經濟資源來拉動地區經濟增長。
  • ...沙伊·吉爾吉斯·亞歷山大|雷霆|robert|alexander|杜蘭特|小...
    在3D球員中,他一直被認為是品質較差的那一個,也正是這個想法讓所有人低估了他的實力。自2月4日加盟紅隊以來,卡溫頓一直是隊中的關鍵防守力量。在過去的14場比賽中,他擁有僅次於邁爾斯·特納和哈桑·懷特塞德的蓋帽數,而在這段時間內擁有20+蓋帽的12名球員中,只有安東尼·戴維斯比他擁有更多搶斷。
  • 吉爾吉斯社區型肺炎單日40死 遠高於新冠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哈薩克被指出現「不明肺炎」,世界衛生組織(WHO)正調查其與新冠肺炎(COVID-19)是否有關之際,鄰國吉爾吉斯也爆發「社區型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一夜造成40人死亡。
  • 明星成批退出,複賽的舞臺留給這些小將了|沙伊·吉爾吉斯...
    在3D球員中,他一直被認為是品質較差的那一個,也正是這個想法讓所有人低估了他的實力。自2月4日加盟紅隊以來,卡溫頓一直是隊中的關鍵防守力量。在過去的14場比賽中,他擁有僅次於邁爾斯·特納和哈桑·懷特塞德的蓋帽數,而在這段時間內擁有20+蓋帽的12名球員中,只有安東尼·戴維斯比他擁有更多搶斷。
  • 霧霾是如何形成的
    而每當這樣的時刻,一些問題就會油然而生,例如:霧霾是如何形成的,會引起哪些疾病,該怎麼防護,監測與治理的狀況如何了等。而以下,我們就來小談一下,霧霾是如何形成的。1)什麼是霧霾其實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簡單可以理解為前者是無害的而後者是有害的。而我們通常所指的霧霾的危害,所指的是霾。霾形成時通常會帶有顏色,例如:黃色、橙灰色、藍灰色等。
  • 為什麼中亞有些國家的人長相像我們中國人?
    在歷史上,眾多民族在中亞地區繁衍生息,互相融合,才形成了今天的中亞民族。第一次去青海時,在火車上遇見一個撒拉族女孩。除了皮膚白、個子高之外,並沒有覺得和漢族有什麼區別。但當得知,中國的撒拉族就是中亞的土庫曼人時,有點震驚。按照以往的認知,越往西,到新疆、中亞,當地人的長相應該和漢族差別越大。可現實卻並非如此。中亞的主要民族大多數屬於突厥語民族。只有塔吉克族屬於伊朗民族的一支,屬於雅利安人種,面容立體,比較歐化。而突厥語民族,屬於黃白混血民族,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突厥語民族曾經廣泛的分布於北亞、中亞地區。
  • 曾經繁榮的亞洲國家,在蘇聯解體後,是如何陷入貧困混亂的?
    1847年,哈薩克人(但沙俄稱哈薩克人為「吉爾吉斯人」,而稱吉爾吉斯人為「喀喇吉爾吉斯人」)被沙俄徵服。1865~1873年,浩罕、布哈拉、希瓦這三個封建政權相繼淪為沙俄附庸。在此期間,吉爾吉斯人居住地也被沙俄佔領。1917年十月革命後,中亞地區的居民也響應革命號召,紛紛在當地建立蘇維埃政權與組織。
  •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 來源:廣州日報時間:2020-12-10 08:54:50 一到冬天,有些人總感覺兩條腿發涼
  • 脂肪粒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小鬧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脂肪粒是怎麼形成! 脂肪粒是如何形成的?脂肪粒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一部分是由卸妝不徹底導致的,在化妝品裡面含有了一些化學物質,如果在卸妝的時候,沒有清潔乾淨的話是很容易對皮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的,而殘留的化妝品也會使我們的毛孔發生堵塞,造成了皮膚分泌物沒有辦法排出,尤其是原本就非常薄的眼周的皮膚,就很容易形成脂肪粒了。
  • 阿富汗人的「香格裡拉」
    在瓦罕走廊的東端,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帕米爾,它是阿富汗人的「香格裡拉」。我加入了阿富汗士兵巡邏邊境用的大篷車隊,進入到帕米爾高原,在那片生存條件險惡的高原上,埋藏著當地吉爾吉斯人的愛與恨。瓦罕走廊主要生活著瓦罕人和吉爾吉斯人。吉爾吉斯人屬蒙古人種,操突厥語族的吉爾吉斯語,信奉遜尼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