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成為蘇珊·桑塔格兒媳的她,寫了一本關於寵物的小說

2020-12-12 瀟湘晨報

日前,上海譯文出版社邀請詩人胡桑、作家傅踢踢和項斯微,與讀者分享品評了譯文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小說《我的朋友阿波羅》,談談彌合生活的兩種方式——寫作,以及,來自人類那些「不說話的朋友」的陪伴。2018年11月,擁有1/4華人血統的美國女作家西格麗德·努涅斯憑藉小說《我的朋友阿波羅》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也是同年度布克獎入圍作品。在這部作品裡,努涅斯構想了一個特殊的創意寫作機構,用以療愈人們心中無法言說的創傷。而女主人公在與一條名為阿波羅的大丹犬相知相伴的過程中,對作家的使命、對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產生了更多的追問……

圖說:小說《我的朋友阿波羅》 主辦方供圖

小說中,女主人公的導師(也是情人)自殺身亡,留下三位心術各異的夫人,還有一個無言的哀悼者——大丹犬阿波羅。大丹犬已經不再抱任何希望能夠再見到它的主人。它不自殺,不哭泣,但是各種跡象表明它可能而且真的會崩潰。

作者西格麗德努涅斯生於1951年,她的父親是中國和巴拿馬的混血,她的母親是德國人,她身上擁有四方之一的華人血統,在媒體報導新聞時,會特別在標題裡面突出強調「華裔」的字眼。1976年,當時只有25歲的努涅斯以《紐約書評》助理編輯的身份,經朋友介紹,去給當時正處於癌症術後恢復期的「美國公眾的良心」、著名學者蘇珊桑塔格當助手。她一邊幫蘇珊桑塔格打字回信,一邊與桑塔格的兒子談起了戀愛,兩個年輕人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但是分分合合最終也沒能走到一起。儘管沒能成為一家人,但是桑塔格對努涅斯一生的影響至深。她對性別與種族的歧視、對戰爭創傷這類話題都有自己的思考,這些主題在《我的朋友阿波羅》這本書裡面也有很獨特的表達。

圖說:分享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在同濟大學教創意寫作的胡桑認為,《我的朋友阿波羅》就不是一本傳統小說,它甚至連小說這樣文學題材的合法性都在質疑。「有讀者看了11頁沒有找到主人公,看了30頁好象也沒有找到,因為這本小說不是讀者貢獻主人公這樣的經典小說模式,而是要探索寫作的過程是怎麼發生的,主人公與朋友的關係這個過程是怎麼慢慢完成的,這個過程本身是個問題,就像寫作本身成了問題,小說的第一個問題要探討的便是這個。」

胡桑也談到了桑塔格對於努涅斯的影響。努涅斯曾經為蘇珊·桑塔格寫過一本迷你的傳記《永遠的蘇珊》,裡面有太多有關寫作的探討,同時有關於私人生活的觀點探討。「蘇珊·桑塔格教她寫作的一個態度就是要嚴肅,要嚴肅的對待寫作這件事情。這是努涅斯的第七本小說,她的小說都不難的,如果你讀英文的話會發現沒有什麼生詞,但是嚴肅這個事情她做到了,她嚴肅的對待狗、友誼、寫作、生活。」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馬克·吐溫、蘇珊·桑塔格、海明威……名作家的衣櫥裡有什麼?
    成年後身高只有五英尺三英寸的他,戴著迷人的帽子,在廣大社交圈和眾多派對中成為偶像人物。這些派對包括那場世紀盛典——1966年他在紐約舉辦的黑白舞會。在日常生活中,卡波特最招人喜愛的模樣是歪戴著費多拉帽,但當年是帥小夥兒時,他喜歡歪戴水手帽。他爆料說,他寫作時不用速記,而且必須躺著寫,最好還是一邊喝著茶或雪利酒,吸著香菸。索爾·貝婁
  • 觀察|復旦創意寫作師生,如何從一本有關寫作的小說說開去
    「她(作者)有沒有設想過理想讀者是誰?」「為什麼小說寫的是狗不是貓?」……12月1日,一堂特別的寫作課在上海機遇中心「開講」。努涅斯身上有四分之一的華人血統,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作為《紐約書評》的助理編輯,成為處於癌症術後恢復期的蘇珊·桑塔格的助手,由此進入一代知識偶像的私人生活。三十多年後,她以一部立意獨特的小型傳記——《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轟動文壇。1995年,努涅斯出版了小說處女作《上帝吹飄的羽毛》,開始了她的虛構生涯。
  • 《如何寫砸一本小說》8.3分,反向教讀者,如何成為好的作者
    而這本《如何寫砸一本小說》,就是有用的、實戰之書。文無定式,很多書都會教你怎麼去寫,看起來很有道理,學起來難,畢竟,學習得日積月累。但是,《如何寫砸一本小說》卻反其道而行,堪稱是一本「錯題集」,不是教你如何寫,只教你如何繞開寫作的坑。
  • 《如何寫砸一本小說》8.3分,反向思維教讀者,如何成為好的作者
    而這本《如何寫砸一本小說》,就是有用的、實戰之書。 文無定式,很多書都會教你怎麼去寫,看起來很有道理,學起來難,畢竟,學習得日積月累。
  • 不能寫砸一本小說,但我們可以寫砸這篇書評嗎?
    看到一本奇怪的書《如何寫砸一本小說》,還沒有從事寫小說的打算,所有我暫時還無法滿足作者的願望,還不能寫砸一本小說。沒有這個能力,小說都沒開始寫怎麼能寫砸呢?但我也在寫作,比如,這篇文章,如何不讓這篇文章寫砸,我還還是要借鑑一下書中的觀點的。
  • 史蒂芬·金寫小說,說老師被稱為蛆,差點被退學
    《寫作這回事》既是史蒂芬·金的一本創作經驗之談,又是他的一本人生回憶錄。史蒂芬·金一九四七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一個貧困家庭,在他兩歲大的時候,他的父親出去買包煙就再也沒有回來,因為他欠下一屁股債。母親獨自撫養金和金的哥哥戴維。為了躲避債務,為了生存,在金小的時候,他們四處搬家。關於童年的這段經歷,金在書中《簡歷》一文以戲謔的口吻做了敘述。
  • 蘇珊·桑塔格 沉默的美學
    要成為沉默的犧牲品,在更深遠的意義上就意味著要比其他所有人技高一籌。 言下之意是,藝術家與常人相比,擁有更多思考問題的智慧,更堅強的神經,以及更高的判斷優良的標準。(藝術家能夠堅持不懈地探求他的藝術,直到他或它被窮盡的一刻,這一點是無需證明的。正如法國詩人勒內·夏爾所寫:「在疑竇叢生的樹林裡,小鳥也無心歌唱。」)
  • 糟糕的小說長什麼樣,看看這本《如何寫砸一本小說》就知道了
    文/吳呱呱前段時間,看到一本書名為《如何寫砸一本小說》的書,一開始以為是我看錯了,結果仔細一看,發現自己並沒有看錯,這本書就是這個名字。但這本書的內容,確實和市面上關於寫作的書籍不一樣,那些書籍大多數都是教你怎麼寫好一篇小說,且大多數作者教你寫小說都會從這個切入點:小說的組成部分以及小說整體構造。
  • 好書推薦,異獸流治癒類、民間傳說類、輕鬆搞笑類小說一樣一本
    異獸流、靈氣復甦、系統、都市、寵物治癒類小說。 這書主角就是上回推薦《回到過去變成貓》時說的那隻偷偷用主人手機撩小姐姐的那隻大白貓。
  • 《如何寫砸一本小說》:糟糕的小說,大多有這三個特點
    簡單在有一臺電腦,選擇一個平臺便可以開始創作,難卻難在這部小說可以擁有很多的讀者,可以得到編輯的認可,可以出版或者上架,獲得一部分金錢。在困難面前,有人選擇了放棄,有人選擇了和無頭蒼蠅一樣去報培訓班。在這裡,我建議大家看看《如何寫砸一本小說》。《如何寫砸一本小說》是霍華德.米特爾馬克和桑德拉.紐曼聯合著作的。
  • 2020年普立茲獎揭曉,懷特黑德二度獲得小說獎
    小說獎頒給了科爾森·懷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獲獎作品是小說《鎳幣男孩》(The Nickel Boys),這是他第二次得到這份榮譽。小說通過兩名生在Jim Crow的佛羅裡達州男孩被判在一所噩夢般的學校就讀展開。
  • 「我願意給兒媳買房,只寫她的名字」麥迪娜的婆婆,讓很多人慚愧
    可婆媳不一樣,在結婚之前,婆媳完全屬於陌生人,就算以後成為親人,也始終是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 在這種情況,婆婆和兒媳更像是一起交往的朋友,靠著日常的點滴聯繫起來,而不是像母女那樣天生親密無間。也正是因此,婆媳交往要比母女交往更難,只有付出一定的真心,才會換來永遠的和諧。
  • 如何寫砸一本小說,這裡也有一份指南
    市面上寫作的指導書琳琅滿目,我們習慣性地從正面接收從如何寫,該寫些什麼等等,是否想過以逆向的思維去看待寫作呢?在這裡推薦一本以逆向思維的寫作指南《如何寫砸一本小說》,而本書與其他同類寫作書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告訴我們的不是常識中的寫作規則,而是在研究數百本未出版小說後的觀察結果。
  • 我愛的繆斯,從來不是因為她曲線性感
    怎麼挑釁她她都毫無反應,似乎已練就一身盔甲,隔絕外部世界的惡意。一站到格鬥的舞臺上,就一下擰開開關似的,如暴風驟雨,將喬安娜打趴,那場比賽沒幾個人相信新人會把喬安娜壓倒,可玫瑰贏了。看她受訪時說的話,真的讓人沒辦法不喜歡她:「我目睹了一切暴力和不幸,這並沒有讓我成為幸福的人,而我選擇格鬥,是因為格鬥讓我成為真正的戰士,讓我可以保護我自己。」
  • 在寫自傳的時候 作家會進行虛構嗎
    到場的有很多世界文學巨擘:法國新小說的代表人物阿蘭·羅伯-格裡耶、奈及利亞作家欽努阿·阿契貝、南非作家納丁·戈迪默、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和理察·福特,英國作家有保羅·貝利、石黑一雄和安吉拉·卡特等。在開會間隙,保羅·貝利與卡特大多數時間都坐在一起,面對正襟危坐、侃侃而談的上臺作家,他們在下面竊竊私語,笑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