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犍為」是歷史上人們對富庶犍為的最佳評價。它源於廣為流傳的「金犍為,銀富順」俗語,大致形成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
犍為歷史資源主要涉及鹽、鐵、煤。古代以鹽鐵立國,鹽為百味之王,犍為是「川鹽古道」的起點,時鹽產甲於四川,犍為才有財力昌明儒學,續犍為文廟輝煌至今;抗戰時期國家鹽務總局遷犍為縣轄區五通橋,興第二次「川鹽濟楚」,犍為提供大量稅賦與捐款,居功至偉。諸葛亮煉鐵就在羅城鐵山;因煉鐵而置的東晉冶官縣的縣治在今犍為縣金石井鎮。犍為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明代即開始大量生產;到抗戰時期嘉陽煤礦內遷,後來因運煤而誕生的工業遺產嘉陽小火車於今享譽中外。今日,犍為花茶姜特色品牌愈顯響亮,「百千萬億」旅遊資源聞名遐邇,岷江港航電樞紐經濟綜合開發,高鐵高速交通樞紐大提速,「兩城兩區」宏偉規劃將讓富饒之地「金犍為」錦上添花。
「安樂窩」是外來文化的結晶,婦孺皆知,耳熟能詳。北宋鴻儒邵雍,自號「安樂先生」,曾隱居河南蘇門山,名其居曰「安樂窩」,後遷洛陽伊川,臨終囑託其子邵伯溫入蜀。邵伯溫在川任官,視犍為風物似故土洛陽,於是先後隱居子云山、翠屏山,居室仍名「安樂窩」,最終長眠於犍為黃花衝。
大美犍為,精神家園。清代狀元駱成驤留有「犍為山水冠巴蜀」之說。「犍為八景」之「聖泉漱玉」就在翠屏山之「安樂窩」所在地。犍為縣曾有安樂鄉:「安樂」,即安居樂業,盼民生既安且樂,寓宜居宜業之意。這裡是人們嚮往和追尋的世外桃源之境。《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古以來,這裡山川秀美,風調雨順,民風淳樸,故非常適合本地人安居樂業和外地人旅遊駐足。
「金犍為,安樂窩」,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寓意吉祥,朗朗上口,易於傳誦。這是對犍為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高度評價,是實現「五個犍為」宏偉藍圖的民生所盼。
小家安樂窩,大家金犍為。
鴻儒安居此,百姓樂為貴。
(羅家祥 賴金普)
詞語釋義:
1.百千萬億:百年火車、千年廟鎮、萬年湖泊、億年桫欏。
2.兩城兩區:中等宜居城、新型工業城、綜合文旅區、次級樞紐區。
3.五個犍為:創新犍為、實力犍為、美麗犍為、開放犍為、幸福犍為。
內容來源:犍為縣新聞中心
創編團隊:段禮富 岑正權 曾洪明 楊茗