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分別是唐朝的歐陽詢、唐朝的顏真卿、唐朝的柳公權、元朝的趙孟頫。
歐陽修,字信本,潭州臨湘縣(今湖南長沙)人,唐朝書法家。
隋煬帝即位時任太常博士。唐朝建立後,授侍中,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冊封渤海縣男,主持編撰《藝文類聚》。貞觀十五年去世,時年85歲。
歐陽詢精通書法,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也善於書法,故史稱其為「大歐」。歐陽詢的書法於平正中見險絕,號為「歐體」。其代表作有: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其對書法有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決》《傳授決》《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顏真卿,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書法家。
顏真卿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軍抵抗,一度光復河北。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建中三年,淮寧軍節度使李希烈反叛,不久弒殺了前來勸降的顏真卿。顏真卿去世後,被追贈司徒,諡號文忠。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書、楷書。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較大。其主要作品有《金天王廟題名》《大唐中興碑》《臧懷恪碑》《郭家廟碑》等。
柳公權,字城懸,唐朝書法家、詩人。
柳公權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併入夏州李聽幕府。於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融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