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落花雨
相比暢銷書作家而言,更多的是像我們喜歡寫作,但還未出版的作者們。市面上寫作的指導書琳琅滿目,我們習慣性地從正面接收從如何寫,該寫些什麼等等,是否想過以逆向的思維去看待寫作呢?
在這裡推薦一本以逆向思維的寫作指南《如何寫砸一本小說》,而本書與其他同類寫作書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告訴我們的不是常識中的寫作規則,而是在研究數百本未出版小說後的觀察結果。
本書其實是由美國作家與編輯米特爾馬克和紐曼在各個寫作環節中的,收集和整理的錯題集。站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他們,為我們鋪開有趣的閱讀寫作指南,幫助我們避開創作的雷區、誤區,寫出足以出版的優秀小說。
一、如果讀者不關心後續內容,那就沒有後續了。
想必在我們初中練習寫作文的語文課上,應該見過不少作品,洋洋灑灑寫了好久,卻還不知道想寫什麼。如果就讀者的感受來講,那麼你的作品就是讓一沓紙在進入垃圾箱之前,兜兜轉轉轉了幾個圈。
在讀者挺過了暈眩的開頭,那麼還有辦法就是把讀者困在故事情節的途中,正如出門時,接二連三想起有東西沒拿再回去拿,讓反覆的墨跡讓情節拖沓;最後再通過不在主題中闡述的觀點,放在結尾處來解釋,足夠讓讀者回味無窮。
拖沓的敘事方法,無論是開頭,中途,還是結尾,最終都會給讀者帶向無趣,急躁,甚至合上書本。
二、情節不需要涉及的場合,就沒有一個角色需要上班。
然後開始介紹角色,角色的身高外貌描述,要具體鮮明亮麗,可不能非得站在鏡子前才知道自己的模樣,主人公平凡的一天也會讓讀者感覺相似的同時,也覺瞭然無趣,都知道為什麼還要花錢看你的書?
主人公的搭檔都是毫無差別的一閃而過,如果安排不只一個朋友,那麼朋友的個性和出場目的也不能只有一種;反派的出場只是為了情節的主線極大公無私地做障礙,你是否注意到優秀的作品當中,反派的背後也有著自己言不由衷的痛楚?
角色的千篇一律,勢必會導致故事情節平淡到一塌糊塗,甚至到沒有內容可寫,江郎才盡,那還怎麼考慮讀者?勢必聽者落淚,聞者傷心。
三、厲害,那些精彩句子竟然完全言之無物!
在補充了角色之後,開始基礎部分,豐富環境和人物的情感描寫。優秀的作品經常會通過引入生僻詞,和置入適當的對話情景來豐富角色和環境。
但生僻詞應是此情景下傳達情意的最佳選擇,生僻字並不比常用詞提供更多的信息,只是告訴讀者你知道這個詞而已;對話的置入本是讓不存在的情景真實自然,但是對話給人的感覺由作者親自告知的對話,只會削弱其表達效果。
一部優秀的小說需要依靠足夠的細節來讓故事鮮明起來,但是過多的使用生僻詞和帶有作者自己判定的對話,勢必會引起讀者的厭煩。
四、你從什麼角度出發?
在角色和基礎部分都有了,然後開始敘述故事,大多數能夠上架的小說都以主要角色的第三視角來推進情節,有些小說會採取多個視角來營造更佳的直觀感受。
但是如果隨意地切換多個視角,要麼在預先創立一個作者型的敘述聲音,就像電視劇裡的旁白那樣,要麼就從開始限制的人稱視角來講述故事,如果隨意轉換,就會造成一段段雜亂的聲音。
結語: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催著你不斷輸入,不斷地對知識進行內化,不斷地將文字整理輸出,最終將它化為身體的一部分。
如果你對寫優秀到足以出版的小說感興趣的話,那麼米特爾馬克和紐曼的這本《如何寫砸一本小說》錯題集,可以助你在出版編輯的關卡裡一路過關斬將,順風順水。
歡迎關注@落花雨的書屋,用文字記錄點滴生活,用熱愛抵擋漫長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