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大陸是臺灣經濟動力源 不應讓兩岸瀕於戰爭危險

2020-12-11 騰訊網

你好臺灣網12月9日消息 蔡英文一夥近期屢屢吹噓島內經濟表現,卻不談如果失去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臺灣將面臨整體貿易逆差,甚至經濟衰退。

臺「大華網路報」今天列舉相關事實,指出大陸是臺灣「對外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該媒體稱,當前臺灣與大陸最佳相處之道就是「維持現狀」、和平發展、擱置爭議、務實協商。希望「讓大陸經濟騰飛的動能成為臺灣經濟成長的引擎」,而不應政治意識形態作祟,讓兩岸瀕於戰爭危險邊緣。

相關焦點

  • 大陸市場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
    而今年前三季臺灣整體的貿易順差為403.1億美元,但是對大陸的貿易順差為619.4億美元(若是根據大陸統計則為992.8億美元),也就是說臺灣若是沒有大陸市場,對外貿易要呈現216.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若是換算成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比率大約為143%,由此可見,大陸廣大市場絕對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
  • 臺媒:戰爭,臺灣準備好了嗎?風暴正向臺灣襲來!
    或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臺媒「中時電子報」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親美抗中」路線高調推進,讓臺灣做為中美交鋒「接戰點」,兵兇戰危的風險升高。臺媒的這篇社論文章大有一番質問臺蔡英文當局「戰爭,臺灣準備好了嗎?」之意味。
  • 蔡英文大肆吹噓臺灣經濟,臺媒一針見血:全靠兩岸貿易
    據臺媒11月1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當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名。不僅如此,蔡英文還吹噓,經濟能維持正成長,要歸功於臺灣人團結防疫、社會上百工百業認真打拼。
  • 臺媒:「臺海戰爭」打不起來,大陸也不想打仗,好不容易剛富起來
    臺灣稱「臺海戰爭」打不起來在今年,蔡英文多次和美國一起勾結破壞兩岸人民情誼。導致臺灣地區與大陸關係不斷僵化,不少民眾認為臺灣與大陸很有可能會發生戰爭。然而就在日前,有臺灣媒體發文稱「臺海戰爭」打不起來,還分析了其原因,給出了理由,第一是因為沒有人願意打仗,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名。
  • 臺媒:「臺獨」只是假議題,大陸反「獨」不要妨礙兩岸經濟合作
    南臺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1日下午在成功大學召開520後兩岸關係發展研討會,嘉義大學教育行政暨政策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淳斌認為,中國大陸對臺政策已經在走自己的路,不管臺灣是民進黨或國民黨執政,大陸反「獨」力道會愈來愈強。
  • 蔡英文頻對大陸釋出負面訊號,臺媒:兩岸負能量越多,臺灣越危險
    馬英九近一段時間多次就兩岸議題對蔡英文發出警示,戳中了民進黨的痛腳,綠營從上到下對馬英九發起數輪攻擊,給其扣上所謂「唱衰臺灣」的帽子, 炮火猛烈。《中國時報》:以「唱衰臺灣」為由發起口誅筆伐民進黨當局箝制輿論不遺餘力《中國時報》今天刊登題為《臺灣只會被做衰 非唱衰》的文章指出,民進黨以所謂「唱衰臺灣」的理論脈絡,不但直指馬英九不該在臺灣所謂
  • 大陸封殺臺灣藝人? 臺媒:臺當局對大陸藝人不平等 限制太多
    【觀察者網綜合】日前傳出大陸擬定封殺臺灣藝人名單,臺灣「立委」表示關切,國臺辦則於11日予以駁斥。 1月13日,有臺媒指出,真正的不平等其實發生在臺灣,臺灣當局對大陸藝人待遇不平等。 臺陸委會、「文化部」12日一致表示,因「立法院」並未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現況如此,還無法改變。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樂見兩岸文藝及影視人員交流,但大陸藝人來臺工作,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1條「應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及第95條「主管機關於實施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直接通商、通航及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工作前,應經立法院決議……」等規範,以致有所限制。
  • 臺媒:好不容易剛富起來,大陸不想打仗
    臺海局勢緊張 臺媒一邊散布「戰爭威脅論」,一邊宣傳「中國軍力不足、臺軍飛彈厲害、美國保護」等,有的媒體還在炒作臺軍「巷戰」能力。媒體的眾說紛紜使得臺灣島內民眾情緒不定,民調顯示,大多數臺灣年輕人不想參加戰爭,都認為戰爭是「臺獨」分子引發的,應該由他們去承擔結果。
  • 張善政:兩岸關係非常不樂觀,不搭大陸市場便車,臺灣經濟復甦會很辛苦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時報導,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13日晚主持未來沙龍,邀請到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臺北市議員戴錫欽,對談「新冠包機,如何化作產業轉機」。對於兩岸關係,張善政感到非常不樂觀,他預測蔡英文在五二○演講會講一些有彈性的話,但大陸不會買帳。張善政說,「兩岸關係,我們要面子,大陸更要面子,臺灣沒有本錢,像其他國家和地區在中美取一個平衡點。」張善政認為,民進黨的兩岸路線,會直接影響臺灣的經濟。現在受疫情影響,國際化倒退了幾十年,舒緩以後,大家一定先靠內需振興經濟,誰最有本錢?「中國大陸」。
  • 臺媒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損失不大」,島內輿論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臺灣已成為亞洲經貿體系中的「孤兒」。臺灣《經濟日報》17日也發表社論直指臺當局所謂「影響不大」的邏輯漏洞:民進黨當局宣稱對RCEP出口雖佔總出口約70%,但其中約四分之三為零關稅,所以RCEP對臺灣影響不顯著,現階段應以努力以加入CPTPP為目標。如果依此邏輯,臺灣對CPTPP出口僅佔總出口四分之一,其中同樣約有四分之三產品免關稅,臺灣應該更沒有加入CPTPP的必要。
  • 臺灣也和大陸「脫鉤」?它知道有多危險嗎?
    有樣學樣,民進黨也正陸續推出與大陸「脫鉤」的舉措。問題是,民進黨當局知道這有多危險嗎?如果說美國與中國「脫鉤」是兩敗俱傷的話,那麼臺灣要是與大陸「脫鉤」無異於自殺。從經濟上來看,雖然民進黨當局有這個意圖,以及綠營一些人士叫得很兇,但是臺灣與中國大陸「脫鉤」根本不可能。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過去的上半年大多數國家與地區經濟都表現欠佳,中國大陸經濟在第一季度也出現了極為罕見的負增長。
  • 臺媒關注:大陸表態「不存在海峽中線」震懾臺灣
    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9月21日說,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臺媒稱,這應是大陸官方多年來少有的直接且公開的表態,今後大陸的軍機、船艦甚至民間的漁船頻過「海峽中線」恐成常態。臺灣聯合新聞網9月22日報導稱,臺當局防務部門前負責人李傑在2004年5月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備詢時,曾首度公布「中線」確切坐標,作為兩岸在各自範圍活動的憑據。報導稱,但大陸從不承認有「海峽中線」,主要原因是:中國只有一個,若承認「海峽中線」等於將自己主權一分為二,讓兩岸適用國際法。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1月17日電亞太15國15日籤署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臺灣《經濟日報》17日也發表社論直指臺當局所謂「影響不大」的邏輯漏洞:民進黨當局宣稱對RCEP出口雖佔總出口約70%,但其中約四分之三為零關稅,所以RCEP對臺灣影響不顯著,現階段應以努力以加入CPTPP為目標。如果依此邏輯,臺灣對CPTPP出口僅佔總出口四分之一,其中同樣約有四分之三產品免關稅,臺灣應該更沒有加入CPTPP的必要。
  • 臺媒:大陸也不想打仗
    文丨南國一品 審丨安瀾 民進黨當局屢屢挑戰大陸底線,解放軍軍機開始例行巡航臺海上空,加之美國軍機也頻頻現身臺海區域,一時間臺海局勢劍拔弩張。臺灣島內不少人士認為臺海戰爭一觸即發,然而臺媒體撰文報導稱「臺海戰爭」打不起來,兩岸都不想打仗。
  • 大陸航空公司愛招臺灣空姐 臺媒:輕軟臺灣腔受青睞
    (原標題:大陸航空公司愛招臺灣空姐 臺媒:輕軟臺灣腔受青睞)  參考消息網11月9日報導臺媒稱,具服務業優勢的臺灣近年大受大陸航空公司青睞,春秋、吉祥、海航等大陸航空,2014年起陸續跨海來臺徵空服員,招募人數有增加趨勢。
  • 臺灣經濟不必仰賴大陸?臺媒:兩岸和諧才有島內繁榮
    你好臺灣網12月18日消息根據島內統計,今年前三季度臺灣經濟成長2.28%。有島內輿論認為,臺灣終於擺脫昔日成長低緩、仰賴大陸的循環,找到了新經濟成長模式。臺《工商時報》今日發表社論駁斥稱,這顯然是過於樂觀了。
  • 王建民:臺灣經濟退步 兩岸應互相體諒互相支持
    大陸快速發展有目共睹顯然,今天台灣有些人仍對臺灣在某些領域的成就表現出一種自豪感,而酸大陸,以突顯馬當局在涉外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確實,由於歷史與政治等多種原因,臺灣現代化走在大陸前面,也曾創造了不少奇蹟,尤其在經濟方面取得可喜成就,而大陸則經歷了慘痛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洗劫,造成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嚴重落後。
  • 臺媒悲觀預測: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
    &nbsp&nbsp&nbsp&nbsp「困」和「亂」兩個字,分別是2019年兩岸關係和臺灣島內評選出的關鍵字,可見兩岸關係去年一年的緊張,那麼,新年伊始,兩岸關係會不會有什麼轉機呢?對此,臺媒「中時電子報」作出了分析,結果並不樂觀。
  • 脫鉤是假議題,臺灣疫後經濟更需大陸,更應深化兩岸經貿合作
    陳建良說,事實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對陸的貿易量非但未減,反而陡升,今年1至8月的兩岸貿易仍持續增長,在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今年仍有可能突破去年紀錄,如此情況,蔡當局在沒有其他外貿管道的情況下,宣稱臺灣要與大陸經貿脫鉤,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