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的「軀體疼痛或是抑鬱症」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一平

通訊員 邵春曉

抑鬱症是常見的情緒問題,不過,與大部分抑鬱症首先表現為情緒低落不同的是,有一小部分抑鬱症以軀體疼痛為主要表現,患者在內科或神經科反覆求診,卻始終不能發現病因,不得已轉到精神科,才使問題迎刃而解。深圳市康寧醫院臨床心理科醫生馮飛提醒,當患者出現在內科查不出病因的軀體疼痛時,不妨及時向精神科求助。

1一年才查出病因的「肌肉疼痛」

退休後,陳女士成了一名家庭主婦,她的性格比較外向,因此退休讓她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與朋友打麻將、和丈夫外出旅遊。然而,她卻成了一名抑鬱症患者。不過,事情並不是一開始就非常明朗的,她的抑鬱症以不同於多數人的方式出現。

退休一年半後,陳女士感到四肢肌肉變得疼痛,逐漸地,全身肌肉都酸痛起來,渾身不舒服,去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多次求診,心電圖、肌電圖、頭顱核磁等多種檢查都做了,都沒有發現異常。但肌肉總是疼,醫生只好給她開止痛藥,服用了約1個月,仍然沒什麼明顯效果,讓陳女士非常鬱悶。

見她整天悶悶不樂,丈夫特意帶她去雲南旅遊,想通過放鬆讓她感到輕鬆一些,幫她緩解疼痛帶來的痛苦。陳女士酷愛旅遊,但這一次她卻絲毫提不起興趣,總是感到全身肌肉疼,有時疼得甚至不想起床,丈夫只好帶她到昆明一家綜合醫院看門診,同樣沒有什麼進展,旅遊也因此泡了湯。

陳女士覺得對不起丈夫一片好意,心情更壞了,開始更加積極地四處求醫,反覆檢查自己的疼痛問題,她想,疼痛的問題解決了,心情也就好了,一切就能回到正常。然而她花了一年的時間,往返於各家綜合醫院進行診治,結果都和以前一樣,頭顱影像學、生化、免疫等各項檢查均未發現異常。而全身肌肉疼痛的問題持續困擾著她,她很不開心,整天呆在家裡悶悶不樂,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沒興趣。

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陳女士接受了臨床心理治療,醫生的診斷結果讓她很驚訝:她患了抑鬱症。經過抗抑鬱的系統治療,她不僅情緒轉好,軀體疼痛的症狀也很快得以緩解,出院後重新和丈夫外出旅遊,心情非常愉快。

2以軀體問題為表現的抑鬱症易被忽視

究竟是軀體的疼痛導致了陳女士的抑鬱症,還是患了抑鬱症以後讓她感到身體的疼痛?記者就此向深圳市康寧醫院臨床心理科醫生馮飛請教。

馮飛指出,對於陳女士來說,軀體疼痛是其抑鬱症的一個症狀。通常人們認為,抑鬱症應首先表現為情緒上的低落,而且大部分抑鬱症患者也的確表現為情緒症狀。但在臨床上也有一部分患者,他們的抑鬱症卻是以各種軀體不適為主要表現的,如頭疼、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四肢麻木和噁心、嘔吐等,做了許多醫療檢查也查不出原因。「這其實並不奇怪,就像有些感冒會讓人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發燒,但有些感冒卻既不咳嗽也不發燒。」

馮飛說,雖然沒有相關的患病率數據,但據臨床所見,近幾年表現為軀體疼痛的抑鬱症患者逐漸增多,這是因為人們對軀體不適的重視度在上升,是健康意識提高的表現。他說,在內科門診中,約有4.2%的患者實際是精神科的問題,但他們總覺得自己的心臟、心血管、泌尿系統或消化系統不舒服,但總查不出軀體問題,沒想到其實是精神層面出了問題。

由於以軀體不適表現出來,因此這類抑鬱症特別容易被忽視,內科、神經科、中醫科是他們常常光顧的地方。「這類患者首先考慮生理層面的問題,反覆多次去多家醫院求診,迫切需要醫生給出一個解釋或說明,有的甚至一兩年反覆去內科就診,但從檢查結果上,都無法明確引起不舒服的原因,不得已才求助於精神科心理門診。」馮飛遺憾地說,這個過程往往延誤病情,甚至導致抑鬱程度加重。他提醒,一旦這類病人反覆求診都得不出結果,就要考慮是否是精神層面的原因。

3兩條標準區分抑鬱症與一般軀體疾病

抑鬱症是情緒出現問題,卻為何會以軀體不適的方式表現出來?馮飛認為,這是由於每個人對自我的體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過多關注自己的情緒層面,有的人則過多關注自己的軀體層面。就像陳女士,她首先非常關注自己的軀體問題,如疼痛感等,對此反覆求診,而久治不愈的疼痛或不適使她對自己身體的變化更加敏感與關注。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情緒變化,甚至認為是軀體疾病導致了心情抑鬱。

如何區分抑鬱症和一般的軀體疾病呢?馮飛給出兩條判斷標準:患者表現為身體不適,卻檢查不出相應的器質性疾病或臟器損害,即首先要排除軀體器質性疾病;與此同時,患者有抑鬱症狀,情緒低落、沒有興趣、精力不夠是抑鬱症的三個核心症狀,且症狀要至少持續兩周的時間。

「如果符合上述標準,那麼病人很可能患的是抑鬱症,應儘早到精神科就診,以免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馮飛還指出,抑鬱症患者不一定都有自殺念頭,有自殺念頭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抑鬱症患者是非常害怕死亡的,因此感到不適便會不斷求診。而一旦診斷明確了,治療就比較容易。

相關連結

外向的人也會患抑鬱症

並非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會患有抑鬱症,對於性格外向的人,抑鬱症也會找上門。

馮飛告訴記者,陳女士其實是個外向型的人,喜歡外出、與人交往,尤其喜歡旅遊。她在剛有些症狀時,還儘量維持她在社交層面的完整,但她內心體驗其實已經非常痛苦,因為退休了,生活不再像原先那樣多姿多彩,而是乏味單調。然而外向的性格仍然需要豐富的社會交往來充斥生活,可是突然間工作不存在了,內心覺得空虛、孤獨。由於不願意在他人面前顯現出悲觀,所以她的注意力由外轉為內,開始關注自己的軀體,而且「身體有病而情緒不太好」這個理由不僅在社交群中顯得更為合理,也更容易為自己所接受。

馮飛進一步指出,實際上,抑鬱症的發生與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並無太大關係,它更多與遺傳、幼年時的成長環境、事件誘因有關。對於陳女士來說,退休就是她的一個誘因。

(劉一平 邵春曉)

專家建議

每天10分鐘和情緒「對話」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快,上班時忙於應付工作,下班後要麼回家做家務、要麼處理眾多人情世故,很少有人能平平靜靜地關注一下自己的情緒狀態如何,是快樂、平靜、理性,還是煩躁、低落、焦慮?這讓馮飛感慨:現在關注自己情緒的人少了。

其實,要關注一下情緒並不難,甚至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馮飛建議,都市人不妨每天和情緒對話10分鐘:早上、晚上或者一天中其他合適的時間裡,拿出10分鐘,靜下心來,問一下自己,今天或近來有沒有因情緒原因出現錯誤?有沒有在情緒的左右下出現了不冷靜的態度、做出不理性的決定?他認為,這是對情緒表現的一個回饋,能有效減少情緒的幹擾,及時處理不良情緒的堆積,保持心情的平和愉快。「希望人們每天能抽出10分鐘來關懷一下自己的情緒,關懷一下自己的身體,通過這種對話,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劉一平 邵春曉)

相關焦點

  • 這些表現是抑鬱症的軀體症狀!
    抑鬱症是一種具有情感症狀與軀體症狀的慢性復發性疾病。據統計,幾乎半數以上的抑鬱症病人會有疼痛性軀體症狀,事實上,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抑鬱症患者通常僅以軀體症狀而在綜合性醫院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經內科、中醫科等就診,問題在於疼痛性軀體症狀常常掩蓋了原有疾病,使臨床醫生不易及時做出抑鬱症診斷,從而造成了抑鬱症的低識別率。那麼抑鬱症有哪些常見的軀體症狀呢?
  • 什麼是焦慮症抑鬱症的軀體症狀?
    隨著社會壓力的變化,焦慮症抑鬱症這個話題經常出現在我們周圍,焦慮症抑鬱症患者除了有情緒上的焦慮害怕,抑鬱難受的痛苦,還有軀體上帶來的各種不舒服的反應,今天聊一聊什麼是焦慮症抑鬱症的軀體症狀?焦慮和抑鬱的症狀以軀體症狀為主的心理疾病,都伴有情緒症狀,但以軀體症狀為主,情緒症狀可被當事人意識到,也可不被當事人意識到。這類病人都屬否認型,都會以軀體症狀為主訴,就診於臨床醫生,並有極強的趨病性特點,若非專業心理醫生,難以改變其錯誤認知。其軀體症狀有全身性的,有局部性的,尤其局部性的更有強大的迷惑性。
  • 不明原因的疼痛或是癌症徵兆,經常腰背痛的人,尤其要警惕這種痛
    骨轉移是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常見原因,肺癌、乳腺癌與前列腺癌患者均容易發生骨轉移。骨轉移癌性疼痛一般都很嚴重,呈間歇性疼痛或持續性疼痛,夜間更加明顯,經常被誤診、漏診。所以對於有頑固性腰背痛的患者來說,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排除一下腫瘤的可能。
  • 抑鬱症的原因
    抑鬱症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遺傳因素。臨床資料顯示,患抑鬱症的母親所生的子女患此症的較多。這是因為如果父母患有抑鬱症,沉默少言,害怕各種社會活動,或者對事物的知覺過於敏感,身體稍有不適或遭遇一些挫折就十分焦慮和悲觀,這些都會直接形響到孩子的情緒和個性發展。
  • 青少年抑鬱症與成年人的區別
    青少年抑鬱症與成人抑鬱症的表現差別很大。與成人相比,以下症狀在青少年中更為常見:  易激惹或憤怒情緒。如前文所述,對於青少年抑鬱症患者來說,其情緒通常以易怒,而不是悲傷為主。患抑鬱症的青少年可能會脾氣暴躁、充滿敵意,容易沮喪或暴怒。
  • 米歇爾·歐巴馬自爆「輕度抑鬱」你了解抑鬱症嗎?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長期心情會低落,從而會發展成抑鬱症,那抑鬱症的表現有哪些? 3、疲勞感:無明顯原因的持續疲勞感。輕者感覺自己身體疲倦,力不從心,生活和工作喪失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者甚至連吃、喝、個人衛生都不能顧及。 4、睡眠障礙:約有70%~80%的抑鬱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礙,患者通常入睡無困難,但幾小時後即醒,故稱為清晨失眠症、中途覺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後又處於抑鬱心情之中。
  • 不明原因的大腿痛或是肺癌晚期
    核心提示:有句古語「小不忍則亂大謀」,然而,如果你的身體有什麼疼痛,可千萬別忍著!若是強忍著,可能會出大病。一位年過6旬的老人大腿疼痛,忍痛3個月後,竟查出是肺癌晚期引起的。   老人大腿疼痛查出肺癌晚期  今年60歲出頭的吳女士,家住鄞州區。
  • 懷疑有抑鬱症的傾向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自查
    關於抑鬱症這種疾病,相信很多人多少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並沒有深入去了解,然而正是因為大家的不了解以及不重視,導致患上這種疾病渾然不知,甚至很多人會把抑鬱症患者當成怪人以及是矯情,其實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這麼簡單的。
  • 抑鬱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抑鬱症是比較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威脅到患者的健康,所以要先了解清楚具體的症狀,然後再根據這些症狀對症進行治療,下面來看看抑鬱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一、抑鬱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抑鬱症初期的症狀往往是以焦慮和軀體症狀為主或者為首發症狀,包括不明原因的緊張、擔心害怕、心煩意亂、想的比較多、敏感多疑、容易發脾氣、沒耐心、感覺精力不足或者過度的疲勞。
  • 身體出現這4類,不明原因的疼痛感,最好去醫院看看,別忽視!
    身體出現這4類,不明原因的疼痛感,最好去醫院看看,別忽視!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它往往是身體出現疾病,或者受到碰撞、傷害時,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提示。很多時候,我們身體的一些部位,出現疼痛時,人們往往會認為是身體器官哪裡出現疾病,心裡會出現擔憂或恐懼感。
  •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你離抑鬱症有多遠
    【抑鬱症並不遙遠,笑容可能只是他們的偽裝[傷心]】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 孩子持續兩周以上不明原因發熱、疼痛,竟是患上腫瘤
    張民提醒家長,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頸部有腫塊,淋巴結增大或是腹部有包塊,家長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排除潛在威脅。此外,孩子如果出現持續兩周以上不明原因發熱、疼痛、乏力、貧血等症狀的時候,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因該病發病急,進展快,多數發病已經有骨髓受累或達到白血病期。
  • 帶你了解各種醫生眼中「抑鬱症」成因分析
    文/老K關於抑鬱症的成因說法眾說紛紜,但也都不無道理。甚至古時候宗教也都有解釋,比如佛教說抑鬱症患者「我執心」太重,對待事情不能允許無常,抑鬱症患者就是太執著事情導致陷入「精神交互作用」中不能自拔。但除了這些外,各種醫生對抑鬱症也有不同解釋,今天給你科普一下:心理醫生眼中抑鬱早期隨著心理諮詢對抑鬱症效果的研究非常少,一些腦科學和神經科學專家認為心理諮詢沒有實證研究對抑鬱症有效性,所以心理諮詢低迷了一段時間。
  • 得了抑鬱症,會有哪些表現?
    關於抑鬱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人心裡或許也有這樣一個疑惑:得了抑鬱症,會有哪些症狀? 抑鬱症,作為一個非常常見的心理疾病,它的核心的表現一般是三個方面。
  • 放鬆練習:緩解由焦慮、強迫、恐懼等症狀導致的軀體緊張
    這種信號會給身體帶來各種覺醒:肌肉緊張、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痛苦和疼痛、咬緊牙關、出汗、顫抖、呼吸變淺,甚至感到疲勞。這些影響不僅令人痛苦,還會增加一個人總體的焦慮水平,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如果能消除這些軀體上的緊張,你就可以更好的控制焦慮、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感到更加舒適。下面給大家介紹三種簡單的放鬆練習方法,用於緩解軀體的緊張,通過練習你可以變得更放鬆。
  • 濰坊市中醫院專家提醒全身疼痛?警惕纖維肌痛症候群!
    劉女士自產後漸漸出現頸部、背部、臀部及各關節周圍疼痛多年,伴有全身僵硬、乏力、並有頭痛,喪失工作能力,當地醫院診斷為「產後風溼」,吃了止疼片都依然覺得周身不適,晚上失眠、易醒,白天又昏昏欲睡。纖維肌痛症候群多見於女性,最常見的發病年齡為25—60歲,是一組病因不明的以全身瀰漫性疼痛以及明顯軀體不適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症候群。纖維肌痛症候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 疝氣是什麼病 腹部不明原因疼痛多是疝氣所致
    有少部分朋友在做一些重活兒時,腹部突然疼痛難忍,這其實就是疝氣所導致的,疝氣的危害很大,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疝氣是什麼病、疝氣的病因有哪些、疝氣怎樣治,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哦。疝氣是什麼病如果你的腹部突然疼痛,尤其是在劇烈運動之後,那很有可能是疝氣所導致的,那麼疝氣是什麼疾病呢?
  • 疼痛忍忍就過去了?專家提醒:出現不明原因疼痛時應及早就醫
    來自國內外及海峽兩岸的眾多頂級大咖共聚雲端,汲取疼痛領域前沿知識,圍繞疾病機制、臨床實踐、患者管理等多個維度探討疼痛相關內容,並聯合疼痛科、骨科、風溼免疫科、神經內科四大科室,共商中國疼痛領域發展未來之路,開啟中國疼痛患者全程管理的新紀元。
  • 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
    小江今年22歲,因6月份以來持續出現不明原因發抖、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狀,到永安總醫院心理科就診。經診斷,確診為重度抑鬱症,伴隨重度焦慮等症狀。經過半年的心理疏導及藥物幹預,小江的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在人群絡繹不絕的心理科診室,像小江一樣的來訪者,還很多......
  • 抑鬱症患者常有五句口頭禪
    抑鬱症並不可怕,只要早發現並正規治療,80%的患者可以痊癒,但難就難在早發現。我總結了抑鬱症患者最常說的五句口頭禪,希望引起家庭的注意。「沒意思」抑鬱症患者由於缺乏多巴胺類物質而不能產生神經興奮,導致做什麼都覺得沒有意義,嚴重的病人會感覺自己像是在坐牢。「都是我的錯」患上抑鬱症的人會極端不相信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有錯誤時會把所有的錯誤都推給自己。雖然很多事情並非自己的錯,但缺乏自信的心理導致什麼事情都怪罪在自己身上,影響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