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北京時間3月14日下午消息(蔣均牧)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周三接受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採訪,這也是華為起訴美國後他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根據此次採訪和一月份的一次採訪,CNN撰寫了一篇人物特寫,向美國受眾介紹了頗有神秘感的任正非,全文如下:
在建設地球上最主要之一科技公司的幾十年中,任正非一直保持著低調的公眾形象。這位華為創始人很少向媒體發表講話,儘管他的公司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
隨著華為發現自己受到美國的針對,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現年74歲的任正非正在揭開他的公司、家人和生活的面紗。他說,華為面臨的挑戰對他來說不過爾爾。
「我覺得我總是遇到困難。」他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我從未一帆風順過,因為在我年輕的時候,我的家庭背景並不好。我必須非常努力地工作才能得到哪怕一點點的就業機會。」
在軍隊服役的大學生
任正非的軍旅生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他於1974年在文革時期作為工程師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當時國家處在嚴重的缺衣少食之中。
「在那時,幾乎到處都是混亂。」他在一月份的採訪中告訴媒體。他回憶說,紡織品的配額非常稀缺以至於只能夠用於縫補衣服,他在年輕時沒有穿過像樣的沒有補丁的衣服。
任正非的任務是在中國東北建立一家大型的化纖廠,政府希望通過生產化纖來給每個人提供一套化纖衣服。
「我上過大學,像我這樣的人可以發揮作用。」他說。
任正非和他的戰友在零下的氣溫中睡在破舊的房屋裡,酸菜酸蘿蔔要吃上半年。但他說他當時很高興,因為在其他地方讀書太多是要受批判的,唯有在這個工廠還可以讀一讀書。
任正非表示,他成為解放軍中校的希望受到了他家庭背景的影響——在文革中,他的父親被打成「走資派」。在他成功推導出化纖廠測試設備所需工具(儀器)的設計,一位主管幫助他成為了黨員,但是他從未獲得軍銜。他在解放軍的最後一站是一個20多人的小型建築研究所的副所長。
創立科技巨頭
在退伍之後、1987年建立華為之前,任正非曾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了幾年。
中國的市場轉型如火如荼,但糟糕的電信基礎設施阻礙了進展。發展這個行業成為決策者的優先任務,當時三家國有企業巨龍、大唐、中興成為主導者。
華為是個異類,它是註冊在深圳的私營公司,而深圳彼時還是個剛剛被劃為經濟特區的漁村。
根據田濤撰寫的《The Huawei Way》,起初這家公司倒賣(交換機)設備,作為一家小公司不被理會。田濤是華為國際諮詢委員會顧問。
他寫道,華為努力爭取市場份額,並且在公司最黑暗的日子裡,任正非遭受了「嚴重的抑鬱和焦慮」。
任正非推動員工長時間工作,並不惜一切代價來確保生意。由於無法在大城市競爭,華為最初專注於中國的小城鎮和農村。自始至終,任正非在研發領域大舉投入,推動華為創造自己的技術,使之能夠與更大的競爭對手競爭。
置工作於家庭之前
任正非的長時間工作,讓他沒有多少時間與他的三個孩子建立牢固的關係。
他曾說過,在軍隊中時,他每年只與家人一起度過一個月。在開創了華為之後,「我不得不為這家公司的生存而戰,每天在辦公室裡花上16個小時」,他說。
他的大女兒孟晚舟已經在公司工作了數十年,成為財務長。
任正非說,他與女兒既親密也不親密,不親密的原因是他在軍隊的時間阻止了與幼時的她的聯繫。他表示,儘管孟晚舟是華為的高管之一,但並不受他直接管理,所以他們甚至連強一些的專業上的聯繫都沒有。
任正非的兒子孟平在華為子公司工作,他的第二次婚姻中的女兒安娜貝爾正在哈佛大學學習。
任正非說他與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夠親密。他回憶說曾經問過他們,「是願意他花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好,還是建立一個他們可以成長的平臺好」。
他說,他的孩子選擇了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