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觀看的未成年網紅:「小網紅」是不是個好詞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被觀看的未成年網紅

一個粉絲超千萬的「萌娃」博主,睜著大大的眼睛對正在拍視頻的媽媽說:「在這個家裡,我姓劉,爸爸也姓劉,只有你姓李,誰才是垃圾桶裡撿來的,你心裡沒點數嗎?」

別急著為這位母親抱不平,從帳號展現的信息來看,視頻拍攝和運營都有這位母親參與。

另一個主角是小學女生的帳號裡,僅看視頻縮略圖就能捕捉到「買房」「結婚」「資產過億」「窮」這種成人世界裡的詞。視頻裡的小女孩嘴皮子了得,加上快節奏的剪輯,帶著段子和順口溜氣息的現實大道理,讓成年人的腦子也跟不上拍。

隔著屏幕,孩子的表演被多數成年觀看者認為是童言無忌。評論區裡,更多的人誇孩子伶牙俐齒、長大了不得了,僅有極少數觀眾提出了質疑:這樣的話該從孩子口中說出嗎?

靠娃月入15萬元

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

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主打玩具評測的9歲美國男孩瑞恩·卡吉(Ryan Kaji)在2019年狂賺2600萬美元,成為當年收入最高的博主。另一位7歲的韓國視頻博主寶藍,靠發布玩具評測和兒童短劇積累了4000萬粉絲,許多作品播放量過億。去年,憑藉YouTube上的收入,她的父母在首爾「富人區」江南區購置了一棟價值95億韓元(約人民幣5600萬元)的五層豪宅。

同樣是拍兒童短劇,來自山東的韓大鵬給兩個女兒開通短視頻帳號才一年多,月入就15萬元起,「還上帳後都不知道怎麼花」。如今,他是一名全職視頻博主。

這樣的生產效率在同行中並不算高。一些勤奮的家長可以做到日更,有的即便每天只拍孩子吃飯,也能積累幾百萬粉絲。

「人家『雲養女兒』了,已經習慣性地每天去看了,如果不能每天更新我覺得有點對不住人家。」來自北京的劉浩說。他自稱「老父親」,把B站和今日頭條作為主戰場,每天上傳一段3歲女兒的日常畫面,視頻只有幾分鐘,除了花體字幕和音樂外沒有特別的設計。

原本劉浩只在一個僅限親友間分享的軟體上上傳女兒的視頻。去年12月,看到短視頻火了,劉浩覺得「這東西我也能弄啊」。他的手機裡有大量女兒的視頻素材,「隨時準備著」。

周末在B站上直播時,劉浩比較隨緣,不提前通知粉絲,也沒有固定時間。即便如此,直播間裡也能進來1000人左右。不帶貨,純聊天,「能來看的都是特別喜歡我女兒的。」雖然目前粉絲只有幾萬,但黏度高,僅靠每月的播放流量也能獲得數千元的收入。

而對於韓大鵬來說,接廣告是主要的收入方式。他承認自己曾經有點「貪」,有段時間,連續發布的13個視頻裡有12個是廣告。「雖然粉絲沒啥影響,但自己感覺不好。」現在他主動降低了接廣告的頻率。

「以前我就是個普通人,現在掙這麼多錢,我覺得網絡太可怕了。」韓大鵬說。

有的家長已經意識到短視頻流量和收益在未來的轉化。「不管他將來做什麼,這都是一筆個人人設的流量財富。如果可以持續5年、10年,等到他長大需要用到網絡力量的時候,這也是他累積的一個資源。」傑米媽媽說。

曾在世界500強公司工作的傑米媽媽給兒子運營的帳號有100萬粉絲,萌、暖心、海外生活是她的視頻特色。在澳大利亞生活時,兒子的粉絲數把當地幼兒園園長嚇了一跳。而100萬在中國的萌娃博主裡,已經算不上起眼的數字。開通帳號2年多,傑米走在街上被認出的次數也沒超過10次。

「小網紅」是不是個好詞

拍視頻、做直播可以賺錢,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常識,一些家長開始為流量「啃小」。

前段時間,3歲女孩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的新聞備受關注。視頻裡,漢堡、炸雞、烤串等高熱量食物不斷被送到孩子面前,家長強調「馬上突破100斤」。該視頻平臺上,播放量、互動量和收入直接掛鈎。

成長在手機下的這一代,似乎對鏡頭有天然的適應能力。「我感覺在她的腦海裡,只要我一拿起手機,對面就應該有一幫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在看著她。」劉浩說。

對劉浩來說,「網紅」這個詞意味著話語權。「當別人知道你有幾十萬粉絲,做事情也會有顧慮。」

韓大鵬的女兒上學後,幼兒園老師說她們是「小網紅」。他告訴孩子:「如果有人說你是網紅,你說句謝謝就行了。」他覺得,雖然自己和孩子已經是數據意義上的「網紅」,但如今這個詞出現的地方似乎都是負面新聞。

「網紅這個行業,我不貶低它,但我也不崇拜它。」一年前和女兒的一段日常對話視頻意外走紅後,張莉莉的帳號如今在全網的粉絲數超過500萬。

在東北土生土長的6歲女兒「嘴挺碎的」,說到搞笑時張莉莉就抄起手機「聊一段」,娘兒倆日常對話自帶喜感。

女兒在媽媽的鏡頭下十分活躍,有時還在直播間裡和大人搶著帶貨。粉絲說這孩子將來能成網紅主播,張莉莉對此的態度是:絕對不同意。她還是希望女兒能好好學畫畫,將來可以做個設計師,有自己的技能。

「小網紅」高流量的代價是一定程度的隱私洩露。韓大鵬視頻裡女兒的名字都是小名,真名從未公布。劉浩給女兒選幼兒園乾脆選在了刑警隊旁邊,外出也會儘量避免固定的地點。但劉浩相信,「雲養女兒」的粉絲沒有純粹的惡意。

因為擔憂孩子的隱私,傑米媽媽曾想,「要不就不做了吧」。疫情前,一家人從澳大利亞回國,去國內幼兒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老師,傑米有多少粉絲,目的就是「萬一孩子怎麼著了,老師得有數」。有時候拍到「值得發」的片段,但因為環境暴露了隱私,傑米媽媽也會選擇不發。曾經有粉絲在評論裡認出了視頻拍攝的地點,說你們家肯定在這附近,她迅速刪掉了那條評論。

國外視頻平臺措施同樣嚴格,YouTube不允許13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沒有成年人陪伴的情況下直播,對於違反規定的帳號,平臺將其內容自動移除。此外,YouTube還關閉了所有兒童類視頻的評論功能。

在一些困難家庭,兒童直播有可能是主要收入來源或是「出頭」的辦法。快手上,12歲的浙江永康男孩奧華因唱歌走紅。在紀錄片《正在連接》中,他說當主播是為了理想,以後要成為音樂家。年紀最小的他是家裡賺錢最多的人,靠直播唱歌的收入為媽媽還信用卡、給哥哥打零花錢。

有人看直播時說,這麼小的孩子不該直播。奧華的媽媽回應:「這個天下直播的小孩多得是。」奧華拿著方才唱過歌的話筒搶過話茬,說有個5歲小孩也直播,「他要是不能直播了,你再跟我說。他要是能直播,你就不要說話了。」

去年兩會上,全國政協青聯界別建議儘快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對未成年人擔任網絡主播作出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他們擔心的是直播平臺內容低俗、未成年人未成形的道德意識和隱私憂患。

支持和反對的聲音並存。反對的網友主要認為,網絡已經滲入當代兒童的生活,直播年齡不該一刀切,需要禁止的是不良直播內容。

「給一些人一條路,不要讓他們必須走上更難的道路吧。」一位微博網友說道。

「不是只有我家孩子說大人話」

美國近年播出的兒童選秀節目《小小選美皇后》(Toddlers &Tiaras)中的某些情節,被媒體斥為「臭名昭著」:2歲的女孩Mia穿著黃金胸衣模仿麥當娜熱舞,另一名女孩在衣服裡塞進胸墊和臀墊,扮作身材豐滿的女歌手多莉·帕頓。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參加選秀,不惜安排孩子整容,潔白的假牙、美黑的肌膚、過度的妝容,跟大人眼中的「辣妹」無異。這些畸形努力的背後是巨大商業利益。

國內雖然沒有這樣大張旗鼓的兒童選美,但淘寶兒童模特、「小戲骨」影視等現象也遭到「迎合成年人趣味」的批評。

有人看了張莉莉女兒的視頻後,覺得孩子說話太成熟,沒有天真了。張莉莉覺得,現在的孩子成長在電子產品中,從小就到處旅遊、見識多,跟以前那些玩泥巴、拖鼻涕的孩子沒法相提並論。「不是只有我家孩子說大人話,只是他們沒發現而已。」

即便如此,她還是不喜歡那些讓孩子說段子的帳號,滿口成年人的話題,在網上很容易找到類似的視頻腳本。她也曾關注過這樣的小孩,後來都取關了。「那都是父母沒走正道。」

她的女兒曾參加過央視的節目,和明星一起演小品,但表現並不突出。不同於短視頻裡的伶牙俐齒,現實生活中的女兒「內心膽小敏感」,張莉莉對此心知肚明。

一次,從節目錄製現場回來,傑米媽媽發現孩子在外面遠不如在短視頻裡放得開。她為孩子報了個小主持人班,學習說話、儀態。「短視頻平臺讓我看到了他的不足。」

此前是家庭主婦的張莉莉,現在靠拍視頻每個月收入在5萬元以上,靠這些錢還清了貸款,還給女兒報了幾個她喜歡的興趣班。

雖然是短視頻從業者,韓大鵬仍然讓女兒在拍攝時間之外和短視頻保持距離,不會像很多家長一樣,孩子吵鬧了就塞一部手機作「鎮靜劑」。也有不少綜藝和劇組來找過女兒,他一概拒絕了。「現在都是我和愛人幫孩子作決策。等她們能給自己拿主意的時候,再根據她們的想法來。」韓大鵬說。

假如孩子長大

很多時候,當孩子長大,過了「萌娃」的黃金年齡期,帳號的「賣點」就不再充分。韓大鵬早就想到,大女兒上小學後,拍視頻的精力肯定會受限。他考慮年底成立一個工作室,用已有的經驗做一個其他類型的帳號,為未來孩子退出做準備。

危機感不僅來源於孩子每天都在增長的年齡。「說不定哪天平臺就沒了呢?」韓大鵬說。

劉浩想把這個帳號當作禮物,等女兒長大後送給她。「因為也就想要一個(孩子)」,以後女兒不在身邊的時候,自己也能看看。在今日頭條上,有老年粉絲會給他寫幾百字的留言,說這些視頻讓他們回想起自己年輕時養娃的日子,這讓劉浩感到欣慰。

「小網紅」大多數是因生活中的日常而火,最終還是會回到日常。但也有人踩準了網絡的跳板,躍出原生家庭的生活圈。如今才上四年級的「假笑男孩」蓋文·託馬斯在全球有數百萬粉絲,還有自己的經紀人。但在現實生活中,他並不姓「託馬斯」,家庭住址也從未透露,家長和學校在合力保證他的隱私安全和作為普通人的生活體驗。

在接受《衛報》採訪時,當初把侄子的視頻發到網上的蓋文的叔叔表示:「網際網路帶來的名氣會陪伴他的一生……有時候我感覺,我們給孩子製造了一個他無從選擇的現實。」

今年5月,13歲男孩鍾美美憑藉拍攝短視頻模仿老師走紅。成名後,他上了雜誌封面、出席網紅大會、參加電影拍攝、與明星合影,還見到了中戲的專業表演老師劉天池,請教真正的表演技巧。

儘管夢想成為影帝,鍾美美見到劉天池時還是迫不及待地問道:「年齡很小就被人關注,這是好事嗎?」

(應採訪對象要求,劉浩、張莉莉為化名)

來源:中國網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被觀看的未成年網紅:靠娃月入15萬元 「小網紅」是不是個好詞?
    來源:中國青年報被觀看的未成年網紅來源:冰點周刊作者 | 曲俊傑一個粉絲超千萬的「萌娃」博主,睜著大大的眼睛對正在拍視頻的媽媽說:「在這個家裡,我姓劉,爸爸也姓劉,只有你姓李,誰才是垃圾桶裡撿來的,你心裡沒點數嗎
  • 未成年網紅與「啃小族」
    「小網紅」是不是個好詞拍視頻、做直播可以賺錢,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常識,一些家長開始為流量「啃小」。前段時間,3歲女孩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的新聞備受關注。視頻裡,漢堡、炸雞、烤串等高熱量食物不斷被送到孩子面前,家長強調「馬上突破100斤」。該視頻平臺上,播放量、互動量和收入直接掛鈎。流量當道,一些孩子對屏幕前的關注也早早地產生了意識。
  • 「未成年網紅」是好事嗎?
    「小網紅」是不是個好詞 拍視頻、做直播可以賺錢,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常識,一些家長開始為流量「啃小」。 對劉浩來說,「網紅」這個詞意味著話語權。「當別人知道你有幾十萬粉絲,做事情也會有顧慮。」 韓大鵬的女兒上學後,幼兒園老師說她們是「小網紅」。他告訴孩子:「如果有人說你是網紅,你說句謝謝就行了。」他覺得,雖然自己和孩子已經是數據意義上的「網紅」,但如今這個詞出現的地方似乎都是負面新聞。
  • 網紅「乞丐哥」受審:日入數萬,卻拐賣未成年女粉絲強迫非法交易
    文/海盜君標題:網紅「乞丐哥」受審:日入數萬,卻拐賣未成年女粉絲強迫非法交易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想做網紅,有些網紅成名之後就開始「飄」了。400萬粉絲網紅「乞丐哥」拐賣婦女兒童,強迫女粉絲從事非法交易的事情引發熱議,目前此案正在開庭審理。
  • 網紅營銷乾貨 || YouTube網紅營銷指南
    大家好~我是想當網紅卻做了網紅營銷工作的毒舌女子Miang。 2020-05-26 18:07
  • 危險的網紅……
    每天放學回家後,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完作業,然後開始進入緊張的直播,唱歌1-2個小時,直到嗓音沙啞。 舒奧華的父母離異,他跟著母親生活,哥哥跟著父親生活,但是一家人的所有開銷全都來源於小奧華直播的收入。 舒奧華要給媽媽還信用卡,因為「不還有可能會坐牢。」
  • 「劉宇寧踢館失敗」網紅是個貶義詞?
    時代的產物,不需要被定義你是如何定義一個網紅?你是如何定義一個歌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絕對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嘲諷看輕任何人。網紅是平民狂歡所造就,是多元的時代使然。在我看來網紅說白了就是一個自媒體行業。
  • 網紅雪糕「殞命」
    其中 「未成年雪糕」4月10日開啟線下銷售,「大白兔雪糕」將在上海和武漢兩地線下首發。不難看出,網紅品牌正試圖通過全渠道發力,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但是這些營銷花樣能讓品牌紅多久?2、花式操作能紅多久?網紅雪糕暢銷也自有其「套路」。
  • 維康出了個「小網紅」
    維康出了個「小網紅」——甜杆西蘭花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閒來會澤看風景
  • 善變的網紅在 「腰部」,小網紅真實境遇:網紅包裝技術哪家強?
    一時間,打開直播應用幾乎到處都是電飯鍋蛋糕、自製沙琪瑪、酥炸油條……腰部網紅腰部網紅,就是露出纖細小蠻腰……["腰部網紅"就是網紅露出了腰部?……呃,好吧,稍等][腰部露出之後,腰部就發揮出,好吧,是我的錯,帶歪了]「腰部網紅」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網紅群體中佔到絕大部分比重的那個群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網紅、MCN、品牌,網紅經濟的命運共同體
    品牌與MCN合作將產品投放給網紅,網紅可以將產品融入進內容,並通過渠道傳達到消費者眼前,品牌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利潤,還有更多用戶及KOC的反饋、種草,從而實現產品的迭代。然而,近一年來網紅經濟模式發生了很多變化,在這些變化之中,品牌與MCN、網紅的合作方式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鎖住了市場大部分流量的MCN公司是不是也有對手?
  • 網紅張二嫂團隊藝人菲妹:會成為一線網紅
    大家好,這裡是娛樂事件最新爆料提起網紅張二嫂,大家不會陌生吧,一位實力派一線網紅,徒弟和籤約藝人眾多。大徒弟胡鬧口才無人能敵。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網紅胡鬧的徒弟菲妹。這位女孩來自農村,後來加入張二嫂團隊,雖然身高不高,顏值不高,但是情商高,口才好。能夠在短短時間把直播做好,完全有機會成為一線網紅。目前網紅菲妹的收入,基本排名第一,每天的收益都非常可觀,讓人羨慕,大家認識這位努力的女孩麼?
  • 網紅幕後推手 徐波解析網紅圈發展難題
    近幾年來,中國的網紅行業火爆十足,越來越多人投身到網紅這個行業之中。2016年,在北京多所小學的抽樣調查中顯示,80%的小學生想成為網紅,95後最想做的職業竟然也是網紅。網紅幕後推手徐波對產生此現象的原因進行了剖析。  「無非就是因為粉絲多,收入高,門檻低。」
  • 2020海外網紅大數據報告 – 美國小YouTuber篇
    從這三個數字中我們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成長為美國5-10萬粉的YouTube網紅平均需要6.78年,而他們都會以自己的內容風格與互動方式在YouTube上沉澱了將近7年。同時,這裡也不缺乏優質的網紅,最快只需要4個月可以成長到如此規模,也有十分有耐心的網紅,在YouTube上經營了16年之久。
  • 在國外「網紅」用英語怎麼說?
    國內網紅隨著現在自媒體日漸風行,各種社交媒體上的擁有大量粉絲的自媒體人紛紛湧現。依託於不同平臺這些自媒體人都有不同的暱稱:在微博叫大V,在嗶哩嗶哩叫Up主,在知乎叫B神。但是社會對這些人有一個統稱叫做「網紅」。
  • 網紅方丈喊話全網:力挺好兄弟電商辛巴
    大家好,這裡是娛樂事件最新爆料今日,網紅方丈再一次喊話全網:力挺好兄弟電商辛巴。並且表示:所有買過的千萬別退貨,一定要相信電商辛巴。小編聽完之後特別生氣,首先商品質量出現問題,理應退貨退款。網紅方丈身為外人,沒任何權利進行公開喊話。最重要的就是網紅方丈,以及電商辛巴的粉絲至今都沒搞明白一件事情。辛巴燕窩事件輿論增多,很多立場辛巴的網紅以及粉絲都問了一個特別愚蠢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為何李佳琦虛假宣傳只罰一W,張二嫂賣假貨才罰25W,清河李哥,方丈,吳一,陳先生,這些大大小小的網紅,電商都出現過問題,為何他們一點事沒有。
  • 臺灣網紅報告|網紅?還是政治宣傳?
    臺灣網紅報告(一)|臺灣網紅政治已打敗樁腳政治臺灣網紅報告(二)|網紅?其二,看似「不小心釣出本尊(韓國瑜)」的脫口秀節目,原來都是事先寫好的劇本。    但更要令人深思的是,臺灣政治娛樂化又達到一個更變幻莫測的境界。
  • 臺灣精品網紅直播 175萬人觀看拿福利
    上周五(7/24)下午3點,由臺灣貿易中心、時保雅合作,邀請一直播平臺百萬活力甜心網紅「小志玲-陳可芸」到上海X-PARK運動基地,直播體驗今年榮獲臺灣精品銀質獎的「時保雅Verde G690綠能跑步機」,短時間內吸引超過175萬人次觀看直播,最高10.6萬人同時在線,直播結尾主辦單位大方贈出X-PARK限量VIP健身月卡,讓粉絲可盡情到館體驗時保雅健身器材與其他設備,感受臺灣精品迷人黑科技!
  • 網紅文化是好是壞?讓無才者發家致富,有才人默默無聞!
    有沒有一個詞,之前是褒義詞後來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逐漸地變為貶義詞了呢?當然有,這個詞就是網紅。在網絡時代形成的初期,如果別人說你是網紅,那還真的是在誇你有非凡的能力,但是如今別人在說你像網紅,你就需要好好的琢磨一下,他有沒有暗諷你是小丑的含義了。
  • 2020年中國四大典型網紅案例分析及網紅經濟上市公司匯總(圖)
    中商情報網訊:網紅經濟在2019年迎來爆發期,李佳琦、李子柒等「網紅」頻頻「出圈」,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網紅」的社會認同度也在進一步提升。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5G商用加速的背景下,作為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產物,中國的網紅經濟在發展中迎來了爆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