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四大家是哪四位?

2021-02-19 十點科普館


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分別是唐朝的歐陽詢、唐朝的顏真卿、唐朝的柳公權、元朝的趙孟頫。


歐陽修,字信本,潭州臨湘縣(今湖南長沙)人,唐朝書法家。

隋煬帝即位時任太常博士。唐朝建立後,授侍中,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冊封渤海縣男,主持編撰《藝文類聚》。貞觀十五年去世,時年85歲。

歐陽詢精通書法,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也善於書法,故史稱其為「大歐」。歐陽詢的書法於平正中見險絕,號為「歐體」。其代表作有: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其對書法有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決》《傳授決》《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顏真卿,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書法家。

顏真卿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軍抵抗,一度光復河北。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建中三年,淮寧軍節度使李希烈反叛,不久弒殺了前來勸降的顏真卿。顏真卿去世後,被追贈司徒,諡號文忠。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書、楷書。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較大。其主要作品有《金天王廟題名》《大唐中興碑》《臧懷恪碑》《郭家廟碑》等。

柳公權,字城懸,唐朝書法家、詩人。

柳公權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併入夏州李聽幕府。於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融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歐波,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其去世後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世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通經濟之學,工書法,精繪藝,尤其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在繪畫上,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相關焦點

  • 公共基礎知識文學知識:楷書四大家
    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他們分別指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宋末元初趙孟(趙體)。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峻,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歐陽詢的書法由於熔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可以說是廣採各家之長。歐陽詢書法風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氣韻生動,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他的書法用筆強調指力,寫出的筆畫結實有力,骨氣內含,既不過分瘦勁,又不過分豐滿。
  • 楷書四大家作品特點
    《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      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
  • 楷書四大家,初學者學哪一家入手呢,答案在這裡
    古代學書法,是怎麼練習的呢,他們除了學習篆書以外,有些人還從魏碑體學起,實際上,嚴格來說,魏碑體也是楷書,只是我們後來喜歡上把唐朝以後的真書稱為楷書。而現在書法界普遍認為楷書的代表人物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趙孟(趙子昂)。所以,明清時期以來,書法藝術再度興起的時候,學習楷書,「四大家」楷書體成為名噪一時的書法楷模,不過他們的書法藝術各有千秋,風格迥異。
  • 楷書四大家
    各有千秋,各有特色,而在楷書領域裡大家公認為:唐歐陽詢(歐體)、唐顏真卿(顏體)、唐柳公權(柳體)、元趙孟頫(趙體),稱為「四大楷書」大家。歐陽詢,字信本,唐代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父又稱為「大歐」。
  • 中國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
    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漢族,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李希烈縊殺,終年77歲。顏真卿書法欣賞
  • 楷書四大家缺他一個席位,歷史欠他一個公道!
    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被後世並稱為"楷書四大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的顏真卿早期就拜他為師,學習書法。褚遂良在唐初書家四巨頭中,褚遂良算是晚輩了,其書體學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歐陽詢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體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歐筆法融為一體,方圓兼備,波勢自如,比前輩更顯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李世民曾以內府所藏王羲之墨跡示褚,讓他鑑別真偽,他無一誤斷,足見他對王的書法研習之精熟。
  • 如何分辨「歐、顏、柳、趙」這楷書四大家的字體?
    其實「歐、顏、柳、趙」這四家他們的字很好分辨,他們的書法都有比較強烈的個人風格特點,這些特點體現在用筆和結體上,掌握了他們的這些特點就可一眼辨別出是哪家的書法。比如:歐體線條堅挺,結字以險峻著稱,中宮內斂緊縮,字形偏細長。以歐體字寫出的書法作品看上去神清氣爽,字體像軍人站姿,有非常挺拔俊峭之感。
  • 著名書法家王鏞:動不動說你寫個楷書來看看的人很可笑!
    現在書法圈內有一種人,堅持楷書為書法基礎,甚至認為只有楷書才是正宗,只有會寫楷書的才是書法家。但是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注意了,可能有些片面。著名書法家王鏞先生認為,動不動說你寫個楷書看看的人很可笑。從書體產生歷史來看,我們現在看西漢的草書已經比較成熟了,西漢簡牘裡的草書,在好幾種簡牘裡它已經佔到了80%多了,那時候沒有楷書。我們從書法史上來看,我們現在應該清楚,楷書是最後形成的一種書體,實際楷書是把草書、行書寫規範化,寫工整,然後變成一筆一划的一個規範的書體,楷書最後才形成。
  • 100G四大楷書教學視頻
    四大楷書教學視頻教程,大小100G。包含盧中南、解小青、洪厚甜、唐雲來、張志和、張誌慶、陳忠建等多位老師親自教學的視頻,是楷書愛好者不可或缺的資料!非常實用!!!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他們分別指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fǔ)(趙體)。
  • 歐陽詢一件楷書,堪稱天花板!
    >  111唐朝絕對是書法發展的一個輝煌時期,在唐朝出現了楷書四大家之中的三位
  • 顏真卿的楷書特點是什麼,為什麼會被稱為「顏筋」
    顏真卿的楷書特點是什麼,為什麼會被稱為「顏筋」文/成長新視點顏真卿,中國書法歷史上著名的楷書四大家之首,與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他的楷書書法,被稱為顏體,最大的特點是豐腴雄渾,磅礴大氣。一、顏真卿的顏體修煉歷程。
  • 楷書四大家,你不知道的秘密?
    學習書法好頻道楷書四大家組成成員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
  • 趙孟頫楷書《湖州妙嚴寺》高清大字
    他篆、隸、真、行、草諸體皆能,尤以楷書、行書著稱於世。趙孟頫的楷書,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楷中帶行,世稱『趙體』,其人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為『楷書四大家』。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歸去來兮辭》《妙嚴寺記》《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
  • 這是趙孟頫最美的楷書!不服來辯
    碑文楷書34行,滿行81字,記成宗感異夢而賜御服於孫真人之事。趙世延撰文,趙孟頫書丹,李孟篆額。 趙孟頫《敕藏御服碑》 趙孟頫精通音樂,善鑑定古器物,其詩清邃奇逸,書畫尤為擅名,篆籀分隸楷草書俱佳,以楷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讚譽很高。
  • 柳公權楷書間架結構92法,值得收藏!
    在唐朝楷書書法史上,與顏真卿之「筋書」相反的,當首推柳公權的「骨書」,所以書史上將顏真卿與柳公權的楷書並稱為「顏筋柳骨」。
  • 柳公權64歲的楷書作品《玄秘塔碑》,健勁舒展,美妙至極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並稱"楷書四大家"。
  • 書法進階【楷書二期】
    書法進階【楷書二期】 招生啦!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她蘊含著深厚的學問。漢字經過了篆、隸、草書等演化之後,楷書在漢末便形成了,直到唐代,楷書發展到頂峰,世稱「唐楷」,唐楷奠定了今日所見到的楷書的基礎。直至今天,楷書仍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體,可以說不得不去學習、了解。提到唐楷,便一定要說到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和趙孟頫。他們的作品常常成為後人臨摹、學習的範本。
  • 王鐸:不會楷書,哪好意思寫草書?
    王鐸:不會楷書,哪好意思寫草書?而正書在王鐸的作品中卻不多見,其《擬山園帖》卷五中所收錄的楷書《延壽寺碑》,更是王鐸唯一傳世的柳體楷書。此碑寫得瘦而不枯,緊而不密,勁健中透出淡雅平和的氣息,完全掌握了柳書的精髓。無論運筆和結體,均可稱得上「神似」,是學柳的代表作。
  • 論點⊙為什麼書法史上只有「草聖」,其他書體的「聖」去哪了?
    對楷書鼻祖鍾繇的楷書雖推崇備至,但也不把他稱之為楷聖,更何況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王羲之諸體皆精,稱之為書聖。擅長小篆的李斯、擅長隸書的鐘繇沒有被稱之為篆聖、隸聖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兩種書體的寫意性不強,它們雖有嚴格的規約,但不具最大的自由度。應急赴速起源於實用的草書形成於西漢,至東漢一些重要的書法家,如杜度、崔瑗等,開始參與草書創作,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