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家釀的酒、做的泡菜,怎麼會吃死人呢?

2021-02-27 清單

《舌尖上的中國》裡有一集講農家自製美食,旁白質樸而動人:

「腐乳、豆豉、黃酒、泡菜,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具有一種芳香濃鬱的特殊風味,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而這種手法被稱作『發酵』。

中國人的老祖宗,用一些罈罈罐罐,加上敏銳的直覺,打造了一個食物的新境界。

要達到讓食物轉換成美食的境界,這其中要逾越障礙,要營造條件,要把握機緣,要經歷挫敗,從而由『吃』激發出最大的智慧。」

▲ 《舌尖上的中國》裡人們在冬天製作泡菜

你或許沒有想過,這些能饞哭隔壁小孩,取法自然,以古老方法自制的食品,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食品安全風險。

致癌、致死、致人失明……這些鮮美的食物是味蕾的摯友,但也可能是健康的死敵。

在我小時候的味覺記憶裡,就有奶奶在家親手做的泡菜:把胡蘿蔔、黃瓜、捲心菜、辣椒等放進小罈子裡,倒進醃料汁,密封保存,半個月後就成了一道佐餐美食。

但美味和健康並不能劃等號,美國癌症研究所(ACIR)和世界癌症基金會(WCRF)發布了第三版《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全球報告》,其中指出,酸菜、鹹菜、泡菜等醃製食品可能形成具有強致癌作用的亞硝酸鹽,是世界一些地區胃癌、食道癌、肝癌和大腸癌高發的一大飲食因素。

除了強致癌性以外,自家醃製食品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1989 年 11 月 19 日,河北省冀縣徐莊鄉支村劉某將 5 公斤黃豆煮熟後放進小缸密封發酵,7 天后加入兩倍量的白蘿蔔條。幾天後全家人開始把這缸豆豉和蘿蔔當做鹹菜食用,3 天后全家人都出現了食物中毒症狀。

1990 年 2 月 26 日河北省棗強縣幾家村民把豆腐用鍋蒸熟後切成小塊密封發酵,自製腐乳,食用 4 天后陸續出現中毒症狀。

這兩起因食用自製發酵豆製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共有 19 人進食,其中 13 人中毒,1 人死亡。

診斷結果均為 B 型肉毒毒素中毒。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曾發布提醒:我國的肉毒毒素中毒多發生於家庭自製的密閉發酵類食物,如發酵豆製品、穀物和肉製品等,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在家自製發酵食品。

02

自釀酒

再來看一組案例:

2008 年 11 月,寧波的張先生喝了一公斤自釀葡萄酒,視力模糊,險些失明;

2013 年,重慶一男子喝了自釀葡萄酒,上吐下瀉,被送到醫院急救;

2018 年 4 月,58 歲的廈門男子喝了近半瓶自釀葡萄酒,雙眼幾乎失明,還伴有心慌、噁心、嘔吐、頭痛,醫生推斷是甲醇超標引起了急性中毒性視神經病變;

……

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可能失明,這都是自釀葡萄酒中含有的甲醇和雜醇油所引起的。

甲醇和雜醇油有很強的神經毒性,急性中毒反應為頭疼、噁心、胃痛、疲倦、視力模糊甚至失明,嚴重的還會引發呼吸困難,最終致人呼吸中樞麻痺死亡。

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自釀酒容易醉或「後勁很大」,喝完自釀酒的人往往會出現眩暈、昏睡等反應,其實這些是甲醇、雜醇濃度過高而引起的慢性中毒症狀。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親自動手製作的食物、飲料要比買回來味道更好,「家裡人親自釀的葡萄酒」這樣的描述裡總帶著一些家的溫情和安全感,但冷靜下來想一想,這要喝進去的東西,真的會因為是家人親手釀的就更安全了嗎?

在家自釀葡萄酒,葡萄原料做過農殘檢測了嗎?殺菌方法是什麼?飲用前是否經過任何食品安全檢測?承裝和保存葡萄酒的是經過嚴格消毒的食品安全級容器嗎?

如果答案全部是否定或者不確定的話,那又憑什麼去相信自釀酒是安全的呢?

在家自釀葡萄酒的危險還並不僅僅只針對喝酒的人,在葡萄酒發酵的過程中,會將糖分等物質轉化為酒精,就會產生大量氣體,氣體在完全密閉的容器中越積越多,會產生巨大的壓力,還可能引起器具爆炸等問題,自釀酒爆炸事件每年都會在全國發生數百起……

03

土法壓榨花生油

地溝油被曝光後人們對食用油的安全性問題更關注了,來路不明的油不能瞎吃,那「看得見、摸得著」、「純天然、無添加、原生態」的土榨油總該安全得多吧?

▲ 不少人覺得土榨油比地溝油乾淨

其實,土法壓榨花生油的危害一點也不輸給地溝油。

土榨花生油最致命的安全問題在於黃麴黴毒素 B1 含量超標,黃麴黴毒素是某些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所產生的劇毒代謝產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毒性。

黃麴黴毒素偏愛溼熱環境和玉米、花生等作物,亞洲的玉米、花生產地大部分處於亞熱帶地區,因此是黃麴黴毒素高發地,很多從我國出口的花生製品也在抽檢中被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通報的出口花生產品黃麴黴毒素超標情況,歐盟與我國在限量標準上的差異也是原因之一

廣東省曾在 2015 年採取專項整治行動,從全省共抽檢食用植物油及其原料花生仁 5358 批次,結果發現 1076 批次都存在黃麴黴毒素超標問題,問題比例驚人。

但黃麴黴毒素還不是土法榨油的唯一問題。

沒有經過專業榨油工序的土法壓榨花生油,也就未經嚴格的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加工,特別容易產生微生物、毒素、重金屬、農藥等殘留,還會因為溫度控制不當而生成另一種強致癌物——苯並芘,毒上加毒。

鑑於此,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就直接規定:未經精煉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為成品油原料。

▲ 在淘寶搜「土法花生油」,還有商家在售賣此類產品

你可能會問,小作坊的不能吃,那我家買個榨油機,自己用新鮮花生榨油是不是就可以呢?

答案依然是不行。

2016 年河南鶴壁市民李先生就購買了一臺家用榨油機自榨花生油,結果導致自己和家人全部食物中毒……

即使是自己動手,也很難確保原料中不含有雜質和毒素,比如磷脂、油料渣、黃麴黴素、農藥殘留等等,無論如何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總而言之,信賴工業化生產,而不是家庭製作,任何時候看到「土法榨油」這幾個字,捂好錢包掉頭就走。

04

酸煎餅

一篇發表於 Cancer Research 的論文《Diet and High Risk of Stomach Cancer in Shandong, China1》(《中國山東的飲食與高發胃癌風險》)認為,導致山東臨朐縣胃癌高發的原因之一是飲食因素,是人們每天食用的酸煎餅(一種發酵的當地主食)。

研究者在對臨朐縣 564 例胃癌患者和 1131 例人群進行了病例對照調查後,認為經常食用酸煎餅這類發酵主食會增加 30% 的胃癌風險。

這種酸煎餅是在山東臨朐當地的一種食品,它是用玉米面做成的糊糊來攤制的煎餅,因為有酸酸的味道而得名,致癌原因依然是——黃麴黴毒素。


這種食物是用隔夜或者是多日的發酵過的玉米面做成的,長期食用會誘發食道癌,胃癌。

05

鹹豬肉

在對胃癌高發區莊河市的飲食研究中,有兩篇文獻不約而同地指出,當地人們喜食鹹豬肉與胃癌高發率呈正相關。

研究發現,常年食用自家醃製鹹豬肉的居民胃黏膜病變程度更高:食用 10 年的人群胃黏膜上皮呈現明顯損傷及炎症反應,表現為變性壞死及糜爛灶形成;食用 10~20 年,胃黏膜除損傷和炎症外,還會出現上皮腺體增生乃至異型增生。

致癌原因是這類醃製肉類食品的高鹽含量容易破壞胃黏膜,製作過程中加入的亞硝酸鹽和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胺類物質結合在一起,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

06

魚露

根據 1986一1988 年福建省居民死因回顧性調查結果,胃癌佔到了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

為什麼胃癌會成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為了調查當地飲食和胃癌的關係,研究人員在長樂、莆田、福州等胃癌高發點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魚露攝入的 8 個指標都與胃癌死亡率之間呈正相關,特別是魚露未經煮熟,「生沾吃」的家庭自製魚露食用量與胃癌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更強。

這項調查結果揭示了導致福建省居民胃癌高發的一大元兇是——魚露。

魚露是由多種小海魚經過長期發酵製成,製作過程中含有大量食鹽,海魚本身含有大量帶胺基的蛋白質,發酵分解產物中就含有大量能與胃酸合成的 N-亞硝基化合物。

在亞硝化的魚露中就檢出了可疑致癌物——亞硝胺。

後來更多實驗與流行病學研究陸續產生了類似結論,因此福建省衛生廳及其各縣市衛生防疫站都發布了減少攝入魚露的倡議。

…… 

每年一到團聚的時候,長輩們還是會在餐桌上感慨,在他們生活的年代,過年時拌著米飯的一小塊豬油渣,小時候家裡自製的毛豆腐,是這輩子再也無法復刻的美味。

在我們這一代人看來,那或許是從物質匱乏年代走出來的人們在回望過去時,帶著鄉愁的懷舊回憶。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中說到的:「漫長的時光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隱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種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傳統」、「古法自制」這些詞可能代表著簡單、自然,但也意味著原始、粗放。

我們懷念它們,但我們也不應該迴避這其中隱藏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吳坤, 孫長顥.飲食與癌症[J].衛生毒理雜誌, 2000, 14 (1) :19-22.

[2] 王梅松.食物中的致癌因素[J].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 1988, 15:145.

[3]孫鶴齡,金懋林,張汝韍.真菌和氮素在食物鏈中與胃癌病因關係的探討[J].真菌學報,1983(02):134-140.

[4].美國癌症預防研究報告:醃製食品、紅肉加工肉類、鹹魚等致癌[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8(06):62.

[5]王巖,宋立江,侯正宗.兩起肉毒中毒調查分析[J].中國食品衛生雜誌,1993(04):62.

[6]範維民,文麗娟,吉旦才讓.青海省澤庫縣五起肉毒中毒調查分析[J].青海醫藥雜誌,1999(04):54-55.

[7]李銘新,陸士新,季川,王明耀,程書鈞,金長鍊.致癌的亞硝胺在黴變玉米面中的形成[J].中國科學,1979(04):402-406. 

[8]華北地區食管癌病因研究協作組.華北地區食管癌流行病學和病因學的初步調查研究[J].中國科學,1975(01):88-98.

[9] 胃癌高發區莊河市鹹豬肉致突變及胃黏膜損傷作用研究 (中華腫瘤 1996;18(4):270)

[10]林慧芝,袁媛,高華,張蔭昌,陳躍,鄧大君,潘凱楓,張彤.胃癌高發區莊河鹹豬肉致突變性研究[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1993(01):22-25.

[11]葉為民,易應南,林如濤,周天樞,蔡琳,陳崇幗,朱萍萍,陳桂冬,藍烽,陸元斌.福建省人群魚露攝入量與胃癌死亡率關係的研究[J].福建醫學院學報,1994(04):402-405.

相關焦點

  • 由發酵得來的中藥——紅粬,釀出的酒是「泰順菜」的靈魂
    紅粬酒在泰順各地山鄉都會製作,但似乎筱村的更富盛名。筱村東洋村做粬已不知傳了幾百年,後來以門樓外、新厝下、老厝三大財主做粬釀酒最著名。▲製作紅粬財主們平時飲酒作詩、互相鬥酒,各自說自個的酒香。奇怪的是,門樓外這家釀的酒就是特別香,十裡八鄉的人就認同門樓外的,其他兩家想盡辦法,千方百計想弄明白,就是釀不過門樓外紅粬酒。
  • 用小型釀白酒設備做酒新手必看5點
    很多剛用小型釀白酒設備做酒的朋友經常諮詢一些釀酒的基礎知識,今天就一些釀酒新手常常需要諮詢的問題做一個簡要概述,並回復如下,希望能給初次接觸釀酒的您帶來幫助。
  • 夏天是做泡菜最好的時候,教你四川泡菜的正宗做法,看著就流口水
    當脆嫩的姜,翠綠的豇豆,細長的青椒開始大量上市的時候,胃裡就開始翻滾起一陣陣的酸水味兒,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是時候做泡菜了。四川泡菜的歷史四川泡菜最早出現的時間,一直沒有定論。每加菜必加鹽少許,並加酒,方不變酸。壇沿外水須隔日一換,勿令其幹。若依法經營,愈久愈美也。」川渝人的泡菜情結爺爺曾給我說,他年輕的時候,每年到了稻穀收割農忙的季節,奶奶早上煮好一鍋白米粥,然後一家人就去田裡收割稻穀,到了中午餓了,就從罈子裡現撈一盤泡菜,泡菜下冷稀飯,刷刷地幾碗飯就下肚了,那感覺巴適慘老。
  • 技術貼:家釀如何出好酒?
    先給家釀的小夥伴灌輸一個理念——家釀也能出好酒。你的酒喝著上頭嗎?發酵桶水封一不冒泡你著急不,打開桶蓋看過嗎?釀酒的時候是一切看天意還是按部就班?今天咱們聊透。那回到啤酒中,怎麼去設計一款啤酒的配方呢?首先你要明確這個啤酒你想要表現出的各個指標、參數,比如說、苦度、色度、酒精度等等……還有這款酒你最終想表現出什麼風味?是果味、麥芽味、酵母味,還是香料味?都不明確,還美其名曰:我就想隨意點,這才有意思。這不叫隨意,這叫看天意。《BJCP啤酒分類指南》是非常好的工具書,即使你不去參賽,也會受益匪淺。
  • 老梁尋根 | 女兒紅這種酒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它有什麼故事呢?
    結果為了迎接兒子到來,說一旦生了兒子,親戚朋友來擺幾桌咱得喝啊,說我提前啊,過去人自己在家釀酒,提前釀了幾壇酒,釀好了之後呢,說在這放著等著兒子出生。結果一出生是個女兒,是個丫頭,這裁縫氣壞了,這女兒有什麼用,這酒也別喝了,怪喪氣的。
  • 不知道怎樣釀獼猴桃酒怎麼辦?6步教您釀出美味獼猴桃酒
    果農們嗅到商機,準備購酒廠設備、學技術,那麼,批量釀獼猴桃酒與自釀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獼猴桃酒工藝流程:挑選、去梗——清洗——切片——打漿——加白糖、加雅大水果酒麴——攪拌——發酵——過濾——澄清——滅菌——消毒批量釀獼猴桃酒的要點講解:一、原料處理1、為降低成本,建議使用小果、殘次果為原料釀酒,獼猴桃成熟度要達到80以上,可以獼猴桃清洗後晾乾,裝在紙箱裡催熟,生桃釀酒酸度大、澀,且出酒率低。
  • 老外吹爆的「臺灣精釀」,賣「泥煤味」的酒,喝一口喊爸爸
    點擊播放 GIF 0.0M來自臺灣的『精釀啤酒』擁有自家釀酒工廠在國際上獲獎無數24款手工啤酒「腦洞超大」店內有很多款酒都獲得了獎項,精釀發燒友看了眼睛要發光。·|廣州第家 開在珠江邊|·「掌門」在廣州的第1家店,選在了珠江邊的太古倉。除了定製城市特有的杯墊,店內還有一款酒叫「我愛太古倉」。15號正式開業,現場還有特別活動,都給我衝!
  • 怎麼樣吃泡菜才不會對人體有危害呢?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的胃口往往會大大減少,消化能力也會減弱。此時,許多人會考慮吃泡菜。但是說到吃泡菜,很多人都很害怕,因為泡菜經常背上致癌的的「惡名」。吃泡菜真的可怕嗎? 如何吃泡菜更健康?首先,泡菜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甚至亞硝胺等致癌物。
  • 【家常便飯】我家的泡菜瓶子
    提起『泡菜』,大家可能先想到『四川』~~~其實我們貴州人也會做泡菜的。我母親來自遵義地區,她做的泡菜就挺好吃的~~~也許那裡離四川比較近了吧:)這是我家的泡菜~~~不是罈子是瓶子:)4.高度白酒(沒有中國酒伏特加也行):越好的酒泡菜越香!第一次兩湯勺,以後每次加新菜滴幾滴就好了~~~酒是天然防腐劑,每次滴幾滴就可以防止生白花(黴菌)。印象中做泡菜是不放糖的。可是看網上不少方子的材料中都有紅糖或冰糖。我個人的感覺是糖所分解的乳酸不太利於長期保存,容易變味。不放糖的缺點大概是發酵比較慢一點,那麼第一次泡可以不用放冰箱,室溫下發酵快些。
  • 吃泡菜聽說會致癌,真得當心!專家們是這麼說的
    在最近幾年,由於韓國潮流的影響,泡菜也在中國流行起來,在各個餐廳都可見,有些人用益生菌做泡菜,對健康有好處。但有人說泡菜含有亞硝酸鹽,這是致癌的,非常不健康。所以泡菜到底健康嗎?1、泡菜是怎麼做出來的?
  • 做一分鐘的泡菜和泡菜
    我在家做了一道家常泡菜手擀麵我們家所有人都喜歡吃酸的,家裡常年有醋相伴,不管油炸什麼食物,都要放多少醋。我兒媳婦早就想吃老罈子裡的泡菜麵條,但一直沒機會做。我去超市買泡菜,一個不小,一般來說,我可以吃兩頓飯,如果你喜歡的話,多放點。共享生產流程。
  • 喝了那麼多年酒:沒喝過春釀,你也算會喝酒?
    不過,同是愛酒,有人講究氣氛,有人講究格調。也總能在姿勢上,分出個三六九等來。今天,我們便來論一論:怎樣喝酒,才稱得上是會喝酒?初入口時微感辛辣,或許預示了踏入社會的第一步;然後酒過咽喉,在食道,在胃,在柔腸九轉,終於回甘,終於有發自丹田裡的暖——那就是毋庸置疑的成熟成長,和成功。而成功除了努力,時機也是很重要的。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知時節,識時務,擁有一場踩準節奏的酒樂人生,也正如你喝下一款知時節的酒。好酒確實是知時節的。
  • 【脫貧攻堅(黑龍江篇)】酒中釀出生活「新」味
    出院以後,李中江心中有事解決不了,就開始借酒消愁,經常喝多,劣質的勾兌酒喝得讓人頭疼,但頭疼的空隙他想到,為什麼不學燒酒呢?李中江的親二哥在村裡燒過酒,於是就找二哥商量學習燒酒。和二哥商量完以後,李中江馬上籌集了一部分錢。又和哥哥到各村及附近有燒酒的作坊進行考察,了解燒酒用的設備、工具,向人家探討一些燒酒相關問題及原材料的進出等問題。
  • 韓國:我們不承認中國定的「泡菜標準」網友:泡菜界你說了不算
    根據韓聯社報導,一直以"泡菜宗主國"自居的韓國,表示這是一種恥辱。他們公開表示四川泡菜制定的國際標準不適用於韓國泡菜。韓聯社:中國四川泡菜成國際標準?Kimchi(泡菜)不是(中國)泡菜為什麼這項中國主導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會讓韓國感到羞恥呢?
  • 【冠軍釀友心得】中醫師變釀酒師:第八桶釀出金牌酒
    他故作神秘聳聳肩…接著獎項開始開,我的心跳也直飆到120以上。三個獎都頒完,心想應該不可能第一吧,周圍高手雲集怎麼可能是菜鳥我!!結果….我的牛奶士濤受評審青睞,得金牌!!我是一名中醫師,四年前博士班畢業沒回臺灣也沒去美國工作,出海到國際郵輪上當駐船中醫師。從書呆子變水手,過著白天觀光,下午上班,晚上狂歡的日子。
  • 韓國人寧願吃泡菜,也不做炒菜,韓國人:泡菜更健康
    但是也不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韓國人幾乎很少吃炒菜,他們更喜歡吃自己的泡菜。可為什麼韓國人不吃炒菜呢?通過調查發現,韓國人不喜歡吃炒菜,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的物資匱乏。很多對我們來說比較平常的東西,他們都是比較稀缺的比如說食用油。
  • 珠海專做「精釀啤酒」的微醺小酒館,有女生都貪念的果味精釀!
    華燈初上,意味著微醺時刻的到來,玖洲道這間專做精釀啤酒的微醺小酒館,又開始散發出風情萬種的魅惑。白天,這裡是西餐牛排的精緻生活,等白晝褪去,它便揭開酒吧的神秘面紗,百香果味、藍莓味、黃桃味…各色果酒一應俱全,統統自家新鮮釀造,讓不少珠海女生都貪念不已。
  • 李子柒做泡菜遭部分韓國網友「圍攻」,媒體:不必理會鍵盤俠
    但是據媒體報導,不少韓國網友卻坐不住,紛紛發表一些諸如「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感謝中國人介紹韓國飲食泡菜」「泡菜是你們每頓飯都吃的嗎?是我們韓國人每頓都吃的吧」之類的言論。↑李子柒視頻截圖這種新聞很容易引戰,把一些過激言論拈出,精選加粗標紅,著重渲染一下,肯定會讓不少國人義憤填膺。不過仔細想想,哪裡沒有鍵盤俠呢?
  • 喝愛情釀的酒
    點擊下方綠標  收聽晚安語音《喝愛情釀的酒
  • 我們來好好會會這幫精釀圈的老流氓
    高巖,王睿,王帆,二桿……這是些曾經我需要去仰望的名字。三年前打算入行的時候,高巖的《喝自己釀的酒》是每個精釀愛好者的標配。雖然2016不能稱之為中國精釀的元年,但大多數國產品牌在那一年都有了自己的核心產品,品牌定位,主理人們也藉助社交網絡的力量,讓「中國精釀」有了空前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